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6300000011

第11章 一九九一(2)

而当一个人在对死亡的预期之中生活时,他的生活就有了一种决断,这种决断把统一性和完整性带给了分裂的自我。而且,人在死亡这一有支配作用的可能性之光中,才能把握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可能性。因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忧惧向人揭示:人正被抛进死亡之中。当人不再逃避这个揭示之时,当人有决断地预期着作为自身的最高可能性的死亡之时,人就达到了不可动摇的愉快与平静的境界。不难看出,这种死亡观比起萨特的观点来,显然要积极和健康得多,因为萨特只强调死亡的绝对否定性,而海德格尔则主张通过预期中的死亡而生活,才能达到本真的生存,这就指明了死亡可以发挥的肯定性作用。但海德格尔之肯定死亡,又不像庄子那样是歌颂死亡而否定人生(《庄子·至乐》:“安能弃南面王乐(死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乃是正视死亡而推动人生。窃思倒置孔仲尼一言以蔽之曰:“未知死,焉知生?”又思窜改李义山二句以发明之:“丝尽方得春蚕意,泪干始见蜡炬心!”

当然,我们还是不能忘记,这里的生和死,都不仅指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和死。

正如人的“存在”绝不只是“活着”,而是要达致本真的自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同样,“非存在”也绝不只是“丧命”,而是丧失了本真的自我,成为非我或非人(例如一个英雄可能由于错误的选择而一时丧失本色,甚或一时沦为禽兽)。由此遂引出了蒂里希所谓第二类和第三类忧惧——对“罪过和谴责”的忧惧以及对“空虚和无意义”的忧惧。从日常生活和文艺作品中常见的这样一些事例,如因羞愧懊悔而自杀,因良心谴责而发疯等等,不难理解第二类忧惧。自认该遭天打雷劈而不能自持,以及自觉愧对天理良心而精神分裂,分别是这种“非存在之威胁”的极端与常例,或曰绝对情况与相对情况,但两者都可使该主体不复为其自身。良心的审判或对罪过的忧惧,可以把人驱入自弃的境地,驱到对自身使命之失落所感到的绝望之中。

关于第三类忧惧,我们从日常生活和文艺作品中关于“空虚”、“无聊”、“多余人”、“没意思”以及“人生如梦”、“人生如寄”等等说法更常常见到。对空虚的忧惧,来自精神生活受到的非存在之威胁。“一种信念在外部事件或内部过程中坍塌,一个人被中止了对某一文化领域的创造性参与,感到在自己热烈肯定的某事上受到挫折,由于信仰的对象丧失意义而变得冷漠”,这些东西造成的对空虚的忧惧,“把人驱往无意义这一深渊”。然而,人的存在是不能脱离意义的,所以我们常说人的生活应该有意义。用蒂里希的话来说,“人的存在包括他与意义的联系。

只是根据意义和价值来对实在(包括人的世界和人自身)加以理解和改造,人才成其为人。”

在莎士比亚戏剧的许多独白和《红楼梦》的无数隐喻(例如“好了歌”)中,都包含着对这三种忧惧的思考。这三种忧惧,分别出自“非存在”对于人在本体上的自我肯定、道德上的自我肯定和精神上的自我肯定的威胁。由于这些忧惧属于人的存在本身(“人之生也,与忧俱生”),而不属于心灵的反常状态,所以蒂里希称之为“存在性忧惧”。关于属于反常状态的“病理性忧惧”,蒂里希也结合人格理论和精神病学作了论述,他指出,神经症患者的人格与健康人的人格的区别在于:前者对非存在之威胁更为敏感,忧惧更深,从而退守于一种固定的、有限的、不真实的自我肯定之中;而健康人的自我肯定虽然也有分裂,但却通过勇敢地应付恐惧的具体对象而远离了极端情况。健康人通常意识不到蛰伏于自己人格深处的非存在和忧惧,他以比神经症患者更多的取向来调整他同现实的关系。他在广度上优于而在强度上不及神经症患者。他的自我肯定不脱离现实,也不固守于某一部分。神经症患者的有限而固定的自我肯定,因其强度而具有创造性,但却使他与现实对抗并产生另一种难以忍受的忧惧来毁灭他。这种危险的病态,只有通过纳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存在的勇气”之中才能治愈。

所谓“存在的勇气”,就是不顾非存在之威胁而进行的自我肯定。但这绝不是自我中心或自私自利,恰恰相反,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克服种种忧惧。在这方面,蒂里希表现出同萨特的重大区别。在谈到人的生命力时,他写道:“生命力是这样一种力量,它使人超越自己而又不失去自己。一个存在物超越自身的力量愈大,它所具有的生命力就愈强。”他尤其强调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世界的相互依存性:

“在与现实的每一接触中,都有着自我结构与世界结构的相互依存。”与此相关联,他总结了存在的勇气在历史上的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作为部分而存在”的勇气,即通过参与行为,成为一个更大整体之组成部分,从而肯定自身的勇气。在此蒂里希强调了人的社会性,他说:“只有在与他人不断遭遇的情况下,个人才成为并保持为一个人。”第二种是“作为自我而存在”的勇气,即肯定那可被摧毁却不可分割、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自我之存在的勇气。在此他同样充分说明了自我与世界、个性化与参与行为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说:“自我之为自我,只是因为拥有一个世界。它既属于这个世界,又与之相分离。自我与世界相互关联,个性化与参与也相互关联。”

在分析了这两种勇气各自的局限(前者使自我消失于集体之中,后者使集体消失于自我之中)以后,蒂里希提出了一种超越两者的勇气。勇气需要存在的力量,即克服或超越非存在的力量。在前述三种忧惧之中,人都可以体验到这种力量。“把这三重忧惧承担起来的勇气,必定植根于这样一种存在的力量之中:它比自我的力量强大,也比人处于其中的世界的力量强大。无论作为部分的自我肯定还是作为自我本身的自我肯定,都逃避不了来自非存在的多重威胁。被认为这类勇气的代表人物之所以力图超越自己,超越他们参与其中的世界,就是为了发现存在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发现一种不受非存在威胁的存在的勇气。”“存在本身”具有最为根本即终极的地位,它渗透在一切存在物之中,但又不同于存在物。

由于太过于普遍,所以人只在面临“虚无或非存在”时才意识到它,就像只在缺氧时才意识到氧气的重要一样。它甚至比传统的被视为存在物的上帝更加根本,因为任何存在物都不免虚无之威胁,都依赖于存在本身。早期的海德格尔论述了这一点,所以被视为无神论者。蒂里希比海德格尔走得更远。他认为,说“有上帝”,和说“没有上帝”一样,都是无神论,因为所谓“有”和“没有”,乃是存在物的事情,两种说法都把上帝当成了存在物。上帝不是存在物,而是“存在本身”。这就是他所谓“存在本身”是“超越上帝的上帝”的意思。

据此,古人所谓“人人都分有神性”之说,不过是说存在者都参与了存在本身。

所以,存在的勇气也植根于存在本身。要克服对命运和死亡的忧惧,只有“参与到永恒之中”;要克服对罪过和谴责的忧惧,只有确信“上帝的宽恕”;但为此“你必须被他接受,你必须已经接受了他对你的接受”。至于第三种也是当代最严重的一种忧惧,即对“无意义”的忧惧,蒂里希写道:“甚至在对意义的绝望中,存在也通过我们而肯定了自己。把无意义接受下来,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行为。这是一种信仰行为。”有勇气把怀疑和无意义纳入自身的信仰,乃是对存在的力量的体验,对非存在依赖于存在的体验,对接受的力量的体验。

我想,每一个感到空虚或无聊,愧疚或自责,忧惧命运或死亡,因而消沉或绝望的人,一句话,每一个以为人生是“一个错误”的人,倘能明白这本书的含义,一定会振作起来,“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即使人生是一个错误,我们也应该而且可以像张明敏所唱的那样:“爱你,爱我,爱这一个错!”而不要像陆放翁所叹的那样:“错,错,错!……莫,莫,莫!”

何况,人生固然会有错,但人生本身并非错,因为它是属于存在本身的。

原载《读书》1991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黄河金岸

    黄河金岸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丰厚;黄河文化广纳百家,兼收并蓄;黄河文化内涵深广,意蕴深邃。作为中华民族母体文化、本源文化的黄河文化,融入了各民族的血脉,成为连接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黄河金岸”具有强烈的文化启示意义和高度实践价值。“黄河金岸”是大自然的启示,是历史进步的启示,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启示。“黄河金岸”是宁夏迎接一个伟大时代的厚礼。《黄河金岸》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以及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千百年来,历代诗人留下关于黄河的千古诗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
  • 张闻天译文集(上)

    张闻天译文集(上)

    这些译文,大多散见于当时报刊,因为环境复杂,译者不得不常常更换笔名,有的译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由于编者们的努力访寻、搜集、整理,今日终于产生了这个译丛。我可以想象编者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中求索、考证的辛劳。这种填补空白的文化积累工作,其功绩是不言而喻的。
  •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微因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还曾是新月社的诗人。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本书收录了林微因一生的经典作品,分为文学和建筑两部分,文学部分收集了林徽因所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以及与友人的部分书信;建筑部分则收录了林微因在建筑领域昕发表过的一些精彩文章。
  • 爱那么真,爱那么美

