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1800000004

第4章 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人往往都是自私的,想把天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归属自己,想占有一切。人类在这样的欲望中会被痛苦折磨。如果我们的心中没了贪念,任何外物也无法改变我们。

而人生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毫无顾忌,妄肆而为,而应该“适可而止”。强开的花难美,早熟的果难甜,天地的节气岁令,总有个时序轮换。悬崖要勒马,越俎不代庖,举凡吾人的行事,也要有个分寸拿捏。

什么叫适可而止呢?孔子说:“不义且宝贵,于我如浮云。”把不义之财看作浮云一样,分毫不取。弄清楚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只取自己当得之名、当得之利,就算懂得适可而止了。人的成长,不在于有无得失,而在于学习如何有得有失。聪明的人从不担心失去什么,而会思考应该得到什么。

任何人不可能一生总是春风得意。人生最风光、最美妙的往往是最短暂的。俗言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就像打牌一样,一个人不能总得手,一副好牌之后往往就是坏牌的开始,所以见好就收便是最大的赢家。世故如此,人情也是一样。与人相交,不论是同性知己还是异性朋友,都要有适可而止的心情,既可避免势尽人疏、利尽人散的结局,同时友谊也只有在平淡中方能见出真情。

南怀瑾说:人在上台与下台之间,尽管修养很好,而真能做到淡泊的并不多。一旦发现了好的位置,看看他那个神气,马上不同了。当然,“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也是人之常情,在所难免。如果上台了,还保持本色,并没有因此而过度兴奋,这的确是种难得的修养。下台时,朋友安慰他:“这样好,可以休息体息。”他口中回答:“是呀!我求之不得!”但这不一定是真心话。事实上一个普通人并不容易做到安于下台的程度。所以唐人的诗说:“逢人都说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其次,上台终有下台时。爬山的朋友都知道,爬上去时固然很难,下山的时候更危险。因为向上爬很费力很痛苦,一定会小心。走下坡的时候,就满不在乎了,但往往在这时出毛病。我们可以由爬山体会人生。

……

时代不需要你的时候,你能不怨天、不尤人,默默无闻地活下去,这不容易做到。一个人总有自己的牢骚,尤其知识分子们总认为:“当今天下,舍我其谁?”假使让我出来,比诸葛亮还高明。所以没有完全认识自己,隐退是很难的。因此孔子对自己得意的弟子颜回说:“只有你我两人才做得到。”

传说中有一位老樵夫在山上砍柴时因为口渴,遍寻山野找水喝,不想竟然意外地在山上发现了一眼可以让人变年轻的泉水,老樵夫只喝了一口就变回了年轻力壮的青年。变回青年的樵夫甚是高兴,在水边看啊看的,心想:自己年轻的样子又回来了,妻子看到了一定会很高兴。如果让苍老的妻子也能喝上一口这里的泉水,便会像他一样,重新拥有年轻的容貌。于是变年轻的樵夫便奔跑回家,他那依然老迈的妻子看见重回年轻样子的丈夫,先是惊惶失措,当丈夫把自己变年轻的秘密告诉妻子后,妻子欣喜若狂,盘问清楚后便跑到泉边去喝水。

樵夫在家中边等妻子回家,边想像着妻子变回少女后那娇美可人的模样,心里焦急却欢喜。可左等右等却总不见妻子的踪影,最后等不及,便出去寻找。樵夫来到泉边,泉水依然清冽,却没有看到年轻貌美的妻子,只见一女婴躺在妻子的衣服旁号啕大哭。原来妻子不想让别人再喝到这个泉水,想把泉水据为己有,于是就拼命地喝,想把泉水喝光。樵夫的妻子本也只想变成青春靓丽的少女,因贪,反成了嗷嗷待哺的婴儿。

世间之事,莫过于此,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心里不受任何外境的牵制,那么外境自然也束缚不了我们。中国人有句话“物极必反”,凡事做到了极限必会有反效果,可见做得过分实在不是好事。我们不反对人们去追求,但追求要讲究个“度”,过了则为贪。

我们要勇于放弃非分之利益,贪小失大,后果必然可悲。应该要学会豁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要贪图,应该戒除任何贪念。这些贪念不仅仅包括功名利禄,还包括自身的修养,都要以最佳的形式做到“完美”,不“多”也不“少”。

