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6300000002

第2章 一九八零

纪事

198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了一年多,人们能感觉到社会氛围正渐渐宽松。很多人用“春天”形容那种生机在地下萌动的形势,尽管只能觅得星点的新绿,而不是满眼的姹紫嫣红。例如,北京城里有一座新教教堂和一座天主教堂开放了,但是中央“19号文件”要到1982年才形成并下达。

下面这篇“处女作”在三十岁生日的前一天发表。现在读来感慨万千:那时是我当大学生两年、当研究生一年之后,而现在我带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前后已有三十来人了,但是,这篇文章所谈的问题,解决得如何呢?——一方面,进步变化何其大!另一方面,沉疴宿疾何其顽!

智力开发与考试制度

智力开发是现代化的关键。迄今为止,我国开发智力的一条重要渠道,就是考试。它起着发现、检验、输送人才的重大作用。在这里,制度对于人的作用,死东西对于活东西的作用,表现最为触目。因此,在考试制度中,兴一利则百利生,锄一弊则百弊除。

最近,国外教育界研究我国恢复高考以来的历届试题,发现有一个显着特点,就是重在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不是了解学生的治学能力。这是我国考试方法的一大缺陷,它导源于我们的教育界重学历不重能力,重知识不重方法的传统偏见。

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前提,知识反过来可促进能力的发展。在这里,能力是能动的、基础的方面,是创造的力量。知识的获得和运用都离不开它,而知识唯有运用于实践,才能显示出力量。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没有任何人能掌握人类知识的百万分之一。因此,一些传统概念必须改变。例如现在国外对“科学”一语的定义,已从“知识体系”,转变为“探索方法”,或“求实精神”,或“调节活动”了。我们所需要的人才,也不应该是“满腹经纶”的书呆子,而应该是在实践中或学术上有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干家。所谓有能力,我们认为,就是有求实的态度,敏捷的方法和创造的精神,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发现某些需要,掌握某些材料,解决某些问题。既然我们考试的目的在于发现人才,当然就要着重设法去发现人的能力。然而,我们的考试是怎样的呢?

有些重点小学的入学考试,要求儿童在一定时间内写出二百或三百个字。于是,一些孩子在家长的督促下,少玩少睡,过早地坐在书桌旁,终于“考”入重点小学。而一些爱好玩耍,发展较为自然、较为自由的孩子则被淘汰。他们是否较为愚笨呢?大可怀疑。事实上,他们进校之后,往往会很快超过那些假“神童”。再来看研究生入学考试,很多科目也是侧重对学科内容的掌握,而不是考察看问题的角度、思想的活跃、学习的方法和引出结论的能力。又如外语,有一位考金文专业的学生,专业成绩优秀,却由于外文较差,两度落选,而一些跟外国有关的专业,在统一出题之下,试题却简单得不足以看出问题。最近有两名考生未能通过研究生外文考试,却通过了研究人员外文考试,颇为发人深省。有一些青年,同时报考大学和研究生院,结果在大学落选却在研究生院及第,还有人报考研究生失败,同时却报考助理研究员成功。凡此种种,难道不说明我们的考试方法有问题吗?

今年的研究生考试,不允许在校大学生报考,是看学历不看能力的典型表现。

据说不在校内念满四年五年,就难以保证质量。可见,我们有些领导对自己的考试制度也是不放心的。然而奇怪的是,他们想确保质量,却不在改革考试制度上想办法,竟然从缩小报考范围上打主意!结果,“同等学力”、“破格提拔”被弃置不顾,以“堵塞才源”代替了“广开才路”。如今,又有不少人在议论以后不许“跨专业”报考。看来这种只看见学历、知识,就是看不见能力,看不见人的观点,确实根深蒂固。

