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52900000005

第5章 地坛片语(忆母亲子冈)(3)

沈工作起来是不管白天、黑夜的,他要追寻回“文革”丧失的时间,因此房中一切都是摊开的--书是摊开的,纸是摊开的,画册是摊开的,墨盒是摊开的,连一张张的宣纸信笺都是摊开的……沈写长信,常常不是一气呵成,每写到一段儿便停下来,转而去做别的事情(包括给别人写信),等到心中萌生出新的意思,才再度继续那没完成的信件。沈有这样一种固执习惯:一方面把时间看得无比珍贵,同时又舍得向好朋友、好学生倾吐心声。每逢老朋友造访,他能抛开原来的工作,一谈就是两三个钟头;每逢学生求教,他能抛开自己正在研究的专题而为学生解答最普通的常识。这是一种怪癖,不知道能不能这样解释:他心中埋藏了深深的苦痛,解放前的文学活动不被承认,著作纸型被焚毁,无异向活着的自己身上抛撒纸钱;改行研究文物依然困难重重,尤其是“文革”中,某些过去为自己钟爱的青年“反戈一击”,使自己怒火中烧,但在淫威下又有口难辩!如今回到北京并被允许工作,但那些整人者仍居高位,仍在纵声谈笑并伺机继续整人!自己就只能如鲁迅“躲进小楼成一统”之诗“,小小窄而霉斋”是任何人摆布不了的独裁天下!就是要摊--把一切都摊开,摆得乱乱的,叠得高高的,谁管得着?自己不愿上街,不愿听到和见到样板戏、造反歌和红色标语,自己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尽管“窄而霉”,可自己看上去无异于古色古香,且有规律可循!因此,中午要老妻送饭,晚上足不出户,见“没话人”半句嫌多,见“有话人”千杯嫌少,这岂不成为顺理成章之举11975年,我结婚了。妻子是北京人,运动中随父母去河南干校,在那里招工进厂。我当时仍在河北固安县教书。这样的联姻,前途未卜。

来祝贺的亲友不少,贺礼大多是枕巾、被面、茶杯、暖瓶、床单等实用之物。沈伯伯也来了,他的礼物可谓独出心裁--一个清乾隆时的“五蝠(福)捧寿”瓷盘,一只蝙蝠头上贴了一块用红纸剪成的“鲭”字;另外,在一块拳头大的朱红腊笺上面,用他潇洒的行书写了如下字句“:祝两位多福多寿”。这两句的下边,又用小字做了注解“:为国家多做好事为多福,长寿则可为国家多做几十年好事。从文敬贺。”

应该说,沈伯伯这份不同寻常的贺礼及贺词,使我的婚礼升了格,并且定下了基调。

几年之后,我调回北京,和沈伯伯的联系更多了。父亲的一位老朋友、上海电影厂的一位著名导演,表示想把沈老的小说《边城》搬上银幕。沈老得到消息,一方面表示感谢,同时又显出不可思议的淡漠。改编本还没有诞生时,沈伯伯在给家父的一封信中,就表示出对于“地貌已变”的巨大忧虑:

“照最近的新闻报道,王村下面的凤滩已改为发电二十五万千瓦的大水电站,那里两岸最美的景物,大致已全部永远淹没在水中。茶峒渡口已有个大桥,日有上千大小汽车往来。就我二十年前记忆,具有相同或更好看渡口背景的还不多,一是沅陵附近马蹄驿(上官庄)村子,若值秋冬之际,四围山色红紫烂漫,简直像一件人间奇迹。即宋人最高明画迹中亦不及万一。另一是距自治州仅二三十里的张八砦,同样是一泓清水,四周远近山色红紫烂漫,最难得处,是一个渡口和小船,简直还保留千年不变。可是事实上这二十年人为变化,看来也早把原有景色的静谧,完全改变成乱哄哄生产区了……我估计受时间影响所失去的,肯定还不止这些。即留下的自然景物,部分虽不易变化,但成为公式新型红砖建筑,一排排既不适用、又不美观的玩意,却必然到处存在,就使人毫无办法处理它!

