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66600000034

第34章 麻雀案(2)

这一天,我才知道,不仅是父亲,村子里也有了议论,说吴静川被一抹到底轰到乡下来了,还有闲心,把手伸到破屋檐底下的窟窿里去掏家雀,他竟不怕蛇!一开始,人们以为老头是饿的,拿它充饥,后来却又发现,他把麻雀捣得稀烂,又都给扔了,越发觉得这老头古怪。又以为他是因这麻雀,弄得身败名裂,潦倒到如此地步,那是恨的,弄死还不罢休,还得大卸八块,这老头八成是得了气迷心!

只有我读了几年书,才想到老头可能是在解剖麻雀。他凭借头头们遗忘了他,竟把关他的小破屋变成他的实验室。不过,前景是可想而知的,只能一败涂地。就是没人注意,加以干涉,守株待兔,能逮几只?我突然又想,解剖,证明自己对了,不是罪加一等?证明自己错了,哪儿去求得宽恕呢?不过证明自己罪有应得,他想达到什么目的呢?想到这儿,我就一下坠入五里雾中。没准儿,他真有点儿不正常了……

我把这事告诉了父亲。那会儿,他正要做饭,手里拿着瓢,里边盛着棒子渣。他什么话也没说,把瓢放炕上了,伸手到烟袋里捏烟,要装到烟锅里去,可一撮撮的,全都碾碎了,撒了一炕席。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拿出长者的威严,对我说:“毛主席说,消灭麻雀,咱不能有二话。”他呆呆地望着身边的瓢。那瓢是黑红色的,裂开的地方用一段绳子缝上了,有年头了,那是母亲和他结婚时从姥姥家带来的。他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又说:“你妈去得早……我是风前残烛……咱可不敢惹是生非。”半天,又问,“我的话,你可是听进去了?”我向他点点头。我是个早熟的孩子,更何况我也不小了,父亲又当爹又当妈,我从来不背逆他。

这以后,父亲照样儿逮麻雀,就是变得有点儿神神叨叨的,动不动给我讲起麻雀来:“这麻雀,要是有一群,百八十只的,一大片庄稼,它连吃带弹的,几天就给糟蹋了。高粱、谷子,只要是小粒的,毁一趟子很容易……麦子,挺大一穗,几嘴就啄散了。谷子割下,晒几天,有时,它就给搔光了。它弹得满地都是,就蚂蚁待见它……”

父亲对麻雀,那是太了解了,他能说出一大串:麻雀每年生三至四窝。最少四个,最多七个。五月份五个,外加一个臭蛋。春天,树叶长全了,麻雀全在树上落着。四到八月产子,回窝住。这时逮它的办法,就是拿亮儿,堵它的窝,掏它。要是手伸进去,觉得窝里特别凉,那就是掏错了,里边有蛇。支一张网逮它,也是好办法,麻雀一撞上,把头、翅膀、爪子伸到网眼里,就拔不出来,自个儿在网上坠一个兜,等你去摘。冬天,它钻柴垛、谷垛。要不就是住牲口棚、猪厩,在椽子间一鞧,用手电照,拿一根长杆,前头安个尖,一扎,就把它扎下来了。

一天,父亲又说:“麻雀也吃虫子,专治粘虫。有时闹粘虫,一宿能把叶子都吃光,是绿色的都吃,庄稼没了,还吃树叶子……”说完他愣怔怔地看着我,他说走了嘴,他太懂得麻雀了!“我说过麻雀专治粘虫?”他又反问我。我睁着眼睛,静静地看着他,不敢吭声。父亲把脸转开了。一会儿,我发现,一行老泪顺着他那多皱的脸无声地滑落下来。

唉,要说实理儿,麻雀有害也有益,老农民谁不知道?什么鸟儿也没有麻雀这样随随便便地和我们庄稼人住在一块儿。见它糟蹋粮食,心疼呵,恨它,咒它。庄稼成熟时,扎草人,敲锣,防它,轰它。可闹粘虫,用它,指它。不用说,孩子闹,大人们从墙窟窿里掏一只,拴根绳,当玩意儿。天空上什么也没有,怪乏味的,大人也想它,三五只的,在你面前一闪而过,或者干脆落在离你几步远的篱笆上叫唤,也平添了几多情趣……麻雀呵,麻雀!可毛主席说消灭麻雀是科学结论,我才吃过几个大盐坷垃,我胡想些什么呀!

