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2500000010

第10章 教育问题的综合分析(2)

高钢在《遭遇美国教育》一书中说:“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我们常听说:国外中小学、大学的课程教学并不完全按照教材进行,课堂教学形式也多样化,甚至教师并不全部讲授书本上的知识,给学生安排很多课外阅读任务、演示讨论活动。类似的事情放在中国,很多人就会疑惑:不按教材怎么教学,老师是不是太不负责了。其实,老师正是通过这种过程中的启发和细节上的启迪,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学生真正需要得到的不仅包括知识,而且包括见识,从而具备“知”而“识”、“见”而“识”的能力。

传统文化的教育也陷入了“近亲繁殖”的尴尬境地。老祖宗在“见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思考和总结,形成很多文化经典。时至今日,绝大多数教育者只是传授先辈们的文化思想,在前人的基础上鲜有创新。脱离生活实际,经典文化则显得非常抽象,有的教师缺乏见识,只能理解皮毛,只得照本宣科地传授传统文化。因此,关于传统文化的讲授,“做什么”讲得多,“如何做”却讲得少,对学生道德、态度、习惯和思考的影响就更少。如此传授经典,再经典的文化思想也会如同嚼蜡,显得苍白无力。

(三)培养方法方面

本书前面提到:清华、北大乃至国内的任何大学都可与牛津、剑桥、哈佛等大学一样,使用相同的原版教材,讲授相同的知识。此外,按照国内教学评估的标准要求,在知识的系统性、规范性、内容讲解的仔细程度等方面,国外一流大学的教授似乎还不如国内的教授,可人才培养的质量却有着天壤之别。导致质量差距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知识,而在于过程和方法。

我们的中小学、大学教育被归纳为填鸭式的教育。其实,填鸭式教育的核心在于只给学生的脑袋塞东西,只注重传授知识。从逻辑上说,这种教育方式与数千年前的“工匠学徒式”、西方归纳的“经院主义”人才培养方式并无二义。早在六百多年前,经院主义被归纳为“脱离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和呆读死记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活动是死记硬背,任务只是记住教师的语言和背诵书中的教条,教学过程缺乏生机”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因而遭批评和摒弃。

经院主义的培养方式在中小学、大学普遍被采用。从管理的角度看,很多管理者并未真正地理解教育,教育管理显得僵化、呆板,教学过程中灵活多样的手段、方法往往被视为异类的违规之举。更为可笑的是,有些教育专家也未必真正理解教育的本质,却使得这种方式成为教育评估、检查的重点。教师、教育管理者、教学督导和评估专家如此理解教育,不仅对教育发展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使这种方式被进一步“近亲繁殖”。当这种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被不断且广泛地“近亲繁殖”,教育早晚必出问题,我们就必定还需要在黑暗中探索更长的时间。

笔者曾听说,某学校要开设“烹饪”素质课,由于没有任何教师系统地学过“烹饪”技术,只得安排某教师讲授此课程。而该教师的课堂教学很精彩,把学生的口水都快讲出来了,但他却从未下过厨房炒过菜。请问该老师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厨师吗?同样地,当下的很多教师,甚至包括大学教授,采用类似于这种在教室里教炒菜、开车和游泳的教学方法,即使他们的课堂教学很精彩、学生的考试成绩很优秀,他们能培养出一流的优秀人才吗?

(四)考评方法方面

考评是导向的方法和手段,对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等引导作用巨大。学校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本无可厚非,但教育目标的单一性和功利性,使得我们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到高中、大学、研究生乃至工作,逐步形成了这种只重视结果的思维模式,普遍采用可量化的成绩和绩效评价体系。

在二十岁以前,这种唯“分数”是图的教育导致了一系列的近亲繁殖恶果。首先,教师为了教知识而教知识,将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知识传授上,甚至出刁钻的考题,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题者的水平,却很少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上动心思、做文章。其次,学生为了分数、排名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微观视野、单线思维、狭隘心胸,甚至敌视心态的形成。

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到:不同课程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强行要求仅围绕书本知识进行考试,未免有失偏颇,尤其是只需要强记硬背就可获得高分的考试。很多大学的考试形式僵化,考题内容固化,从形式上要求每门课的考题类型各占多少分,甚至刚性地要求平时、期中、期末各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学生可以整个学期不听课,只需期末临时抱佛脚,即可顺利过关。这种只重视教学形式和结果、轻视过程的考核、评估方式不断地被“近亲繁殖”,是不是我们形成并创新了一种“经院主义”的考评方法呢?

