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15900000003

第3章 “文化自觉”与教师专业发展(1)

基础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催生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对专业化发展的强烈渴求。在此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担负传统的教书育人的任务,还要增强自主意识,以“文化自觉”去推动自身的发展。

最近以来,“文化自觉”一词在教育界被广泛使用,各种研讨、各种文章,都频频出现这个词汇。什么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命题,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最早提出的。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势有充分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教师的“文化自觉”,指的是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自主发展”意识。

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自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它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道德自觉、理论自觉、专业自觉、实践自觉和思维自觉。这“五个自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目标的行动基础。

一、 道德自觉

厚德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之魂。《易·坤·象》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教师首先要以道德品行为重,做一名道德模范。那么,何为道德?古往今来,不少学者都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在古希腊的三大哲圣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看来,道德的第一要义是与个人的特殊身份相应的“美德”。在我国,荀子《劝学》有云:“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谓道德之极。”由此可见,人们对于道德有着相近的理解,即道德是人类具有道义或义务承诺的行为规范。

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社会和教育本身对教师职业的从业者的规范性要求,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广义上说,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综合,它包括教师的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对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比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强调,教师应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要无限热爱学生。中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不仅具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博大胸怀,更有“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的良好形象,正如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所说:“然有知识而无道德,则无以得一生之福祉,古今中外之哲人,无不以道德为重于知识者。”1915年,蔡元培先生参加巴拿马“万国教育会议”时,向大会提出了一个题为“一九〇〇年以来教育之进步”的报告。在这个报告里,蔡元培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尤其是在社会多元选择背景下,教师的道德自觉和人格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一位哲人说过:“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弥补,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识却无法补偿。”人类最大的“残疾”是心灵的缺损。还有一句话,也是人们常说的,要做事,先做人。可是现在,大家都在为考试而学习。实际上一个人在学校所学到的东西,在日后的工作中80%是抛弃不用的,仅仅保留了20%,另外所需的其余知识是怎么来的呢?是你参加工作后自己得来的。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什么?比尔·盖茨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有一个记者问: “你认为在哪个时期你的收获是最大的?”他说:“是在我幼儿园的时候,在那时我学到了平等,学到了尊重别人,学到了谦让,学到了礼貌,学到了许多做人的原则。”还有发明家爱迪生,他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一切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一切的失败是做人的失败。”其实,孔子的《论语》讲的也是如何做人: 一是讲一个人的自我修养,比如“见贤思齐”、“文质彬彬”;二是讲与人相处,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三是讲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这些都是讲做人。可见,真正的素质还是做人的素质,它是一个大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要教书,必须先做人,真正具有爱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要让“学困生”和“特需生”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阳光。试想,一个品德恶劣的老师如何去教导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品行恶劣的教师对学生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相反,一个思想高尚的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乌申斯基所言,“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因此,作为“人之模范”的教师,其一言一行带有强烈的示范性。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就必须处处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尤其是新教师,过去在大学里的穿着打扮、外形设计(特别是发型)和说话语气都必须做必要的改变,以符合教师的身份特点。

教师职业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他(她)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既是教师辛勤劳动、奉献的过程,也是充实、提高、完善自我的过程。教师的精神与境界应该体现出人文情怀,将人文关怀渗透在各个不同学科之中。比如,语文就是一门工具性人文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任务,而且还要使学生汲取人文精神。因此有人说,语文是一门“人学”,这就要求老师首先必须做到眼中有“文”,心中有“人”。作为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和信任,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喜欢。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认真听教师讲课,接受教师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学识水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上的老师,还应该是学生人生的导师。对学生而言,他们总是希望不仅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而且能够从老师那里学到做人的道理,而这两方面只有教师具有了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之后才能做到。影响全国教师的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就是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兼备的优秀教师的代表。不少学生认为,听了孟二冬的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

如此看来,教师的道德自觉,不仅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且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显得至关重要。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实践证明,能否受到老师的关注、欣赏和鼓励,这对学生心情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相信,教师如果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并像孩子父母一样真心喜欢他们、关心他们,学生自然也会尊重教师、喜欢教师,进而视学校为家园和乐园。

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师德,乃为师之品德。更进一步说,现今教师的角色定位已不再是传统的“严师”,而是以人格魅力启迪、感染学生的“人师”。为“人”师者,首先应该目中有“人”,这样才能教书育人。这里需要强调是,师德的价值不仅在于教师的自身发展,更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喜欢”,帮助学生找到实现“快乐”的途径与方法。

