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15900000004

第4章 “文化自觉”与教师专业发展(2)

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还要有真正的专业水平。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因为,教育的高度永远是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同在的。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要求教师建构精深的广博的知识结构,广泛涉猎,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我们在专业上一定要“术业有专攻”,一定要尽力超过所有的学生。这样才能站在学科教育思想的高度,高屋建瓴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界,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方面真正起到引领的作用。

说到“教书”,还有一个理论和方法的问题。俗话说:“登山要有途径,渡海要有舟楫。”一种教学方式的实施也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曾经听过一节语文课,老师讲的是伟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那是一首明白如话的诗作,内涵挖掘需要凭借学生的想象。可是,老师却要大部分同学体验一把躺在床上的感觉,让接近一半的同学爬到课桌上躺下,本来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变得滑稽可笑。这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老师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毕竟,再好的形式也要与相应的内容匹配才好。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多学一点教育孩子的理论与方法,就会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有人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是啊,教育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科学,就是符合教育规律;艺术,就是讲究方法。事实证明,只有老师“会教”,学生才可能“会学”;只有学生“会学”,他们才可能学得快乐。静安区张人利校长常常对教师讲,上课有四种境界: 一是念课,新教师上课不会自如地教,只能照本宣科;二是背课,把教科书上讲的背下来;三是侃课,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教科书上的内容;上课的最高境界是“玩”课,跟学生一起“玩”。“玩”其实包括很多要素,第一是有趣,第二是有爱心。有了这两点,工作就是一种轻松的娱乐,不是一种负担,不会产生倦怠。可见,上课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很难想象,一个高级教师、一个特级教师,连课都上不好,外界会怎样评价我们的教育!

当然,教育科研和教育创新也很重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针对有人质疑一线教师从事研究者是“不务正业”时不无激愤地说:“从事研究的老师上课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不从事研究的老师上课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是的,教育要大发展,教师就一定要在教学研究上下工夫。词学大师唐圭璋讲课时,言必有据,面前放着讲稿,但基本不看,心平气和,就像在书房里与朋友晤谈。没有研究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学。假如说教学是叶,科研就是根,根好才能叶壮。教学和科研从根本上是统一的。从事教育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冲动,而是长期积累的水到渠成。科研其实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基于问题的发现式科研。日常教学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内容。对问题有发现意识,对问题有敏感性,这就是一种科研的思维。第二层次是小课题研究,是我们持久性地对一个问题进行追踪研究,记录整理。像我们平时的叙事故事的撰写、教学论文的撰写都属于这类。第三个层次是规范课题的研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专家论证、课题汇报、结题等。在我看来,教育科研没有什么玄奥之处,无非是调研、记录、分析、研究、写作,以及因此改变我们的教育行为。关键在于你能否坚持下来。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创造和审美的过程。静心回味一下,我们曾教过的每一节课,有多少节课会在你或学生的心田里留下深深的痕迹?恐怕少而又少,凤毛麟角。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宋世祖殷淑仪》中曾提到过,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的意思。但是,教育很容易变成一项简单、机械重复的工作,看似同样的学生、同样的课程、不变的生活节奏,容易让教师总在“原地”打转停留。实际上,教育是需要创新的,只要用心去做,每一届学生都不一样,每一堂课都有新变化,每一天都有新发现。著名学者、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一次讲隋唐史时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我不讲。现在我讲未曾讲过的。”前人、近人和自己讲过的都是旧的,未曾讲过的才是新的。吕型伟先生也常说:“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他要说的都是实践做过、独立思考想过、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教师没有研究,没有实践,自己没有新的东西,就很难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去启发学生、带动学生、提升学生。也就是说,教师的高度决定了学科的高度。

作为教师,我们在引领学生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我们常说“教学相长”,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教师也不是完人,我们在很多方面还不如学生。韩愈早就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现代社会,就更是如此。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向小孩子学习,不愿意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知道小孩的力量?”这就告诫我们,不了解学生、不尊重学生、不虚心向学生学习的人,是不配做老师的。北京市第四中学著名特级教师刘景昆先生说:“学习好的学生是我提高业务能力的老师,学习差的学生是我改进教学方法的老师。”作为教育家、名师,尚且有这种“学生”意识,何况其他老师?因此,我们的教师也应该向学生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尊敬教师、信任教师,师生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四、 实践自觉

实践出真知,这是至理名言。“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列宁说过:“一打纲领也抵不上一个行动。”教育学是“操作之学”,课程怎么设置,课堂怎么管理,教学怎么进行……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操作。离开了实践与操作,教育也就失去踏实的底气。马克思给自己的女儿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大学问家要过河,上了一只船。上船后,他趾高气扬地问船夫:“你会数学吗?”船夫说“不会”。“那你的生命意义失去一半。”“你会哲学吗?”“不会。”“那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一半。”话音刚落,狂风卷起巨浪。船夫问大学问家:“你会游泳吗?”大学问家说“不会”。船夫说:“对不起,我今天救不了你……”

教育最可怕的是“坐而论道”。说着容易做着难,所以我们绝大部分人选择了说。说新课程理念,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说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但是,我们没有去做。一件事的成功,5%靠的是策略,95%靠的是执行。大家都知道杜郎口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成功。人们说它突破了藩篱,它颠覆了传统,它改变了教育。然而,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不叫改变,这叫执行,叫落实。教育理想,很多时候是融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

同类推荐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闽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闽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头版头条-中国创刊词