父亲照样逮麻雀……

天阴得像个大水盆,眼看要掉点儿,人都从地里往家里跑。父亲借口腿脚不好,先避避雨,不跟人家一道,自个儿落在后头。可他躲不过我的眼睛。麻雀都在忝子叶底下躲雨,雨水越积越多,变成沉甸甸的大水滴掉了下来,麻雀的毛都给打湿了,飞不起来就往下掉。小时候,我们常常脱光了,把衣服顶在头顶上,站在大石头边上避雨,回回捡好些,装在袖筒里带回家。

这天,我惊异地发现,父亲还避开我,他把逮到的麻雀送吴静川那儿去了。

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我想起母亲临终时对我的嘱咐:“心疼爸爸……他只有你这么一个亲人了……”我的心都乱了。我久久地站在山坡上,让雨后的山风,把我吹个透心凉。

我很晚才回家,进屋时,父亲已经回来了,可饭没做,屋子没有收拾。外边的雨又下起来了,而且是瓢泼大雨。父亲木呆呆地坐在枣木墩子上,见我进屋,他腾地从枣木墩子上弹了起来。我们斜对角站着,对视着,至少有五六分钟。可怕的寂静,只有雨声哗哗。父亲眼睫毛闪动着,回避着我的目光,他有点儿手足无措。一个立闪,一个炸雷,父亲颤颤的,有些站不稳了。可我一时动弹不得。一贯谨小慎微的,历来让我别捅漏子的父亲,今天后晌发生的事和这会儿的奇异举动,一下子把我定住了。

雨顺着敞开的门,泼进来,抽打着我的后背。我的牙直打嘚嘚。又一阵风,门自个儿“砰”然一声关上了。我倒退两步,把背顶在门上。

父亲喃喃地说:“我,我……我不是成心瞒着你……他,他不是疯子,他什么都懂,他说得全在理儿……你知道吗,谷码子,麻雀啄几下,就把灌浆的线啄断了……那会儿还没成粒,有水儿,它喝,谷线就干了……我老了,才发现,可……老吴全都知道……他不是为麻雀护短……”

他见我没吭声,突然转过身去,从墙窟窿里抱出一大摞书来。

我接过来一看,全是关于鸟类研究的书!哟,父亲,他为吴静川窝藏“毒草”,老头儿吃了豹子胆儿了!

我查到有关麻雀的资料:

北美本来没有麻雀,欧洲人曾一度认为麻雀能消灭害虫,就一再地把麻雀输入北美去。麻雀繁殖很快,没多久,整个美国、加拿大就都有麻雀了,对农作物的危害越来越明显……1888年,美国农业部就主张消灭麻雀,可是晚了……至今,鸟类学家们还把麻雀输入北美作为一大憾事……

又有一段:

根据苏联鸟类学家K.H.布拉戈斯克洛诺夫的检验,麻雀在繁殖期间并不消灭多少害虫,雏鸟所吃的大部分是有益昆虫,害虫仅占17%。换句话,麻雀就是在营巢期间,算益鸟也还很不够。

我又找到了吴静川的一段实验报告:

我的解剖化验的结果,麻雀吃的害虫远比益虫为多,害虫占了它所吃昆虫总量的58.4%,害大于益的种类占37.7%,而益虫仅占3.9%。

吴静川和外国专家的结论不一样?谁是?谁非?我的脑子不够使了。

父亲见我手里捏着的书页不动了,慢吞吞地,这才拿出真格的来:“毛主席后来又有新的指示,他说,麻雀不要打了。”

真的?毛主席难道是根据吴静川的结论,修改了自己的指示?那,吴静川的案子不就可以平反了吗?

