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07000000014

第14章 红星二场万岁-辛纪(2)

这件事,在第二天的全班会议上,成了谈论的中心。山广敏在同志们的帮助下,认识了碱往高处走,就是碗大的一块地不浇透,也会造成更大的碱斑的道理。

“浇不好地,就等于把粮食送给了盐碱。”这是战士们在劳动的实践中,亲身体会到的一条经验。

在这里,小麦的浇水措施是“头水适时二水赶”。因为,头水浇完,二水赶不上,地面一干,就会裂缝,扯断麦根。

1960年,有的连队由于当时的浇水劳动力不足,浇了头遍水,二遍水没赶上,结果小麦就减产了。

人们接受了这次沉痛的教训。在1963年临浇二水时,渠道闸门突然垮了。正在浇水的战士,听到这个消息,如同大敌当前,霎时奔向跑水的地方,抢修起来,一口气干了一天一夜,修好闸门,赶浇上了二水,使小麦获得丰收。

现在,农场的整地、播种、苗期管理和浇水等农活,都是经过一连几年的摸索,多次的成功和失败,才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防碱治碱措施。

11年间,碱滩在一步步地退却,农田在一步步地向外扩展。当年,人们变碱滩为良田的美好愿望,正在一步步地实现。

在取得征服盐碱的胜利的基础上,红星二场紧接着展开了创造稳产高产的斗争。

在火石泉这块盐碱地上,实现稳产高产,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这个新的大难题面前,全场从上到下,狠抓了积肥造肥多施肥的工作。当时,在总结本场生产实践中,使大家深刻地体会到多施厩肥、改良土壤,对于在重碱地上夺取稳产高产的重大意义。有人回忆起1953年一块小面积稻田亩产七八百斤的纪录。这个纪录所以能够出现,其主要原因就是施足了粪肥。人们也联想到,凡是施厩肥、草肥多的土地,土壤疏松,盐碱也比较轻。麦田里,有时也出现过麦苗长得有高有低的现象,仔细分析,也是因为粪肥撒得不匀造成的。于是,全场各个连队热火朝天地掀起了拾粪打草、积造肥料的活动。

六连积肥班长张礼臣,为了多积粪肥,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两个大筐子,一年到头,每天都利用休息时间,四外奔走,拾粪积肥。在1958年的秋冬,只利用业余时间,他拾的粪就有20万斤之多。由于全连积肥多,连年在农田上增施厩肥和草肥,原来大片的盐碱板结地,被改造成了良田。

为了更好地解决厩肥的肥源问题,场党委号召各连队多养牛羊多养猪,实行农牧结合。现在全场“近田养畜”多积肥的做法,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养畜量从1961年的3000多只,增加到1963年的6900多只,每亩地优质厩肥施肥量从1900多斤,增加到现在的3000斤左右,全场的1.7万亩地,其中有1万亩被改造成了亩产粮食400斤以上的稳产高产基本田。

红星二场实现稳产高产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是精耕细作。

“不浪费一寸土,巴掌大的地也要让它长出好庄稼!”这是全场战士们的行动口号。劳动模范薛兴玉小组,1963年管理的150亩麦田,精耕细作像绣花。播种前,为了消灭条田中的一块“拖腿地”,一春一冬,他没有睡过一次整觉。每天天不亮,他就起来清棚圈,扫羊粪,给“拖腿地”积肥;夜晚,顶着星星,冒着汗,又和丰产组的同志们,一车车地往地里运肥;浇水时,他更是彻夜不眠,查看水情。有一天,在地头吃饭时,大家正有说有笑的,薛兴玉突然丢下饭碗,就往渠上跑,边跑边喊:“停水啊!停水啊!”

“看,薛排长疯了!”爱打趣的人说。

原来,薛兴玉在吃饭时,抬起头看到了远方的天空,漫起了滚滚的沙尘,预计将有大风到来,浇了水的麦子便会倒伏,恐怕造成减产。

薛兴玉,就是这样时时刻刻关注着小麦的产量,费尽了全身精力,终于使小组管理的150亩小麦,在1963年平均单产达到722斤。可是,他们还不满足,又在麦收后,在这块地上,复播了糜子。秋后,每亩糜子又收获240斤,创造了一年两季每亩高产960多斤粮食的纪录。

因此,战士们把薛兴玉当作全场精耕细作的一面旗帜,形成人人精心管庄稼、争高产的风气。

现在,全场丰产的条田愈来愈多,丰产的纪录愈来愈高。1961年全场平均粮食单产是314.6斤,1963年增加到383斤。

11年的苦战,火石泉这块大碱滩,终于被征服了,红星二场的战士们胜利了。

这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

奇迹的创造者是苦战在火石泉的英雄好汉们!

