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94400000024

第24章 日本人家庭教育中的“金钱观”(1)

一、日本孩子的“零花钱”

据日本贮蓄宣传中心一九九七年的统计,日本现在中学生的月平均零花钱是两千多日元,高中生平均是六千九百日元左右。

NHK对东京首都圈的七百五十人进行了采访。其中百分之七十一的高中生对零花钱表示不够或不满,百分之二十九的人表示满意。

有个女中学生介绍她一个月两千多日元的零花钱往往由于违反家内协议如弄脏厨房而变为罚款。

还有的高中生因零花钱不够,而想去打钟点工,但被他们的母亲阻止了。母亲阻止的理由是:“想打工说明你就是想工作,那就别上学去找活干吧。到高中毕业怎么也得集中精力学习呀,怎么能去打工,耽误时间!”

有个高中男生则“不屈不挠”地向母亲开展涨月零花钱的交涉。

关于孩子们把钱都用在何处的问题;百分之六十九的父母亲不了解或者说极度信任,觉得对零花钱的去向不好太过于细致追究;百分之三十一的父母亲则基本差不多知道孩子买了什么。

社会调查给了父母们有关孩子零花钱的去向的答案。

首先,百分之八十五的零花钱用在饮食方面。高中生们喜欢聚在二十四小时店里买食品、饮料、口香糖、杂志。在不景气的日本经济中仍然保持好势头的二十四小时店是等朋友、交换信息的好地方。快餐店则是“加深友情的场所”。

接下来的零花钱流向了卡拉OK。据说,这是发泄精神紧张的方法。孩子们熟知几个小时唱下来仅二百日元的去处。

书、漫画杂志、CD、手提电话、男孩子喜欢去的社交场所——电子游戏中心、女孩子喜欢与朋友共照的小不干贴、衣服、化妆品等,无一不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孩子们与孩子们兜里的零花钱。

一位高中女生的母亲知道一下子给孩子一个月的零花钱,准会被她很快用光,就采取了申报制。星期天要与朋友到外面玩,请把一天的日程讲一下吧。给你五千日元足够了吧。回家后,先把今天的帐报一下吧!这位日本母亲拿着计算器,对照着女儿拿回的收据,剩余是多少上交吧。女儿虽然嘟哝着嘴,说母亲算得这么精心,是不相信自己。母亲则说,这不是不信任,而是培养你对金钱的正确感觉。女儿花钱时时常得算自己的预算还剩下多少,领收据向母亲汇报。

有关专家与社会名人也认为,父母有责任给孩子所需要的零花钱,但一定程度的管理也是必要的。

前面提到的那位“不屈不挠”与母亲交涉提高零花钱的男孩子,在了解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后,也开始反省自己的用钱方法了。

他的父亲每月饮食、零花钱是三万至四万日元

他的私立高中费用是每月五万日元

高考辅导私塾费是每月二万日元

共计七万日元

零用钱与午饭钱是每月二万日元

他的弟弟最近新升入高中……

而他每月花在电子游戏中心的则是八千日元,与朋友聊天每月三四千日元……于是,母子互不相让的“交涉冷战”开始缓和,理解会慢慢带来俩人都认可的解决方式……日本一些家长会为孩子的零钱问题伤透脑筋。孩子上幼儿园以后,认识不少同龄的孩子,有些孩子的父亲会给他们零用钱。每天放学回家时,他们就到路旁的商店买零食吃。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有钱买零食吃,自己的孩子当然也会学着别人的样子,向父母讨要零用钱。

一位研究家庭教育问题的专家,面对这种现象,曾作过一次实验。这种实验,首先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入手。他和妻子商量好,两个人连夜赶工,把饼干盒剪成一张张玩具钱,发给孩子,然后在家里开了一个“我家商店”。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以后,他们立刻开店,店里摆放着孩子喜欢吃的口香糖、巧克力和牛奶糖等零食,而且定价便宜,用玩具钱可以买到比真钱更多的东西。

附近的小朋友看了,都说“我家商店”物美价廉,纷纷掏钱要来买。专家和妻子费了好大劲才说服这些孩子,告诉他们,这个店的东西一定要用玩具钱才能买。

他们用这种方式化解了孩子对金钱的兴趣,让他们安然度过了幼儿园阶段。

终于,孩子们要升上小学了。上小学以后,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有零用钱,孩子们又来向他们抱怨了,孩子们缠着专家问:“爸爸,为什么我们没有零用钱呢?给我们零用钱嘛!别的同学都有,就我们没有!”