我们常听说国外的中小学、大学开展“探究式”教育,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甚至小学就要求学生自学并做演示报告,期末考试占综合评价的比重不到30%。可我们的考试和评价方法常常会带来更严重且深层次的逻辑错误:采用量化的指标评价事物的抽象特性,只注重对结果的考评而不管其是否抄袭或剽窃。这种方法被广泛地近亲繁殖,如以GDP数字来评判官员的政绩。可是,事物的好坏、优劣等抽象特性可量化评估吗?宋江“以德服人”是好人,曹操奸诈狡猾就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吗?他们的“好”和“坏”可量化考评吗?

(五)其他方面

如果深入分析,我们还会发现:教育的其他方面都或多或少表现出近亲繁殖倾向,包括教育研究、素质教育、教育管理等。每个方面所出现的偏差,哪怕只是一丁点,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都可能产生巨大的综合影响,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结果呈现出巨大差异。

很多大学都在研究教育,甚至开设本科教育专业。但有些教育研究者却从未上过讲台,就像为了创造GDP而创造GDP,他们为了研究教育而研究教育。因为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他们无法从教育的过程、内涵等方面开展研究,以至于只能局限在“体制对教育的影响”这一思维层面。其研究成果对教育的过程改革、质量提升影响甚微,使很多研究陷入尴尬的境地。

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素质教育被普遍提倡。可是,很多教育管理者、甚至教师还没弄明白何为“素质”,何为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核心,就开始大谈素质教育,倡导并实施素质教育。凡是抽象的概念总要具体化,方能落地实施,可素质教育一旦被具体化,就通常被简单化为唱唱歌、跳跳舞等课外活动。

教育管理旨在服务教育,使得教育更加规范化,以保证教育的质量。可相关部门对教育的理解和定位常局限于狭隘的认识。因此,相应的管理只能围绕教育形式是否规范、指标性结果的优劣等进行管理、监督、检查、考核,且管理的边界模糊不清。教育管理如此追逐功利性结果,不以人的培养为目标,没有从教育的内涵、过程进行挖掘、改革、管理和整治,致使教育管理看似越来越规范,但却越来越单一,可谓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

理性思考的缺失,使得现实社会的诸多方面都有那么一点“近亲繁殖”倾向。很多医生不动脑筋,只遵照书上的处方给病人看病;社会公共安全和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管理常常只关注结果,不注重过程。原本条块化兼刚性化的管理活动,其具体执行过程却取决于人,可以做到柔性化、人性化,但却常常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现象。这是因为管理一旦被总结、形成规章制度后,极易刚性化、僵化而多年不变,甚至不同部门的规章制度相互模仿。执行者通常会脱离管理的根本出发点,仅仅为了管理而管理,有时甚至缺乏起码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其背后的逻辑与当下教育思维是何其相似!

同样,对知识的思考、提炼和总结也是柔性的过程。在本书撰写过程中,笔者难以将所思所想全部囊括在内。由此可推知,古代先贤们的所思所想也绝不只局限于《道德经》、《论语》或其他经典。然而,知识或经典一旦被总结并形成体系,人们便会走老路,使思维受限于已有的东西。于是近亲繁殖现象上演,过于关注已有结果而惰于思考,难以改进、发明和创新思想、知识和技术。

三、重结果轻过程

不管是在中小学,还是在大学,大多数教师很少关注知识的创造过程和应用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沿袭下来,使得很多研究生更为关心前沿思想、理论和技术,而不注重分析、思考和研究别人如何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和思维等。他们缺乏自主的研究能力、想法和思路,只得抄袭或拼凑。甚至有些博士研究生读了8年,也无法独立开展研究,难以顺利完成博士论文。

如果说这种思维模式存在问题,那也是教育存在缺失所致。也许从婴幼儿开始的家庭教育就留下了“病根”。当这种教育方式被普遍地“近亲繁殖”,有些学生长大以后当了教师,也如此教育学生。以至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培养了大批存在思维缺陷的愤青。

其实,教育本身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工程,简而言之,就是工作的过程。对任何工程而言,过程可控,结果可达,保证工程质量的核心是过程的管理和控制。通过知识学习,教育过程的控制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含义、形成过程、思考方法和知识运用能力,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二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养成良好的态度和习惯。