……”

当后来看到改编本中的人物关系,或多或少都被贴上了“阶级斗争”标签时,沈没有正面批评,但是在给家父的信中,便毫不犹豫地关上了“合作”的大门。

沈伯伯病了--在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出版之后,在他赴美探亲讲学之后,在由国外向着国内传递的“沈从文热”兴起之后。他几度住院,得到了力所能及的正规治疗。然而病魔却没有退却,第二次脑血栓发作后半年,他已然不能行走和讲话,当被抱坐在轮椅上,头也无力地向胸垂落。西医已没有办法。老朋友和弟子们见了,只能在心内默默叨念“:至多只几个月时间了,可怜的人……”

这时,南京来的一个年轻中医开始对沈治疗。他叫吴宗宁,南京人“,文革”中在苏北乡下插队,恰与沈伯母的一个晚亲在一块儿。吴偶然读了一本沈的小说,便敬仰沈的为人和才华。后来回到南京,吴便在一个粮库的医务室当医生。吴是个“怪人”,喜欢哲学,喜欢与有思想的人进行海阔天空式的探讨,习惯从各个角度对病人进行辨证治疗,其手法和道理常常是出乎常规的。他开的方子,一般中医看了连连摇头,因为毫无道理可言;高明中医看了连连点头,因为无懈可击。他专治疑难病症,专接被大医院“判处了死刑”的患者。也奇,有一些这样的患者居然就在吴的手中起死回生了。吴的名声开始飞扬,甚至当年叶帅病危之际,中央曾从全国召集来十多位有“绝招儿”的草泽医人,其中竟也有吴这个后生晚辈在内……沈伯伯第一次脑血栓时,吴闻讯就赶到北京“毛遂自荐”。可沈家不敢让他“上手”,原因是谁也想不到的--沈当时头脑还清醒,他根本不相信中医!即使如此,吴也毫不气馁,默默观察了好些天,每晚就和沈的儿子挤睡在一张单人床上。脑血栓第二次发作,沈已整El昏沉,大医院也毫无办法,于是沈家这才同意吴“试着来吧”。

吴的第一剂药“渺小”得惊人,一种小儿常用的什么“散”,八分钱一管。为的就是解决沈排痰的困难。以往大医院为了解决排痰,请了多少专家会诊,把多少种复合治疗方案研究来研究去,最后终未见效。如今不料这一“散”下去,居然灵了,痰没了。以后的治疗过程不必详述,但奇迹终于发生--沈有了精神,头能够抬起并可以自由转动,慢慢恢复了讲话能力,慢慢能够下地行走……

吴与沈的关系是奇特的--因为沈不信中医也拒服汤药,吴便从南京购买中药药材(一为保证货真质好,二为价格相对便宜,因沈服中药从不报销),制成粉剂装入胶囊。沈则“不辨中西”,胡里胡涂服用下去。吴每年都在季节转换时来到北京,住在沈家一段时间,白天只默默观察沈(大约就是“望闻问切”中的“望”),夜里,则利用沈家丰富的藏书武装自己。据说,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马尔萨斯心理学》,认真读了,又推荐给沈。那是一个早晨,沈坐在藤椅上,一个小时居然静静读了十几页……总之,在沈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习惯家中不时出现这样一个“常客”。他安之若素地让吴给自己针灸,也许知道胶囊系吴所制,但不承认吴是自己的医生,更不相信自己一天天的进步是吴的医术所致。但沈确认吴是个好人,是个奇人,是个有思想的人,是个谈得来的后辈,总之,相信吴是个朋友……

沈的好转,赢得了许多老朋友对吴的尊敬。出于礼貌,许多人这样问吴“:您有家传吧?…‘没有。”“您肯定是学医出身。”“我没上过大学,只当过赤脚医生。”“您在什么医院工作?”“南京一个粮库的医务室。”您如今--(想问工资、级别、职称之类,却又不好开口)“吴却一眼看穿,坦然相告”:我是工人,工资级别四级半,连初级职称也没有。“说罢便直盯盯地望着对方。

老朋友们惊异了,马上也感动了,因为眼前秉性奇异之人,和从文在自传中的”小学学历“”、生性顽劣“等语如出一辙沈老去世之后,我到沈宅借了那本沉甸甸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准备回家细读一番。我心中总有个不解之谜:为什么这本书在国外获得盛誉之后,国内对沈还有一种”只有资料、没有观点“的背后议论?

