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6300000003

第3章 一九八七(1)

纪事

首都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相当活跃。为参加“首都博士生论坛”(在国防大学举行,那年头一个礼堂就可以容纳全城的博士生),我起草了一份“文化体制改革论纲”,因为觉得系统的社会改革应该包含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三大方面,而第三个方面当时尚未有人提出。冬春之交,国家大事令人难以释怀,对我来说,唯一可以转移注意力的东西,也许就是足够深刻的哲学神学着作,因为这种着作会包含对于最普遍的社会政治原则的思考。马丁·布伯(M.Buber)的《我与你》当然属于这一类,它有力量安慰、支持和提升我们。

“我与你”和“我与它”

——读布伯《我与你》

犹太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在这个民族中,产生了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彻底的一神教——犹太教,它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因此而有西方文明是两希(希腊与希伯来)文明的后代之说。犹太民族曾经向人类贡献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从爱因斯坦到弗洛伊德,从斯宾诺莎到马克思。在本世纪,这个民族中又出现一位杰出人物,他对现代西方思想的巨大影响,已深入到哲学、神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各门社会科学之中,而他产生影响的方式即宗教思想的方式,恰恰最能代表犹太民族的传统和心态,同时又最具有超民族性或普遍性。

这位在西方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的人物,这位20世纪最重要的犹太宗教哲学家,就是马丁·布伯(MartinBuber,1878年-1965年)。而他那部产生了如此巨大影响的主要代表作,竟是一本只有几万字的小册子——《我与你》。

“我与你”,这个在世界各国语言中平常至极,在人类生活中用得烂熟的词组,经过《我与你》的阐发,竟成了西方世界语言中意义至深,给人类生活以极大启发的哲学箴语。对于那些沉溺于自我中心的所谓“现代人”,这三个字已成了振聋发聩的警世钟声。

《我与你》初版于1923年,德文原名为IchundDu,常见的英译名为IandThou。Thou是个古语用词,现多用于宗教仪式中,也见于流行极广的詹姆士钦定本《圣经》中,作为第二人称代词以称呼上帝或神,因此多被理解为表示高度尊敬的第二人称代词,至少相当于或约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可是,同现代汉语不同,也同德语、法语和俄语不同的是,在现代英语中,“您”同“你”无法区别,都用you来表示。所以《我与你》的英译本,也有叫做IandYou的。从德文本或汉译本(陈维纲译)阅读这本小书的人,会发现它的文字深刻隽永而又艰深古奥,这固然是其诗化哲学的风格和生存哲学的特征之反映,但也给不能读英译本(我认为英译文极其晓畅平易)的中国读者,尤其是不熟悉生存哲学的中国读者造成晦涩难解的感觉。其实,这本小书的思想虽然深邃独特,却又平易近人,恰如“我与你”这三个字之平易近人一般。而这三个字,又集中体现着这种思想的精髓,所以要读懂这本书,必先弄清楚这三个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人称代词在此的深意。我们且从“你”开始,先追溯you与thou的有趣小史,分析两种英译名的利弊得失。

德语的Du(你)不同于Sie(您),是用于亲近的、熟悉的、关系密切的人之间的第二人称代词。所以这本书的中译名只能是《我与你》而不能是《我与您》,由此类推,英译名显然应是IandYou。可是为什么会有IandThou流传呢?原来thou这个词,虽然如前所说,现在具有非常正式非常尊敬的意味,同亲密无间意味的you形成对照,可是在古时候,这种位置恰好是颠倒的:thou用于关系亲密者,you用于陌生者或正式场合。1611年,詹姆士钦定本《圣经》的译者选用了当时具有亲切意味的thou作为对上帝的称呼,把上帝称为“你”(thou)而不是“您”(you),这恰恰准确地表达了三百多年后布伯的思想。因为布伯认为,人与上帝的关系正是亲密无间的“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疏远陌生的“我与您”或“我与它(他、她)”的关系,更准确些说,他认为只有在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我-你”关系里,上帝才呈现于其中。由此观之,把IchundDu译为IandThou,长处在于使人联想到布伯思想的深层部分——人与上帝的关系,但是,由于现代英语中thou这个词已变成对之必须恭敬的上帝之专称(这正是古老的詹姆士钦定本《圣经》继续流传的结果,因之1946年由英语世界众多专家多年校译审定的修订标准本《圣经》取消这一古语词,而代之以you时,曾被许多人视为不敬),所以它反而不如you这个常用词更能表达布伯的原意了。总之,就英语译名而言,古语以thou为妙,今语以you为佳。这两个词用法的演变,恰反映出多年来一些人对上帝由敬而远,由亲而疏的心态变化。这种变化常被归咎于理智主义神学的变化,布伯对这种变化深恶痛绝。

