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6500000044

第44章 注视对方:友好的注视,传达你的情意

眼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情感表达手段。

英国剑桥大学的西蒙·伯龙·科恩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几张人物照片拿给不同的实验对象看,但是每张照片都只能看到眼部,眼睛以下的所有部位都被遮住了。然后,博士要求实验对象根据他们所看到的照片,为照片上的主人公匹配合适的心理状态,如“友好”、“放松”、“不怀好意”、“忧虑”等;此外,实验对象还要判断照片上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如“渴望你的喜爱”或是“渴望其他人的关爱”等。

如果单纯从统计理论上来说,纯粹依靠猜测完成的试题,正确率应该是50%左右。但是这个实验所提供的25道题目里,男人们的平均成绩是答对了19道,女人们的平均成绩是答对22道。

这个结果表明,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对于眼睛所传递的信号,都具备很强的解读能力。

在我们和陌生人交谈时,有的人会带给我们舒服愉悦的感觉,有的人则会让我们感到别扭,甚至还有一些人会让我们觉得不可信赖,不想与之继续交谈下去。这些感觉的产生,都是从眼神开始的,而且往往取决于对方注视我们的时间有多长,或者面对我们注视的目光对方有着怎样的反应。

顾杰是某重点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有一次,他参加一个大公司的面试。面试官在听完顾杰自信满满的自我介绍后,对他非常满意。但是在接下来的自由讨论单元,顾杰却失掉了优势。

并不是顾杰的观点不新颖,也不是因为顾杰的知识面不够广,而是因为顾杰在听同组的面试者陈述观点时,无意中露出了鄙夷的表情。表现是顾杰在看着其他面试者陈述观点时,眨眼频率延长,几乎有闭上眼不想睁开的倾向。

而有丰富阅人经验的面试官自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觉得:一个自大又瞧不起同事的人,显然不是一个好员工。结果,顾杰失去了很好的工作机会。

人的眼神能够传递许多信息:被别人注视而将视线突然移开的人,大多自卑,似乎相形见绌;无法将视线集中在对方身上,看别人一眼就很快收回视线的人,大多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听别人讲话时,一面点头,一面却不将视线集中在谈话者身上,显示当事人对对方及所说的话题不感兴趣。很显然,这些行为表现都不利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研究证明,当两个不熟悉的人相对而坐时,注视对方的眼睛,远比注视其他部位更容易产生亲近感。因为当我们与某人相互注视时,大脑中与接收奖励信息有关的区域便会受到刺激,从而使对方产生好感。因此,在人际交往的时候,千万不能眼神呆滞。我们要善于通过眼神的交流,把友好的信息传递给对方。那么,怎样注视才是最有积极效果的呢?

(1)微笑着注视对方,能给人留下好印象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通常会认为那些微笑着注视自己的人更具有魅力。心理学家要求志愿者评价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的两张人脸图片,哪个更有魅力。为了消除人脸的物理特征对偏好的影响,每次呈现的两张图片都是同一个人的照片,只是面部表情或者眼睛的注视方向不同。实验结果发现:志愿者认为那些微笑的脸更有魅力;并且那些注视志愿者尤其是异性志愿者的脸,比注视其他方向的脸具有更高的“魅力指数”。

这说明,人们很注重她(他)的眼睛注视的方向。伴随着微笑而注视对方,是融洽的会意;伴随着皱眉而注视他人,是担忧和不安。

(2)不回避别人的目光,也不要一直盯着别人的眼睛

要建立彼此对等的关系,绝对不能回避对方的目光。如果别人和你说话时,眼睛不看着你,只顾忙着手里的事或者东张西望,你心里肯定不舒服。但是,交谈时也不能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那会让人产生压力。所以,正确的方式是微笑地看着对方的眼睛,保持6~7秒;然后微笑着移开眼神,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要草草了事。

(3)要注意注视的时间和部位

如果你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默契,60%~70%的谈话时间你都要注视对方。注视的部位是两眼和嘴之间的三角区域。不要死盯着人看,目光要在对方的面部有一些移动。

