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5600000002

第2章 远古到上古时期

闽侯是古代闽县与侯官的合称,历来是福州郡、州、府治的中心,是闽中使帅的驻节地。福州城邑因其历史与文化的特征,而有许多雅名或别称,如闽中、晋安、长乐、三山、福唐、榕城、合沙、冶、冶城、东冶等。其历史自建都立邑以来已逾两千余年;若追溯史前,则远在五六千年之前。其间人口繁衍、土地开辟、经济发展、文教昌明、社会民生,纷纭复杂,千姿百态,难以尽述,唯有撮其要而叙其事,使人知乡邦史迹,而生热爱桑梓之心。

一、史前闽中自然地理

福建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部,负山面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丘多平原少,河谷盆地错落。海岸线曲折,海域面积大,沿海多港湾岛屿及海涂、沙滩。闽江是省内最长最大的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贯省境的中北部,自闽清水口以下,地势渐缓,河面渐宽,奔涌入海,形成下游流域,是为古代先民集中活动的区域。

中国历史上的远古时期是指原始社会时期,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而上古时期一般指所谓三代,即夏、商、周时期,这在福建历史上还是属于所谓“史前时代”,也就是在有历史记载以前的“蛮荒”时代。福建进入国家历史记载,是在汉代司马迁《史记》的《东越列传》中。在此之前,只有《山海经》、《国语》、《周礼》等书有十分简略的记述,人们的解读还不尽一致。

福建古称“闽”,“闽”通“蛮”,因为它是远古南蛮人的居住地。福州古称“闽中”,前人认为它“居闽土之中”。秦设闽中郡,其后相沿作为王都、郡州府治和省会。福州地处闽江下游水流平缓的中心地带。这里丘陵绵延,与平原交错,河流支系交织,港湾河汊密布。宽阔平坦的海湾沉积平原及大大小小的山间谷地错落连绵;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山海资源丰富,为古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如果说闽江是福建历史文化的母亲河,那么闽江下游就是孕育福建古代文明的摇篮。从远古时代开始,闽人就在这块热土上开拓洪荒,建设家园,世代传衍,生生不息。

根据地质地理学研究,在1.5万年至5千年前,中国大陆东部沿海曾经历过多次巨大的海侵,海平面数度上升。此后海面下降,逐步趋于稳定。海水后退,加上河流泥沙的沉积,迨至1800年前,海面接近于现代海面的高度,海岸线逐渐稳定在现在的位置上,河湾出露成陆地。

世界性的海洋变迁与气侯变化,对远古闽侯地区的水陆变迁影响是巨大的。考古发现的资料印证了海洋、生物与人类的沧桑巨变:从今日的闽侯荆溪镇至小箬乡的闽江两岸,人们发现了多处贝壳堆积,这是海侵时期生长的水生物,经古人类捕捞食用废弃后形成的堆积,一处处形如小山丘,故称贝丘遗址。

根据地质学与考古学资料推测,远在5000多年以前,今福州地域处于庞大的海湾之中,越王山、九仙山、乌石山周围是一派水乡泽国景象。随着后来的海退与泥沙淤积,逐渐形成现在的地形地貌。城内三山及城郊许多以屿称名的地域,证明了大海湾中曾经有过大小的岛丘。

考古研究证明,距今5000多年前,闽江下游两岸植被繁茂,以喜温的蕨类(植物)占大多数,热带植被如百里属、水龙骨科以及喜温的木本植物也占一定的比例。闽侯溪头、昙石山等古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明显属南方型和森林色彩浓厚的动物种群如象、水鹿、叶猴、犀牛等骨骼。

5000多年前,闽江下游江海交汇之区,出现古人类族群活动,孕育了福建历史的最初文明,其最具代表性者就是闽侯昙石山遗址。

二、远古先民社会

福州地区先民的生活遗迹,最先发现的是闽侯县甘蔗街道昙石山遗址。它坐落在闽江下游北岸一座相对孤立的山丘上,经历10次考古发掘,其文化面貌基本清晰。遗址堆积包含四个历史阶段:

下层距今5000至5500年;中层距今4300至5000年;上层前段距今4300至3500年;上层后段距今3500至3000年。它们是连续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遗存,极具考古研究价值。

下层至上层前段,均属于新石器时代,上层后段则已跨入青铜时代。其中层的遗存最为丰富,发现陶窑、墓葬、壕沟、灰坑等遗迹,出土石器、陶器、骨器、贝器等文物数以千计。类似的遗存还见于闽侯竹岐庄边山、白沙溪头、小箬牛头山和福清东张等遗址。由于此类遗存具有典型的地方性群体特征和代表性时代意义,因而在考古学中被命名为“昙石山文化”。同类分布的地域,集中于闽江下游流域,向南向北分别延伸至粤东和浙南沿海,向东则影响到台湾等岛屿,是中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之一。遗址出土的人骨遗骸,经鉴定在体质上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相接近,即具有亚洲黄种人的南方沿海地区特征。其男性平均脑容量为1521毫升,女性为1485.6毫升,男性平均身高163.5厘米,代表了福建地区远古土著居民的基本体貌。

昙石山文化处于原始社会晚期的发展阶段,其社会形态属于父系氏族公社,已经孕育着私有财产的观念,出现社会地位等级差别的现象,过着没有阶级与剥削的集体生活,具有公共的氏族墓地。男子主要从事渔猎和农耕生产,女性则从事采集、纺织等辅助性劳动。妇女处在从属性甚至是被奴役的社会地位。原始氏族公社正逐渐向阶级社会过渡。

昙石山先民以部落群体的形式,活跃于江河湖海和丘陵森林地带。其社会经济结构,以采集、渔猎占生产劳动的主导地位。同时出现了原始的耜耕农业,种植水稻和一些薯芋类根茎植物。先民们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聚落,居住在河滨或溪畔的山丘上,搭盖椭圆形半地穴式建筑,或长方形的由地面起墙式建筑。其渔猎经济向农耕时代过渡的最终完成要落后于黄河和长江流域。

昙石山先民,还开始圈养猪、狗等家畜,有了简单的家庭畜牧业和纺织业。其制陶手工业比较发达,陶器的烧造水平,已经脱离原始露天堆烧的阶段,掌握了窑烧技术。

昙石山先民还冲破惊涛骇浪的险阻,与台湾史前文明时期的人类进行交流。考古发现证明,与福州地区新石器文化年代相近或晚出的台湾圆山文化遗址,分布于台湾西北部,同样是贝丘遗址类型的堆积,自然生态环境相似。圆山文化的先民也以采集、渔捞为主要经济手段。两地遗存的生产工具石器型制相似;陶器皆以夹砂灰陶和细泥灰陶为主。圆山的卵点纹彩陶与昙石山的极为相像,应是两地先民交往沟通的佐证。

台湾中、南部沿海的凤鼻头文化,陶器纹饰与昙石山上层前段相似,可知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文化联系,住民房屋形式也有半地穴式起造和干栏式的。其发展的主流是相同的。从宏观上看,闽台两地同属华南史前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台湾与大陆的血缘关系及文化联系源远流长,不可分割。

三、闽族先民与黄土仑文化

距今3000年前后,中国中原地区进入商周王朝时代。据先秦典籍《周礼》、《国语》、《山海经》等记载,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存在被中原人称为“闽”或“七闽”的部族或方国。“七”为七个部落方国之数,“闽”是对南方蛮族之称。《山海经》记载:“海内东南陬以西者,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显然,瓯、闽所指即今福建及与其毗邻的地域。所述地形,也与昙石山先民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大体相近。因此,昙石山文化时期,可视为闽族及其先民的起源与发展阶段。至商周时期,他们已由原始氏族部落逐渐发展形成原始民族和早期方国。随着与中原王朝的交往,开始进入华夏王朝的历史记录。《周礼》还记述:闽族曾向周王朝派出“闽隶”,为王宫养鸟、牧畜、服劳役和守卫宫禁。表明闽方国与中原王朝存在着贡属与朝觐的关系。《逸周书?王会解》篇记载“东越海蛤”为向王朝进贡的贡物。福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也在闽侯地区的考古发现中得到印证。