老话说,见好就收。

“那他还没完没了地解剖麻雀做什么呢?”我问父亲。

父亲答不上来了。

“毛主席的指示公开发表了吗?”我又逼上一句。

“有一阵好像说过,上头不叫打家雀了。”父亲咿咿喔喔,嘴里就像含了口热茄子。

“板上钉钉说是毛主席说的?”含糊不得,我要叫个真章儿。

父亲无以对答。

我舒了一口气。噢,那会儿,我真是太机灵了,吴静川要是攥着这指示,谁敢动他一个手指头儿?老头儿准是听说了,空口无凭……我有办法了……

我要进城去寻找那段指示。我心里想,只要是真的,我就一定能找到它。如果真理是在火里,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向它伸出手去。

我在城里转了几天,我跑了好几个大学。可是,那儿,五层楼的窗口上挂着,石膏像的下边系着件破衣服,脖子上挂着牌子,就像我们乡下轰麻雀的稻草人。我不知向谁去打听。回了村,心里觉得窝囊极了。收完大秋,我还要进城。谁想到,再踏进大学的门,那里武斗也用起了弹弓,那可是用整条轮胎做的,打出去的是半拉半拉的砖头。楼房的玻璃全碎了,人打得头破血流。我不敢再打听。

我扫兴地回到我们山沟沟里。下了车,我真有点儿没着没落,可抬头一看,小山包上,一丛红叶,红得透透的。啊,大自然,生我养我的山沟沟,倒是你四季分明!我不由地,一步一步向它走去。走到山腰上,我突然想起,山的那一面,就是吴静川的小屋。他,现在怎么样了?我的心“怦怦”跳了起来。我匆匆地翻过山去,我看到那棵大柏树,接着看到的却是我的父亲。他坐在那块从地里露出一截儿的疙疙瘩瘩的大石头上,胸前挂着牌儿,一个人在那儿发愣。大柏树上贴着大字报,四周贴着标语。地上尽是砖头瓦块。吴静川屋子的门敞开着……我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跑到父亲身边蹲了下去,眼里涌出了泪水。

山风阵阵,门扇撞着门框,一声一声,“哐哐”作响。

父亲还像恶梦一场,没清醒过来。他只是抬了一下手,我懂得他的意思。

我走近那张大字报。

……

毛主席号召消灭“四害”时,他跳出来,为麻雀鸣冤叫屈,说什么“麻雀有害也有益”,混淆视听,可毛主席有新的指示“麻雀不要打了”,他却又反过来,匆匆地为麻雀罗列罪状,叫嚷什么“麻雀害多益少”。这究竟想干什么,还不是昭然若揭吗?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看着父亲。

父亲摇摇头:“老吴说,麻雀吃虫子还是少数,主要是糟蹋粮食,过大于功。斩尽杀绝,不必,任其发展,也不行。人拧他的胳膊,搜出他的材料。他还央人家,你们千万别烧了,你们把它装档案里去,你们会有用的……唉,他这个人,实心眼儿,不会来虚的。太老实了……”

这,就是结论?我仰头看太阳,乌云把它叼在嘴里,它红红的,没有一些儿生气。

历史沉重的十年翻过去了。为什么毛主席要修改自己关于麻雀的指示?吴静川为什么还要说,麻雀害多益少?现在这一切似乎是明白了,可又是大气污染,要保护生态平衡,鸟儿都成宝贝啦!看来这个世界上的事,差不多可以说清楚了便又说不清楚了……

但,还有一样东西,久久地在我的心里震荡。这位被遣送到山沟沟里来的鸟类专家的内心,总是怀着一种深深的痛苦:他不能当一个无牵无挂的“罪人”。在这个特殊的案件中,他既是“罪人”,又是“法官”。有的人审判人像审判麻雀一样轻率,有的人审判麻雀却像审判人一样严肃……

