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44200000004

第4章 废墟上的花朵(4)

张骞抑或唐玄奘,悠悠的马蹄和仙乐般的梵贝已化作了轻巧的尘沙,落足沙漠深处,偶尔被有意者重新拣起,在独自思想或吟咏的时刻,以几行文字或一声长叹了却。每个人永远关心的是他自己的时代,是他在当时年代里的位置,以及在激昂或低沉的行走中所产生的影响和留下的痕迹。而对未来,既是一种勇气,又是一种无奈的逃避。当一个人在他所处的时代里找不到一丝共鸣,就只有将他的情感寄托于未来;当他黯然落泪的时候,眼前就会出现黎明即起、霞光普照的美妙景象,引领着疲惫的步伐,趔趄前行。

驼铃在响,骨笛在秋高气爽的山冈上悲情地吹着,凝固的流沙堆成一座座无名坟茔。岩页在闪闪发光,被风裸露的白骨点燃夜晚的油脂。一盏盏飘浮的灯火,照亮了短暂的爱情。急促的马兰花聚集起十万颗砂砾,在骆驼的蹄窝里东张西望,在生命即将熄灭的时刻,为绝望的过客捧上一碗奶浆,促使他站起身来,朝着心中的方向,耗尽最后一滴热血。

我就在沙山上走着,一边大口喘息,一边抒发着零星的思想和对他的浅薄感知。我双脚深陷,又艰难拔出,从日出到日落,这种过程类似一个人的一生。我在路边分别栽下幼小的树苗和脆弱的花朵,不管她们能否顺利成长,能否结出甜蜜的果实,这些都不再是我所能够关注并决定的事情了。

当我三十岁之后,甚至八十岁的时候,我希望我能够重新经历少年时光。权且为自己编造一个神话吧。

如果注定是惩罚,是命运特意为我设下的圈套,即使千疮百孔,我也义无反顾。我疯狂或者冷静,你所看到的,永远都是我的背影,别人看到了没有,是否向我投过一瞬的目光,这都无关紧要。我试图获得某种力量,这种力量是与我心灵遥不可及而有真实存在着的,驻扎在我幻想尽头的丛林地带,露水和青枝,百合与玫瑰,组成她光彩夺目的形象,让我穿过人类的废墟和自然的障碍,追逐她那美丽的皱纹与创伤。

沙漠是沉重的。翻开史书,我强烈地嗅到了陈年的血腥,听见悲愤的马啸与残缺的呐喊。它在黄沙深处,在苍茫的天际,在每一个忧郁的过客的骨骼里,呼啸着,激荡着,由连续的风暴传达给每一颗渴望的心灵。

商队在丝绸的光亮中远去了,哈萨克、裕固的羊群在游牧岁月里变成了一堆白骨,吟诗的左宗棠,遭贬的林则徐,匆匆的步履只剩下一棵棵早已干枯的树枝,在洗劫的风中折断,只留下一声声无谓的悲叹。那些红军战士的头颅呢?那些女战士的屈辱呢?那些失散的孤儿和野狼的哭嚎呢?孤立的美最后竟成云烟,悬浮在正义的天空,接受人类的遗忘和反叛。

这些年来,我远离城市,远离父母和待娶的姑娘,在沙漠深处,隐隐感到生活中似乎缺少了一些什么。我强烈地爱过,对着万古的太阳发出千篇一律的歌颂,在虚幻的美妙中写下优美的诗句。而孤独如影随形,泪水多年不曾涌上感动的面庞。为了美,为了与美连为一体的幸福,我那样不辞辛劳,不怕艰险,这就要求我首先得拥有崇高,一种纯粹的崇高。因为这是一个过分活跃的年代,一切都花样翻新,一切又不足为奇。

“这是一个流放的时代,生命干枯的时代,灵魂死亡的时代,它将从精神的山丘滑向罪恶的深远!”我坐下来,在黄沙上面,我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人必须拥有内心的道路,每一条道路的前方,都应当是他自己的家园。