闽侯黄土仑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质地坚硬,装饰云雷纹、方格纹或刻画几何纹、锥点纹等,造型系参照中原青铜礼器并加以革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装饰的陶器群。此类遗存,还广泛地分布于闽江下游的江河支流区域,以及闽西、闽东与闽南地区。“黄土仑文化”的繁盛年代相当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正是闽族或闽方国活动的年代。因此可以说,闽族先民创造了福建的青铜时代文化。

从黄土仑文化遗存看,其时社会经济中的农业生产已普遍进入锄耕阶段,同时也保留着原始的刀耕火种方法;渔猎生产仍占相当比重。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黄土仑陶器中仿青铜的各种器皿,多与饮酒器有关,“清醠之美,始于耒耜”,表明当时粮食产量比以往有较大增长。据传春秋时期(约前770—477),欧冶子曾在福州冶山铸剑。故《史记》称今福州为东冶。

黄土仑陶器中的鼓形器,反映了闽族先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陶鼓起源于古史传说中的神农时代,先秦典籍《礼记》称之为“土鼓”,商周王朝的王宫专门设有执掌土鼓的乐师。《周礼》记载:每年二月、八月的寒暑易节与十二月,都要使用陶鼓等乐器进行击奏,以祭祀掌管农事的神灵,祈祷丰收年景。黄土仑陶鼓的发现,表明闽族先民已经从中原引进祭祀的礼仪制度。

先秦闽族青铜时代的物质文化遗存,以印纹硬陶、原始瓷器和少量青铜器为特色,青铜铸造业远不如中原发达(也可能因为铜器资源发现少)。从形制与装饰上看,可能受到吴越文化的影响。从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资料分析,商周时期的闽族社会,很可能尚处于青铜文明的初始阶段。

同类推荐
  • 小城霸业

    小城霸业

    英雄不问出处,亦不问去路,若有雄心,小城也可成就霸业。金钱、权力乃人生重要坐标,不放手张扬追求,岂不是苟活于世。赚取金钱、掌控权力是本书主旋律。放飞青春梦想,挥洒热血丹心,驰骋自由天地,与您共建金钱帝国、成就权力霸业……
  • 回到宋朝之我不是奸臣

    回到宋朝之我不是奸臣

    一个生活在小城市里下层社会的小人物,穿越到了宋朝一代奸臣秦桧的身上。面对他的是历史的动荡,国家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怎样改变这一切,改变历史的骂名。
  • 东汉末分四国

    东汉末分四国

    玩玩三国志,不小心超越到了东汉末年。一枚传国玉玺,一把九二手枪,两位神级女武将,坐看李小白如何坐拥美人,执掌天下!本书与历史事件的发生事件有冲突,以游戏发生事件为标准,一些历史事件将被改写,人物性格和智商可能和大家所喜欢的不同,不喜勿喷!
  • 铁马

    铁马

    黄巢起义的余晖还未过去,天下割据的狂潮已经来临,大唐的江山已经疲惫不堪!“两脚羊”、“白马之祸”……这是一个民族悲剧的开始!契丹、吐蕃、女真他们的马蹄轮番践踏着中原的河山,人命贱如草芥!……这是一个悲剧的年代,但同时这又是一个枭雄辈出的年代。朱温、李克用、王建、杨行密……一个个出身草根的枭雄演绎着属于他们的故事!就在这一年的秋季,燕云的卢龙军哨卫捡回了一具快被淹死的“尸体”。于是新的历史从这里开始!对五代这段混乱历史感兴趣的不妨看看!作者尽量会依据真实的历史来安排情节,若是与历史不同的话,你就当他是因为主角穿越而发生的改变吧!
  • 穿越五代之天子运

