登陆注册
12376300000002

第2章 近代大学的起源

我们可以承认,当代大学的早期起源是在少数几个欧洲国家。从大约12世纪起,到后来16世纪科学思想大发展为止,欧洲大学的发展和一般有系统的学术活动中都缺乏后来产生的那种理念,即大学只从事自由的对知识的研究。考虑到早期学院起源于基督教(尤其是隐修院),并且强调传授不变的和神奇的真理,以上这种情况就不足为奇了。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前,人们也一直通常认为,大学不仅要从事和知识有关的活动,还要从事其他工作,为较广的社会目的服务。在欧洲大陆(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很早就有了这样的主张,即国家可以合法地求助于大学,可以要求大学为满足日益增加的政府管理工作的需要而提供必要的有教养的人员,尤其是那些在管理和法律方面受过训练的人员[托斯腾达尔(Torstendahl),1993]。

17和18世纪仍然存在这种情况,即在大学内外都可以找到有学问的人和其他创新者。不同的“学科”还没来得及形成专门的“生活圈子”,大学的成员并不试图在他们日常的活动中把他们自己和其他有教养的人分离开来。此外,自学成才者在各欧洲国家内自由流动,充分参与学术和科学工作。进入学术界需要正式文凭和资格证书这样的障碍还没来得及出现,国家和其他组织也还没来得及完全形成充分发展了的合法合理的或官僚的体制,韦伯(Weber,1968)把这种体制说成是能够勇敢地面对和克服“肤浅的”(dilletantism)或不成熟的东西(因为这种体制较好的效果和效率)。

可是在这期间,民族国家对于它们所要求的用来加强管理和扩充社会干预方式的专业技能的认识变得更清楚了。管理者和大学之间的联系发展得更紧密了,并且还形成了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观点,即大学在培养公务员的过程中确实很重要。在某些情况下,国家对于建立另外的(通常是地区性的)大学很积极,这样做旨在提供理论上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对于日益发展的治国才能是必要的。国家统治者们感到:受完大学教育后,接下来的实际应用可以在工作中进行(用现代的说法,是“在机构内部”进行),或者在非大学的、专门的和专业性的机构里进行。所以,宽泛的学科范围和对理论的重视(尽管也可具有实用性)已开始成为大学的特征,以区别大学和其他形式的更专业性的教育与训练。

随着19世纪德国研究型大学的兴起,在教学和培养有教养的人员之外,又加上了知识创新这一重要职能。这是一种模式———根据这一模式,大学要承担教学和研究的双重任务———这种模式在 20世纪初以前具有一种广泛的国际影响,尤其在美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体制中影响很大。可是与此同时,在欧洲大陆的许多大学看来,教学和研究差异很大,这两者都很重要,但可以分开进行;而在其他国家(尤其是英国),研究这一功能发展得较慢,而且它更多的是关注那令人鼓舞的前景以及不断向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却非主要关注创立新知识本身。但是,教学和研究这两种职能被认为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关联的。

随着科学推理的发展,随着各学科团体和其他知识团体的自行组合(这些团体就一些公认的研究方法和程序作了系统的阐述并制订了相关的规定),人们认识到:对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来说,机构自治和学术自由是必要的条件(对于军事和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来说也是如此)。有人断言:各国政府越来越受到国际竞争的压力,并在竞争中寻求进步,因此这些政府发现很难抵制对自治和自由的要求。如果说不是正式协议的话,也已有了一种默许,即假如大学能培养出有教养的和训练有素的人员,能提供各种有用的新知识,并且这些人员和知识能对国家的经济与军事发展作出贡献,那么大学就将相对地具有法人自治的特权。这种自治的程度因不同国家而异。在英国,这种自治十分明显,但在欧洲大陆却不同,一种较强烈的“公共服务”的看法与大学联在一起,例如它们把大学的员工看成是国家的雇员。然而在多数地方,学术界和学生对现存的政治与社会制度的批判还是能够被统治当局所容忍,只要这些批判不是过于激进。只要大学在经济上不能完全自立,并且还要依赖于公共经费,就一般而言(尽管在不同国家情况各异),任何一种激进的倾向在国家看来通常都是能够被控制的。

当然,机构自治和学术自由不一定完全相同。我们将会看到:在20世纪的大约最后十年中,许多国家大学体制的改革加强了大学的法人自主性,但对大学教师的工作也加强了各种管理上的和其他外部的控制。不论是中央集权的体制(具有较强的国家问责制和评估的各种形式,旨在控制教授、学科和研究员等方面的权限),还是地方分权的体制(政府把一些职能和责任转交给大学,旨在刺激大学间的竞争),行政部门的权威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在20世纪中叶,认为“科学必须要有自由”这样的观点在波普尔(Popper,1945)的著作中从理论上得到了说明。波普尔把科学自由的必要条件和当时社会上较为普遍流行的有关政治自由与民主的看法联系起来,并和苏联极权主义的教条主义相比较。在他看来,学术自由很难在一个自我封闭的真空里生存(这种真空就是在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和政治的压制下所规划出的一块特有的领土或飞地)。科学知识的本质和结构———这种知识是可辩驳的、暂定的、可修正的和不确定的———就其反教条的性质上来说,是和自由民主的“开放社会”相连接的。