总之,我们的考试方法,虽然也选拔出一些人才,同时却埋没了更多可造之材,这是其弊病之一。

各级学校的入学考试制度必然产生深刻的心理影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首先,它影响大中小学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过去的书生十年寒窗苦读,就只为一朝金榜题名,今天的学生终日死命用功,也往往是为应付机械的考试。为了不致“名落孙山”,他们不得不死记硬背,耗费了旺盛的活力,熄灭了可贵的创造冲动的火花。记忆的需要湮没了一切!教师们兢兢业业,为的是“传授知识”,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灵感的启发。在17世纪英国的古老大学里,你可以看见学生们热烈地辩论,在锻炼能力的同时也增进着知识,因为考试的方式是由学生用拉丁文(当时的学术语言)辩论各种问题,老师则在台下聆听、评议。而在20世纪的中国,如果你在考试前夕,从小学走到大学,却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年轻人彼此避开,逃到僻静的角落,或者用食指堵住耳朵,眼睛盯着自己的脚,口中念念有词。你听他们念的,却是千篇一律的东西。对这种景象,大家都习以为常,甚至还大为赞赏。我们不得不问一问:为什么一个加拿大的小女孩,要回答一个地理题目,会跑到渔船码头、渔业公司、鱼市场去调查本地渔业状况,而我们的大学生,却在党史考试的前三五天,熬更守夜地背诵“路线斗争”或者别的什么玩意呢?为什么活生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拿到课堂上却被弄成了学生最讨厌的“教义问答”课呢?即便是基督教,也还让教徒自己理解《圣经》,也还有修正教义的宗教改革呢!难道是我们的青年愿意如此,或者他们只有背书的才能吗?不,这正是教条主义的考试方法造成的畸形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智力结构也会被改变,天才也将被改造成蠢材!

我们的考试方法,不但不能促进创造性才能的萌芽生长,反而扭曲了未成之材,这是其弊病之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年以来,我国教育一直采用代代相袭的官定课程,着重训练记忆能力,灌输陈腐教条,而不去发展青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加上一整套死守八股的科举制度所产生的心理和社会影响,青年人热衷于苦读圣贤之书,对应试做官趋之若鹜,根本无暇顾及自然的奥秘、社会的进步。创造性的想象和才能的冲动,仿佛冬眠之虫,古井之水。范进狂笑,孔乙己哀鸣,张衡和蔡伦则销声匿迹,一度对世界文明卓有贡献的古老中华,智力开发停滞,国势江河日下。

对这种历史性的恶果,腐朽的封建教育与考试制度,难道能辞其咎?

追本溯源,这种考试制度的根底,在于统治者一向把人才看作“为我所用”之材,把知识分子视为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而知识分子自身,也认为一朝被朝廷录用,便有了进身之阶,成为“栋梁之材”。我要使用你,你当然就该具备我需要的东西。我要为你所用,当然就得按你的需要来发展自己。既然治国凭靠儒术,便难怪满朝皆儒生了。历代封建统治者,正是靠着统治思想与手段的这种统一,造成一大批唯命是从的“奴才”,形成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局面的。今天,我们在清算封建思想的时候,绝不能放过它的“人才”观及与之相应的教育和考试制度——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它的幽灵,作为忽视个人的专制思想的组成部分,在很多人的头脑中,不是至今仍大有市场吗?

马克思主义以人的异化为出发点,以人的解放作为归宿。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应是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从承认人的价值的观点出发,我们认为,人是生活的主体。因此,人才首先必须是以主人翁面貌进入生活的人。他意识到自己的全部价值,具有活跃的想象力,发挥着自己的创造性。他不是工具,而是主人。他不是一颗螺丝钉,而是放射性元素的一粒不断释放能量的原子。他用热情和才能的迸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和潜能,也照亮了周围的世界。他是主动的、进取的,而不是被动的、可以随人捡拾、任人抛弃的。他干预世界,而不仅仅是适应世界,或者用马克思的话说,他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相应地,社会对于人才的态度,就不仅是“使用”他的问题,而是要让他有自由施展的天地。我们的考试制度,就应设法给考生施展能力、进行创造的机会。让那些生活的主人,也成为考场的主人。应该鼓励考生在考题上发挥独立见解,让被动的答卷,变成一次主动的创作。让选拔人才的活动,也成为培养人才的活动。千里马系在轭下,伯乐端坐高堂,何如万马奔腾,骐骥当先,而人皆可以为伯乐?同时,我们还应该有多种多样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渠道,不要使考试成为全社会输送人才的唯一山口,我们不是看见,在这个万头攒动的狭隘山口之下,已经有了一些年轻的牺牲者吗?