这些英雄好汉,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呢?究竟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持和鼓舞着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在这里,有曾经在战争的年月,南征北战,久经战火洗礼的老红军、老八路和解放军的老战士。

建场初期的团长肖凤瑞以及后来的农场政委李耀庭、张玉生等都是身经百战,在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干部。他们在建场创业中,以身作则,与战士们一起,忘我工作,忘我劳动,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深刻印象。

当年的战斗英雄,现任农场党委副书记、副场长的王耀群同志,在战场上,曾经率领4个战士,堵击过数百个蒋胡匪军。如今,王耀群50多岁了,但仍身强力壮,干劲十足,艰苦朴素。到了生产队,就同农工一起下地干活;开饭时,同农工一起买饭。许多农工都把他当成自己亲密的伙伴。

几个老红军、老八路的勤恳苦干精神,成了全场农工的榜样。

在这里,有曾参加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战士秦兴政。

秦兴政同志,人老不服老,样样农活都干。1959年冬天,部队要突击开荒,他争着要去,人们怎么也劝不住他,一到工地,他就和年轻人一起,割芦苇、搭草棚;夜间,还和年轻人一起突击开荒。当人们一个个围坐在篝火旁边休息时,秦兴政便给大家讲述起当年红军长征时的革命故事,有时,还拿起块冻土,敲打着坎土曼把子,给大家唱红军时代的革命歌曲。

秦兴政同志埋头苦干的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气概,在年轻人的心坎儿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大家受到了教育和鼓舞。

王本义同志也是经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他如今在农场看守着拖拉机队的油库。从1958年至今天,他整夜整夜地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保证了油库的安全。有人对他说:“你是个老红军,怎么只是干这个?”

王本义坦然地回答道:“正因为咱是老红军,才应该给年轻人做个榜样!”

蒋世贤同志从部队转业以来,年年被评为“五好工人”。他的老八路的艰苦朴素的作风,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里。

每当发工资时,他的头一件事,就是缴党费。除留下部分生活费用外,其余的全部储蓄在银行里。有的好心人劝他说:“你年纪大了,存钱干啥呢?”

可是,蒋世贤却有他的想法。他说:“人是属于革命的,钱也应当为革命服务。人为共产主义奋斗,钱也要为共产主义出力!”

在这里,正因为有这样的老战士继承和发扬着人民解放军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所以,在农场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勤俭办场的良好风尚。

前几年,场内运输工具少,没有一辆汽车。农场领导面对这个问题,不是伸手向国家要汽车,而是在场内自己想办法解决运输工具,号召各连队:“把牛武装起来!”

于是,驯服牛的工作,在各个连队展开了。这样,全场很快就增加了61辆大车,平均250亩地就有一辆车,基本满足了生产运输的需要。

这时候,人们算了一笔账,如果不把“牛武装起来”,每年只拉运麦捆一项运费,就得耗费3万多元。

在经营土地上,农场尽力做到珍惜每一寸土地。

有一年,拖拉机队在播种小麦时,发现有两块条田上接行不严,每块条田有一个半拳头宽的地方漏播了种子,被场长韩志儒发现了。场长马上就召集机务人员开现场会议,进行算账教育,指出仅仅这行漏播,一块条田将少收半亩地的粮食,怎么办?大家认定,还是由拖拉机队出人补种。于是,由4个拖拉机手,拉着开沟器进行补播,他们整整干了一天半,才完成补种的任务。从此以后,拖拉机手再没有发生过漏播的事。各队每逢播种时,对播种机无法下种的地,即使是很小的一块,都要由人工补播上种子。

在收获季节里,为了做到颗粒归仓,复收已成为战士们自觉的习惯。拉运麦捆的战士,许多人随身带着小扫帚,见到掉下来的麦粒,哪怕是少少的几颗,也要扫起来。

牧工们在羊只脱毛季节出牧时,常常身上带个小布袋,沿路把挂在刺草上的羊毛,一小撮也不遗漏地捡回来。就这样,日积月累,在1963年春季,就多收回约100斤羊毛。

许多干部和战士,更以场为家,勤俭节约,用自己的工资购置斧、锯、锤等常用工具,自己动手制作和修理车辆、农具以及门窗等,根本不要公家花一分钱。

由此,场里出现了有些工具发给战士之后,不是愈用愈少,而是愈用愈多的可喜情况。

四队张振民积肥班手推车的增加,就是生动的一例。三年前,场里发给他们的车子只有4辆;由于他们在劳动中随坏随修,并用废木料做新的,三年后的今天,全班车子已增加到12辆。

场里有个袁少廷,今年67岁了。前几年,场领导劝他退休。可是他斩钉截铁地说:“叫退啥都行,我就是不能退劳动,退革命。”

袁少廷所在的木工班,因他年纪大了,不给他派活,他就自己找活干:给拖拉机队修农具,给托儿所的孩子做桌凳,给场部和各队办公室安装玻璃,农工家里有了木工活,他也乐意去帮忙,整天忙个不停。1962年和1963年间,袁少廷利用废料,主动给农场做活所创造的财富,就达2400多元。