第二节 教育在中国的地位与缺失简析

一、知识分子是“老九”

在层次化的社会体系中,教育是基础,却因为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产生各种价值而被忽视。从诸子百家到儒家文化,我们在人类的驯化和文化发展方面曾经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可是,延续几千年的层次化社会体系将教育工作者排行“老九”。传统教育主要服务于权力统治,从来没有站在人类发展、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高度,将教育摆在政治核心或将教育从政治的桎梏解放出来。

如果说,我们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从一个朝代更替到另一个朝代,政治体制只在原地踏步,而不是螺旋式地发展。那么也可以说,道统学说形成以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发展,只在原地转圈。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曾经拥有四大发明和辉煌的历史文化。但是,四大发明都不是由权力机构支持、组织、系统地开展研究产生得到的,而是由一些当时并不入流的“工匠”发明创造的。因此,没有任何历史记载了发明的过程,甚至有的发明人、著名建筑或工艺作品设计者的名字都没有被记载,后人没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却用他们的创造申报各种遗产。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历史教育的一种悲哀。

四大发明是先辈们智慧的体现,也是对整个世界的贡献。这些发明源于社会需求,是技术结果、经验总结。得到这些结果必须经过多次实验、仔细观察、分析和总结。因此,真正体现智慧的,恰恰是发明的过程。我们没有记载这种探索、实验和研究的过程和经验,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学科,更没有以此延伸发展,形成传承百年、以技术为核心的产业。西方发展科技、依托于技术发展产业以及根据科技的发展创立新兴学科专业的过程,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未曾出现过。

现代科技、经济、哲学、法律、教育、管理、医学、艺术、音乐、心理学等学科专业,哪一个不是基于经验总结而形成的?其中的玄机以及我们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难道是知识和技术的原因?可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历史上又有谁深入地思考过?没有了思考,我们就只有困惑,所以,我们一直在困惑: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可为什么我们与诺贝尔奖无缘,为什么我们不能引领世界潮流?因为,我们关心的不是过程,而只是结果。我们可以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学科专业以及整个教育体系搬过来。但我们引进的仅仅是结果,却永远搬不来别人发明技术、创建学科专业、设计学科专业教育体系的过程。

不是我们不聪明,而是我们缺乏大聪明;不是我们不能学习、掌握新技术,而是我们不会创造、发明新技术。别人发明的东西,我们可以“山寨”它,但就是缺乏原创。因此,我们距离现代教育如此之远,当下的教育可以培养技术工人,如果寄希望于培养国际化大师,无疑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二、教育的内涵是难以量化评价的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发展需要沉淀,需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长远意识。然而不幸的是,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评价通常采用非常功利的、形式单一的、结果可量化的离散性指标体系。

政府对教育的态度,实际上取决于在任主管的态度,进而决定了政府的办学指导方针和经费投入。对教育的投入也许能让官员留下清名,但清名却不能带来实惠。“学而优则仕”,担任政府部门的重要领导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而且很有面子、风光无限,还可能带来很多实惠。于是,当公务员、当领导成了很多人追逐的目标。

同类推荐
  •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本书以湖北教育报刊社为例,研究了我国大陆教育报刊市场化的问题。并全面地梳理了教育报刊市场化经营的有关研究成果,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我国教育报刊市场化路线的发展历史。本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亦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上司骂你,同事损你?老婆气你?……不要气急上火、出口成“脏”。人吵我辩,人骂我驳,人欺我反。只要辩得“巧”,驳得“绝”。不但可以四两拨千斤,让片言解万纷,还可以凭着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本事,辩驳得对方心服口服,使人际关系更上一层楼!现在,赶快翻阅本书,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骂人”高手吧!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 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怎样“成为一名真正的初中生”?什么是“初二现象”?“面对压力,家长该走出哪些误区”? …… 张凤兰与其教育团队将通过八中初中部十余年的教育探索为您自己作答。本书不仅体现了北京八中初中部的办学特色,更体现了现今初等教育的发展。本书可以视作学生初中三年学习与生活的指南性读物,对于广大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有很好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 中国社会病