当我拭净书桌、随即展开这本书的目录时,不禁有些吃惊,它不像我预期的那样--是一部总论,讲服饰与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笔法纵横捭阖,时有宏论警世;然后才是分门归类的图录及简短说明……沈屏弃了常见的这种”大手笔“写法,全书一上来就是一幅幅的图录及其说明,彼此之间并没有”系统“存在。

我沉吟了片刻,随意翻阅着。我翻到”七五·簪花仕女图“一页,我晓得这幅世传”唐周肪画“的名作。我是从唐诗开始接触古典文学的,近年编写京剧剧本,又翻阅过新、旧唐书,于是我就潜心阅读起沈的两千字说明。因图录仅是全画的一个局部,所以沈先约略介绍了画的全貌和作者。然后,沈集中笔力分析这幅画中的仕女服饰,有种种违反时代的漏洞,最后得出”此画是宋人(或更晚)据唐人旧稿而作,头上的花朵是后加的,项圈且有可能系清代画工增饰而成(清《皇朝礼器图》中有完全相同式样的项圈)“的结论。沈推导结论的办法,用的是系统论的办法--先单项再组合。单项,比如仕女所戴花冠,沈指出妇女花冠自唐中晚期直到北宋的发展历史,并附印历朝花冠式样作为佐证。组合,指出”蓬松义髻、上加金翠步摇已近成份配套,完整无缺。头上再加花冠,不伦不类,在唐代画迹中绝无仅有。“我深深叹服了。方法是科学的,观点是明确的。尤其是在发现了”衣着材料和背景花木时令矛盾“”、衣上花纹平铺,和人身姿势少呼应“及”有的内衣且作红地蓝花大团窝缬“种种弊病之后,并且在推翻了周哜系此”千秋名画“作者之后,沈并没有高兴地大声疾呼,宣布自己取得了如何重大的科研成果。我觉得,沈的这种态度,就丝毫不低于他的发见价值。沈做学问是有观点的,但是内涵在短短的说明中。或许他认为,把问题搞明白、说清楚了,就是有了学问。

艾青·鱼化石

“艾青回来了!”

不大的声音,回响在父母一辈文人们的嘴边和心头,在1975年那个欲晴还阴的时候。

不大的声音,却有挺大的力量,虽然他只是获准返京治病的。

母亲爱热闹。她当时在全国政协上班,地点在西城的白塔寺,而艾青借住的房子,恰恰也就在白塔寺附近。所以,母亲每逢下班,时不时就拐到艾青家里,聊天、话旧,有时到了吃饭时间,就叫人家“加一双筷子”。然后兴冲冲回到家中,大讲在艾青家吃到了新疆罐头……母亲经常去打扰,艾青却从来没“回拜”过。我隐隐觉出这人架子挺大。可母亲不这么看,依然常跑去看艾青,常让人家“加一双筷子”。

我早就知道“艾青”这个名字,只知道他在诗坛的辈份很大,贺敬之、郭小川都比他晚。但艾青到底有什么作品,我还真说不上来。此际我对他颇有兴趣,是知道他在1957年后,先去了一两年北大荒,又转到新疆“扎根”十六年,这时间恰是我在新疆的两倍。母亲知道了我的心思,便挥挥手说“:这有什么难的?把你的《入疆集》拿来,我带给他看。下回我领你见艾青去!”

