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66600000049

第49章 外婆祭(3)

我考上了大学。我们哥仨托着碗,蹲在石凳上吃饭。二哥问:“你怎么打算?”我说:“去。”二哥说:“家里不能给你寄钱。”我看他一眼:“嗯。”二哥说:“路费那么多,一下子怎么拿得出?”我央求他了:“就要半费……”二哥说:“上中学,把牛卖了。这节,卖什么?”我知道家里难,没吭声。大哥说:“不会不去,这么大了,刚会干活,用你的时候,你走了。没路费,你怎么走?”“我走着去。”我停下筷子,泪水在眼圈里转。阿母出来了:“去,怎么不去?全中学,考上北京的就两个,家里变卖,也得让他去。这不全是政府好,选上他,要供他上学,你们谁有那本事?”二哥吸了一口气:“这下更没指望了,他这一走,就不是咱这达的人了,给政府当儿子去了。咱家,就奶奶有点儿本事。她,一个女人,还盖了房。阿爸那辈没盖成。到这一辈,大哥,文不文,武不武。我一个人,俗话说,一人难担五口。唉,房子,连这老房,大门破成那样了,换个新的都拿不出钱……”房子,是怎样刺激一个庄稼人的心啊!但我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召唤。阿母能感到我的心跳:“去吧,不一定老守着这个家,你外婆他们也都是走南闯北的人。”乡里人,冰啊雪啊,全没见过,谬传,北方人睡觉钻鸡毛;烧滚水,得放几个龙眼干才知道滚不滚;小孩子撒尿,马上变成一个塔……就这,叫阿母有点儿放心不下。我离开家乡,背着十三斤重的大棉被,还有阿母出嫁时,外婆给的一条红毯子,现在用红布打了几个补丁。我带着幻梦、寻求,上路了。

阿母在一次来信里,寄来了外婆的地址,让我能给外婆写一封信:“你上了大学,外婆高兴坏了,只要来个亲戚朋友,都要请她屋里去,讲你上大学的事,说:‘我女子熬出来了,我女子熬出来了。’那么大岁数了,她还到处串亲戚,就为了说这句话:‘我女子熬出来了,我女子有出头日子了。’你快给写封信吧。”舅舅也没让所有的孩子上大学。有个女儿上大学,一年得花好几千,而我上了大学,外婆当然震惊了。她决心要拯救这个家,雄心勃勃,却一败涂地。以我上大学为标志的“女子熬出来了”,再次摇憾了她的心!

阿母认定我的信一定能写好。她一辈子除了去烧香还愿,没出过远门。我的信肯定回回叫她感到新奇、满足,爱不释手。家乡有一条车路,小时候,我去给牛拔青草,总站在路边数汽车。半天,要是能数上二十多辆,就兴奋得不得了。有时,我们几个孩子比赛,看谁在汽车离得最近时冲过马路,这些庞然大物引起我们怎样的好奇心啊!司机急刹车,探出窗口,脸红脖子粗地骂:“死孩子!”我们悻悻地走开了。去番的人回来说,站在车路中间,让汽车在身子两旁不断线地跑。我们似懂非懂,感觉像做梦一样。上北京,懂了,车水马龙有了依据。红灯,就是筑起堤坝;绿灯,就是开闸放水。在家乡,过年过节、办喜事才宰猪,宰一头猪,轰动一半个村子。大学里,天天有肉吃,一人一天少说一两,一万多师生员工,就是天天吃掉十几、二十头猪,这是什么气派呀!学校里吃炸鱼更新鲜,一人一条,端到饭厅边的小树林里吃,内地的学生竟然不会吃鱼头,也不爱惜,把鱼头都掰下,码树根上,一堆一堆的。饭后,清洁工拉走好几车!经过饥饿,来到的好像是另一个世界,我真是感叹不已!