    中国社会病

    目睹中国之病现象,这是一部不遮家丑、真正关心百姓的书。没有人民幸福,就没有社会进步。社会不能抛弃人民独自进步,也无法撇下人民实现进步,如果选择“看不见”仇恨的情绪、不公正的现象、边缘群体的艰难存在、人民权益的被践踏,中国之社会病必将越来越深重。李松用他犀利的笔、忧虑的心、前瞻的思考、独立的“新闻眼”写下他“看见”“窥见”“洞见”的社会之丑、社会之病,供人们深思自省。过去的不能白白过去,死去的不能白白死去,眼前的必须不能苟且,活着的必须不能无视。这不是一本出气书,这是民生现状的写实与追问!
热门推荐
  • 每天美丽一点点

    每天美丽一点点

    该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方法科学,实用性强,是超重和爱美一族的好参谋,其中各种的“美人”计定能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让爱美的你美丽一辈子!
  • 棋道争锋

    棋道争锋

    这是一个神奇的象棋世界,棋者通过修炼棋道,可以获得强大的棋道之力。排兵布阵,局成杀敌。调兵遣将,横扫千军。少年棋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踏上棋道争锋之路!新人新书,请多收藏,百万长篇,质量为上!本书群号:547087377
  • 梦想和愿望

    梦想和愿望

    一个只想平静生活的女孩梦曦,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了一场奇特的纠纷中,原本的生活被打乱,原本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而愿望却是以残酷的方式实现了,这一切究竟是命运的安排,还是过去的因果……————————安全提示:本作品是作者第一次写,危险程度很高!可理解度:30%更新速度:如果您需要知道更新速度,就可以去参考天气预报啦!危险程度:本作品很容易引起头晕,甚至会导致人格分裂,读本作品需谨慎!最后提示:别问我一些作品中的细节,我忘记的速度绝对比你们快!如果是错误或者是意见,那就多多的提,十分欢迎!————————
  • 游戏位面大冒险

    游戏位面大冒险

    《游戏发展国》里的游戏公司巨头?《金庸群侠传》里豪情万丈的一代大侠?《孢子》里的最伟大的宇宙文明?《欧陆风云》里的万古天朝?还有四个原创游戏的霸主?尽在游戏位面大冒险…(小说游戏内容与现实游戏内容略有改动)
  • 最后的武道宗师

    最后的武道宗师

    这是一个七仙女下凡,拯救世界的故事!PS1:简介太少,要二十字。所以,我来凑够字数。PS2:反正都PS了,不如再来一次。PS2:不要问我为什么还是2!我喜欢!PS3:我是来保持队型的……PS4:不要为作者的节操担心,这是一本很严肃的现实文学。PS5:存稿虽不多,但更新会稳定,我以此前外站完本VIP发誓。
  • 溟猫

    溟猫

    “时间被轻轻踏碎,再也无法拼接完全。”一只黑猫站立山巅,俯瞰这片残忍无情的陆地。我,终究会回归!“我,溟帝,回来了!”黑猫跃向星辰,月亮瞬时变得猩红,犹如黑猫的眼眸…
  • tf之十年之约:我们的约定

    tf之十年之约:我们的约定

    他们是光芒万丈的国名偶像,酷帅,呆萌,她们是呆萌的,不平凡的少女,他们本不会遇见,但因为一次相遇,让他们彼此之间留下了深刻的回忆。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纯真的约定,期盼十年之后的重逢。
  • 咆哮吧兽人

    咆哮吧兽人

    那一年,滔天的大火泯灭了狼人宝殿里的良知。“门萨!我亲爱的弟弟!你灭不掉的!你杀不光的!不久的将来,定会有人站出来!重拾我门玛一族的威严!”这一刻,幽暗的火苗清洗了狼人宝殿里的罪恶。“门萨!我最讨厌的叔叔。我回来了,你的侄儿也做到了!狼人一族的宝位,始终是属于门玛的!”……流落天涯的狼人族皇子,在三方势力中周旋。由奴入黑,再从黑到白……当他终于坐上代表狼人族最高威严的宝座时。他却发现,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作者不擅长打斗描写,所以本书不是打怪升级的流派。而是写曾经高昂的骄子在那个世界的黑色中成长。)
  • 丧尸王族

    丧尸王族

    正义、贪婪、邪恶!如果你身处末世,你选择做哪种人?不要以为末世很遥远,如果人类再不爱护环境!末世将不会是传说!本人在此呼吁人们一定要爱护地球,爱护环境,珍惜生命!环保人人有责!
  • 无限兽狂

    无限兽狂

    老天给了我一次重生的机会,我就要为自己好好的活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