    头版头条-中国创刊词

    我们读着他们的创刊词,好象在听斯人斯世的宣言,在这些宣言中,有是虽是公式化的、标语化的,但更多的是熔艺术与思想与一炉。其中既有豪放而又婉约的回声,好似聆听来自“秦淮河上的桨声”;有是令人回肠荡气,产生一种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残阳如血”之沉郁壮美的意境。与此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发现每一个不同年代便有不同凡响的空谷足音,如果说“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那么本书所仰重的创刊词便是来自那种已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作者。
  •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学术著作。作者将中国史学放在世界现代化运动的背景中加以考察,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四段进程”与“三大流派”,论述了史学与经学的关系,东西文化交融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以及文化经世致用、抑制主义、民族史学的形成与发展等重大问题。全书论点鲜明、脉络清楚,视野独特,集中了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历史系多位著名教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不愧为“211工程”国家级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
热门推荐
  • 三国之占山为王

    三国之占山为王

    未来时刻,三国虚拟现实游戏开启!李风扯起大旗当山贼,看谁不爽就抢谁。前期抢玩家村庄,中期抢系统城市,后期抢天下。李风说山贼有三抢,抢人,抢钱,抢天下。且看身为黄巾渠帅的他,怎样面对虎狼一般的中央汉军。这是一本超级爽书,看了绝对不会郁闷、绝不会寂寞、绝不会空虚的爽书,就是那种即使吃了亏也能拣到好人卡的爽书。不会有都市的狗血,有的只是游戏!抛弃传统建设流,走一条掠夺之路!游戏的路上,充满着掠夺!武将万人敌,谋将移山海,大汉天朝路,神州任我行!本书剧情为虚构架空,仅为娱乐。网游小说,其实就是玄幻小说所谓的穿越流,与网游小说有什么不同呢?唔,除了网游小说里谁都可以无限复活外。本书读者QQ三群:67724378(空)四群:71216870(空)欢迎喜欢三国游戏、武将、历史的各位读者进入讨论
  • 尼克·胡哲:我和世界不一样

    尼克·胡哲:我和世界不一样

    本书讲述了尼克的亲身经历,同时也介绍了其他人的成功励志故事。书中告诉读者要喜爱你本来的面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放弃,要学会感恩,学会发现生命中的美!
  • 特种留香

    特种留香

    莫逸是一个专门诱惑女性获取机密的特工,在执行任务途中,不管是御姐、萝莉、学生妹甚至是母老虎全都通吃,随时化身为暖男、硬汉、不良少年。任你是大家闺秀还是商业白领、护士或是警花,看莫逸游龙戏凤、巧舌如簧,都别想逃出一张诱女魔网……
  • 潜龙强势崛起

    潜龙强势崛起

    一个失恋的青年,在借酒消愁的时候,‘不幸’被外星人抓走。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失恋青年撑控了外星人的飞船,回到了地球,从而走上了帮助国家崛起的道路。作者手中的主角在刚开始的时候只能算是普通人,而是让他慢慢的变强。前面写的时候还让主角受了点伤。所以说主角没有像其他作者那样在刚开头就很历害,有的读者可能看起来觉得不爽。但是作者要是前面写的时候看起来已经很激情了,后面就有可能没有像前面这样的感觉。希望大家多多给予支持,作者写作的动力来源于你们的支持,希望大家多多推荐和收藏。
  • 传奇制造

    传奇制造

    一个现代的平凡上班族,因为不知名的原因一觉睡到了异界。本来只是想平平凡凡的在这个奇怪的世界了此残生,却又由于环境的逼迫,开始重视并提升自身的力量。本想只凭自己的力量在这个奇怪的世界自保,却又因为其他人的关系而用自己的力量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最后虽然寂寂无名的消匿,但受其恩惠的人,都在这个世界上铸就了一段传奇。如果觉得本书不错,请帮忙向朋友推荐;如果觉得本书差,欢迎在讨论区提意见。
  • 陌瑾成了陌生人

    陌瑾成了陌生人

    终有一天,爱的人会和爱的人在一起,会成好朋友的终究会成好朋友。爱错人的人会甘愿微笑退出。没有那么多的如意,人生总要一波三折,连绵起伏。
  • 名门千金:婚宠之迫嫁邪少

    名门千金:婚宠之迫嫁邪少

    新婚宴会上,新郎却搂着她昔日的好友,楚汐一夜之间,从新娘沦为伴娘,从名门贵族沦为落魄千金。一场人为的致命阴谋,深陷巨大的危机,然而这样的她不得不臣服在冷面七少的手下。她更没有想到,堂堂韩徐集团的少东居然这么无耻,是强逼她欠下千万巨债的幕后黑手,更是强迫嫁给他!几个意思?
  • 炼金狂徒

    炼金狂徒

    随着炼金之王的殒落,孕育出巅峰炼金技术的世界终于走向了灭亡。为了挽救世界,炼金之王的小徒弟,天才炼金师柳青尝试禁忌炼金术‘神之复苏’复活炼金之王。当契约法阵开启的那一刻陡生异变,当柳青醒来却发现自己回到了万年前炼金术刚刚起步的黄金时代。他传承着炼金之王的荣耀,成就一世辉煌!************建了个QQ群:46447141另求各种支持!
  • 凤飞异世:废柴二小姐

    凤飞异世:废柴二小姐

    一枚樱花古戒,使得陆天音离开了原来生活的世界,穿越到了天玄大陆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身为小小的废柴,该如何力挽狂澜。本文女强男更强,一对一!
  • 宅皇纪

    宅皇纪

    当仁戈来到已经被穿越者改变的异世界后,他的内心无时不是崩溃的“你们不要再来找我,我只想做一个安安静静的正常男子。”当一系列对他来说毁三观的事迎面而来的时候,仁戈只想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