于是,专家和妻子又慎重地讨论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要给孩子零用钱了。

不过他们在给孩子们零用钱之前,先订出了五项条件:

一、零用钱的额度。父母不会自作主张,要和孩子们商量后决定。

二、零用钱按月发给,希望孩子能拟出花钱的计划,好好运用。

三、想要零用钱,就一定要记帐。

四、每月一号发零用钱,到了月底,如果帐簿上的余额和实际剩下的金额不符,就不发下个月的零用钱。

五、虽然兄弟之间差了两岁,但是发给同样多的零用钱。

孩子们同意了这些条件后,专家又和孩子们讨论了零用钱的额度,结果两兄弟吞吞吐吐,始终不肯说出想要多少。

最后专家只好说:“两百元怎么样?”两兄弟立刻欢天喜地的答应了。

专家仍然替孩子们准备了文具用品和零食,偶尔他的妻子也亲手做些点心给孩子们吃,让他们什么都不缺,和发零用钱以前一模一样。

专家还特别设计了方便一年级小学生使用的零用钱记帐簿,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强孩子的数学能力,一方面也希望孩子学习拟定理财的计划,切实执行。

最后,这位专家在日本几所小学做了一次“父母何时给零用钱?”的问卷调查,得到以下的结果:

每天给占33.3%,要的时候才给占45%,一个星期给一次占13%,一个月给一次占9%。

这样,他就得出了一个结论:每天给、要的时候才给、或一个星期给一次,都没有办法培养孩子的计划能力。

要给孩子零用钱,最好是按月发给,让孩子知道在这段时间内只能花这么多钱,以免将来用钱无度,难以收拾。

一位母亲因为孩子拒绝上学而来找这位专家。她的孩子今年上初三,花钱如流水,让她非常烦恼。

专家问她怎么给孩子零用钱,她说需要才给。专家让她算算这个月给了孩子多少零用钱,然后把她大概记得的数目一加,竟然高达六万九千日元。

怎么会给一个初三的孩子这么多钱呢?专家非常不解地询问这位母亲。

母亲一脸无奈地说,如果不给,孩子就不肯去上学,结果不知不觉就给了这么多。有时不给他钱,他就去偷,还会经常被警察抓去训导呢!

这孩子是五个兄弟姊妹中的老小,从小母亲非常疼他。就像专家所说的,幼儿期被宠坏的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再加上小学时给零用钱的方式错误,使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膨胀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据说,很多孩子都是潜在的扒窃犯(没有抓被警察抓到的扒窃犯)。举例来说,几个孩子一起去商店买东西,有的孩子只有一百元,有的带了二百元、五百元。只有一百元的孩子看到别人买那么多东西,可能就会羡慕得忍不住扒窃。所以要避免随便给孩子零用钱,应该帮助孩子养成用钱有计划的习惯。

二、日本人对孩子的“金钱教育”

有关钱的话题,可以说已经太多。对于钱的态度和看法,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对于钱已经有一种普遍被人所认同的看法,那就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就是人面对金钱的矛盾、复杂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钱,每个人都需要为钱而奋斗,而活着。与此同时,面对钱还要有一种正确的心态,人不能为了钱不择手段,更不能为了钱甚至干出伤天害理的时来。

正因为钱是一个具有正负两方面效益,需要让人小心应对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对他实施一种教育,让那些没有社会经验的孩子接受正确的金钱观。一方面,我们需要教育他们对金钱不能不屑一顾,因为没有金钱,就不能解决吃饭的问题,吃不了饭,饿着肚子,你就什么也干不成,更谈不上理想和信念,也谈不上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面对金钱,又不能一味地往钱眼里钻,否则的话,很可能将自己置以危险的境地。

同类推荐
  •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
  • 英语诵读文萃Ⅰ

    英语诵读文萃Ⅰ

    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不尽相同。在每个孩子的眼里,父亲则是永远的英雄。父爱如山,托起孩子的一生;父爱如灯,照亮孩子的一生。
  •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本书侧重从整个发展史的角度来叙述中国文学批评史,注重与思想史、哲学史以及美学等相邻人文学科的联系,并从学术史的整理与论述层面,说明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力图使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讲授走出以往的静观模式。全书详略分明,语言简约凝炼,非常适合实际的讲授和学习。
  • 中华国学语文课本趣读本