《人疆集》是我在新疆塔里木河垦区八年当中写作的一本旧体诗词集,近百首,手抄本。这时,爸在一边插话“:艾青一向反对旧诗,别去碰钉子。”

“你别管。”我妈说完,拿着诗集就走了。她就这脾气。不料,母亲饭后回来,兴冲冲嚷道“:老艾说了,叫城北明天去看他。”

第二天,按照母亲开出来的地址,顺利地找到艾青的临时住址。.但是面对陈旧的门楣,面对那一间矮小的东屋,我实在不敢把“大诗人”和“小破屋”联系在一起。艾青推门出来“:你,就是--城北吧?”

进屋。一张大床几乎占据了一半屋子,大床之上还叠架起一张单人床,据说有时孩子回来要在上边睡。整个屋子的家具都是旧的,惟独有一张极小的写字桌儿(俗称“一头沉”)紧靠着窗户。这张桌子一侧还“竖”着一块板子,用“铁荷叶”连在桌子一边。倘若把板子“支”起,整张桌子的面积就可以扩张出三分之二。艾青夫人高瑛说,这是她前几天排队从家具店刚买的,花了二十九块呢。

艾青坐在书桌的主位上,一边从抽屉中取出我的“手抄本”,一边说着“:我从来不读当代人写的旧诗,即使是新诗,只要我感到读不下去,我就不读了。谁拿我也没有办法--”

一个停顿。我并不紧张,因为二十年来,我这个“人”都经历过“要”还是“不要”的选择,至于我的“诗”是“好”还是“不好”,就更无所谓了。

同类推荐
  • 幸福时分

    幸福时分

    本书收录书有密码、一本为所有人而又不为任何人的书、书痴、读书如旅行、读书是心生命成长的需要、快乐推敲、善写源于多读、思想的碎片等作品。
  • 秋天的背影

    秋天的背影

    本书收集了作者1984年至2000年间的部分诗作。包括“四十不惑”、“黄昏意象”、“晨曲”、“聆听远方”、“忘掉孤独”等。
  • 人艺情怀

    人艺情怀

    没有演出的剧本是“文学”;没有观众的演出是“彩排”;演出有了观众的喜欢并纷纷品头论足展开讨论,它的意义远非是一般的演出而是艺术活动了。子叶参与了人艺的艺术活动,并将她的感受记录下来、结集出版,这着实是对话剧的喜爱、对人艺的喜爱使然。感谢她的投入与参与,感谢她的辛勤笔耕。更应该向她学习!
  • 橘黄色的生日

    橘黄色的生日

    这么多年来,作为一个编辑,我不太喜欢喋喋不休地唠叨那些已经烂熟的“榜样文本”,我甚至不知道那些除了“榜样文本”就不能说话的批评与理论究竟多少斤两。从这个角度上讲,我更看重“在场”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总会给自己带来兴奋与欣喜。我是一俗人,一个做编辑的俗人,还喜欢把这样的阅读留作自己的笔记。去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的《阅读的姿势》就是这样的一份笔记,我很珍视这份笔记,因为我珍视所有“在场”的阅读,有我自己的判断,有我自己的好恶,有我自己的真实,也有我自己的谦虚与谨慎。
  • 谛听生命的呢喃

    谛听生命的呢喃

    小时候,我很讨厌雨。每次下雨的时候,雨水总是打湿了我的脸,淋湿了我的全身,淋湿了我的书包,淋湿了我的梦。一见到下雨,我就心烦;一见到下雨,我就感到苦闷、彷徨,甚至无奈。长大后,在饱读诗书、走遍天涯海角、历尽沧桑之后,我便觉得,看雨别有一番情趣,听雨更是一种享受。
热门推荐
  • 戏浮尘

    戏浮尘

    这世界芸芸众生由一个个渺小人事物而组成,诉说着一个个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故事。然不管,或悲伤,或幸福,或平淡,真的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么?戏子可以演出人世百态,也可以唱出人世欢乐悲哀!在生命之中每天都在演戏,你总归要做一个你自己!
  • 灵云神境

