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13900000006

第6章 李叔同(弘一法师)小传(1)

少年得志:二十文章惊海内

1880年10月23日,天津河东陆家竖胡同二号李家的三姨太生下贵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闻名天下的李叔同(弘一法师)。据说婴儿诞生时,有喜鹊衔枯枝落进房中,听闻者都说这是吉祥之兆,预示这孩子将来是个非凡人物。李叔同的父亲李世珍为此无比高兴。

李世珍是进士,曾任朝廷高级官员,后来辞官回到天津经商,靠贩卖食盐逐渐成为了天津巨富。他一直信仰佛教,经常行善,帮助穷困的贫民,被天津当地的人称为“李善人”。

自从长子不幸夭折后,李世珍膝下仅剩二儿子一根独苗。他担心二儿子再有闪失,李家无后,年过六旬还迎娶一个粗识文字的丫鬟——王风玲为小妾。就在李世珍六十八岁时,未满二十岁的三姨太不负众望地诞下男婴,让李世珍认为是佛祖所赐。于是他大行放生活动,以庆贺晚年得子。当天,李家门口巷子里挤满鱼虾商贩,纷纷求李世珍购买,因人多拥挤,鱼盆里溢出的水汇成小河。

李叔同三岁时,李家搬进与旧居一巷之隔的粮店后街六十二号。新居乔迁不到两年,李世珍忽患重病,自知可能不久于人世,于是请高僧来到床榻边诵读《金刚经》。五岁的李叔同觉得好玩,揭开帘子偷看,也悄悄跟着念。事后他常常和侄儿李胜章等一群小孩,玩佛教仪式的游戏,他自己则经常披着床单扮演和尚。

父亲去世不久,李叔同也到了开智年龄。他先随生母王风玲学习一些初步诗词基础,渐次学到四书五经,并开始学习书法、篆刻。在他十六岁的时候,进入辅仁书院读书,在这里李叔同开始接触新学。年少的李叔同十分聪明,才思过人,爱好也十分广泛,学起什么东西来总是比同学快且好,总是能赢得师生们的赞叹。

李叔同十八岁那年,在母亲的安排之下,与一位俞姓商人的女儿结了婚。王氏的这一安排,自有传统男大当婚的沿袭,但也有王氏的其他想法,因为自李世珍去世,作为姨太的王氏在李家的地位尴尬、低微,她也想趁儿子成家就可以慢慢从大家庭独立出来,摆脱终日战战兢兢的大家庭生活。

也就在李叔同结婚的这一年,给大清带来极大震动的“戊戌变法”失败。作为吸收新学的青年学子,李叔同对康有为、梁启超他们推崇万分,在与同学的交谈中,丝毫不隐瞒对康、梁的称赞,他甚至刻了一枚“南海康君是吾师”的闲章,以表达对康有为的敬意。此时,朝廷大肆缉捕康、梁,李叔同也很担心当局疑心自己。同时,母亲在大家庭里的小心翼翼,他也看在心里,对母亲的境遇感觉十分悲苦。反正有着结婚时哥哥分给的不少钱财,干脆南下上海生活好了。于是,李叔同带着母亲,来到了上海。

到上海后,李叔同似乎有了改变以前的自己的想法。首先,他改名为李漱筒,似乎在昭示,他要做与天津时的李叔同不一样的人。

清末的上海经过几十年的与西方的接触和结合,文化气象上,在国内领先一时,比之当时的京津地区更是多了几分包容和生气。李叔同凭借自己的才情,很快融入了上海的生活,并以其绝佳的诗作,赢得了上海文坛的瞩目,俨然一位文坛的新星,被誉为“二十文章惊海内”。他参加了各种文艺社团,比如写作、绘画等团队,得到了文艺圈子的认可,并结识了一大批文艺界的朋友。

在此期间,李叔同还考进了南洋公学特班。南洋公学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两所大学之一,也即现今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其中所招收特班学员,旨在培养国家急需之政治、外交、法律等方面的人才,所以要求尤其严格。日后开中国现代教育之河的蔡元培,时任特班总教习。而同学中有黄炎培、邵力子这些俊杰。在南洋公学的这段时间,李叔同改名为李广平。这里新学昌盛,名师众多,学子的学养也很扎实,可谓有识有才之人云集。但李叔同仍然是其中的优秀者,他不仅品格严正,学习也居于前列。他通过短暂的日文学习,就翻译了两本日文的法律专书,实在令师生们瞩目;而他的文艺天才更是令师生赞叹。在南洋公学期间,李叔同全面接触了新式教育和新学的内容,他的才华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虽然他在南洋公学特班的时间前后只有一年多,但这段时光里,李叔同发现新的一大片世界正式向他展开。从此开始,直至他后来出家,他的主要作为,无不可追溯到这个时期。