然而,保守主义和教条主义已存在于大学内外。由于这一原因,在19世纪的普鲁士(后来的德国),大学的一般教师成了公务员,领取国家发的薪金,其目的是使他们摆脱教授们的庇护和等级制度。这一行动反映出欧洲大陆一种宽厚的观点,即把国家看成是一种中立的和仁慈社会的工具,相比较在更为市场化的美国(在较轻的程度上还有英国),可以发现对国家有更多的怀疑。在美国,一直到最近的几十年,一些较为个人化和非正式的(更合群的)关系成为大学领导人和国家其他机构成员之间上层交流与对话的特征,这些关系也不是外表上的互不相容或相互依赖。这反映了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自我管理和自治的指导思想(在国家规模仍然较小的时代),这种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形式,被有点吓人的寡头政治用来抵御普遍民主的前景,它利用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品行端正的“绅士”的完美典型以及这种典型的文化准则和对社会巧妙控制的手段[莫兰(Moran),2003]。

在许多重要的发展中的大学体制中(欧洲大陆、美国和英国),大学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越来越被看成是能够有助于形成杰出人士的凝聚力和一种更广泛的国民文化的意识(把这种意识作为领土巩固的一部分,尽管这种国民意识的排外性仍然很突出)。它们促进了文化和其他技能的传播,而这些文化和技能在世界的经济与国家体制的竞争中被认为是确保安全和繁荣所必不可少的。其结果就是大学逐渐享有很高的地位,依靠它们去培养一个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的精华。在提供建设工业社会所需要的全部新的技能方面,虽然大学不享有垄断权(例如,工程和会计这些领域里的专业教育已普遍在大学以外的专业学院和学校里开展起来),但是,从社会上对各种新的专业化职业的渴望来说,其特征就是:这些专业的教育和训练应该在大学里进行。这是一个已经出现的迹象。

和其他组织相比,大学培养了“集体所独有的特性”,而不仅仅只是个别成员(诸如教授和研究员)的集聚。在英国和美国,大学显然是劳动力的法定雇主。科学家和理论家们———特别是他们在当教师时———必须把他们对其雇主和学校的忠诚与承诺同一种广泛的、越来越跨越国界的学科的同一性相一致(不管他们和雇主与学校的关系多么微妙)。科学和理性思维普及的趋势已常常因为雇用人的组织和国家间的边界限制而受到影响。

可是,要辨别各大学和国家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不可能的(例如根据自治权和自我裁判权来作这种辨别,并证明这种关系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这种关系因不同国家而异,也因时而异。在欧洲大陆国家的体制中,我们发现它们最信奉以下这种看法,即大学提供一种公共服务,需要大量的国家拨款,同时大学教师应是公务员;而在美国,市场和地方政府占了支配地位。在英国,我们看到一种折中的办法,在“二战”后,大学原来那种很强烈的私立身份的传统以及与民族精英的亲密关系被改变了,代之以中央政府的大量拨款、国家干预并越来越伴有“具有市场特征的”形式和面向消费者的各种做法。

同类推荐
  • 小红帽(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小红帽(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大学生幸福心理课

    大学生幸福心理课

    本书以心理健康知识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帮助大学生用更积极阳光的心态去追求幸福人生为目的,紧紧围绕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心理困惑,如自我成长、学习困惑、人际交往、情绪困惑、压力管理等,展开了系统的阐述。本书结合当前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新时代对个体积极心态,以及高心理素质的要求,通过“身边故事”“理论快线”“ 探索自我”“实训操练”“感悟成长”五大模块,突出心理课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环环相扣的内容设置,让大学生在实战体验中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 小学生读名家:那只长趾儿的猫

    小学生读名家:那只长趾儿的猫

    本书是《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的童话作品集。包括故事篇和动物篇。每个大篇都由数个短小精干的小故事组成。小朋友可以从《我们都长大了》《不怕冷的鸟—企鹅》等故事里读到乌龟、鸡、青蛙、蝴蝶、猫、兔、企鹅等的不同生长特点和生活习性;可以从《小快乐回家》《六趾儿》等故事里了解到如何和动物们和谐相处,如何爱护小动物;还可以从《请到我的家乡来》里知道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
  • 登山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登山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论语通译

    论语通译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为方便读者,在原文之后增加了注释、译文两个板块。
热门推荐
  • 仙凡同源

    仙凡同源

    萧逸,一个传承了洪荒血脉的武者,却选择了修真之路,前途缥缈,危机四伏,修真只为争那一线天机,是长生还是断绝轮回的机会?这一世,我只选择做我自己。
  • 华娱之极致巨星