只有在形形色色的选拔制度并存的情况下,考试制度也才能汲取改革的源源动力,不断改进,渐趋完善。

考试制度的恢复,停止了十年动乱时期戕害人才,彼此倾轧的现象,用选拔人才的客观标准取代了所谓“推荐”提携,这是历史的必然。然而,仅仅恢复是不够的,必须用全新的观点进行改革,这是时代的需要。当然,我们的改革绝不能再用“政治”标准代替科学标准,我们需要的是发现和估价人的能力的科学方法,这是亟待专家们研究的问题。

改革考试制度是智力开发的大课题。在这里,没有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没有高屋建瓴的历史责任感,是不行的。只有一次思想上的大翻身,才能带来真正的改革,而不是小修小补,剜肉补疮,我们的考试才能拆墙开渠,让人才的洪流滚滚滔滔,去灌溉我们苦旱千年的大地。智力开发的事业才能金银遍地,现代化的前景才能照亮世界!

原载《中国青年报》1980年9月27日

同类推荐
  • 童年牧歌

    童年牧歌

    本书分为四部分,详细内容包括自序、绵绵上、我们村、灰小子、骡王爷、滹沱河和我、上学第一天和墨刺的梅花点、我的第一本书、送牢饭和公鸡打鸣、我偷了孔夫子的心、喂养小雀儿、掏甜根苗、去摘金针菜的路上、羊群回村的时候、秧歌进村、扫霁人儿、阳婆和月明爷、南山、沙漠;最初的记忆、我的祖先和有关传说、灯笼红、祖母的呼唤、祖母的忧伤、接羔、母亲的第一次人生经历、最初的记忆、一斗绿豆、打枣的季节、早熟的枣子、塑造梦的泥土、心灵的呼吸等。
  • 风沙漫笔

    风沙漫笔

    徐刚作品集,内容包括:黄土高原、大地史书、黄河兰州、夕照敦煌、西行路上左公柳、古浪褶皱、八步沙之梦、再访民勤、明月有约、消失的古城、新疆古道、大漠之水、寻找艾丁湖、废墟与坎儿井等。
  • 汉语诗歌的节奏

    汉语诗歌的节奏

    本书系统研究了汉语诗歌的节奏问题,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在分析、评价几种汉语诗歌节奏论的基础上,指出汉语诗歌节奏是 “音节—顿歇”节奏,而且这种节奏有其特殊的语音学根据和构成机制。中编论述《诗经》、《楚辞》、五七言诗和词曲的节奏形式(包括节奏单位、句式或行式、节式、体式和节奏调子)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从音顿节奏的观点探索某些节奏形式的起源等疑难问题。下编在分析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新诗节奏形式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论述格律体新诗节奏形式和自由体新诗节奏形式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论述两种新诗体的建行原则及其根据。中编和下编还论述汉语诗歌韵的独特的节奏作用,以及这种韵与音顿节奏的关系。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1984年1月24日晚,一个并没有飘雪的冬天的晚上,我以一声长啼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六年半后,坐着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伟大祖国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上学。小学六年不学有术成绩卓著,奖状整了半墙壁。一不留神成了父母的骄傲和邻家孩子的楷模。上了中学自封天才目空万物,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一踏糊涂一去不返。在父母的长吁短叹中沦为邻家孩子的反面教材。走在路上总觉背脊发凉,人家指着我摇曳的背影:“当年名动村野的县级三好学生,某某镇中心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县级三好学生,据说他的名字已被载入该校校史。现在,唉……!”
  • 世纪的约会

    世纪的约会

    面对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感悟方式与生存审视态度。可以说,耿朝晖正是以诗歌作为载体,表达出自身主体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心灵回答。读罢《世纪的约会》,掩卷沉思,感触颇深。凭心而论,近年来,受社会商业化无情冲击,缪斯堡垒坍塌,新诗队伍萎缩,像耿朝晖如此钟情于新诗的探索者越来越少。
热门推荐
  • 仙本腹黑,骷髅娘子别想逃