    中华国学语文课本趣读本

    博大精深的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辉。而流传于民间最为精彩经典的语言。就像埋没于泥土中的金子,在拂去尘埃后方显出其光芒和价值。本书中这些活生生的语言文字故事,都是直接从古往今来的语文实践中采撷、提炼、概括、总结而来,它关照社会语文现象,注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劳动、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是鲜活的原生态语文。这些故事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幽默诙谐,富有人文气息,是引人人胜的文字魔方,凭借巧妙智慧的形式。叙事、讲理传神,彰显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凸显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所以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热门推荐
  • 灵师之旅

    灵师之旅

    这是一个属于灵师的世界,不论是人族的帝王,或是兽族的皇者,他们最根本的身份只有一个——灵师。一个从灵气贫瘠的小山村走出的少年,怀揣着成为灵师的梦想,让精灵龙血脉在这属于灵师的舞台上再放异彩。
  • 东方伊纯的世界

    东方伊纯的世界

    跟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可不只有动物植物和魔法少女哦!妖魔鬼怪也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的哦!什么?你没见过?同位面异时空听过么!
  • 执柔天下

    执柔天下

    她本是21世纪的雇佣兵之王,却命丧雪山,一朝穿越,步入架空大陆。本想粗茶淡饭,布衣一生。奈何乱世之中,半点不由人,为了在这乱世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她,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杀出了自己的天下。本以为就这样一辈子了,却又遇见了那个让她心疼的他。从此护他、爱他;从此他的征途不再孤单,执柔之手,称霸天下。
  • 零陵狂少

    零陵狂少

    作品讲的是一个初中生杨小逸变成超能力者,逆袭屌丝的。
  • 国运拐点:中西精英大对决

    国运拐点:中西精英大对决

    千年中西的精英人物,仿佛生动在场;历史关口的进退抉择,多么耐人寻味。他们都苦胆忧天,壮心填海,在满腔热忱中孜孜求索,又在沉浮起落里经历荣辱兴衰。他们曲折复杂的人生轨迹,不仅勾勒出个体生命的心路历程,更深深地映射出国运民生的关键拐点。本书将古今中外同一时期的精英人物进行一一对比,深刻反思中西文化差别下的不同价值取舍,以全新的视角揭示中国与西方的不同选择和必然命运,从其他民族的兴衰成败中找到普适的经验教训,为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寻找思想借鉴。
  • 隐身记者

    隐身记者

    一件隐身衣,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有着娇媚动人的美女相伴,有着铁杆哥们相随,有着惊心动魄的事件。主角胡岩本是一名实习记者,他的梦想是成为像福尔摩斯一样世界名人。可遗憾的是,命运这东西并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自从得到隐身衣后,胡岩渐渐发现梦想离自己越来越远,就像半空中的风筝,一旦受到自然或者人为因素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偏离飞行方向;而他就被一股莫名的力量硬生生地扯入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中。
  •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有一颗过分文艺的老灵魂,却梦想有一张青春不老的脸。曾在豆瓣网和时光网写作,多篇影评在网络备受好评,获得万千推荐率,形成个人独特创作风格,并逐渐被读者喜爱与支持,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另有个人博客,日记以生活散文、情感随笔居多,点击率曾一度跃居网易博客排行榜前列。现为《东方风情》影评专栏作家。近年来,多篇作品发表于《女友》《读者》《南腔北调》《矢量年华》等国内一线杂志。
  • 天台睡懒觉的那只猫

    天台睡懒觉的那只猫

    从出生等各方各面来看尹大公子无疑是一个人生赢家,无知无觉的在‘傲娇’病在少年都有的叛逆期越走越远,一面很不诚实的自认看透了红尘,一面却又想要逃避责任躲进安静的空间中谁也不接触,自生自灭;从出生等各方各面来看杜大老师无疑是一个注孤生的屌丝,他是常见的‘理想主义者’抱有很大的抱负却无法施展,同这世间许多平凡人一样,想要做些什么却因为现实潜在规则困得寸步难行,他想‘锄强扶弱’,可实际上他也是‘弱’者的其中一员,现实很残酷却不得不面对,人无法改变世界,只能随世界而改变,他却仍在罅隙间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试图用自己卑微的力量去改变什么;而这样两个矛盾的人却相遇了......
  • 我为神帝

    我为神帝

    林轩本为神帝统领万神但被自己亲传弟子王毅所害,重生在天古大陆从此开启了修炼之路,誓要把王毅亲手正法。
  • 世界经典历险故事:探奇历险卷

    世界经典历险故事:探奇历险卷

    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本套丛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权威性和完善性,是全方位展示国内外惊险作品的经典版本,是青少年读者的良好读物和收藏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