1903年,李叔同为光宗耀祖而去考科举,未中名第。次年,他与黄炎培参加马相伯、穆藕初组织的泸学会,开设平民学校,以兴学演说为主要活动,宣扬富国兵强、移风易俗。在泸学会里,他开始学习西方音乐。凭着天资聪颖,李叔同很快学会作曲,并谱写出了不少动听的歌曲。最后,这些歌曲集结为《国学唱歌集》出版,被不少的中小学收为音乐教材使用。本书也成为中国近代音乐教材的奠基之作。

1905年3月,李叔同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打击降临,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了。据弘一法师后来对母亲的怀念,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他是多么的悲伤哀痛。

当时,按照习俗,去世的人要运回原籍安葬,落叶归根。李叔同带着家人,护送母亲的灵柩返回天津。到达天津后,已经完全与近代文明融合的李叔同,决定抛弃传统的丧礼仪式,用新的丧礼来悼念母亲。他自己写了悼词,并唱起了《挽歌》,叫前来吊唁的人向逝者行鞠躬礼。他的这一番举动,自是引来亲友和社会上其他人的不解。天津市面上将此事当作奇闻怪谈到处流传。

母亲离世对于李叔同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他宣称,自己的幸福到此处结束了。他改名“李哀”寄托对母亲的哀思,同时也是对未来命运无常的一种哀叹。母亲安葬妥帖后,他即只身到日本留学,临行时作《金缕曲?别人好东》抒怀,叹道:“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风流欢场:为乐籍立传正名

青少年时代的李叔同,家资丰厚,面容俊秀,才情过人,完全符合“高富帅”的标准。而且他自幼喜欢文艺,工诗善画懂音律,而且非常喜欢戏剧。可在那个年代,音乐艺术仍属于欢场所有,唱得好且出了名的,都是那些容貌姣好、迎来送往的名妓们。

在母亲去世之前,衣食无忧的李叔同除了读书作画之外,就是与青楼名妓们往来唱酬。就在李叔同十四岁那年,杨翠喜唱响天津的天仙园,凭借年轻貌美和清脆铿锵的嗓音,一时间名声大噪。

李叔同闻讯而去,对杨翠喜的天资大为赞叹,不过,对艺术的感受力高于常人的李叔同认为,她在一些戏剧的内涵诠释和人物表现方面还有欠缺,于是就到后台去找她说戏,他不只是为杨翠喜解说戏曲历史背景,更指导她唱戏的身段和唱腔。就这样,两个年纪相仿的少年,讨论着共同的话题,日子一长就忍不住情窦初开,互生爱慕。

那些年,只要杨翠喜在天津,李叔同每天晚上都去为她捧场,散戏后陪杨翠喜回家,一路上聊得甚欢。对杨翠喜而言,李叔同是她的老师,也是朋友,更是恋人,两人还许下约定,今后要共度一生。这段恋情直到李叔同结婚后还没结束,1901年,李叔同回天津省亲时,还对杨翠喜念念不忘,偷偷进京与之相会。

李叔同与母亲、妻子刚由天津迁往上海时,是他人生中的低谷和消沉时期。为排泄苦闷,他经常出入于声色场所,与上海滩的名伶名妓们打得火热。1901年,李叔同第一次来到天韵阁,认识了最受文人追捧的交际花李蘋香,两人一见倾心,均有相见恨晚之感,当晚就以“惜霜仙史”之名赠她七绝三首,刚刚相识就向对方吐露心声。李蘋香亦在回赠的诗歌里,表露她已将他视为知己。

李叔同与李蘋香的感情,远远超过了一般的交往。李叔同在南洋公学就读期间,他与李蘋香的接触非常频繁。除了上课,他的空余时间几乎都是和李蘋香在一起,经常在她的闺阁里小住,才子佳人诗酒唱和,风花雪月流连忘返。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深的情意都有散失的一天。李叔同丧母之后,决意告别诗酒风流的上海洋场,远赴日本留学。可李叔同不忘与李蘋香告别,写下《和补园居士韵,又赠蘋香》七绝四首,将昔日的感情以诗封缄。