二、 理论自觉

长期以来,广大中小学教师主要充当着“教书匠”的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是他们的基本职责。新课程强调教师是积极参与者和主动适应者,肩负新课程实施重任,要求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为此,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把自己武装起来。许多研究者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顾泠沅先生说:“教育改革、教育创新一定要学点教育史,要弄清各种教育流派源头与流变的关系,要超越前人,一定要知道巨人是谁,巨人的肩膀在哪里。”历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都曾学习和研究过教育,并在教育实践中发展教育理论。如张伯苓、蔡元培等校长,他们被后人称为教育家,并不在于其职位的高低或学术贡献的大小,而在于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治校方略。

毫无疑问,教育的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懂教育科学,不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就不能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思想。古人说得好,“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教师理论的高度往往影响着学生的成材高度。应该说,近年来国内出版发行了大量教育类著作,尤其是反映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改革动态和实践成果的教育著作的大规模翻译引进,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教育理论资源。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思想、观点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学意识,进而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人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们更加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大力提倡“理论自觉”的同时,我们首先必须要搞清什么是理论。按照西方古典哲学的观点,“理论”是用抽象概念建构起来的具有普遍性的观念体系。《辞海》对理论的解释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具有全面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特征”。这些都告诉我们,理论是一种理性认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学者认为,当代的教育理论可以分成两大类型: 一类是学术性理论,属于经验教育学和教育哲学的范畴;一类是实践(行动)性理论,属于实践教育学的范畴。相比之下,一线教师更加需要对他们的日常工作有明显启发意义的实践性理论。

理论来源于实践,但不能停留在经验水平上,要注重提炼和升华,使理论高于实践。只有这样,理论才会具有预见性,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不仅如此,通过理论学习,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仅仅知“其然”却不知、更无以说清“其所以然”的教师,充其量是经验型教师,而与智慧型、专家型教师无缘。而教师的理论功底的提高,则离不开自觉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只有坚持学习理论,亲近理论,我们的教师才可能真正地“站”起来。难能可贵的是,有些教师早已不再“跪”着教书,比如吴非老师,他以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师之威信。其实,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就主要取决于其文化底蕴,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素养。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科学素养,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功将会更为扎实。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广大中小学教师已越来越体会到理论自觉对提升自己教育智慧的积极作用。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正确把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用丰富的实践去完善理论。只有这样,“理论自觉”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三、 专业自觉

教师作为社会的特定职业,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特定职责,需要特定的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不少国家都提出了教师的专业标准,明确了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是以专业结构的丰富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为宗旨的。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专业自觉,但专业自觉的前提是“职业认同”。教师一旦有了“职业认同”,他就会自觉地追求专业发展。如何树立专业自觉?一句话,研究教学,除此别无他路。当然,研究教学的前提,必须要研究学生。“研究”是一名优秀教师的特质,一个没有研究意识、缺乏研究的教师,不但够不上优秀,而且只能沦为教书的匠人。在中国,手工技术、美术等行当,一向有“匠”与“家”之分。匠不管他技术多么高,只能做到“形似”,而“家”则能做到“神似”。研究教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这里,“专业自觉”是不可或缺的。一旦有了专业自觉,教师就能带着思想去教学和研究,站在“专业”的高度,高屋建瓴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有人说:“中国的教师大多数是缺乏教育思想的。”这句话虽然有些片面,但也不无道理。教师要发展,最重要的是“找回自己”,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专业自尊。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专业自尊,那就容易成为教书匠。

同类推荐
  • 现代编辑论

    现代编辑论

    关于“编辑”一词,在英语中有两个单词来表示我们所提及的相关事物:“editor”“edit”。其中“editor”指从事编辑业务的人;而单词“edit”则指编辑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范围。前者是名词,在传播学中被称为“把关人”,其职能通过后者(动词)具体体现为:负责对信息进行选择,决定取舍。在汉语中,“编辑”一词一符多义,有动名两种词性,作为前者系指编辑活动,作为后者意为编辑者,系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员。运用时,若无特定的语境,词性是很难区分的。
  •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教师个人不能任意选择,也不能自行放弃,而且权利和义务具有交叉性,如教师教书育人既是其权利也是其义务。学校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属于教育法调整的重要对象。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公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权利与义务并存,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本书就是从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出发,让广大青少年更好的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把我国的法治发展推向更好的发展。
  • 居民防骗指南

    居民防骗指南

    本书共收录了60多个,囊括现代社会街头诈骗、邪教迷信诈骗、传销诈骗等10余种典型案例,包括12章,安排相当案例类型、行骗得逞的原因、科学防范的方法进行阐述。
  • 谁说8090不靠谱

    谁说8090不靠谱

    他们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生代群体,这注定了他们与以往的任何一代都不同。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他们都已经长大,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80后、90后独生一代,你如何处世?作为父母,如何调教80后、90后的孩子?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热门推荐
  • 网游之仙境挽歌