靠炒卖股票发家的犹太巨富列宛,看着他8岁的儿子在院子里捕雀。

捕雀的工具很简单,是一只不大的网子,边沿是用铁丝圈成的,整个网子呈圆形,用木棍支起一端。木棍上系着一根长长的绳子,孩子在立起的圆网下撒完米粒后就牵着绳子躲在屋内。

不一会儿,就飞来几只雀儿,孩子数了数,竟有10只之多!它们大概是饿久了,很快就有5只雀儿走进了网子底下。列宛示意孩子可以拉绳子了,但孩子没有,他悄悄告诉列宛,他要等那5只进去再拉,再等等吧。

等了一会儿,那5只非但没进去,反而走出来4只。列宛再次示意孩子快拉,但孩子却说:别忙,再有1只走进去就拉绳子。

可是接着,又有3只雀儿走了出来。列宛对他说,如果现在拉绳子还能套住1只玩儿。但孩子好像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他说,总该有些要回去吧,再等等吧。

终于,连最后1只雀儿也吃饱走出去了,孩子很伤心。

列宛抚摸着孩子的头,慈爱地教导道:“欲望无穷无尽,而机会却稍纵即逝,很多时候,贪婪不但不能满足我们的欲望,反而会让我们把原先拥有的东西也失去。”

幸运之神每天早上出来散步,路过公园时他都发现有个衣着破旧的年青人坐在公园的长凳上死死盯着对面的酒店,一连多天都是这样。幸运之神于是化为一位老者,走到年轻人面前问道:“请原谅,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每天早上都盯着那家酒店看,是不是很想住进去啊?”当然,”年轻人说,“可是我没钱,也无家可归,现在是萧条时期,像我这样的人工作都找不到,每天只能在公园里睡长凳。不过我每天晚上都梦到我住在那家酒店里。”幸运之神微微一笑,“今天我就让你得偿所愿,那家酒店最好的房间我已包下一整年,最近我要去欧洲旅行,我可以让你住进去一个月,费用全包了。”

两个星期之后,幸运之神想看看年轻人是否觉得满意,因为他最喜欢看到人们在幸运中获得快乐。可是,他发现年轻人已经搬出了酒店,又回到公园的长凳上了。幸运之神又化为那个老者,来到年轻人面前,有点愠怒地问他:“怎么,酒店里服务不好吗?”年轻人回答道:“哎,多谢您的好意啊。但您有所不知,我睡在公园里,每天都能梦见睡在豪华酒店,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可是我睡在酒店里,老是梦见自己又回到冰冷的长凳上,这梦真是可怕极了,我好几次从恶梦中惊醒。我想还是回到这里睡得舒服。”有时候生活给了我们想要的,并不能使我们幸福。为什么呢?是不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抢着吃才吃得香?也许,此时此刻的我们就是最幸运的,没有必要去羡慕别人。

欲望是与生命的本能需求密切相连的,来自于自然的禀赋,是一种正常需求。适当的欲望是人生的催化剂,有助于人的生长。

南怀瑾常说,功成则身退。他这一生,每次均在仕途最高峰时选择了退隐。20岁的时候,他在川、滇边境任大、小凉山垦殖公司经理,并组织自卫团,担任总指挥。他一个人独自去说服当地拥有三千多人的土匪,收编为他的地方团队,使队伍人数达三万多人。在完成自卫队的建立后,他认为自己可以功成身退了,于是就一个人带着两个卫士离开了总指挥的位子,去成都中央军校担任教职。

他在成都中央军官学校,担任政治指导员,同时教授政治学,并在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就在中央军校任教期间,他发现自己实际上是在破坏教育,而不是在建设教育,而且人人都想做领袖。所以他在中央军校任教两年后就辞去教职,随袁焕仙先生在成都成立维摩精舍并成为其开山首座弟子。

南怀瑾先生一生中的这两次退隐,如果换成普通人,恐怕很难做到。他们会这样想:我风华正茂,底下又有那么多的人手,权力也有那么大,我当然不能隐退了。再说了,土匪队伍是我收编的,我不去做司令,谁有资格去做呢?另外,如果我想走,想退隐,旁边的人一定说,他们还需要我的领导。他们这么说也对,这里少了我怎么能行?———这是多少人退不了也隐不成的原因。南怀瑾先生的高咀之处,就在于说退就退,说隐就隐,不留恋功名与官位。