爬过波涛怒卷的沙丘,我的眼睛突然被照亮:一汪清泉,从厚厚的黄沙深处汩汩流出,给干渴的喉咙带来一阵欢快的哽动。几棵扭曲的红柳树,摇摆着它们身上的稀疏枝叶,那些无足轻重的绿色,我确信这肯定是沙漠特意为我奉献的,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生命困厄的时候,无意中邂逅的一丝慰籍。我还确信那汪清泉,以及她所养育的水潭,甚至连潭边低矮的芦苇,都是在长久的寂寞里,等待我今天的到来。

而我只是一个忧郁的过客,美的力量支撑着我。在沙漠里,和许多人一样,我必将在这里行走,也将在这里安家。所不同的是:我不是匆匆的观光者,来此猎取一些“到此一游”的庸常满足。如果我能够,我将在此走完一生,将自己的尸骨交给沙漠,以作永久的珍藏。

孤独额济纳

我背着包,走在出营区路上。这种外出,虽然短暂而仓促,可我时常有一种逃跑与自我放逐的快感。在一个地方久了,总有一种被捆束的焦躁。那一天,初秋的阳光淋漓地照耀,巴丹吉林沙漠开始变凉的风冷水一样掠过皮肤。路边的马莲、月季、芨芨草,尤其苜蓿等植物尚还青青。他们在大门外等我,我远远看到,一辆车,三五个朝我不断巴望的脸孔。我加快脚步,皮鞋在柏油路面发出粘滞的响声。

开始的道路我异常熟悉,到大树里营区之外,所有过客例行检查。我们把各自的身份证递给司机。没事儿人似的站在车子外面,顶着阳光抽烟,或者举着塑料瓶子小口喝水。再向北,穿过弱水河畔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道路两边忽然开阔起来。路过狼心山,我想到匈奴的壶醍衍单于,公元前87年,他率领的军团在这里遭遇暴风雪,一夜之后,冻死者成千上万,又遭到祁连将军田广明部的率军进击。那一次,匈奴彻底失去了再度称雄西域的实力和机遇,在西汉的强力打击和围堵之中,慢慢龟缩,慢慢地由统一走向分裂。

远处来的朋友们听我这样说,惊讶地问我是不是对匈奴和这一片地域的历史研究透彻。我笑了笑,有点洋洋自得。我说:一个人必须要了解他所在地域的历史及其文化,这是一种素质的要求和体现。他们说,有道理。但是,很多人对自己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是熟视无睹的。这种近者无知,或者熟者无意的忽略,都是必然的。我自己也是,在南太行乡村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走出来,肯定也会对那片山峰巍峨,水流深涧的自然存在置若罔闻的。

若即若离地沿着弱水河向额济纳奔驰,路上随处可见车辆。从车牌看,几乎囊括了整个中国。我们都知道,十月份,是孤悬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阿拉善高原额济纳最美、最迷人的时节。自从2000年举办首届胡杨节后,每年十月,都有大批外地游客到来,当然也包括从南美洲、西欧、东欧,以及亚洲文化圈等国家和地区来到的人。

因为久居此地,尝惯了沙漠的孤寂与寥落,起初,见大批人涌入,觉得是一种吸引的快乐,也是诱惑的结果。慢慢却发现,这些人来到,在不足两万人的额济纳,只是一种浏览,一种眼福的饱和与美景的摄取和知道。当他们疲倦,或者看够了,就转身离开,把原来的额济纳还给额济纳,把一些东西留下来。除了经济上的获得,其它没有一件值得珍藏。这就是旅游的不尽人意抑或尴尬之处。

这一次,远方朋友们来,要我陪着一起去额济纳,其性质也是一样。所不同的是我去过多次,他们第一次来。他们心情欣悦,满眼好奇,我则是轻车熟路的顺从。这样的旅行,于我个人最大的快乐就是,我可以从经年累月的某种境地中解脱出来,到天似穹庐、胡杨灿烂的额济纳解放一下身心,使得灵魂在无拘束当中得到一种自由和安妥。

越来越中午了,车里人多,再加上太阳当头,无遮无拦,人人全身热汗,但谈兴不减。偶尔有人发出惊呼,有人感叹,看着窗外的天空说:这天空真像是一口井!有人说,这天空蓝的让人没有话说!有人说,这么干旱的地方,居然还有草,还浑身绿色!我说,每一株泥土都有自己的用处,植物们也是的,气候和地质造就它们的形态和脾性,就像阿拉善高原的双峰驼。的确,越是接近额济纳,越是幽深,让我想到了宁静的死亡,还有悟禅得道的大境界。

