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07000000015

第15章 红星二场万岁-辛纪(3)

这是发扬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的光辉成果。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红星二场一批批地向新建的兄弟农场送走了老战士;同时,又一批批地迎来了新战士。到了1960年,直接参加生产的,几乎全部是新来的人。

新农工来自全国17个省(市),80多个县,来自工人、农民、学生等各个不同的社会阶层。因为他们的阶级出身、经历不同,无一不带有本阶级的烙印及其思想影响。

这时候,部队的革命传统和革命作风,受到了冲击和考验。

就在这时,场党委和连队的党支部,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人人动手做思想政治工作蔚然成风。到处是亲切的谈心,到处是同志之间的思想互助;在宿舍,在地头,在去农田的道路上,常常有人在亲切地交谈。

就在这时,场党委组织了“忆荣团”,老红军战士王本义、秦兴政,战斗英雄王耀群,兵团一级劳模杨万余,从这个连队,走到那个连队,向农工们讲述革命经历,讲述农场艰苦奋斗的创建历程。

就在这时,全场开展了震撼人心的忆苦思甜的活动,多少人从控诉旧社会的苦中,更加感到新社会的甜,激起了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热爱。

就在这时,各个连队都大讲场内劳模的先进事迹。劳模薛兴玉、王焕兰的先进事迹,很快成了农工们经常谈论的中心话题。“学习薛兴玉,做革命的老实人!”和“学习王焕兰,走知识分子劳动化的道路!”的口号,变成了人们的具体行动。

就在这时,从场的领导同志到老战士和积极分子们,更加注意了要以自己做榜样来教育新的农工的意识,继承和发扬解放军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

连队指导员田文祥,既是个实干家,又是个有心人。

田文祥,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从小乞讨度日,锻炼起吃大苦、耐大劳的坚毅精神,也养成了他对阶级兄弟的高度的爱。平时,他寡言少语,埋头苦干。每当大风大雨的夜晚,他总是不顾白天劳动的疲累,迎着风雨赶到地头,帮助农工浇水。1962年全队突击夏收、伏耕、复播的时候,他三天三夜不回家,带领农工们苦干。

田文祥自己的生活作风十分简朴,但他对农工的疾苦却十分关切,不论是谁有一点点的困难,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农工武荣华身高脚大,在农场商店常常买不到他能穿的鞋。田文祥一次到哈密城里开会,硬是抽空跑遍了商店,买了一双特大号的鞋,回来送给武荣华。武荣华双手接过指导员特意给自己买来的鞋,一时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谭国先是个青年学生,爱拉小提琴,他的宿舍里常常琴音不断。可是,田文祥几天没有听到琴音了。他便找到谭国先,促膝谈心,原来,谭国先不安心在这里干,想到工厂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启发教育,年轻人解开了思想上的疙瘩,安下了心。以后在休息时,晚会上,人们又可以听到谭国先动听的琴声了。

整个红星二场就是这样一个温暖的革命大家庭。同时,也是一座革命的大熔炉。

许多新农工在这里吸吮着革命的滋养,增强着力求进步、为人民服务的力量和信心。

有一次,农工张熔阳在麦场上放哨,到深夜时,他靠着麦垛睡着了。队长刘伦出来查哨时,发现张熔阳正呼呼地睡得香甜。刘伦准备叫醒他,转念一想,农工白天割了麦,够辛苦了,便脱下自己的夹衣,轻轻地披在张熔阳的身上,自己站在麦场上,向四周注视着,不声不响地替他站起岗来。到天亮时,张熔阳睡醒了,一看,队长正在替自己站哨,他扑到刘伦的怀里,感动地哭了。从这时候起,张熔阳成了队上的积极分子,对工作认真负责,不久,就被提升为班长。

新农工朱永福在农场一直不安心,而且下定决心要走了。可是,他最终没有走成。这里有一段故事:

有一天夜晚,他在帐篷里从睡梦中醒来,感到格外的暖和。他发现指导员的棉衣,盖在了自己的身上,而指导员却盖着一条薄薄的被子。他轻轻地把棉衣挪到指导员的身上。等了一会,指导员醒来,又把棉衣轻轻地盖在了他的身上。这个年轻人,就再也无法入睡了,眼泪浸湿了他的枕头……

朱永福——这个迷路的小伙子,开始慢慢地转变了。后来,由于他在劳动中表现较好,被评为浇水红旗手。他兴奋地用自己的工资,买了长筒胶靴、马灯、铁锹等浇水工具,表示要安心扎根,红在农场,专在农场。

如同生产上经历的艰苦复杂的斗争,人们思想改造的过程也充满着严峻曲折的斗争。

18岁的上海女学生黄静仪,便是从这条道路上走过来的。她出身于资产阶级的家庭,刚到农场时,见了铁锹就发愁,刚上工就想休息、盼收工,思想上和劳动者隔着一层。听了队上介绍兵团二级劳模薛兴玉,她总想在人群中找到一个英俊魁梧的人。可是,薛兴玉就蹲在她的旁边,一声不响。当时,她失望地想:“他顶多力气大,能干活,哪会是鼎鼎有名的劳模。”

班长孙端梅是个共产党员,对工作认真负责,党叫干十分,决不差半毫,见困难就上,主动干活。她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告诉黄静仪做一个劳动者应有哪些高尚品德;党员刘兰英经常同她深谈到半夜,讲树立革命人生观,讲人活在世界上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道理,并劝她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一同从上海来新疆的同学阎玉琴在忆苦思甜会议上,诉述了自己童年时的悲惨境遇。这一切,都深深地感染着这个年轻人。

一次,队上突击挑粪,黄静仪也鼓着勇气,参加到夺红旗的行列中来。在劳动中,她又以兵团劳模、本场饲养员王焕兰为榜样,鞭策着自己。每当自己意志脆弱的时候,就想到王焕兰:人家也是青年学生,从南京来,在机关工作岗位上,3次申请,当了饲养员,不怕脏、不怕累,成了养猪能手,成了知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榜样。为什么自己就这么娇,一点困难都不能克服!

就这样,黄静仪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鼓起勇气,迎接了新的劳动生活,经受了一场艰辛的锻炼。

这时的黄静仪,和先前的黄静仪,已经是两个人了。上了工,她不是想休息盼收工了,而是开始怕自己没有完成定额,队上就收工;在思想情感上,开始敬佩起像薛兴玉那样埋头实干的老战士们;她的身体如同她的思想一样,在劳动中锻炼得日益健康和坚强起来。

黄静仪在去年给玉米打杈中,多次超过了劳动定额,同志们都夸奖她,队里给她送了喜报。黄静仪兴奋地把喜报寄给了远方的妈妈。

可是,她没有料想到,母亲的回信,竟然说:你寄回来的只不过是一张纸,在上海,更漂亮的纸,到处都可以买到……

这时的黄静仪,在给母亲的复信中,断然回答说:“纸,可以用钱买到;但是,印着红星二场这个名字的喜报,是用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

是的,劳动者的荣誉,用金钱是永远买不到的。

如今,黄静仪正沿着自己选定的道路继续前进。

在红星二场这个革命的大熔炉里,许多知识青年走过的道路,同黄静仪走过的道路有类似的情况。

阮光耀是来自武汉的知识青年。初到农场,当他第一次参加浇水工作时,正遇暴风骤雨袭来,他丢下铁锹,扭头就跑。这时,在他旁边奋不顾身浇着水的排长王冬水,立刻把他喊住了,说:

“搞生产,就是同大自然作战,哪能见了敌人就跑!水冲垮了渠道,拉走了庄稼,怎么办!”