同类推荐
  • 老农民

    老农民

    1948年,北方农村的一场土地革命引发了一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恩怨故事。黄河北岸的麦香村,生活着一群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安身立命的农民。长工家的儿子牛大胆,地主少爷马仁礼,在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中,一夜之间颠倒了位置。农民当家做主、扬眉吐气把歌唱,地主点头哈腰、夹着尾巴做人接受改造,牛大胆和马仁礼明里暗里互不低头,相互斗法。牛大胆深爱着“仇人”的闺女杨灯儿,却娶了马仁礼的未婚妻乔月;马仁礼打断了牙齿往肚里咽,人前还得小心翼翼赔笑脸,日子过得憋屈窝囊。
  • 四个在押犯

    四个在押犯

    本文主要叙述了虎山监狱在押犯人在狱中的工作生活及在押犯之间的矛盾冲突。监狱干警在对犯人教育改造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有一个在押犯的案件存在疑点,有漏网犯人之嫌,此时恰巧虎山监狱收到一封由省公安厅转来的匿名检举信,信中检举一个名叫老板的人所犯的罪行,并且清楚地指出他所涉案的同伙是正在监狱关押的犯人兆刚,接着一桩迷踪的案中案出现了……
  • 闯荡商海的女人

    闯荡商海的女人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力量,最无私的感情。爱母,是天下最崇高的奉献,最真诚的快乐。为了救母,她闯入为富豪权贵服务的包厢。她干过时装女模,做过厨师,又经营起餐馆,意外横祸将她打入牢狱,经历种种曲折和艰难,她终于把事业做大做强,成为金领丽人。本著着力描绘女性打工族群坎坷遭遇和命运舛误,表现社会和人们对法制建设日益重视,把平常百姓带入法制生活空间,丰富和深化了法制文学内涵,并揭示当今社会官与商、权力与体制之间耐人寻味的关系,令人感叹,发人深省。
  • 大漩涡

    大漩涡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角色。爱情、事业、友谊,人生在带给我们巨大的困惑与苦难时,也让我们享受到爱的幸福。迷失者*终知返,贪婪者*终得到惩治。肉体的苦难与心灵的疾患,已经危机到现代人的生存,可多少人却浑然不知。本书通过商场、情场多方的博弈,讲述了周培扬、方鹏飞、木子棉、陆一鸣等人在事业与爱情上的挣扎与突围,同时也展现了乐小曼、林凡君、魏洁等不同年龄段女性面对婚姻危机时做出的选择,对婚姻尤其中年婚姻危机做了深刻探究。著名作家许开祯在这次创作中,一改往日创作风格,文字深沉凝练,对现实问题剖析深刻,是一次在畅销文学与纯文学间的有力探索。
  • 爸爸是一员将军