    穿越五代之天子运

    一个平凡现代人的穿越。一幕幕古今智慧的对决。一场惊心动魄的争斗史。一本精彩的五代风云录。一部香艳的帝王奋斗史。本书为你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新五代。
热门推荐
  • 茅山旧事

    茅山旧事

    这是只是一本茅山以前的故事,现在讲给大家听。
  • 陪伴,是我的告白

    陪伴,是我的告白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大学四年,工作三年。七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也好似一个轮回。有人相遇,相识,相知,相爱。有人深爱然后分开。而我,却始终在你身边如一缕阳光,你幸福时,不打扰,你危难时,我施以援手。我爱你,不为你爱我,我的所有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过得幸福。如果你幸福,那么我也会幸福。
  • 毁灭VS创造:创世女帝师

    毁灭VS创造:创世女帝师

    她现代闻风丧胆的修罗特工杀手拥有多重身份,她被逐出家族的废物“丑”小姐遭姨娘追杀落入迷雾谷,再次醒来她一变成了她。再次醒来,她已在渺茫仙谷,可爱的老顽童硬是威逼利诱收她为徒【空间器】=【乾坤镯】认主原来那把她赶出的世家不是玥曦的亲生父母母亲背景强大实力强大父亲神秘而让人恐惧她觉得无聊隐藏院长身份女扮男装参加召师考试得到第一名成为帝师教别人眼中的恶魔天才班把恶魔班学生管的服服帖帖在一个险地再次遇见了他,结伴一同冒险,他死皮赖脸的贴了上去撒娇卖萌无所不用展开了漫漫的追妻之路。女主掌握创造男主掌握毁灭毁灭与创造(绝对一对一)
  • 接触试验

    接触试验

    从出生开始,我的命运好似已经注定。穿越时间,穿过空间,冥冥之中我来到一片陌生的土地,再次与他相遇。我的血是令他们疯狂的毒药,这其中也包括他。我不确定,对于他,到底是我特别还是我的血更特别?他说:我是她,唯一的爱人,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 毒医无双

    毒医无双

    一毒吃遍天下,医术骗尽世人。三教九流,高官权贵,五行三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切尽在毒医无双。********化羽骑士保证不断更,不太监,不烂尾,不做任何没用的承诺。确保人品第一的同时保证小说的质量第一。人品第一,精彩第一,望兄弟们与我再战江湖。********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狗血。
  • 金匮要略(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金匮要略(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金匮要略》用方遣药法圆机活,出神入化。其一方中药物或增或减,只在一味两味,而方义主治则别于天壤。尤其用一方治多病,或治一病选数方,更是该书运用方剂之显著特点。如八味肾气丸一方,既治虚劳腰痛,又治痰饮之“短气有微饮”;既治消渴,又治妇人转胞不得溺,此一方之治多病也。再如,胸痹心痛,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痰饮病痛“短气有微饮”,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病溢饮者,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等,此一病之用数方也。象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 TFBOYS追梦爱情记

    TFBOYS追梦爱情记

    有三位风度翩翩的少年在追梦的过程中,遇到了几个天真烂漫阳光文雅的女生,不知不觉,彼此都喜欢着彼此,他们又会发生什么呢?敬请期待!
  • 龙魂煅体

    龙魂煅体

    九九煅体,终将归一,九九炼魂,终凝龙魂!他曾是孤儿,遭人欺凌,然而命运总会让人意想不到,那个世界,他无法成为强者,那么,这一世,他一定会主宰天下!他只想守护自己心中不想被侵犯的东西。以龙魂,筑我身!以天地,化我道!少年在众多世界中脱颖而出,展开了一段独一无二的封帝之路!
  • 春夜寓直凤阁怀群公

    春夜寓直凤阁怀群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