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6300000010

第10章 一九九一(1)

纪事

这些年和以后几年,为“宗教与世界”丛书和《基督教文化评论》投入了很多精力,因为觉得有意义、很重要。由于人生的经验,所以对蒂里希的书很能领悟。由此而有此文(它的现题可能是《读书》主编沈昌文先生改的,我已想不起原题是什么了)。

“爱这一个错”

——读蒂里希《存在的勇气》

当年,德国法西斯进攻丹麦,丹麦人没有像欧洲各国那样,拿起武器,拼死抵抗。

而今,丹麦人的生活令世人羡慕,丹麦却成了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

要知道,他们的那位举世闻名的祖先,善良敏感的王子哈姆雷特,却曾在自杀与杀人(杀一位“逆天害理的奸贼”)之间踌躇不定,竟至于成了世界文学中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典型。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考虑自杀时,有这么一段着名的独白:“生,还是死,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会做梦;嗯,障碍就在这儿:一旦摆脱了尘世的牵缠,在那死亡之眠中,究竟会做些什么梦,想到此我们就不免踌躇。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正是为了这个缘故。

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嘲弄、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以及辛勤苦干所换来的小人的排斥,假如只需用一柄小小的尖刀,就可以了结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背负如此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重压之下呻吟流汗,假如不是因为惧怕那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没有人回来的神秘之国,它动摇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而不敢飞向那未知的苦难?就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懦夫,决心的赤热光彩蒙上了思虑的病容,伟大的事业在这种思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而失去行动的意义。”

当然,哈姆雷特并非懦夫。这不仅是因为生比死难,他不怯于死亦勇于生。

而且是因为他勇于承认自己的罪过和生命之空虚:“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我的罪恶是这么多,连我的头脑都容纳不下……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后来他报仇雪恨,伸张正义,证明他并非无用)更是因为,他的头脑都容纳不下的,乃是他巨大的痛苦、正直的灵魂和高贵的精神。他敢于承受这一切,他是一个大勇者。

还有一个大勇者。那就是同样举世闻名的苏格拉底,尽管他同哈姆雷特正好相反——死后世界的不可知,不是他从容赴死的“障碍”,倒成了他视死如归的缘由。他的名言是:“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人生,真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生死问题,无可回避。虽然在苏格拉底出生时已死了十年的孔子也承认“未知生,焉知死”,但是在他生前死后无数的世代中,还是有无穷无尽的人在以无穷无尽的方式努力探究并回答这个问题。在孔子之前,回答多半出自宗教,在孔子之后,回答则多半出自高度理论化的哲学和神学。

在横跨哲学与神学两大领域的20世纪思想家当中,倘要举出两三个影响最大的人物,就不能不提到保罗·蒂里希。在蒂里希,倘要举出两三本最有代表性的着作,就不能不提到《存在的勇气》。

在直接从外文去尽力读懂原着之前,我曾对“存在”这一哲学概念有许多误解。其中一项误解是:存在哲学大约是“文革”时挨批的“活命哲学”罢?单从这个词的字面来看,这似乎不错,但从完整的思想内容来看,却谬之千里。存在主义所用的existence或existenz一词专指人的生存,大约相当于经历、实践、感受、体验等等人生的全部内容,因此将“存在主义”改译为“生存主义”才更恰当。世间万物都存在着,但人存在的方式即所谓“生存”,却与世间万物大相径庭。“生存”的独特之处在于:第一,生存者即人可以意识到自身,就是说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可以超越主客对立;第二,生存者即人永不停留于现在的状态,他总是未完成的,就是说他总面临种种可能性,可以通过不同的选择把自己造成不同的人;第三,生存者乃是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独特个体。因此,由于自己的抉择,人可能成为本真的自我,与自我同一;也可能失却本真的自我,与自我分裂,堕入低于生存的存在形式。与之相对,其他事物(包括生物)的存在方式,则无一不是主体而永远是客体,即只是消极被动的对象;二不能作出抉择而只能按天然既定的方式行动,具有固定的“本质”;三不是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个体,而更多地呈现出“类”的共性。