如今的袁少廷,在年轻人当中,成为热爱农场、热爱劳动的榜样。

就是这种思想,就凭一双手,一点点,一滴滴,近6年来,农场共给国家上交了利润800多万元。

这是军垦战士们的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同类推荐
  •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是一本优秀图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章聚会。大量经典文章首次独家入选:编者爬梳书海,披沙拣金,精选出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这些被遗忘的经典作品,皆为首次独家入选。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心底的河

    心底的河

    二十多年来,宋晓琪利用繁忙工作之余勤奋笔耕,先后在数十家报刊上发表了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二百余万字的作品,并多次获奖。她的文字简洁清丽,幽默调侃。近年来随着阅历的丰富,她笔下的世界也愈见广阔,少了虚饰轻浅,多了成熟凝重,往往不动声色地把思考和哲理融进作品,使作品增添了内涵和分量,却又始终娓娓道来,具有一种亲和力,颇受读者喜爱。
  •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在俗39年,在佛24年,谜一样的李叔同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话题。本书内容包括: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等。
  •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选取了世界海难史上十个著名的海难事件,以事件发生时的史料为基础,挖掘海难背后的故事,力图表现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并附1912年以来主要海难事件概览和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得到灾难避险的知识。
热门推荐
  • 人鬼情仇

    人鬼情仇

    两个异常相爱的人,约定携手共度一生。可是,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之中,女人遭遇阎王二公子,二公子随即被女人的美貌打动。然而......女人想知道,这一切究竟为何成这样,她不甘心,一心报复。就这样......
  • 天虚神脉之星古灵辰图

    天虚神脉之星古灵辰图

    一位坚毅少年,不甘此生,无所做为,就此离开世间。天降异象,一幅玄奥古图,助其走上一条不凡路!!!一条尊者之路一条强者之路!战天地,破虚空!踏星辰,摘日月!至强至尊!
  •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 君心春暖:绝世皇妃倾天下

    君心春暖:绝世皇妃倾天下

    三世的纠葛痴缠,命定的缘分让他们一步步相遇相错。可是,这确只是一场诅咒......他们的相遇,究竟是劫还是缘?昙花一现的温柔,和她千万年的执着追求,能让他们走到一起吗?春日君心暖,携手笑看天下时,我定当不负执念不负你。
  • 英雄联盟之易

    英雄联盟之易

    易从一代白纸一样的小孩,最后成为剑圣的故事。——我的剑就是你的剑——加群【429078921】一个讨论群哦,路过的小伙伴快来吧,加群的人可能会把你设计成新英雄哦~~~~~~~~~~~~
  • 羁绊三生

    羁绊三生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世事纷繁,人潮涌动。我无法预知未来的哪一次擦肩而过是那个对的人。”“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当第一眼看到他时,心中早就有了答案。”秋风萧瑟,记忆中那琴萧和鸣的声音也渐渐模糊。口中轻声低吟一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 赤狐说

    赤狐说

    沉默寡言、冷漠、叛逆,被打满负面标语的白日初,曾经却是一个乐观,爱笑的普通少女,白稚的脸庞曾挂不住忧愁,一道天雷却打乱了她全部的希望,似乎解锁了新能力?究竟是为什么如此呢?找寻她的少年赤凌笙竟然是狐妖?!可又是为何找寻她?穿破真相、谎言的日初是否能放弃那宽大粗糙的手掌,轻握那稚嫩的大手“即使我不在你身边,仍会有人代替我好好爱你”......
  • 大斥候

    大斥候

    冰屑与污血终究找到了两条不对等时间下的交点,进而催生纠结成一道坚实的链锁,以代罪的名义作为束缚我终生的义务...向烙印在背脊之上那青幽罪印起誓,我屈服于这将持续万古不变的罪条以督促己身:永不言王、永不承冠、永不受怜、永不得信,并永不为人所知。这样,当我向你带去处决时,你最终也只能迷茫在濒死的漆黑绝望中。而遵循最初斥候的信仰,我则将收下你的力量予以其应有的价值。
  • 门的能力者

    门的能力者

    连接空间的门,随时随地的出现在我面前算是怎么回事儿?我会成为超能力者?这个世界有点不对劲,不不,应该是我不对劲。白刃脑子里乱七百糟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唯一清楚的听到是,如果不完成目标的话,就会永远困在被连接的空间里。这是赌上性命的游戏,参加者已经不是人类。“门的能力者”会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是故意制造的,还是说是偶然?
  • 杀神后传

    杀神后传

    在这个人吃人的疯狂世界,神已无力回天,就让我踏着漫天诸神的累累尸骨,来普渡这芸芸众生。初身灭,石岩击杀太初并取而代之,死亡众人的也会在石岩的灵魂印记控制下复活,但太初巅峰时期亦是没有打破星际壁垒,反而遭受重创,石岩回归地球真的会顺利吗?他会到达这样的一个世界?杀神之名,杀神的传奇到此结束了吗?不,还没有,太初的野心,征战寰宇,还没有实现。当石岩到达另一世界,却发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修炼方式,不同的武者,他,杀神,会在这个人吃人的世界怎样继续踏漫天尸骨?让我们续写杀神石岩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