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85000000002

第2章 求学榆林,闹学潮锋芒初露(1)

高小毕业后考入榆林中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接受进步思想从而走上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学生运动的领头人;闹“学潮”驱逐“恶少”,与军阀斗智斗勇初露锋芒;身为学生代表却无路费出席会议,只好做脚夫一路赶着毛驴上西安。

1903年10月4日(农历8月14日),刘志丹出生在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芦子沟村。那里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穷山村,就像刘志丹的女儿刘力贞后来回忆所说:“那是个山沟沟,我家就在沟壑里。”

但是,当年的保安县却是一方有着深厚英雄情结和文化底蕴的黄土地。据说那金汤镇,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军事家范仲淹戍边时修建的,名字是从成语“固若金汤”中来的。当年范仲淹奉命到陕北戍边时,已经是一名年过五十的将军了,所以后人只要想到这个地方,就会想起范仲淹那阕著名的词《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现了一位年过半百的白发将军的悲壮和苍凉。

陕北还是李自成的故乡。米脂人“李闯王”就是从这里打出造反的大旗直捣京师,震撼了明王朝三百多年的统治。

刘志丹,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地方。

刘志丹的家世也有其独特的地方。他的祖父叫刘士杰,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廪生(贡生)。在清朝,只有那些“名列一等的秀才”才称为廪生。刘士杰后来做过私塾先生,在当地是一个很有名望的读书人。

刘志丹的父亲叫刘培基,也是一个读书人,也教过私塾,后来弃文经商,做一点小本生意,生意做得还不错。所以刘志丹的家境在当地算是比较富裕的。

刘志丹是家里的长孙。他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一种喜庆,也带来了一种希望。因为他出生在中秋节的前一天,正是丹桂飘香的季节,于是他的祖父就捋着花白胡子,一遍又一遍高声吟诵着古人的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于是就给他取名为“景桂”,字“子丹”,可是家里的老老小小却只叫他的奶名“来生”。

“志丹”是参加革命后,他自己改的名字,意思是要向历史上的文天祥学习,为人民的革命事业“留取丹心照汗青”。

刘志丹6岁时,就在祖父的指导下读书写字,背诵“四书五经”。几年时间过去了,刘志丹不能说是满腹经纶,但对那些读过的书籍,几乎可以倒背如流了。随着一年年地长大,刘志丹除了读书之外,还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也会到山坡上放牧。当时由于连年战乱和自然灾害,加上当地豪绅的倾轧和挤压,他的家庭也开始堕入困顿,他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种亦耕亦读之中度过的。

“辛亥革命”以后,保安县办起了一所高等小学堂,是由原来的一所私塾改造的,它是当年保安县唯一的一所县立高等学堂,后来随保安县政府一起搬到地势险要的永宁山去了。1919年,16岁的刘志丹考取了保安高小,就到永宁山读书去了。由于他从小跟祖父读书识字,作文又写得好,一到学校就编到高年级去了。有一天上课前,老师把刘志丹领进了教室,对大家说,大家认识一下,这是刘景桂,是你们的新同学,以后就跟你们在一起上学了。说着,就把刘志丹安排坐在一个叫王子宜的同学旁边,他俩从此就成了同桌。在那里,刘志丹还结识了同学曹力如。这两个人后来都成了他的战友,共同协助刘志丹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保安高小当时只有二十来个学生,两个老师。校长姓陈,叫陈定邦,也是个清朝的老贡生,后脑勺上还拖着一条长辫子,给学生讲八股文。另外有一个姓李的老师叫李子才,是西安师范的毕业生,能教算术、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和体育之类的各种课程。李子才思想很开明,拥护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提倡科学、民主,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男女平等,很受学生的欢迎。他除了给学生灌输一些新的思想之外,还经常讲一些《精忠岳传》和《东周列国》之类的故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可以说,在政治思想方面,李子才是刘志丹的启蒙老师。

来到保安高小后,刘志丹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不但亲眼目睹了黄土高原上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惨相,同时,也亲眼目睹了当地豪绅欺压百姓的社会现实。尤其是那一次“硬肚”(陕北饥民的一种组织)攻打永宁山保安县衙,更是让刘志丹大开眼界。尽管那一次“硬肚”失败了,那些落到官府手中的“硬肚”被官兵用长枪戳得鲜血淋漓,但是,这却让刘志丹看到了社会的另一面,看到了穷苦人要改变自己命运的信念。刘志丹从小就爱听当地人讲李自成起义的故事,这让他从小就立下了要改变社会的大志。在这里,刘志丹从李子才老师那里找到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书来读,像《名学》、《原富》、《天演论》,甚至还有《保安县志》。这些书籍让刘志丹开阔了视野,对一些社会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答案。