    华娱之极致巨星

    这里有各式各样的小鲜肉。什么?你说他们要演技没演技,要唱功没唱功?关我什么事?这里还有各式各样的小花旦。什么?她们也没演技?不大点事儿,看我如何调Jiao,啊不,调Xi,啊呸,指导他们。Ps:本书很正经,三观很正,超级正。(认真脸)
  • 江郎才尽

    江郎才尽

    本书是一部穿插爱情、人性、黑暗、光明、一言难尽的都市职场小说;有风光无限的南方风流,有暗流涌动的华东世界;“10年一觉工厂梦,坎坎坷坷都是泪”,“满纸悲愤语、却话青春时”;谨以此书献给中国所有的寻梦者;惊涛浮沉,泥沙俱下,似曾相识,不足为奇;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写作本书希望设为桥梁,共赴心灵之约(书友圈交流QQ群:210051341)。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一朝为妃:丑女鬼七

    一朝为妃:丑女鬼七

    只是在妹妹的墓碑前睡着,再醒来时竟然在一个陌生的朝代。她以为是妹妹的惩罚,于是满心的愧疚希望可以弥补自己的犯下的错。她带着脸上的毒瘤入朝为妃,要的只是可以保护她想保护的人。然后深宫之内,步步为营,她要面对那个喜欢找她麻烦的皇帝,对付那些视她为蝇虫的女人,可是这些不重要。是不是真的是妹妹冥冥之中的安排,她的路远比她想象的要复杂。江山,美人。他要的究竟是什么。(本故事纯属虚构,绝无雷同,请勿模仿)
  • 疯癫侠

    疯癫侠

    一场意外,让他家破妻亡,命运却意外的给了他可以改变一切的力量这个世界太黑暗,他要当一个大侠,他要复仇,要为这个不平世,主持正义。却没想到大侠也没那么好当,竟然还要从极道的流氓做起,一脚踏入,他又才发现,世上的黑白,善恶,本没那么明晰的界线。人性的多面,从来都不是非善即恶,世上之事也不是非黑即白,良善也可以狠辣,流氓也可以多情。一入江湖万丈深,敌人,朋友,兄弟,女人,真情假意,尔虞我诈,他纵能力拔山兮,也无法任意妄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从某种意义来说散文是门槛最低的写作,她多是散养在民间的文字。我喜欢读一些闲适的东西,可以涵养心地,但散文不只是文人的事,散文更应是百姓的事,所以我更喜欢一些有痛感的东西,多年前的《天涯》杂志《读者来信》里有篇文章说:"一切在苦难中的底层,他们的话语、情感都应该得到疏通、表达,形成底层自身真实、质朴的话语空间……
  • 婚令如山,契约娇妻请入局

    婚令如山,契约娇妻请入局

    沈木棉和许熙北是青梅竹马,可她从来没有想过他会坑她,一本鲜红的结婚证将二人捆绑在了一起。婚后的每一天都被男神宠上了天,白日里她是光芒万丈的许太太,黑夜里就被男神各种索取报酬。“沈秘书,进来一下。”“……”半天没人回应。“总裁,总裁夫人已经出国旅游,让我送给你4个字。”首席秘书严肃回答,不敢抬头看正一脸阴沉的总裁。“说。”首席秘书突然很尴尬:“衣冠禽兽。”总裁脸不红心不跳地反思,咳咳,前几日似乎太过“用力”了!某日旅游玩的正欢快的某人,手腕突然被人抓住,吓了一跳,回头就看到一张人神共愤的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静夜奇谈之莫伤离

    静夜奇谈之莫伤离

    “为什么?”她怔怔地望着他,喃喃道,“为什么你会对我这么好?”尹天石轻轻地抚着她冰凉的脸颊,他的小璃,他邻家的美丽女孩儿,她不知道他已经爱她胜过自己的生命:“你不知道,我爱你,已经很久了……”“我们……分手吧。”再次松开口,嘴唇上深深的伤口里鲜血蓦地涌出。他幽蓝的星眸里泪光如寒星般闪现,咬了咬牙,点头:“好,既然如此,那就……如你所愿。”眨去眼中的泪雾,清晰地看着她此生刻骨铭心之人:“我永远爱你,一生一世,永生永世!”无比眷恋地凝望他最后一眼,毅然决然地转过头,飞身一跃,犹如一只白色的蝴蝶从崖上翩翩飘落,扑入汹涌的黑暗深海。“不!”尹天石惊痛狂呼,浑身忽然恢复了力量,毫不犹豫地便向崖边冲去……
  • 王爷永远是对的

    王爷永远是对的

    都讲说女人该以夫为天,那她就做个完美柔顺的好妻子、贤内助吧!将王爷夫君的话奉为至理名言—OK,王爷永远是对的。如果王爷错了,一定是她看错了。如果她没看错一定是她的想法错了。如果她没有想错,只要王爷不认错,王爷他就没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调皮女孩爱上他

    调皮女孩爱上他

    这本书没有副版主就这样子写了也没人看就不想写了如果有人想看的话私密我不过我觉得是脑残文自黑无极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