要之,布伯使用表示关系密切的人称代词“你”(德语du),意在表述一种面对面的、亲密无间的人格关系。只要记住这一点,英文thou与you两种译法的优劣,就不会妨碍我们对他的思想的理解了。

说完了“你”,再来看看“我”。这个词在翻译上不会引起什么问题,可是在现实世界中,“我”却是含义深远、意义无穷的。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唯意志论者说:“我欲故我在。”路易十四说:“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刚会说话的婴儿说:

“我要……”印度教主张“梵我合一”,佛教则倡言“诸法无我”。“我”,似乎最无歧义,最无差别,又似乎歧义最多,差别最大。布伯指出,“我”是有差异的,不同的“我”可归结为两类,因为“我”总处于关系之中,没有关系就无所谓“我”(亦无所谓“你”、“他”、“她”、“它”),而这些关系可归结为两类:“我-你”关系与“我-它(他、她)”关系。关系之说,并非一时奇想或故弄玄虚,关系是异常实在的东西。古希腊的哲人就已认识到,人是社会的(即彼此交往的、处于关系中的)动物,亚里士多德说,谁若不需要社会(即没有人际交往或脱离任何关系),谁就只是兽或神,而不是人。马克思也有一句名言: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布伯把关系者归结为“我”、“你”、“它(他、她)”三类,三者都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我”的关系者归结为“你”还是“它”,是由“我”对关系者的态度决定,按“我”的态度划分的。所以两类关系之说,实际上概括了极其复杂多样的人际关系,而其立足点则是“我”的人生,要理解这种学说,需要的不是高深的理论修养,而是深沉的人生体验。

“我-你”关系与“我-它”关系,指的是“我”对与“我”相关的一切事物的态度或关联方式,也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或生活方式。对关系者的态度不同,与之打交道的方式不同,则人生态度或生活方式就不同;人生态度或生活方式不同,其人也就不同。这就是布伯所谓“我-你”中的“我”与“我-它”中的“我”不同的意思。这里的道理十分浅显。例如离婚状纸中常有这样的话:“他的行为已完全不像一个丈夫了。”这意思是说,由于男方对女方采取行动的方式已不把对方作为妻子,这种态度便使他自己不复成为丈夫,“夫-妻”关系中,“妻”这一概念的消失,同时导致了“夫”这一概念的消失。撇开法律程序不论,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绝不能认为无论我如何对待我的妻子,我都仍然是她的丈夫。事情很清楚:我在多大程度上不把她作为妻子,就在同样大的程度上不再是她的丈夫。“夫妻”这一词组所指的,是两个人彼此对待的方式,“丈夫”的身份是与他对待她的某种方式共存亡的。

读者不难看出,第三个字即“与”字的意思,其实已讲得不少了。“与”就是关系。关系是根本的,“你”、“我”、“它”都处于关系中,离开关系,这三个字就毫无意义。所以讲“你”和“我”不可能不连带讲出关系。“我-你”关系和“我-它”关系概括了人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即人与所谓“存在者”(亦译“在者”,即存在着的一切)打交道的方式。一个人如何同存在者打交道,他就是怎样的人。“我”同存在者建立何种关系,“我”就是怎样的“我”。“我-你”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对等、彼此信赖、开放自在的关系。“我-它”关系是一种考察探究、单方占有、利用榨取的关系。在“我-你”关系中,双方都是主体,来往是双向的,“我”亦取亦予。在“我-它”关系中,“我”为主体,“它”为客体,只有单向的由主到客,由我到物(包括被视为物的人)。

同类推荐
  • 迅风辞赋集

    迅风辞赋集

    本书为辞赋作品集,是作者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更是一个身处基层的文学爱好者艰辛奋起的例证。作者曾两次荣获中国地市报副刊作品二等奖、四川报纸副刊作品二等奖,还荣获了“中华赋坛十大精英辞赋家”荣誉称号。
  • 安民为天