    爸爸是一员将军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热门推荐
  • 腹黑爹地,来迟了

    腹黑爹地,来迟了

    一段美好的校园爱情,本应顺理成章的修成正果,却在一步之遥戛然而止!从此,世上又多了一位单亲妈妈,夏小遥带着宝宝艰难地生活着,却还在期望着孩子他爸回来。他真的回来了,却不再是大学时夏小遥所认识的那个少年,而是化身为从国外回来的投资客,和他一起回来的,居然是曾经的大学室友吴珊珊!是再续前缘,还是知难而退?这可不是夏小遥所能决定的!因为,一大一小两个男人都声称不能没有她!夏小遥决定遵从心底的想法,和深爱的人在一起,却发现似乎总是有着许多莫名的力量在阻碍着他们,甚至,三年多前的分离真相也开始露出水面,这一次,他们的结果会不一样吗?本文一对一,宠文,喜欢的亲们记得收藏哦,8然--哼哼!【好奇宝宝篇】某宝:妈妈,我真的没有爸爸吗?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有。某妈:宝宝当然也有爸爸了,只不过,宝宝的爸爸不和我们住在一起。某宝:哦,为什么不和爸爸住一起呢?要是和爸爸住一起,我就可以和爸爸一起玩了!某妈:这个--,爸爸他也要上班啊,所以不能和我们住一起啊!某宝:那爸爸不放假吗?妈妈上班也要放假的哦!某妈:爸爸的工作很忙,没有假放的,所以他才能赚很多钱买房子给宝宝住啊!你知道吗?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就是爸爸买的!某宝:哦,那我们已经有房子了,可以让爸爸回来陪宝宝了吗?某妈:还不行哦,这个房子还欠了好多的贷款,所以爸爸还要继续赚钱才可以。某宝:哦,那爸爸什么时候可以还完钱啊?我想爸爸快点回来陪我玩--【痴情男人篇】某男:遥遥,我回来了。某女:嗯!某男:我好想你!还有我们的孩子!某女:你就知道一定是你的?某男:我就知道!某女:好,那个吴珊珊是怎么回事?某男:我们俩没什么。某女:那你们怎么一起走,又一起回来?某男:那是因为,我以后再告诉你。某女:宝宝,我们走!P:简介无能,文文精彩!
  • 天下第一坑

    天下第一坑

    网文作者多如牛毛,小爷我暂且只取一瓢,听闻某坑货又开了新坑,小货你且随我去瞧上一瞧。瘦骨嶙峋的小毛驴上,一个薄衣少年笑唱着,身旁飞舞着一只长着透明双翅的小兽。大大,咱们已经在里面了。小兽口吐人言。哦!之前答应过他要写简介,那就把我之前说的话记录下来,送与他作简介吧。这样也可以?!没什么不可以。
  • 黑色星期日记

    黑色星期日记

    自我的17岁生日之后,我的身边发生了一系列超乎科学的事情。首先是如同真实的梦游,再是被别人和一个出了车祸的男子交换左眼,然后捡到一个名为《黑色笔记》的日记本……里面记载了许多意外和事故,这些东西不像是来自以前的,反而像是来自未来,因为它们一次又一次地实现……
  • 牧云和尚宗本投机颂

    牧云和尚宗本投机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阿拉伯帝国,给世界留下了不可多得的财富,科学,文学,艺术,绘画,都再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其辉煌至今任让世人景仰。而这么一个大帝国,有经历了什么,最终导致泯灭在历史的洪流中呢?这个千年古迷,古阿拉伯文明的秘密等你来探寻……
  • 2010学爱路
  • 都市夜天子

    都市夜天子

    他身背血仇只为有朝得雪,却不曾想在复仇的这条路上会引出无数异乎寻常的经历,开出租,混职场,泡美女,斗间谍,灭藩妖,无数的故事都可称为一段传奇,直至有一日他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地下天子,暗夜之王
  • 夺魂六义

    夺魂六义

    一本武侠六人传,道尽江湖儿女情。他们的故事,会很长,很精彩。
  • 我和学霸谈恋爱

    我和学霸谈恋爱

    我们的青春,没有抽烟,没有堕胎,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恨情愁。陪伴我们的应该只有两个男人:一个温柔了时光,一个惊艳了岁月,我至今都能清晰回忆起,他们一个叫薛金星,一个叫王后雄。非主流女孩李嫣然转学进入邵南市四大名校之一的芷兰中学,误打误撞和高冷学霸王后雄,阳光学霸薛金星同时擦出了爱情的火花,而李嫣然也渐渐完成蜕变,在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女孩之后,也收获了浪漫的爱情...
  • 锦衣行

    锦衣行

    无所不用其极的腹黑锦衣卫,碰上一心复仇,温婉又倔强的琴手。他们一个是官,一个是奴。一个遭万人唾骂,一个受万人排挤。却偏偏被命运一张大网扯进了勒进了同一根鱼线上。“你嫁与我,做我兰家的媳妇儿,我便什么事情都由你!”那个时候,胭脂以为兰绍会是这一辈子的依靠。可是后来,那一夜漫天星辰灿灿,她带着她的孩子永远地离开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