    仙本腹黑,骷髅娘子别想逃

    她本是超脱六界之灵,生于死人墓,俢于死人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步步为营,费尽心思,杀人无数。本以为她的一生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而活,却不曾想遇到了此生唯一的变数。初见,在她最狼狈时,他踏着诛仙剑缓缓的来到了她的身边,一句小澜,你的上卿哥哥来了。她就明白一生都无法逃脱。他以血咒为誓,护她生生世世。她以生命为证,陪他永生永世。脱胎换骨,情深不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完美圈套

    完美圈套

    醋溜悬疑拔丝恐怖的小清新,推理怎么样?世界上最悲剧的事情,不是看男友的手机之后,发现自己被三了。而是在看了男友的手机之后,发现自己被当做了谋杀的目标!梁安然在相亲中遇到了一个难得的优质帅哥,可她却万万没想到,他接近她只是为了干掉她!从此之后,梁安然就拥有了走到哪儿让人死到哪儿的“死神体质”!一个个看似意外的死亡事件背后,似乎隐藏着更加骇人的秘密。而真相,远远不止一个!
  • 九纹蟒

    九纹蟒

    在那个中国边境小山村,国际通缉犯九纹出现,飞雪特种部队奉命出击,却遭到出卖,被九纹反伏击,整个飞雪特种部队几乎全部殉职,只有雪貂小队队长和副队在九纹故意下,逃过一劫,之后队长森萎靡不振。最后副队白告诉他,研制了一种暴风机甲,队长森重燃希望,召集兵马,驾驶机甲,直捣黄龙,斩灭九纹。至此,国际第一黑帮老大喋血中国。
  • 小骷髅法师

    小骷髅法师

    一个生前为教廷锻造盔甲的炼金师,却不明不白的死去了,在冥界之中一番挣扎之后,被一个法师召唤回生前的世界,心中充满疑惑的他开始寻找了死亡的真相,但却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在这些疑问面前,他该如何是好?且看,一个寻找自己死因的小骷髅的故事。
  • 床上有鬼

    床上有鬼

    一年前,外婆给我找了一个鬼妻,说是帮我挡煞,从此在我身边总会发生一些怪事!一年后,回村清扫房子,遭遇井中厉鬼缠身,恐惧再一次将我吞噬……
  • 史上第一城镇

    史上第一城镇

    李远带着几个可以建造城镇的女农民和女步兵,来到了北宋末期济州梁山泊边上的石碣村。即将和这些真实的11C美女朝夕相处,李远以为从此迎来了自己的幸福人生。殊不知,他错了,真的错了……“我,我讨厌你们!”他在心里如是委屈地呐喊,“可是我又爱你们……”PS:纯属虚构,莫与史实对照入座。另外,希望大家收藏推荐!
  • 校园王道:别样花美男

    校园王道:别样花美男

    哪有一个学校不喜欢女生进,有那么性别歧视的?不让进,还偏要进了。肖一辰看了一眼圣夜学校官网,兴趣浓浓。水水干掉学生会的那群中看不中用的欧巴们,大摇大摆地进了圣夜。但是谁又知道那个彪悍的花美男就是个女神级妹纸呢?
  • 首席逼婚:姐姐休想逃

    首席逼婚:姐姐休想逃

    就因为我名字够简单,就因为我与你同月同日同属相,你就认定了我是上天指派给你的?竟然拿一纸不知在什么时候什么状况下本人亲笔签字的结婚协议来威胁利诱加博同情。好,我认了,可你也别以为姐姐我好欺负,比你早十二年蹦出来,可不是浪费粮食的,收拾你不就眨眨眼的事。
  • 王俊凯放肆爱你

    王俊凯放肆爱你

    内容保密,要有神秘感嘛,但是我会让四叶草小螃蟹们满意滴,但是每个人的观点不同,我写的不好也不要说我哈。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