由此看来,所谓“生存”,至少主要不指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就是说,不指“活命”,而指人所独具的精神性存在方式。人若舍此,虽生犹死。

当然,这种存在方式离不开生命本身,由此遂引出了蒂里希所谓第一类忧惧(焦虑)——对命运和死亡的忧惧。死亡可以夺走生命,毁掉人的存在,因此被称为“非存在”的极端表现。“非存在”从字面来看即“不存在”或对存在的否定。由于“存在”(Being或Sein)除了“在”之外,还含有“是”、“有”等基本意思,所以说人受到“非存在”威胁,就不仅意味着他随时可能死去,而且还意味着他随时可能不再是他自身(例如一个舞蹈家可能由于偶然的事件而成为瘫痪者)。显然,这种“非存在的威胁”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它导致了对命运和死亡的忧惧,按蒂里希的解释,它是人的存在的组成部分。庄子尝谓“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其意与此相通。称雄中原的曹操曾悲歌“人生几何”,曾慨叹“譬如朝露”,他虽常“慨当以慷”,却不免“忧思难忘”,他虽自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却又深知“忧从中来,不可断绝”。采菊东篱的陶潜纵然是“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但当他为“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而欣喜,仍不免为“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而忧伤。曹诗所言,乃死亡;陶诗所言,乃命运;曹操之“忧”,即蒂里希所谓“忧惧”;陶潜之“恐”,即蒂里希所谓“恐惧”。蒂里希说,忧惧是从生存角度对非存在的意识,对非存在乃人自身存在之一部分的认识,它被体验为人自己的有限。恐惧与忧惧不同,因为它有确定的对象,人可以对之采取行动以克服它。忧惧却无确定的对象,它的对象是对每一对象之否定,是威胁本身而不是威胁之源,因为威胁之源乃是“非存在”,乃是“虚无”。

如果说存在哲学并非“活命哲学”,那么它是不是“死亡哲学”呢?它经常提到“非存在”和“虚无”,所以表面看来确乎如此,而“死亡哲学”这张标签也确乎给人阴暗颓丧的印象。姑不论非存在绝不仅意指死亡,事实上,哲学也是不能不探讨死亡问题的,正如它不能不探讨生存问题一样,因为,死乃生之组成部分。苏格拉底说,哲学家的一生就是熟习死亡,哲学家准备好去死,即把生视为死之准备(苏格拉底之死,真正构成了他的一生不可或缺的部分,他的死完成了他的哲学)。蒙田也说:“教人怎样死,就是教人怎样活。”海德格尔的哲学尤能体现这一点。他根据“历时性”来理解忧惧,历时性的终点就是死亡。在他所谓“本真的生存”中,死亡不再只是降临我们身上的、闯进来摧毁我们的生存的某种东西。死亡本身被纳入了种种可能性之中,在设计一种本真的生存时所根据的,正是作为存在之主要可能性的死亡。一切的可能性,都在作为主要可能性的死亡之光中来作出估价。

同类推荐
  • 童谣与儿童发展

    童谣与儿童发展

    本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至三章为整体论,对浙江童谣的辑录历史及总体特征作了简要梳理,对童谣的概念从四个维度──童谣与儿歌、童谣与童谣文本、古代童谣、创作童谣进行界说,对童谣的整体特性──游戏性、随意性、音乐性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第二部分四至六章为本体论,从内容分类、结构形态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展开,把内容分为语音、语义和肢体游戏三类,结构形态依次从词性、句式、章法分述,表现形式从童谣文本和肢体游戏两个维度进行解析;第三部分七至十章为功能论,分别从童谣对儿童语言、认知、生理和社会性发展四个方面的促进作用作了学理探索;第四部分为应用论,分为亲子、伙伴、师生三类活动。
  •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随笔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的记录。生活如浩瀚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随手拈来,不拘形式,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随笔精品,这也造就了文笔奇妙的随笔大家。
  •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阁与八仙渡迤北海面上经常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奇观,令每个得饱眼福的人惊叹不已,“异事惊倒百岁翁”,一代文宗苏东坡大学士的感叹,正是所有目睹海市者的共同感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一海天景象所陶醉,所倾倒。在历代文人雅士留在蓬莱的诗文中,以海市为题材的咏唱俯拾皆是,占了很大比重,充分印证了它的魅力所在。
  • 野菊花