    网游之仙境挽歌

    一个16岁辍学在家的宅男唐羽择,却因为资深玩家的身份被选为了一款新上市的跨世界级虚拟网游的首批玩家,然而这个幸运的开始却很不幸的因为游戏制作的私心,将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玩家困在了虚拟世界中,他们不会感到饥渴,不能再体验真实,却会因游戏角色死亡而在现实中死去。现实中本就一无是处的他,又该何去何从?
  • 401寝室

    401寝室

    湘西医学院今年的新生被重新允许进入那诡异的401寝室。带着黑框眼镜,披头散发的女人。走廊里的脚步声。洗手间的冲水声。噩梦中的噩梦。401恐怖的传说。一桩桩一件件的诡异事件。高辰好像踏入了什么谜团之中。他的生活,又是否能归于平静……
  • 夏日星光夜未眠

    夏日星光夜未眠

    她一回到家,就被定了亲,对方从没见过。是有点高冷高冷男神对上可爱女主擦出了火花“喂,你看那边的男生好帅哦”“保镖,那个男的,拉走”“……”“你这个魂淡!”“魂淡喜欢你”“……你你你,不要脸”“彼此彼此”“这个好漂亮!”“买!”“这个好可爱!”“买!”“……”“我喜欢你。”“我不喜欢你”“。。。”“但是我爱你”“……”
  • 恶棍天使闯王府

    恶棍天使闯王府

    王府?王妃?选妃大典?全让我梁梅恰恰赶上啰!!原来你是那传闻中恶名远彰的英俊王爷?切,瞧他那副斯文有神的小白脸,传言有待我亲自去印证耶!!咦,那羞答答的白净家伙也是王爷?瞧他那腼腆别扭偷瞄我的害羞样子,我不去逗逗他岂不虚度良宵?!!等等,那个像牛皮糖紧紧黏着我不放,却悠哉地落井下石的混蛋是谁?敢蔑视我?看我不整死你!!且看调皮的我怎么将你这轩辕王府闹个鸡飞狗跳,人心惶惶,否则怎对得起我这穿越之行?哈哈哈!!!!
  • 最强都市魔神

    最强都市魔神

    三流大学毕业生秦逸,意外获得机缘造化,修魔也能成神,也能风流人间,屌丝逆袭女神,脚踩高富帅,看他如何畅游莺莺燕燕的花丛,创造传奇人生。
  • 攻妻99式:拒嫁花心总裁

    攻妻99式:拒嫁花心总裁

    “我看不上她,更看不上你。闺蜜的男人你也抢?真贱。”她为了不让闺蜜嫁给一个花心的总裁,于是想法设法的去阻止他们来往,最后,不但导致她与闺蜜反目成仇,还让自己沦陷于花心总裁的温柔乡中,而他竟也是爱她的。“我决心与白依取消婚约,谁也别想阻拦。”为了她,他不容置疑的对外宣告,他的决定。“长卿,你这样做白依只会更恨我的。”她蹙着眉头,忧心忡忡的凝视着他。“紫瑶,我们之间不能有白依。”他温柔的品尚她的脸颊。呵呵,所以这是论征服一个花心萝卜的成就感吗?
  • 紫藤花影

    紫藤花影

    这是属于我们的年少时光,记录着独一无二的青春故事。我们在磕磕绊绊的成长路上相伴,在这条路上哭泣,在这条路上歌唱……那些淡紫色的梦,那些美丽而忧伤的秘密,永远都藏在那如诗的青春岁月中。本书收录了校园青春文学四十余篇,都是关于花季少男少女成长过程中那些另人回味、难以忘怀的温暖故事。包括课堂上的故事、朋友间的故事、师生间的故事,记录了他们的笑、他们的哭、他们的烦恼、他们的追求、他们的叛逆,还有他们那懵懂的爱情。本书字里行间透露着青春的气息,或温暖感人、或唯美浪漫、或幽默风趣的故事触动着少男少女的心,记录了他们的成长历程,承载了他们的梦想和纯真,再现了属于他们的青春岁月。
  • 异世之钓鱼积德路

    异世之钓鱼积德路

    钓鱼?那不是杀生,损福德的事儿吗?哎,看唐凡馨如何在穿越后斗极品亲戚,带领全家走上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并在调皮师傅的帮忙下,如何调大拳头这的鱼,印证一条自己长生的金光大道。
  • 宠妻无度贪心小王妃

    宠妻无度贪心小王妃

    穿越?王爷?姬琉璃想不到小说中的情节会发生在她自己身上,做梦都想不出她居然也会有穿越的一天,既然穿了那就穿了,毕竟她是个人不是神没办法在穿回去。等等…那个宠她疼她爱她的真的是不近女色的王爷吗?既然不近女色为什么对她那么好?
  • 一路狂奔那年青春

    一路狂奔那年青春

    一路狂奔,渴望在拥挤匆忙的人群里找到曾经的我们……(作者严重懒癌,再加时间不足,不定时更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