给外婆写什么呢?我的笔顿住了。开始寻找外婆的思想轨迹……她在我们的赤土地上没有找到出路,去了异国他乡。没把女子都带走,那是她脑子里的传统观念,这是故土,是根。女子的遭遇,使她对这土地更失却信心,形成一个观念,只有去番,才能拯救危难。阿爸、大哥却没有如她预感的有出息,又使她迷茫、痛楚……我上了大学,对她来说,真如石破天惊,蓦然回首,才从这古老、贫瘠的土地上,看到女子新的希望……但我终于没写下去,我看到外婆给阿母陪嫁的红毯子。冰雪的北方,我没有褥子,夜里冷了,在薄薄的破毯上抗不住寒冷。我把阿母让我带来的大棉被卷成筒,钻进去。阿母没熬出来,家里的日子还很拮据,一年里,只能偶尔寄点钱,一回三块、五块。有时,有顺路的,让捎来点儿龙眼干,信里又告诉我,把那袋龙眼干的小口袋拆了,去做条裤衩。想起阿母,我眼里涌出了泪水。我不想打碎外婆的梦,也不愿意向外婆要这要那,不仅海外关系是极麻烦的政治包袱,我身上还有着阿母那股咬牙的劲头儿。没有路费,整整七年,上大学加上再教育,我没有回一趟家乡。我知道,阿母望眼欲穿!

在我的隔壁房间里,住着一个归国华侨,据说他写了好几本反动日记,成了右派,毕业后,分配没有单位接收,就这样搁浅了。我们吃饭的大饭厅,只有桌子,没有凳子。他吃饭时,把饭碗放好,离桌子一尺远,立正,左手搁到背后,右手拿勺,躬下身去,九十度,舀一勺,放嘴里,而后挺直了身子。嚼完了,再弯下去,还是九十度……真叫人忍俊不禁。看了阿母信中所说的外婆,不知怎么,我马上想起他,举止是那般的可笑!

但有时,我心里又有些惶惑。阿母,她也觉得,自己是熬出来了。在知道我考上大学的那些日子里,邻里来向她祝贺,她总是满脸生辉,那是出自心底的喜悦,她感激政府,感激新社会。儿子到北京上大学,从她一个人拉扯六个孩子的时日起,哪曾有过这样的奢望!外婆是天真,不也抓住了明证?……我终于没给外婆写信,却也一直攥着她的地址……

经过一番苦难的历程,我三十多岁才结婚。一年多后,妻子为我生了一对双胞胎。那是号召独生子女的那一年,也是有事业心的知识分子,赶上可以搞事业的年代,我真发愁了。这回,阿母来信,又提到外婆,说是外婆百十来个子孙里,就这么一对双胞胎,她很喜欢,问孩子需要什么,还有就是,想要一张孩子的照片。我心里笑她:又是老天真,她总是不合时宜。不过,这回倒是想给她寄张照片去,不管怎么说,外婆已经是九十高龄的人了,我应该满足她这点愿望。可那会儿,我和妻子忙得连轴转,不夸张,我们每天也就能睡四五个小时。给孩子照相的事,也就老拖着。

过不久,阿母却来信告诉我,外婆在新加坡去世了。这时,我心里忽地一动。我怎么拖拖拉拉,我有些对不起外婆。细细地想,我是对外婆没感情。

我回了一趟老家。家乡,是全国有名的侨乡,这些年有了惊人的变化,鳞次栉比的全是新房。家乡,历来有个传统,去番,就是为了挣钱回来盖房,光宗耀祖。早年里,有个华侨盖了一幢小楼,走廊的墙上全是字画。楼顶女墙上,有雄鹰展翅、鲤鱼吐水,还有一组戏装人物,一个个小人是灰泥捏的,安在弹簧上,在风中微微抖颤着。家乡烧各种纯色的小细瓷碗,匠工把小碗打碎,用一块块碎片贴在那上边,盔是盔,甲是甲。整幢楼房是个艺术品,那时尤其触目。这会儿不是个别的几家几户,而是连成了片,有不少是颇为考究的三层小楼,不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雕琢,都比较规整,方方块块,但仍有家乡特色,都有天井。侨乡竟然有很多这样的小楼群……

阿母显老了,不过身子骨还硬朗。我一到家,她就忙着张罗给我做吃的,而后就坐着看我吃,那眼神就像小时候,看我吃烤鸡蛋一样。好吃的真多,我吃了这样,吃那样,我吃东西总是那么香。阿母看着看着,笑了,笑得那样满足。