    野菊花

    野菊花,经风雨,傲霜冻,鲜艳美丽,芳香迷人;花中强者,品质高洁,多好的野菊花!它是浓缩作者七十余年生活历程的真实写照,又是他们夫妻神圣而纯洁爱情的象征。作者以野菊花作书名,含义深刻。
  • 爱那么真,爱那么美

    爱那么真,爱那么美

    紫陌红尘,为何偏偏与你一生幸福相约?难道是那冥冥的注定?抑或是千年的修行?柔肠寸寸的爱,侠骨铮铮的爱,明明白白的爱,说不清楚的爱……都在沿着今生的美丽,走向来世的美丽。
热门推荐
  • 战刃

    战刃

    紧握手中的战刃,遇魔杀魔、遇神诛神,这个世界上,只有实力才会让你得到你想要的一切。实力划分:超人一阶、超人二阶、超人三阶,达到超人四阶时可凝结战刃,所向披靡。
  • 皆知

    皆知

    他活泼、开朗且有幽默感,是知名娱乐节目主持人。名声在外,光鲜的外表下,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他沉默、寡言,被公认为是本世纪最神秘的灵魂歌者。他用歌声将无数对生活充满绝望的人重新振作,却没人知道他姓氏名谁,没人目睹他的真面目。如此被人熟知的两个人,却无人知道:他与他其实就是同一个人。而他将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演绎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身份呢?他原本又是什么样的人呢?他就是--秦天音。。。
  • 鬼才巫医

    鬼才巫医

    尹啸天,师承白蛊大师孙大师门下,风度翩翩又不失诙谐,对朋友肝胆相照,对敌人毫不留情。嫉恶如仇的他肩负着阻止黑巫师叔祸乱人间的艰巨任务。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尹啸天与邪术组织斗智斗勇,但敌人阴狠狡诈,不择手段。在维护社会和平稳定的道路上尹啸天又将会遇到什么样的考验哪?
  •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传奇驱魔师

    都市传奇驱魔师

    驱魔师在哪?或许是你的邻居,或许是你的父母...甚至是你的枕边人!妖鬼在哪?在高楼大厦间,在乡野小路上...也可能在你的漆黑的床底下且看晓杰和晓伟如何携手一曲谱写都市驱魔师传奇!
  • 狼性规则

    狼性规则

    狼是动物之中无可挑剔的,是高傲的,但是也懂得低头,是孤独的,但是也十分的团结。我们都很迷茫,像迷失的孤狼,我们都很高傲,都很暴躁,但是面对社会我们要抹去不应该有的菱角!但是要保持我们高傲的底线,就像狼不曾被驯服一般!时光将我们推到十字路口,走出一步便是另一副天地,我们在徘徊,在等待,但是我们终将面对,骚年迈开你的步伐吧,因为时间会在你徘徊时候流逝,跌倒了在站起来骚年,即使我们遍体鳞伤!将此书先给正在徘徊不前的人们——我希望你们看到一半扔掉手机踏上自己崭新的人生。在此祝愿所有书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三国之龙套

    三国之龙套

    男儿本自重横行,策马扬戈立战功,旌旗百万吞天下,是非交由后人评!从目前投票看,本文将继续走偏重正史的路线,无真气无内功少YY好美女,不喜者请勿入!一群:三国之龙套100280130二群:三国之龙套二群227149962
  • 花开半城

    花开半城

    难道只有百富美才有那样美丽梦幻的爱情嘛?那不是让我们这些普通少女只能想想了嘛?万一得妄想症怎么办?所以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的爱情故事~由于是新手所以内容简介就先这样吧...请看文~
  • 谁在喧哗

    谁在喧哗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异界之穿越公子哥

    异界之穿越公子哥

    雷迪嘎嘎.本人第一次(╯‵□′)╯︵┻━┻写书、错别字可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