排长严肃的批评和教育,同老战士们忘我劳动的榜样,使阮光耀战胜了一时的怯懦,又拿起铁锹,和同志们坚持干起来。

这件事,对阮光耀真是上了难忘的一课。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的脑海里,就浮现出这一课的情景,他变得日益坚强起来。在劳动中,成了一名积极分子;在业余演出活动中,他是一个活跃的成员。

过去,有的人写家信时,不好意思用“连队”“农工”“劳动”等字眼;现在,所有这些,都已经成了人们引以为荣的通常语言了。

许多知识青年,在紧张的劳动中,在集体的生活中,受到了在学校难以得到的教育和锻炼,逐渐成长起来。

11年间,全场英雄模范辈出,他们是:兵团一级劳模杨万余,二级劳模薛兴玉,兵团十二面红旗之一、二级劳模王焕兰,兵团二级劳模张礼臣,自治区三八红旗手高桂英,自治区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宋海俊;还有师、场行业标兵8名。

1961年以来,全场11个连队,有4个连队年年被评为全师五好连队。

1963年全场涌现出33个五好班、组,350个五好工人,22名五好干部。

就是这些先进的连队、班、组和个人,形成了农场建设和发展的一支坚强的突击力量。

就是这些人,在党的领导下,带动全体农工们,高举着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高举着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红旗,继承和发扬着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在生产斗争中,艰苦奋斗,用蚂蚁啃骨头的顽强精神,征服了火石泉特重的盐碱,创造了农业稳产高产的奇迹!

在胜利前进的道路上,红星二场的同志们,都经历了失败和胜利的种种考验,在失败时,不气馁,在胜利时,不骄傲,总是一心想为党和国家贡献出更大的力量,不辜负各族人民的期望。

红星二场从1959年以来,一直被兵团评为先进农场。今年,自治区第一届党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更给了他们崇高的荣誉,称他们为“新疆的大寨”,号召全疆向他们学习。

红星二场的同志们,把这个崇高的荣誉,当作鞭策、激励和鼓舞自己乘胜前进的强大力量,他们立志要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红星二场的同志们,正信心百倍地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前进。他们坚信,全场的耕地面积将不断扩大;林带将纵横成行,迅速实现田园化;排灌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细上加细,为国家生产更多的粮食。

红星二场的革命精神和巨大成就,给人以无限的鼓舞和伟大的力量,它的精神正在发扬光大。

红星二场是自治区一面光辉灿烂的旗帜!

让我们欢呼:红星二场万岁!

同类推荐
  • 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

    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

    如果生活没有阳光,黑夜中依然会有风景,风景中依然会有星光,星光下依然会有小桥,小桥下依然会有渡船,渡船依然会扯起风帆到海角。还有心花,还有希望,这是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们的阳光,黑夜中有我们的心灵,心灵中有不灭的阳光。《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精选《哲思》创刊十年以来最受读者欢迎,最具正能量的文字,霸气传递正能量:我们并不需要向外界索取,而应该在自身内心深处点燃能照亮旅途的阳光,不用点亮世界,能温暖自己欢愉四周就好。
  • 野菊花

    野菊花

    野菊花,经风雨,傲霜冻,鲜艳美丽,芳香迷人;花中强者,品质高洁,多好的野菊花!它是浓缩作者七十余年生活历程的真实写照,又是他们夫妻神圣而纯洁爱情的象征。作者以野菊花作书名,含义深刻。
  •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收录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代表作《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集》和罗伯特·勃朗宁关于爱情主题的戏剧抒情诗歌18首以及两人情书选段。勃朗宁夫人写的是抒发爱情的诗,而勃朗宁写的是思考爱情的诗。一位堪称浪漫主义美丽的回声,另一位是浪漫主义的名副其实的终结者。《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堪称天真与成熟的对话,古典与现代的对话。
  • 废墟上的花朵

    废墟上的花朵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最沙漠》、《歌声的内心》、《往事的深度》等散文多篇。
  • 红楼谈梦:红楼梦中人访谈录