到建国营附近,窄小坑洼的马路两边有了成堆的红柳树丛。一些不知今夕何夕的沙枣树枝干弯曲,浑身皲裂,浑身枯枝,但仍旧有青苍的枝条在空中沐浴阳光。这是沙漠中最坚韧的植物了,它们跨越的时间甚至比人类还要漫长。单位组织种树的时候,总是先种些红柳和沙枣树,它们一旦枝繁叶茂,再种植杨树或松树,成功率非常高。

快中午的时候,路过一座桥,桥下是弱水河。《史记·夏本纪》“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中的弱水便是此弱水,流沙便是巴丹吉林沙漠的古称。可在此时,弱水河基本上是干涸的,只有一道细波,青蛇一样在幽深的河道蜿蜒。偶尔可以看到小片芦苇地,贴附在河岸上,短刺一样的叶子相互摩挲,在阳光下郁郁苍苍。正在发白的苇花犹如将军头盔上骄傲的盔缨。偶尔有一些野鸭,从稀少的海子当中拔身而起,在蓝空中划出一道闪光的弧线。

到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达莱库布镇外围,戈壁照旧浩大,四野空茫。迎面的额济纳变了模样,至少,它已不再如三年前一般简陋了。新式楼房,拓宽的马路,更多的车辆和行人,更多的服务店点。我忍不住惊愕,想到,经济的力量是强大的,至少可以让一个城市在外表上改变,在对此一无所知的人眼中,得到一种惊奇的回报。但是,相对于外地人,我知道,额济纳的生态环境远没有这座城市的外在表现的那样乐观,沙漠已经吞噬了它外围更多的草场和村庄。1998年,我和妻子来时,正是冬天。在达莱库布镇南侧,额济纳旗中学背后,看到的沙子已经堆在了居民的家门口,他们用红柳编制了一道防沙线,成堆的沙子一天天增高,人们再把它们用架子车或者拖拉机运出去。

还有一年,到额济纳所属的古日乃草场,除了不高的芦苇,几乎没有其它草了。窄小的领地里,羊群被大地抬高,善奔的蒙古马还没有展开驰骋,迎面就会撞上耸立的沙丘。

到镇里,街边的饭店基本爆满,随处可见熟悉的出租车司机,载着外地人,或者同单位的人。我们找地方吃饭。饭店不是太干净,苍蝇飞舞,各种垃圾上面盖着一层灰土或油垢。但饥饿是锐不可当的。同行的朋友有的吃面,有的吃米饭。我虽是北方人,但从来不喜欢面食,与北方那种面食氛围格格不入。出来后,天色向晚,驱车到弱水河边,迎面看到黄色的胡杨树,有人惊呼,有人发出绝美的赞叹。

临河的胡杨树在大面积的水中倒影,金色夕阳与斑斓胡杨相互映照。在胡杨面前,所有的颜色都失去了光泽,所有的目光都被金子一样堆积的叶片吸引。我站在桥边,忽然想到,这金色的林帐,不就是传说中的黄金宫殿吗?不就是历史黎明时期乌孙、月氏和匈奴王在额济纳的黄金甲帐吗?一个人在如此庞大的黄色之间,比蚂蚁和沙粒还要微小,所有的绚烂梦想都是苍白的,一阵风都可以戳穿。

同行的朋友临水照相,背景是灿烂胡杨。夜幕拢上之时,我看到大面积的黑,正在与胡杨的金黄对抗,各不相让。坐在胡杨树下,沙子温热。我想:大地如此激情,在旷古荒寂之地,胡杨用灿烂叶子将自己内在的激烈梦想吐露。尽管短得只有一个月,可再短也是一种表达。“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在额济纳,这种意境是足够直截了当的。想到这里,我忽然眼泪横流,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动,从内到外,热血一样涌动。

趁着夜幕,坐在回住处的车上,我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写道:

这一切比我想象得更美,当夜色隆重

黄金从不败退。更多的沙子之上

簇拥起的是这世上最安静的良心

和梦想。可惜我只能在一角或者下面坐坐

举着脑袋看着星空,把此刻之外的一切人生

还有纠缠不休的奇怪欲望,像一只甲虫

把身体压进泥土,把纯粹的灵魂

放置在微水静波,乃至黄昏的额济纳风声之上。

因为去得仓促,晚上只能住在农家。有土炕,还有木床,主人家早早收拾好了。我们坐下来喝酒,几瓶子下去了,开始唱歌。领头的是一位裕固族人。他从肃南来,高亢的歌声让我想起在那里的兄长铁穆尔。那一夜,朋友们都很癫狂。我也是,自我感觉就像是刚刚脱离牢狱的囚犯,像是受惯了父母溺爱与管束首次脱离的孩子,有点忘乎所以,还有些丑陋甚至不明所以的放浪。深夜,分男女各自睡下。我怎么也睡不着,嗅着木床上氤氲浓郁的柴火味道,听着旁边此起彼伏的呼噜声,我忽然觉得,这种状态似乎是我们每个人生命历程之中少有的。通常,我们一本正经,道貌岸然,比圣人还要君子,比君子还要矜持,而现在,因为异地的酒,因为额济纳的黄昏,一切都被剥蚀掉了,除了肉体,余下的,才是最本真的自己,抑或我们原本就是这样一个人。

第二天醒来,阳光已经铺满院落,黄瓜和西葫芦等蔬菜正在开花,青色的蔓秧沿着架好的支架攀援而上,有一种宁静味道。我想,若是没有那么多的欲望,我完全可以再此居住,养花弄草,一如每年十月之外的胡杨,过一种隐居生活。

洗漱,到街上吃饭。那么多人,拥挤着,连吃一碗牛肉面都要排好长时间的队,有几个竟然跑到厨房,自己下手。我始终站着,昨夜的酒意还没过去,是那种浑身轻飘的晕眩。捱到了,吃了几口半生不熟的牛肉面,喝尽了汤,才觉得好受一点。几个人走进胡杨林深处。阳光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黄色浓荫。走在松软的沙子上,感觉就像是肥厚的地毯。遮天蔽日的胡杨叶子整齐灿烂,叶子们相互击打,发出清脆的黄金碰撞的声音。

同类推荐
  •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上世纪8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了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观问题,并力图贯通曾被政治意识形态“阻隔”的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整体观”或者“20世纪文学”的构想是带革命性的,它使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掀开了新的一页。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发现,在获得了一种宏观学术视野的同时,或者在被输入了一个新思维框架的同时,我们并没有真正获得如何“贯通”和将整体观“具体化”的途径,整体观也还没有真正渗透进文学史的骨骼和血脉之中。因为我们需要追问:究竟在哪些重大问题上,现、当代文学原本就是贯通着的?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来说,这就形成了一个有待于不断发现的学术空间。
  • 写给年轻人

    写给年轻人

    当一个人降生于世时,除了父母给予的生命,一无所有。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了希望与追求,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颜色你数不过来,但是应该会分辨它们。人生本是个艰辛的历程。我们总是在付出的同时,得到生命开出的灿烂之花。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在死胡同中极力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总有一扇门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扇门,但我们始终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的门。
  • 真心红楼

    真心红楼

    千红本事千红苦,万艳需悼泪万觞。今辈或说知红楼,自心如心莫唐哭。作者在遍览前贤成果基础上细读文本,另辟蹊径,大胆设想,慎密精研,从哲学的高度、史学家的眼光来重构《红楼梦》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众多新的见解。
  • 最美的自己在远方

    最美的自己在远方

    最美的自己在远方,青春是生命中最美的晨光,许多梦想正在生长,有阳光明媚,也有风雨起落。可是,有一些青春是我们所不了解的,那些如花的少年正经历着种种磨难,他们并没有因此辜负最美的年华,他们一直在努力,在成长。本书中没有单纯的说教,只是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把那份感动那份感悟直送入青少年的心底,从而使他们能鼓起铮铮的勇气,迎向人生的风雨。故事中有名人,也有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的青春,是多姿多彩的世界,给成长中的青少年以启迪,给他们以温暖的力量和希望。
  • 情忆·名人·美文