后来有人为李蘋香立传,李叔同念记昔日情意,慷慨为此书作序。序言并不长,不足千字,全篇大谈乐籍进步与社会文明程度的关系,举例法国巴黎音乐繁盛,说明乐籍不但是近代文明发达的表现,还是推动力。序言中,他虽没有提到自己与李蘋香的关系,可是,假如不对李蘋香有情感方面的深入了解,他何以无视自己的名誉,为一个风尘女子说好话?

由此可证明,青年时期的李叔同是孤高傲世的。自古文人雅士乐于狎妓冶游,但像他这样大张旗鼓为其正名的不多见。他为乐籍正名,实际上也就是为李蘋香正名,同样,也赋予了自己的风月生活文明进步的意义,说到底就是找一个借口。

在上海,除了李蘋香,李叔同还与其他五六位名妓有往来。

李叔同出家后,对这些诗歌和猎艳生活做了彻底的否定,老友尤惜阴想把这些诗歌编成集,被他以“多涉绮语,格调亦卑,无足观也”拒绝。并在忏悔中将这些迷恋、赞美闺阁风情的东西,视为下品。一个人的想法变了,整个世界也跟着变,李叔同是一个用心灵生活的人,世间的美与丑完全鉴于他个人审视的结果。不可否定的是,他确实在当代的欢场上留下了一段段风流佳话。日本之旅:全面吸纳西洋艺术

1905年,李叔同失去了唯一会照顾与宠爱他的母亲,从来无暇顾及生计的他,突然被推到了家庭轴心处,需要被妻子和两个孩子依靠,他不得不直面生活,重新思考人生走向和谋生职业。于是,二十六岁的李叔同告别妻儿友人,远赴东洋留学。

一到日本,李叔同彻底地改头换面。他剪掉长辫子,留起了东京年轻男子盛行的三七分的发型;换下长衫穿起燕尾服、尖头皮鞋,手拿拐杖,一副没有镜片的眼镜架在鼻梁上,配上造型精致的八字须,俨然成了个东洋人。

日本浓郁时尚的艺术氛围让李叔同如鱼得水,十分活跃。他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的诗歌圈子,与当时许多知名的日本汉文诗人成为好朋友,并加入了这些诗人组织的诗社,发表了不少诗歌,声望渐长,成为了诗社的“名角”。

李叔同也喜欢绘画,与陈师曾、曾孝谷等人加入由日本书画家组织的“淡白会”进行交流学习。李叔同非常喜欢“淡白会”活动的形式,聚会时,大家当场作画,而后相互交换,既增进会员之间的友谊,又能切磋技艺,这让李叔同学到了不少新东西,认识了西洋绘画。“淡白会”对李叔同的影响非同小可,后来,他回到上海后,还与朋友们仿照“淡白会”的形式组建了文美会,希望靠这种聚会形式推动国内的绘画风气。

1906年9月,李叔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就读,成为该校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当地媒体还对他进行采访。这期间,李叔同不仅勤奋学习油画技巧,还在东京音乐学校系统学习起了音乐理论与钢琴。

东京美术学校是那时日本极其著名的艺术学府。在这里,李叔同学到的很多理论知识,都是他在国内所没有接触过的。他很兴奋,决定将这些理论知识介绍给祖国,于是他个人创办了一本音乐杂志,并定期寄回国内发行。这本杂志就是中国的第一本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

与此同时,酷爱绘画的李叔同,还公开发表了多篇谈论美术的文章,向中国人介绍西洋绘画。他是国内西洋绘画技法最早的启蒙者之一。

1906年冬的一个晚上,李叔同随朋友去剧院看戏,这一去,完全改变了李叔同对戏剧的看法。当晚上演的现代话剧,对看腻了中国传统戏的李叔同来说,触动非常大,尤其是其间的人物对白模式,使李叔同简直是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少年时代的李叔同就热衷演戏,小时候和侄儿们玩“放焰火”,他爱演和尚法师,认识杨翠喜之后,他更有了改良京剧的远大抱负,而今发现原来戏可以完全是对白的方式呈现,他激动得彻夜不眠。

