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王博虽然能忍,但是这当着全公司中层干部的面下达的通知还是让他心里压抑。
在未来老婆撺掇下,回到涵翠园售楼处,思前想后化成了一张薄薄的辞职信。
吴越一早发现了他的飘忽,压下了他的辞职信便热情相邀。
私下里约请王博在魅语西餐厅吃了顿饭,并开了上千元一瓶的红酒。
王博对品牌不了解,却也知道这酒价值不菲。
吴越在酒桌上并没有对王博打什么感情牌,谁都知道两人除了上下级,也没有什么超越革命同志之外的友谊。
出人意料的是,三巡酒过后。
吴越主动制止了王博的一番托辞,也没有去触碰辞职信的事,相反对他讲起了自己从前走麦城的一段往事,那时候也几乎是被打击的体无完肤,头破血流,甚至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在嘲笑自己。
坦诚的对他分析了当时的心态以及最后的选择,当初事发也是遇到高人点拨自己,这才纠正了自己遇到难题就想退缩的萝莉心态。
成长的代价,成熟的代价就是不停的被陷害,被误会,被担当……但是职场里的被担当,才证明个人的潜在能力。
换句话说——
若不想被陷害被误会等等,那你自主创业吧,关键是你的经济基础,你的人脉,你方方面面的关系打点得到位么?
打个比方,你租个小店面,可是除了高昂的租金外,你要应付的不仅仅是工商,税务,还有派出所,卫生防疫站,街道,城建局,甚至他娘的房产局恨不得都来刮上一笔房产收益税……忙了一年,最后掏掏兜,也许是除了一声叹息,只剩下两手空气。
这还不算——
——你创业了,恨不得八竿子都打不到的乡里乡亲都上来了,因为你自己当老板了,都想沾点好处吧?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贴你贴谁?
王博眼前一黯,老婆正是撺掇他换个工作或者自己开个店铺,自己挑起大梁做生意,吴越的几句话戳中了他的痛处,冷汗直冒……
这里吴越温言软语的又继续了……
如果不能独立创业,那职场打工者的目标是什么?
找一份能让自己体现价值的体面工作,获得不菲的薪水。
谁说他(她)的理想是为人民服务——那准是精神病患者!
——自从******他老人家进了水晶棺材,这个口号早变质了。
为人民服务?切!
不是为人民服务,是为人民币服务!
吴越的话不多,间或夹着几句粤语,但是却极是亲切,
在王博的眼里,这时候她已经不是那个上司,相反倒象是多年相交的好友,在点拨自己心里的那个死疙瘩。
吴越看着王博的眉头渐渐松开,已经被自己打动,这才柔声帮他分析现在他所处的环境和现在的形势。
如果王博走,容易!
找到工作也容易……如果他不介意只做一个主管的话。
如果他想应聘经理,他面对的问题就复杂了。
前提就是,他应聘的时候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势必要面对另一东家的询问,那他离职的理由将是他的一个污点。
这次意外事件的发生,他自身的价值势必被人大打折扣。
他以主管身份去应聘——自己亏了,
他以曾经副经理的身份去应聘——对方会认为亏了!
这就是现实!
没有人会给你留余地,胜者王侯败者寇,古今通用啊!
如今满大街都是人才,只是鲜有伯乐而已。
很多事情,如果强压到头上,多少千里马都锻练出来了。
再退一步讲,王博能保证自己出去的第二天,乃至一个月内就能顺顺当当换成工作么?
如果不能……这期间的三险两金,房子的贷款,手机费,交通费,煤气水电费……不算头不大,仔细算算,每日需要生存的成本是多少?
一个小白领的生存其实还不如农村,农村再不济还有一块地,能种能收,自产自销……在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城市,睁开眼睛就是需要钱的。
……
一番话,说的王博从心里彻底服气了!
吴越也是适可而止,见王博的脸色有所缓和,便抛开话题不讲,两人喝起了酒。吴越的酒量不是很大,此时却极豪气。两人把酒言欢,气氛十分融洽。
王博终是心有顾虑,悄悄将话题向营销方案上讲,吴越也明白他的心思,顺应着他,话题自然而然的转到了吴越的第二套方案上。
若要培养忠心的下属,有时候坦诚也是必须的。吴越并不隐瞒,却只是说自己早就备了两套方案,而那套常规的方案对于她就是备选。
酒喝的畅快,两人喝到夜深,吴越接了一个电话,这才与王博告别,坚持买了单,打车走了。
晚风一吹,带酒微熏的王博更觉头晕,信步走到了繁华的商业区步行街上。步行着从这一头走到街的那一头,不能不承认,吴越对他的分析是中肯的,而且是站在他的角度考虑的。
自始自终吴越没有一句刺伤他脆弱的心思的话,只是用温和言语给他讲了些故事,至于他想怎么做,吴越只说了一句“理解”。
只是他还能怎么做,所有的利害关系人家都已经分析透了。吴越并没有帮助他做选择,只是感慨了一下生存的艰难,感慨了一下人生。
夜幕下,七彩霓虹闪闪耀耀,他茫茫然转了几圈,只觉应该融入到人群中,却悲催的发现他川流不息的车河里,他似乎曾经迷失方向了。
选择其实很容易……放下自尊!
在职场里,自尊不当饭吃!也不当钱花……
这时候他是真的做出了一份选择,他也该选择了——吴越成功的得到了一个同盟军,最起码暂时是极其牢固的同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