    爱那么真,爱那么美

    紫陌红尘,为何偏偏与你一生幸福相约?难道是那冥冥的注定?抑或是千年的修行?柔肠寸寸的爱,侠骨铮铮的爱,明明白白的爱,说不清楚的爱……都在沿着今生的美丽,走向来世的美丽。
  • 李佩甫

    李佩甫

    《李佩甫》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展示建国以来文学创作的实绩,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我们陆续编辑出版“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这套丛书,拟选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学创作上做出重要成绩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代表作(包括儿童文学创作),每人一集,每集大约二十五万字,并附有作家照片、手迹和主要作品目录,以便与我社同香港三联书店合编的“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相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丛书。读者从每一集里,可以看出某一作家的基本创作面貌及创作实绩;各集合在一起,大体可以总览我国当代文学创作(长篇小说除外)的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
热门推荐
  • 魔王要开挂

    魔王要开挂

    土肥圆横死穿越,成为异界魔王陛下,身边一溜美男,可惜个个是人家后宫!那个,宰相大人。继和勇者一起私奔,和勇者一起绑架魔王后,你们最终是要走上恋(谋)爱(反)这条路了吗?混淡啊,你知不知道你和勇者站在一起互相扇巴掌的场景才是大家真正想看到的!————————————————————————————————“陛下,勇者已经被你玩坏掉了。”“我只是想证明,扭曲阴暗的你和她真的不合适。”某魔王表示:专注拆CP一百年。……这是一个大龄剩女穿进「少女恋爱游戏」,努力治疗腹黑精分男的故事。(已有完结书X2本,请放心跳坑吧!)
  • 众神时空

    众神时空

    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仙神佛执子!三十万神选者横空出世,征战八方,不死不休。东方阵营与西方阵营的对决。武侠与科幻,仙侠与玄幻,谁胜谁败?……“我言即天言,我意即天意,我即为天!胆敢不服者,皆为逆天矣。”“顺天意者昌,逆天心者亡!”
  • 我的同桌tfboys

    我的同桌tfboys

    三个女孩进入到了tfboys的学校,并和他们做了同桌,在别人看起了很幸运,可她却不怎么认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去参加真人秀,却没想到,爱情的种子慢慢发芽……
  • 月弄倾城

    月弄倾城

    有一个古老的预言:伍倾城与月弄痕这对身负神咒的人、会在21世纪中出现!他们的前世是惺惺相惜的的师徒、更是相敬如宾的情侣!然而因为一场宿命的浩劫、和痴情的无谓;他为她屠尽万千佛神、倾尽天下……
  • 文豪至尊

    文豪至尊

    赵无悔前世是一名大鉴赏家,知识渊博的他来到一个和华夏古代相近的世界,他能否用华夏无数的诗词文章来征服这个世界的人们?征服你们的灵魂,掌控你们的命运。这里的美女倾国倾城,这里的书生意气风发这里的华夏狼烟满地,这里的英雄勇赴国难问天下谁主沉浮?舍我其谁?
  • 天地生灵

    天地生灵

    千万年的咫尺天涯,千万次的凝眸回首,我确望不到你。千万年的祈求,只愿上天赐予我们一次机会。我愿承受任何后果,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 再见已胜初见

    再见已胜初见

    因为遇见,所以相识;因为相知,所以相爱。我们有时候太过小心翼翼,不敢轻易表露心意。青春太过匆匆,等待时光早已流逝,很多人却任然站在原地,来不及反应。当我们过了太久走了很远,我才发现原来爱,是在平常的生活的慢慢生成的,无声无息,所有人都没来得及发现。于是,当我转过头来回眸的一瞬间:原来我们早就爱的入心入骨。不忍时光它无情,带着我们走向未来,却无法回到过去。那时候的我们,早已各散东西,也永远不会互相忘记。只是在每个深夜突然醒来,然后想起你,想起匆匆那年我们匆匆一场美丽的初相见。或许再见,已胜初见。。。。。。
  • 佛说菩萨十住经

    佛说菩萨十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阳莜

    阴阳莜

    只为宏扬中华千古文化,希文忧字生缘,希仁正义青天。萧居脱尘出阴阳,不在变数天。萧氏为阴,萧执为阳,杭城为定点,紫气生萧居,鸿蒙笑叹。
  • 轩辕之主

    轩辕之主

    轩辕剑,轩辕紫龙玉,自己的血脉和体质,那断断续续的记忆这一切究竟到底是什么。轩辕天凌身具圣灵之体,身怀天麟血脉,修轩辕圣灵决,持轩辕剑,斩破一切阻碍,踏上巅峰!!!前世的恩怨,今生的羁绊,因果轮回,为你至死心未泯,纵死心无悔。(PS:本书略无厘头,无节操,请慎入╮(‵▽′)╭)(备注:此书的轩辕剑只是名称没有什么含义,不与华夏的轩辕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