    红楼谈梦:红楼梦中人访谈录

    《红楼读梦:红楼梦中人访谈录》以一名记者在荣、宁国府和大观园中采访的口吻,借着与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访谈对话,让她们自己说出关于其自身的一些争议和未解之谜。在交谈中,还使她们道出对红楼梦的认识,对社会生活,世事人情的感悟等,其中更包含了为人处世、经营管理、官场权谋、道学伦理、爱情真谛、生活艺术、饮食文化等方面的智慧精华,可谓是自《红楼梦》成书以来,独具风格与才情的一本好书。
热门推荐
  • 微年

    微年

    大学的校园,童年的回声。在时光的洪流中,很多人会被冲出属于他的区域,而我却是冲也冲不走,用好友童心的话来说,就是一块巨石,但是如果让林颐熙来充当洪流,你可以从中国飞出去,到爱琴海去。那时候,我会回答:“你以为我当真这么牛,出国都不用办签证的啊,vip啊”!童心还说,我的脸皮比铁皮还厚,但我的回答是:“不对,你说的不对,我的脸皮比大地全层还厚,意思是厚到不能用语言来诠释,不能用文字来形容”。
  • 徐富贵的艺术人生

    徐富贵的艺术人生

    我是一个穷逼艺术生,在学校被人看不起还被抢了女朋友,放学后还要苦逼地去做兼职,生活在不断折磨着我……但是从那一天,那个校花脱光衣服要我帮她人体彩绘开始,我的人生从此改变。
  • 识小录

    识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之奇迹爱情

    TFBOYS之奇迹爱情

    前世她们遭火烧,TFBOYS(前世三人)化身愤怒boy!王俊凯:“敢动我的女人,即使你是天王老子也得死!”转世之后的相遇,bye!
  • 被圈养金丝笼:浴火毒妃

    被圈养金丝笼:浴火毒妃

    一朝穿越,面临的是国破家亡,至亲惨死,沦为敌国权贵的囚奴玩物。但是她堂堂21世纪国家A级特工怎会就此为这悲催命妥协?乱世出英雄,她就要做着乱世中最耀眼的枭雄!看这乱世天下,战火连天,胜者为王!看她一双素手如何谱写出属于自己的盛世倾华!渣男来袭,一脚踹飞送西天!百万黄金悬赏要她性命?让你有来无回抱憾终身!顶着祸国殃民的脸,揣着腹黑无比的心她嚣张走天下,却没想到在阴沟里翻了船。芙蓉帐暖,她玉体横陈,看着向她一步步走来的某暴君,笑得明媚倾城,清冷的声音却是掀起杀伐满地“敢碰我,轻者断子绝孙,重者回炉娘胎重造,你,想要试试看么?”
  •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达·芬奇的艺术之手,着重描绘人类的精神领域,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传世之作。
  • 神秘校草pk御姐天使

    神秘校草pk御姐天使

    简介:25世纪黑道狂妄至极……走失十年的凌紫汐终于回家了,进入迷之学院后,原本平静的生活的从此被打破……第一次见面,他望着她,望着她在网球场上挥洒汗水;第二次见面,她望着他,死命的翻白眼,暗道花孔雀……却没发现,有什么东西正在生根发芽
  • 药王鼎

    药王鼎

    你有金刚不坏之躯,我有小小药丸;你有呼风唤雨之能,我有小小药丸;丹炼门传人蓝屠,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异世,他将在这大陆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最不可思议的邂逅:天使树

    最不可思议的邂逅:天使树

    医学院学生穆焱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虽然对纯朴的同学张银杉情有独钟,却始终藏而不露,特别是在一次火灾现场舍己救人后,对偶然介入的神秘女郎开始抱有更多的幻想。然而,过于追求理想爱情的他,在得知张银杉做出一系列“惊人之举”后,他的反应令她大失所望。 若干年后,穆焱经历了婚姻的失败,终于明了自己真正爱的人还是张银杉,而得到这份感情。就必须有所牺牲与付出。在他准备回到往昔爱人身边时,却目睹了意外的发生。随后,他也知晓了那位难忘的神秘女郎的真相……原来真诚和奉献才是人类最为完美情感。
  • 拉贝次仁

    拉贝次仁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