无论哪一种欲望,一旦走上偏道,形成绝对的要求,这个人毫无幸福可言。人要幸福,必须对各种欲望都加以理性管制。不但考虑自己的需求,而且要考虑他人的欲望。唯有调和理欲,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欲望无边,人心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吧!人都是有欲望的,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欲望与能力要有一个平衡点。当欲望和能力之间发生严重不协调时,或者抵制欲望的膨胀,或者增加自己的能力。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胜数,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其实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为负担,凡事淡泊名志,宁静致远,人才活着不累。

佛下山弘扬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青铜铸成的释迦牟尼像,形体逼真,神态安详,佛非常高兴,佛想:如果将这座神像带回寺里,开启佛光供奉着,真是一件幸事。于是就问店铺老板:“这尊佛像要多少钱?”

店铺老板见佛如此钟爱这座佛像,于是回答道:“5000元。”佛一听只得无奈地离开了店铺,继续游历。

回到寺中,佛与众僧谈论起此事,众僧便问佛打算以多少钱买下那尊佛像。

佛说:“500元足矣!”

众僧唏嘘不止:“那怎么可能?”

佛笑着说:“天理犹存,当有办法,万艾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得不偿失啊。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应该让他仅仅赚得500元!”

“如何普度他呢?”众僧不解地问佛。

“让他忏悔。”佛笑答。众僧听后更加不解,佛说:“尽管依照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第一天,一个弟子来到店铺买那尊佛像,与店铺老板砍价,弟子咬定4500元,店铺老板死活不卖,于是弟子就回到了寺里。

第二天,另一个弟子下山去和店铺老板砍价,咬定4000元,店铺老板依然不愿意卖。

一直连续着九天,第九天时,价钱已经被弟子砍到了200元。眼看着一个个买主一天天出的价钱越来越低,店铺老板开始着急了,每一天他都后悔自己前一天就应该卖给前面的买主,他深深地怨责自己太贪。第十天的时候,店铺老板对自己说,今天若有人来,无论他出多少钱我都愿意卖。这时候,佛亲自下山来到店铺,说要出500元买下它,店铺老板高兴极了,没想到价钱竟然反弹到了500元,于是当即将神像卖给了佛,并且高兴地另赠佛龛台一具。

佛买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店铺老板赠送的龛台,单掌作揖笑曰:“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善哉,善哉……”

古人言:“乐不可极,乐极生悲;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但一般人对它的理解,往往是因快乐过度而忘乎所以、头发热,结果不慎发生意外,惹祸上身,化喜为悲。乐极生悲,反映的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留恋而生出的惘然和悲哀,是一种对生活中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的无奈和怅怀。

国学话谋略

一个聪明的女人懂得适度地打扮自己,一个成熟的男人知道恰当地表现自己。美酒饮到微醉处,好花看到半开时。明人许相卿说:“富贵怕见花开。”此语殊有意味,做人要有一种自惕惕人的心情,得意时莫忘回头,着处当留余步。

同类推荐
  • 读者文摘精粹版1:幸福像花儿一样

    读者文摘精粹版1:幸福像花儿一样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快乐。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获得幸福说起来不容易,其实也很简单,懂得珍惜就是捷径。
  • 要成效,千万别瞎忙

    要成效,千万别瞎忙

    判断一个人能不能在职场中获得成功,不在于他是否努力工作,而在于他能不能忙出成效。每多时候,“忙而无效”对于我们的工作进展和事业发展没有任何益处。益处。我们必须有效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本书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广大的职场人士,如何忙出成效,提高工作效率,“忙到点子上”。从而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最应该做的事情上,最终实现“忙而有效”、甚至“不忙也有成效”的目的。
  • 别为小事生气

    别为小事生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一点宽容会让别人感动一生,一点爱意会让别人温暖一生,一句祝福与鼓励的话语会让别人幸福一生。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以理智和豁达去化解矛盾,我们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理解。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我们将赢得美好的人生。
  • 巧妙生存法则(人生高起点)

    巧妙生存法则(人生高起点)