刘志丹高小毕业的那一年,保安县的县长换上了周郁文。刚好在新县长周郁文上任的那年寒假,刘志丹和王子宜、曹力如都毕了业。保安县就这么一所高等小学,民国过去七八年,保安县才出了头一批12个高小毕业生,这一时成为轰动全县的盛事。县长周郁文想要显摆自己的政绩,就来了一番大吹大擂。毕业那天,县长亲自接见这些毕业生,给教员和全体毕业生披红挂彩,甚至在他们的瓜皮帽上插上了“宫花”,并派人往刘志丹这些毕业生家里送大红喜帖;末了,还宴请了这些毕业生,让他们每人吃两个大肉包子。

毕业了,学校也放假了,刘志丹和王子宜、曹力如就冒着大风大雪,背上行李各回各家。他们三个人登上了陡峭的永宁山,面对苍茫的黄土高原、纷纷扬扬的风雪和山下滔滔东去的洛河水,他们胸中似乎有一股说不出的悲怆和豪迈,一种朦胧的追求油然而生。于是,三个正处于青春期的陕北青年便相互约定,回家过了春节,等到元宵节后,就到陕北的重镇榆林城去报考榆林中学,继续求学读书,以便将来能报效国家,决不能在这样的黄土沟沟里默默无闻地了此一生。

到了第二年春天,王子宜和曹力如都顺利地去了榆林城,到榆林中学继续读书去了,而刘志丹却没有如愿前往。因为他是家里的长子,按陕北农村的风俗习惯,他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所以他的父亲刘培基并不希望他去继续上学,只是希望他马上结婚生子,为刘家传宗接代,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过一种安守本分的日子。于是没过多久,父亲就为他定了一门亲事,给刘志丹完婚了。

刘志丹的妻子叫同桂荣,是毗邻的吴起县楼坊坪乡九嘴坡人,也是穷人家的女子,比刘志丹小三岁。后来在1934年同桂荣也参加了工农红军。他们虽然是包办婚姻,但婚后小两口的日子倒也恩恩爱爱,刘志丹教妻子读书识字,给她讲反对封建礼教、实行男女平等的道理。不过,胸怀大志的刘志丹并不满足于这种夫唱妇随的小日子,还是想着去榆林上学。

在家里生活了一年,又过了一个春节,在刘志丹的再三请求下,父亲终于同意他去榆林上学。过了元宵节,刘志丹终于如愿以偿,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带着父亲为他东借西凑的几十块银元,赶着毛驴,驮着铺盖卷,前往榆林求学。他先到附近洛河川的吊坪村找到了曹力如,把他的行李放到毛驴背上,因为曹力如这时从榆林回家过春节来了。然后,两个人就一同来到保安县城找到了王子宜。当年三个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分别了一年之后又走到一起来了。三个人结伴上路,兴高采烈地向榆林城走去。王子宜和曹力如尽管比刘志丹早一年到了榆林中学,比他要高一个年级,但他们之间的友谊依然不减当年,从此以后,一种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把他们三个人紧紧地维系在一起,最终成了革命路上的亲密战友。

从保安县到榆林城五六百里,都是山路。平时客商来往,怕土匪抢劫,都是结伴同行,要是贩运贵重货物,还得出钱请官军保护。但是刘志丹求学心切,和王子宜、曹力如三个人经过几天的跋山涉水,总算平安无事地到了榆林中学。

当年的榆林中学,可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它不但是陕北23个县的最高学府,也是陕北开一代风气之先、传播新文化和进步思想的摇篮,更是刘志丹梦寐以求的地方。当时榆林中学的校长叫杜斌丞,是陕西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在他的影响下,榆林中学渐兴民主风气,民主思潮也开始输入这座边塞城市。在榆林中学的图书馆里,公开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这里不但有从省城西安来的省报,还有从北京来的许多进步刊物,如《新青年》、《每周评论》、《向导》、《新湖》和陕西省进步学生组织“共进会”的会刊《共进》等,这让这座闭塞的边陲重镇同当时的民主思潮息息相通。

校长杜斌丞为了振兴教育事业,不但极力主张校政改革,而且想办法到外地聘请名师来校教学。刘志丹到榆林中学后,正是魏野畴、李子洲、呼延震东等进步教师陆续来榆林中学任教的时候。由于他们积极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榆林中学的面貌开始改观,民主、改革的思想逐渐变得活跃起来。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最喜欢的民间故事

    青少年最喜欢的民间故事

    读书不仅让孩子得到趣味,得到成长,成为一个读书人。在浮躁的环境中,也更加可以让人保持一个安静的状态,让他的心灵家园更为丰富。同时,当他把读书当成单纯的享受,对他的性格养成和接受方式的训练大有裨益。一个阅读的孩子,思维上比较理性,比较善于主动思维,同时阅读也丝毫不会妨碍他接受新媒介。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启蒙三书