次日,李叔同就去找朋友分享感想,没想到朋友也有类似的感受。李叔同认为可以组织一个剧社,专门研究戏剧,并演出话剧。

同学曾延年听说他这个想法后,非常感兴趣,同时,也得到了一些留日的中国留学生的赞成,从而说明,大家都爱看新戏,都希望能有中国人自己演的话剧。可是剧本该怎么写呢,大家都没有经验。其中有同学认识日本剧作家藤泽浅二郎,于是李叔同就在同学引荐之下,拜访了藤泽浅二郎,从他那儿学到了创作剧本的方法。

就这样,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成立了。“春柳社”引起人们特别关注的是《巴黎茶花女遗事》的上演。其中,李叔同饰演茶花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时,欧阳予倩就在台下观看,他被演出完全征服了,大受感染,日后毅然加入了“春柳社”,从此走上戏剧的道路,日后成为一代著名戏剧家。

成名后的“春柳社”再接再厉,又排练了《黑奴吁天录》、《天生相怜》等剧。不过,在《天生怜相》中,李叔同男扮女装的形象遭到观众质疑,而且“春柳社”已壮大,社员多达三十多人,不缺富有演戏天资的女社员。因此社里出现了意见分歧,虽然也有人支持李叔同,可他却显得很不高兴,于是甩手罢演,专心绘画弹琴去了,就此永远告别了“春柳社”。

在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李叔同意识到人体写生对提升绘画水平作用巨大,于是雇了一名女模特学习人体写生。日久生情,这位模特儿后来成为他第二位妻子,李叔同却从未对外公开过这位女子,神秘到连名字都无人知晓,后人就给她命名成“雪子、叶子、净子、千枝子”等,全无确切的史料支持。学者陈星综合了大家意见,在《芳草碧连天——弘一法师传》这样写道:

这位姑娘原来是干什么的,大家说法不一。有的说她曾是音乐女校预科的学生,有的说她曾学过医等等。但有两点似乎可以肯定,即她是一位知识女性,同时她的家境不好。她同意受聘成为李叔同的模特儿后,他俩的情况与西洋的罗丹的生活遭遇差不多。即从画家与模特儿的关系,逐步演变成丈夫与妻子的关系。其中姻缘与感情发展历程一直是人们追寻的,然而遗憾,人们除了想象演绎以外,别无证据。如果我们把李叔同与日籍夫人同居的时间定在他入上野美术学校后的半年,即1907年,那么,这位日妻一直跟随李叔同一起生活十年有余,待到李叔同于1918年夏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后,她噙着泪水离开中国,从此埋名日本,至今不知其下落或是否还有后代。留学归国:《太平洋报》与艺术教育

1911年,因家族经营遭受重创,盐业破产,家里无力供应李叔同在日本生活的资金,同年3月,从美术学校毕业后,李叔同决定回国,日籍妻子也愿意跟随他。两人乘船抵达上海,李叔同将日籍妻子安置在上海,然后独自返天津家中。

同类推荐
  • 关东枭雄张作霖

    关东枭雄张作霖

    张作霖为什么能够崛起?一个穷小子,一无权,二无势,在日俄两大列强以及清庭和革命势力之间趋利避害、闪转腾挪而终于成就了霸业,除了上天眷顾以外,他是如何做到的?本书透过这中间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引领读者去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关东枭雄张作霖。
  • 绞肉机的真相

    绞肉机的真相

    韩国的造星工厂源源不断输出品质优良的明星,在亚洲各地掀起韩流旋风。小小的韩国,一个地域不及我们一个省、人口仅相当我们一个直辖市的国家,竟能够年产那么多电影和剧集,且不断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问世。
  • 施韦泽(名人传记丛书)

    施韦泽(名人传记丛书)

    施韦泽是20世纪的人道主义者及著名学者。天资聪颖的他本来可以过上安适、富足的生活,但他却在38岁时毅然远赴非洲,在原始丛林河畔建立了丛林诊所,服务非洲直至逝世。
  • 世界十大股神

    世界十大股神

    2007年,中国股市以逼空式的上涨不断改写着各项新的纪录,股指、成交量、开户数屡创新高。在这一轮气势如虹的上涨过程中,全国上下掀起新一轮“全民炒股”的热潮。殊不知“股票有风险,人市需谨慎”,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1720年炒股赔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其实,技巧和方法因人而异。这本书将通过对世界十大知名股神炒股方法和投资技巧的介绍来告诉大家如何制定一套屡试不爽的炒股圣经。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热门推荐
  • 偶像校园友情