    俗话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最重要是的学会生存。生存,又是存在一定技巧与法则的。巧沟通是生活第一能力;会择业是职专胜出必备技能;勇追求是奋斗人生的途径;善交际是改变人生的良药;重感情用真心才能换真情;善借势,贵人相助事情方能更顺畅。本书为读者朋友展示巧妙生存法则,愿读者朋友生活越来越好。
  • 励志与成长(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励志与成长(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当我们梦想成功的时候,前方的路总会有那么几只拦路虎;当我们梦想成为领袖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强劲的对手?成长的过程永远不会一帆风顺,总会出现一些客观或者主观上的阻碍,这时就需要励志。鼓励的话语或者榜样的力量,都是可以昂扬沮丧者斗志的良药。这是本关于成长和励志的书,相信你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热门推荐
  • 半魔

    半魔

    狂风席卷,黄沙滚滚。在那片传说中的干涸大地,寻宝者竟自相残杀。暴雨倾盆,天地间蒙蒙一片,鲜红的血在雨水中流淌,尽头……裂缝中那诡异的水晶棺。钢铁一般的男子站在雨中,任风雨鞭挞他的身体。我是谁?谁是我?重生?还是复活?神和魔的传说,一个失去记忆男人的铁血传奇。热血沸腾的故事,开始在这片银河大陆,当神奇双刃斧剖开苍穹,雪亮神剑刺穿大地……那个身穿黑衣的男人,左手斧、右手剑的屹立于天地之间!扣人心弦的故事中,请您不要忽略那个顽皮的黑龙……还有神奇的风兔……还有那些义气当头令人唏嘘的配角,还有……很多很多……半魔唯一群,真喜欢者入:15529994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 老婆千岁千千岁

    老婆千岁千千岁

    女朋友相貌再好,人气再好,又有什么用?让你连续个三四年只盯着一个女人看,你会忍得住不偷腥?俗话说的好: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原以为她的小男友是世界绝种的好男人,结果呢……人家现实里老实乖巧,网络上帮你风流快活!男人啊,就是欠调教。你对他好一点吧,他得寸进尺,要这个要那个。你对他凶一点吧,他嫌这个嫌那个,私底下那颗反女王的心又冒了出来。所以说,棍子加糖的教育,那是必须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弥勒上生经宗要

    弥勒上生经宗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争命

    重生之争命

    中国自古是天朝上邦,近代之后却没落了,你不感到可惜吗?明朝时为什么会出现小冰河时期?为什么清朝入关时有如神助?古语有云胡无百年运,但是为什么清朝有296年?你想古代那些有名的大帝死后在干什么吗?李元重生明末,与天争命,改命中华和自己的命运。那就来看重生之争命吧。
  • 青梅竹马:朕的傲娇后

    青梅竹马:朕的傲娇后

    忆昔妆成候仙仗,宫琐玲珑日新上。她是那千古贤后许平君,他是那昭宣中兴明君刘询。故剑情深,南国遗爱证明了他们曾爱的情深。本书力求还原他们名垂千史的爱恋缠绵。【旧文:忆昔妆成候仙仗】【此文为修改版】---------精彩片段--------病已[委屈脸]:平君,好好的我们不是说当彼此的天使吗?为什么你要那么无情那么狠心那么不可理喻!平君[傲娇脸]:我哪里无情哪里很狠心哪里不可理喻?事情都怪你。病已[无辜脸]:怪我咯……
  • 大雄的生化战纪

    大雄的生化战纪

    野比大雄的生化危机原创小说练笔之用,辛勤挖坑,入坑谨慎~——一场生死之间的游戏。一个在末日中迷茫的人。最后,是甘心沉沦丧尸之中,迷失自我还是,举起手中的双枪,拼出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一切,皆在大雄的生化战纪!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废墟上的花朵

    废墟上的花朵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最沙漠》、《歌声的内心》、《往事的深度》等散文多篇。
  • 战天霸皇

    战天霸皇

    地球上最强的游戏高手-夜冥,因为游戏中的一场意外,来到一个妖魔横行的世界在这未知的世界中,人类与妖魔相互争斗、掠夺、仇视人类捕杀妖魔,妖魔吞噬人类,这种场景如同家常便饭,每天在这世界上发生而来自异世界的夜冥,之後将会面临什麽样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