    启蒙三书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厚德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蒙学传世典籍:这里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美丽传说,这里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袅袅余音,这里还有“人之初,性本善”的循循善诱……
  • 历史见证(走进科学)

    历史见证(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机器大战的故事

    机器大战的故事

    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
热门推荐
  • 十年秘密之乱恋

    十年秘密之乱恋

    六岁父亲去世,七岁母亲失踪的康嘟嘟从小被寄宿在小姨家,慢慢长大的她发现失去双亲并不是偶然,一切仿佛都和一个叫旻时的男人有关。18岁的她与表哥回到起点重新调查父亲的死亡,不料接下来遇到的人和发生的变故让她无法相信……
  • 冷王霸宠:邪妃誓不低头

    冷王霸宠:邪妃誓不低头

    瑾月身为袁氏继承人无辜被害,是她爱渣男宠渣妹,才导致全家惨死,沦为渣男渣妹联手的牺牲品。没成想柳暗花明让她重活一世,她发誓再不要向邪恶低头。然而还没搞清楚状况已经嫁给了来复仇的冷冽王爷,这个人总是想尽办法折磨她还不能让她死?他道:“舒瑾月,你别想逃跑,你今生就是来赎罪的,你是我的!”她怒:“冷霄,你怎么不去死!”他笑:“你做梦!”她亦笑:“你找死!”发誓终有一天宴冷皇朝有她横着走……
  • 恶魔校草:我穷亦不会输

    恶魔校草:我穷亦不会输

    她,不过是一个穷家孩子,凭着努力考上了贵族学院;他,竟然是一个富家少爷,因为初恋成为了冰山王子。天杀的他们遇在了一起..精彩片段1:苏子言靠着汤果薇那么近要干撒?他是要吻汤果薇吗?越来越近了,好紧张,肿么办!许久..“丫头,样子帅呆了啊!”what?!当汤果薇红着脸睁开眼时,苏子言已经走了。。。“一个王八蛋---!”精彩片段2:“他就那么好吗?”苏子言咆哮了。“你能不能先听我说。”汤果薇声音被苏子言压得很低很低..“你说。”“其实我和卓亦雨不过..”怎么解释呢,汤果薇也急了,她该怎么解释。“不过怎么?没话说了吗?”汤果薇的不语让苏子言怒气上升..“唔..”苏子言覆盖上了汤果薇的唇..
  • 我家小尸妹

    我家小尸妹

    灾难降临,宅男杜然带着小尸妹末世纵横。“我要活着!在这丧尸称霸的世界,我要用自己的力量,,保护朋友,保护我的她……”更新时间:早上十二点、晚上十点半不定期爆更。本书以签约,请放心收藏
  • 此生不悠然

    此生不悠然

    忘忧草忘了就好,梦里知多少,某天涯海角某个小岛,某年某月某日某一次拥抱,轻轻河畔,静静等天荒地老。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当爱情就此结束时,我们能做的还有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与许仙,那时的爱情,纯真的美好的回忆,九月,夏,未央。
  • 轻色:和美女作家谈恋爱

    轻色:和美女作家谈恋爱

    《轻色:和美女作家谈恋爱》是美女作家桢理的一部言情小说集,包含了多篇因其作品中轻情节的描写而引起各方争议的中篇小说等。
  • 名门孽婚:赖上大龄剩女

    名门孽婚:赖上大龄剩女

    优质剩男顾北和大龄剩女刘雅亦,一个是冷面上司,一个是职场菜鸟。两个原本身份尴尬又很不对盘的人,前一秒还在超市里为了一包零食大打口水仗,下一秒就被人精心安排到一个桌上相亲。一场相亲,两个吃货,面对他们神一样的母亲大人,无奈走上了秘密“同居”的“不归路”……
  • 韩娱之2015

    韩娱之2015

    2015年的某天,一个普通的留学生无意间闯入韩国娱乐圈,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我的未婚妻是道士

    我的未婚妻是道士

    一个初中生屡次告白失败结果一次误撞到一位少女,少女临走警告一句。结果这位初中生的人生开始发生了转变,第一天晚上就有鬼来找自己。结果第二天自己学校来了一位转校生,就是昨天警告我的那位女生,而且当着全班的面前宣布她和我定下婚约的未婚妻。而且自己这个未婚妻竟然是道士。另外一个书名《我的未婚妻与青梅竹马惨烈的修罗场》
  • 九阴赤决经之英雄再起

    九阴赤决经之英雄再起

    九阴赤决经乃天下第一武学奇术,它包含无数神奇招数,诡异莫测。千百年以来都是,武林梦寐以求的终极武学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