    安民为天

    本书对作出巨大牺牲的百万移民充满了血肉之情。对三峡库区20年来“移民、安民”的艰辛过程也作了客观、理性的描述。书中首次披露了这场伟大的移民运动中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活的人物,读来令人震撼、感动,又发人深思,是一部既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街灯完全憔悴了,行人在绿光里忙着,倦怠着归去,远近的车声为着夜而困疲。冬天驱逐叫花子们,冬天给穷人们以饥寒交迫。现在街灯它不快乐,寒冷着把行人送尽了!可是大名并不归来。
  • 解放长春

    解放长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顽固坚持独裁的方针,采取假和谈,真备战,一边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共商和平建国大计”。
  •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在每个人的一生里,中学时期是最重要的积累时期,蓄势待发。在这个阶段不能拘囿在课本之内,要把目光与心胸投射到课本之外,多读好书,读让自己成长的文字,尽可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魔人修仙记

    魔人修仙记

    现代平凡至极的小人物的穿越,如何在以武力的世界中生存,又该怎样在强大至极法术下求生。且看[魔人修仙记]望大家支持。喜欢的朋友可以看看。
  • 逆世逢缘

    逆世逢缘

    风起云涌,江湖在起风云!谁又能在这腥风血雨仇恨缠身的江湖中,成为最终的王者!夏阳出生于一个落魄的家族里,从小受尽了艰难困苦。然而,机遇也从天而降,到底是抓住机遇,还是放弃机会呢,是默默无闻的穷苦一生,还是风风火火的鸿达一世,就看我们夏阳走向江湖,创造属于他的一切吧!
  • 黑白医院

    黑白医院

    一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医学生,因为熟人的关系而进入一间,神秘又诡异的医院。在这风光医院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让你分不清黑和白。在这里生死只在一念之间,一场惊天阴谋,到底谁在操纵,谁是幕后boss?鬼其实在你身边不信你看那边……
  • 大海商

    大海商

    千帆云集,万商影随,从这里出发,征服世界。15世纪至19世纪末“闽南商人”以大海为舞台,以世界为市场,勇于开拓的历史。《大海商》用散文手法,发现历史,辩证地看沧海桑田变幻,激情澎湃地抒写了东南沿海的商人,填补了中国一段真实的海洋文化,情真意切地再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 极品名模爱上我

    极品名模爱上我

    【本文不爽情节一改,保证本文一爽到底!】我没什么本事,真的没什么本事。要是有本事的话,我就不会睡公园了。没本事归没本事,但是还是有人爱的。可怜之人,必有可爱之处。再说,我现在没有本事,不等于我一生没有本事撒。我的YY生活就是从睡公园开始……推荐朋友作品:《修真小农民》、《闯官场》、《超级鸟人》、《破天七神令》、《激情女主播》。
  • 杀手养成:倾本佳人

    杀手养成:倾本佳人

    她以为,一切的不幸,都源自于那个丧心病狂者的谋杀,她以为,抓住了凶手,一切就是落定。可是,谁来告诉她,她的人生,为何要如此的多折多伤?山中那毫无规则可循的任务,城市里宛若小白鼠般的追逐,一切都只是一个早就设定的计划。她,就像是他盘上的棋子,每一步,都不由她自己来走。暗杀,偷窃,盗取机密,一切的一切,都会有人告诉她,这属于光荣的任务,因为她属于国家。可是为什么,当她站在真正的仇人面前,他却告诉自己,什么都是骗局。连所谓的仇恨,都变成假的!
  • 江门夜话

    江门夜话

    一座坟墓的莫名被掘,牵扯出多年前的一段往事,春熙五怪翻云覆雨,造化春秋,却逃不出红尘中的爱恨纠葛。谁能指点谁的命,谁能看透谁的情,万般风雨之后,他们的传奇在历尽浩劫的土地上,生生不息……
  • 孟子字义疏证

    孟子字义疏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卿本佳人,奈何男儿身

    卿本佳人,奈何男儿身

    穿越条件:皇宫,身份尊贵,有发展空间,条件都符合,可卿本佳人,为何男儿身?还是个替身,身边的人还那么渣,魏公子羽以权相胁,胁其做男宠;秦太子悼以国相逼,逼其做玩偶;楚公主以貌相诱,诱其入幕,倾心的美人,还是王兄的菜……不要紧,所谓强者就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 易烊千玺之柠檬味的女生

    易烊千玺之柠檬味的女生

    当一个逗比暖心的女生在北大这个校园里遇见我们高冷又暖男的千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本小说主要讲女主张雯文拼命考上北大,为了里离易烊千玺近一点。她喜欢千玺却又甘愿当朋友,这是为什么?一次夜晚向千玺吐露心声又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