    偶像校园友情

    友情是美好的,是永久的,陷入友情的三个偶像是怎样的?是互相争夺自己在偶像界的威名和粉丝值?还是共同努力取长补短?............全部都不是。那,会是怎样的呢?亲们,请好奇得打开本书,了解这段友情吧!
  • 醉爱:蝶引花少

    醉爱:蝶引花少

    他惨遭算计,她是主动送上门来的女人。一场身体的饕餮盛宴后,他与家族企业掌权之位失之交臂,她则交付身体、幸福、身份来为这场荒唐买单。“为什么不相信?”“你有什么资格让我去信?女人,不过是你打倒对手的武器,仅此而已!”“嗯……算你有自知之明!”他笑得张扬肆意,身边依然莺燕成群,直到……她牵着另一个男人的手向他宣布婚期。那天,他穿着意大利手工定制的高级西装现身教堂,第一次向所有人展示了他的霸道实力。摄像机和枪管双重瞄准下,他大步朝她走去。“你若敢说愿意,这里的人就一个都别想出去。”
  • 花开荼靡

    花开荼靡

    她叫黎深她说黎深是黎明的深处,代表无尽的黑暗。可他却说黎明的深处亦代表晨曦,无尽的希望。她穿越而来,在现实和理想中苦苦徘徊。他深不可测,是朝中隔岸观火的幕后之人。一个承诺,一生的纠葛。是谁负了谁?又是谁主宰者谁?彼岸花开荼靡,一场相思两无尽处。
  • 妖娆王爷:废柴小姐逆袭记

    妖娆王爷:废柴小姐逆袭记

    洛浅夏,本应该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却因一本书而死,也因这本书穿越到异世;蓝曦墨,年纪轻轻就已是八阶,遇上洛浅夏后,便沉沦了
  • 英雄联盟之诸神争霸

    英雄联盟之诸神争霸

    易大师说:“我要让菲奥娜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剑道!”冰霜女巫:“反抗军们,感受冰雪的愤怒吧。”拉克丝:‘哥哥,光辉的力量将永远照耀着你。“盖伦:“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吼…”(这是一个,关于异界大陆,诸神争霸的故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最强者!)
  • 万氏家传养生四要

    万氏家传养生四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魅心计,训奴成妃
  • 天才宝宝:妈咪有令,爹地请自重

    天才宝宝:妈咪有令,爹地请自重

    海晏初遇,她和他阴差阳错抵死缠绵。再遇,她成为这个腹黑傲娇总裁的心理咨询师。当一个天才宝宝遇上一个全能深沉爹地,宝宝说了:“妈咪有令,爹地请自重!”海晏初遇,她和他阴差阳错抵死缠绵。机场再遇,她带着天才宝宝双贱合璧,骄傲的送了他一张名片。再次相遇,他摇身一变变成了她的首席总裁,她却和天才儿子‘珠胎暗结’,成为了他的网络知己。当一个心理咨询师遇上一个腹黑傲娇总裁。
  • 表演兴趣观摩

    表演兴趣观摩

    本书主要讲述有关青少年表演兴趣爱好的知识内容,包括舞台表演、舞蹈表演、曲艺表演、军事故事演唱表演、乐器表演等内容。
  • 帝王策之雪倾天下

    帝王策之雪倾天下

    夏雪棠——“如果可以,我只想嫁一个平淡的男子,无须海誓山盟的私语,只需知我心意,只需,一生为我画眉。”萧晟倾——“你若想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我陪你,你若敢死,我便用整个楚国为你陪葬!”王祺——“女子容貌过盛,倾国倾城,祸也;女子持才为德,狡黠多智,灾也。可这祸这灾,我情愿受着。”箫琅——“若你真是男人,我宁愿断袖,因为……因为不管男子还是女子,我只是喜欢你。”皇甫辰——“聪明,权利,美丽,财富,一个女人只要具备一样,就是不幸;你四样都具备,是大不幸,请姑娘好自为知。”一个关于爱恨、生死、天下、情仇的故事,乱世风云起,龙钰令,谁主天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