同类推荐
  • 懂取舍知进退让你左右逢源

    懂取舍知进退让你左右逢源

    本书通过大量生动而又富有哲理的故事,讲述了做人做事要懂取舍、知进退的智慧。闲暇之余,读一读本书,足以让你领悟处世的技巧,做人做事的原则,形成一套自我调整的方式。也许,意外的收获就在书中。
  • 敞开心扉拥抱生活

    敞开心扉拥抱生活

    本书教育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积极的面对生活。
  • 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全新修订版)

    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全新修订版)

    你是怎么看待公司的?你在为谁工作?本书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在本书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告诉你如何处理个人与公司、个人与团队、个人与上司之间的关系,如何调整自己的职场心态,从而在公司这个平台上实现自身的成长,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 18岁前应该养成的18种习惯

    18岁前应该养成的18种习惯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使未来的人生充满挫折,只要他能够保持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能够以健康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面对,从而排除人生中的各种艰难困苦,走向成功。青少年朋友,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更好地发展我们的人格。愿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能记住一点:好习惯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
  • 20几岁要懂点人情世故(MBook随身读)

    20几岁要懂点人情世故(MBook随身读)

    《20几岁要懂点人情世故》:本书针对二十几岁年轻人的生存现状和容易犯的错误,以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说理阐明年轻人需要懂得和掌握的人情世故。这上百条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人生目标的设定、说话办事的学问、朋友圈子的经营、工作生活的平衡等。这些为人处世的经验为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提供参考,让他们掌握好生存的法则,在成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
热门推荐
  • 一个恶魔

    一个恶魔

    一个屌丝的恶魔式逆袭,他存在于这个世界也超越这个世界。他要毁灭这个世界,最终却将它亲手拯救,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她。前面的章节会有点平淡,抱歉,铺陈太多,这是我的处女作,各位将就。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复兴与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以前相比都有长足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的有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主张,也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文学学者的关注。
  • 妃常难追:妖孽王爷悠着点

    妃常难追:妖孽王爷悠着点

    她本即墨王朝的嫡公主,却因天生废柴,累母被贬,姓氏被褫,幽居冷宫备受欺凌。她是“幻影”组织唯一的白金级杀手,却在退出前夕惨遭背叛,中枪坠崖。当她成了她,又会在这个世界掀起怎样的波澜?炼丹炼器,修灵驭兽,一不小心被一枚吃货缠上,居然还招惹了一个妖孽未婚夫……那啥,其实人家才十三,还小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源于中国,盛于日本。
  • 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下册)

    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下册)

    《资治通鉴》在叙述历史事件时不可避免地将同一事件分散地列在不同的时间下,使得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散开来。为了聚拢线索,范毅然将原著中分散的故事或人物串联起来,加入了一些相关知识介绍,帮助小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精选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完整详细地交代原委,帮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历史。
  • 幻尘道

    幻尘道

    为了追求永恒的超脱,为了跳出时间长河的束缚,为了强大的力量......上位神的一个念头,就要世界付出血流成河的代价。比神更强大的,是神的执念。谁将成就永恒?谁能看破世界的法则?谁又能参破混沌虚空中的无上大道?
  • 故事营销(下)

    故事营销(下)

    曾经有人说:现代企业要突破销售的瓶颈,必须先突破市场这一块巨大的坚冰。因为长期的千篇一律的营销方式与营销手段,已经使所有消费者感到麻木,甚至是回避。在这样一种毫无新意的营销理念下,要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只是企业界与营销人员的美好梦想而已。如何破冰?这样一个问题无疑是所有企业和营销人最关注的话题。事实上,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做不好的营销。
  • 回眸众生芸芸

    回眸众生芸芸

    若我不经历这些,我又怎能再次遇见,那个我始终念念不忘的人。清风吹起了谁的衣摆,相互凝望,恍若回到当年初次相遇,素衣白裳。我叫瑾钰。我叫子云。
  • 十年之约,六年不晚

    十年之约,六年不晚

    “程世光!你给我站住!”教室里又展开了猫与老鼠的追逐大赛。那么紧追在程世光后面的人,是女生还是男生吗?当然是女生,而那么大的嗓门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