    灵云神境

    吊儿郎当的少年,忽如其来的事件,大家族的覆灭,报仇的欲望,幻化的心,看少年如何应对?
  • 低调的年轻时代

    低调的年轻时代

    我叫夏流,夏是夏天的夏,流是下流的流!我的人生有两大格言:一是,年轻人凡事要低调;二是,是我的逃不掉,不是我的抢回来!我有高度近视,如果你不是美女的话,请离我远点!
  • 万世永劫

    万世永劫

    九界往生,冥冥天意,在这世界里,诉说着一段段的传奇,无数的神话在九界传颂。大道超凡,逍遥域界,上古的荣耀至今流传,可谁又明白他们的艰苦,在当世,他们只为了活下去,努力地活下去!让我们一起共游荡在这片世界!在这里,九界!
  • 天命扑克牌

    天命扑克牌

    自从上课斗地主被老师发现,扑克牌离奇消失在屁股之中,洛天泽的人生便走向了奇怪的方向。打出红心三化身成为特种兵协助警察破案;打出黑桃七化身运动健儿引领国家体育各种夺冠;打出红心七化身赌神赢光澳门所有赌场;打出梅花八化身黑道大佬驰骋黑道笑傲天下;紧揣手中的一对王对着全世界喊道: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站在所有职业的巅峰,如果谁在我上头,你会被日的我跟你讲!我叫洛天泽只是一枚普通的学渣。
  • 孽恋错与对

    孽恋错与对

    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素颜美女。表面看起来很柔弱,但是内心却是十分强大的。他是大家公认的校草。父亲是s市的首富。身边的女人很多,但是从来没有喜欢过谁。直到若欣出现……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呢?花花公子的他又是怎样如何倾心给她,他们的爱情又遇到了怎样的挫折,面对错过的爱情,他们能否重新来过,要有多坚强,他们才敢念念不忘。或许再给彼此一次机会,再续他们之间遗失的美好呢……
  • 羽檄起边亭

    羽檄起边亭

    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多少英雄将这句话作为座右铭,鞭策着自己。面对草原铁骑浩荡的气势,方霆毅然走向战场,一如十年前他的父亲!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仗剑走天涯的故事在神州大地重复上演着,何膺背上的重剑并没有因岁月而腐烂,仍然寒光逼人,时刻准备和主人上演‘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神话。
  • 血色残阳

    血色残阳

    江南的陶镇是一个古老的城镇。陶家是这里辉煌几代、富甲一方的大户。这日,陶家喜气洋洋,正准备迎接在外经商的老爷回家过六十大寿。不料,迎回来的却是老爷的无头尸和陶家人从未谋面的老爷在外新娶的五姨太。陶家从此人心惶惶。对于老爷的死,陶家的姨太太们和大少爷又喜又怕。喜的是,治家严苛的老爷死了,平时做的那些违背家规的丑事就不会暴露,终于可以躲过轻则钉刺、重则投井的处罚;怕的是,新来的五姨太似乎知道每个人的秘密,还知道陶家一个关于财宝的秘密。自从五姨太进了陶家,怪事接连发生……就在陶家人互相倾轧、乱成一团之时,死去的陶老爷回来了……
  • 雪落尘

    雪落尘

    要从新修炼这件事让微雪很郁闷,但是却不得不修炼。拜了个师傅进入门派,本来也是想有个暂时之所,但是师傅师兄们的关心让她渐渐改变想法。但是一次意外几位师兄失踪,师傅受伤,让微雪伤心之下有了决定。她还是那个她,不管魔界,妖界还是仙界。她从不畏惧。打得了魔王抢的了神兽。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成功学奠基之作,荟萃了卡耐基思想理论最精华的部分。该书创作于20世纪早期,当时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争和贫困导致人们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书作为一本实用的人际关系著作,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们体内的弱点,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并不断改造自己,从而能有所长进,直至取得最后的成功。作者讲述的许多普通人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激励了无数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本书一经上市就风靡全球,几十年间被翻译成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主要语言,全球总销量已达1.5亿余册,销量仅次于《圣经》,是全球第二大畅销书,被视为社交心理和沟通技巧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