    情忆·名人·美文

    蔡先生回国后住在上海的时候,似乎曾经跟了吴先生到他的府上去过。但是除上一所一楼一底的房子之外,什么也不记得。也许这一楼一底的房子还记忆的错误,实在不曾去拜访过也说不定。但是那时候一个印象是相当清楚的。也可以说是蔡先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大约是在张园举行的许多群众大会之一吧,蔡先生的演讲是在那里第一次听到。《情忆·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和经典著作。
热门推荐
  • 完全真实事件手册

    完全真实事件手册

    郑川跟猫爷两个人活了一大把年纪了。邓川看着还是二十多岁,猫爷还是一只黑不溜秋的猫。后来他俩在一座小城里安定了下来。再后来,世道就变了。这是一个讲鬼的故事。
  •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八:人脉历练智慧(下册)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八:人脉历练智慧(下册)

    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追求需要了解人生的轨迹,而成功则需要科学地认识自己。人生的成败,究竟是命运主宰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探讨与预测人生的发展,是一门学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生的未来是由现在的自我多种要素决定的。本套丛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它通俗易懂、体例活泼,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读者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与愉悦。人生测试,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人生未来。愿本丛书能给读者带来发现自己的快乐,带来明天的幸福人生。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生态文明论

    生态文明论

    本著作将阐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变当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之内在联系,阐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题中应有之义,剖析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特别是剖析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关系。
  • 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本书在众多的皇帝中选择了一百多位。他们并非都是最具特色,但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贤明,有的昏庸;有的雄才大略,有的鼠目寸光;有的功勋卓着,有的庸碌无能;有的绝妙文才,有的情思万种;有的长寿,有的短命;有的勤俭执政,有的荒淫败国……形形色色,我们从各“色”的皇帝中,从他们的身世、性格、情感、登基、执政、立储、立后、死因等多个层面,用不同的视角去探求他们“秘”而不宣的各种细节,以及朝代更迭、家国兴衰的种种秘闻轶事。
  • 生活知识百科2

    生活知识百科2

    琐碎的生活中充满了神奇与魅力,平凡的生活却教会了我们很多不凡的伟大。《生活知识百科(学生版)》告诉你酒为何不会结冰,看完电视、用完电脑为何要洗脸,吸尘器如何吸尘等诸多生活知识,让你收获无限精彩。
  • 阿西莫夫:神奇的汽车——萨莉
  • MM王子殿下

    MM王子殿下

    在万圣节的“演闹会”中,居然被一个不认识的人给吓了?没想到他居然变成了我的同桌!还要暂居在他家。老天,为什么?我不要!MM?王子?殿下?原来他还是贵族王子!?奥!老天!从我遇到他就变倒霉了,Why?还冷血?“你们看电视看多了吧!“我这到底是怎么了?我居然和他吻上了?”“楚离陌,你竟然。。。。。。”“冷公子,你不也。。。。。。”
  • 军迷畅游:兵器入门知识

    军迷畅游:兵器入门知识

    步兵是军队中最古老的作战兵种,在古代,步兵是战场上的主要力量,战争胜负决定于步兵的强弱。中国古代称步兵为徒或卒,有徒兵、徒卒、武卒、锐士等称呼。在骑兵兴盛时期,步兵担负辅助任务。当火器出现和发展以后,步兵又成为战场上的主力。
  • 斗蛮荒

    斗蛮荒

    很久很久以前,大陆初成,万族林立,相护征伐。人族的最后一位大神,牺牲自己创立了一个超越古今的天网,天网无所不在,庇佑人族。但远古奇人异事何其之多,几十位异族大神拼死封印了天网,失去天网的庇佑人族眼看就要灭亡。在这危机时刻,九州一人族部落,在一位人帝的带领下,找到了封印天网之地并解开了封印,人族得以保全,并最终称霸蛮荒。可好景不长,人帝终究是凡人之躯,逃脱不过生死轮回,时时苦闷。一巫师看穿了人帝的心思,便进献了一本邪法,称修炼至大成便可以将天网融入身体当中,这样就可以长生不死了。于是一代大帝,便这样开始了不归之路,平静了数千年的蛮荒大陆又再一次陷入了灾难之中……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正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