夜里,我还和阿母睡一张眠床。我们靠在床上,阿母身上搭着毯子,我们说话儿。于是,又说到外婆。阿母说:“外婆躺在病床上,最后那几天,还说到你,外婆说:‘我这辈子对不起女子,她可真不容易,自己熬出来了。三的有出息,不知怎么,有出息的孩子,我就特别疼他。可他恨我,没给我来过一个字。’”阿母在这些问题上历来全由着我,她怕我违反了政府的规定,影响我的前途。她是极真诚的,没有政府,你哪上得了大学?不过,这回,她这么说,显然是认为我做得不妥。我低着头。阿母从床边的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包,慢慢解开,里边是对金镯子。她说:“外婆其实是喜欢你的。她临终时说,这是留给你的,一个孩子一个。”噢,这老天真!我没说出来,摸了摸那对金镯子。阿母又说:“外婆家也盖房了,过两日给外婆做‘忌’,你去看看吧!”我说:“舅舅家回来人了?”阿母说:“外婆的骨灰送回来了。外婆留下话,要盖房,没人回来,就让亲堂们住。就在老房那地方,翻盖了,三层楼。”最后都是老天真,没人回来,她还要盖一幢楼。

我终于又上了一趟外婆家,确实是幢挺漂亮的三层小楼。我寻找那丛竹子,可惜,它已经全无踪影。在厅堂里,我看到了外婆的大相片。彩色的,她从镜框里冲我笑着,这回不知怎么,觉得她跟阿母不怎么一样,比阿母舒展,好像骨架大一圈。她显得很独特,是个有血有肉的外婆了。我终于理解了一个远离故土的老人的心。但我已经让她抱憾而去了。我为她流了泪,并按传统的习惯,为她烧了纸。

临走时,外婆家的亲堂陪我走走,里里外外看看小楼。在围墙的一角,我发现有几块青草石雕的竹筒,都是两三节竹子,还有竹枝竹叶。枝叶全贴在圆圆的竹筒上,是高浮雕。我说:“这是……”亲堂说:“这是你外婆那间房的窗栏,盖小洋楼,没用了,就扔在这儿。”我说:“这好,我要。”他笑笑:“要,你就带走吧!”我把它们捆在自行车后架上。他突然又说:“你二哥上回来时,说,这得花多少工?钱多了,就瞎花。有什么用?这能供起来吗?你知道,他不喜欢,我们也都不懂。这,你还能带到你做事的地方去?又笨又重。”“噢……”我不知怎么回答他,只是知道,我必须把它带走,首先要穿过那片方圆几里,已经栽活了几片松树的赤土地……

同类推荐
  • 狮子吼(残缺本)

    狮子吼(残缺本)

    《狮子吼》八回,清代资产阶级革命派小说,书名取睡狮猛醒怒吼之意。本书长于思辨和议论,短于人物形象塑造。运用荒诞手法,集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于同时,共同从事反专制、争民主的正义斗争,这种打破时空界限的幻想艺术境界,在古代小说中是极少见的。
  • 车头爹 车厢娘

    车头爹 车厢娘

    《车头爹车厢娘》(作者刘华)是一部缅怀中国铁路的蒸汽机时代的长篇小说,这是对一个激烈变动的时代和一个铁路世家的书写,这是关于一个国家的大规模建设时代的史诗性长篇。《车头爹车厢娘》讲述从抗日战争中沿着铁路走出来的枣庄奶奶和他的子孙们,亲历了一个为铁路而热血沸腾的时代,火车的汽笛声是深入奶奶精魂的生命之声,枣庄奶奶的一生见证了铁路飞腾的时代和铁路工人建设国家的历史:他们出身铁路世家,他们为铁路而生,他们为铁路而死,他们追随铁路走向四面八方,他们因铁路而进发出生命的激情,他们是中国铁路史和中国工业化历史的建设者。
  • 情难独钟

    情难独钟

    那是一段情感的起点,是在那个阴冷的冬天。那天,危思和一帮刚进厂的新工铺设电缆时,有个素不相识的姑娘递给他一双帆布手套。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傲风·诸神大陆I

    傲风·诸神大陆I

    君王器出风云变。飘过诸神大陆的云朵卷起睥睨天下的苍茫之气,而与你的千年之约即将实现——她的同伴都知道,她以“秦傲风”之名担负的愿望不止寻父或救母。她率领他们踏上过天地万象台的阵法,又将暴乱的星辰从非雨城带去梵帝宫;她与他们横穿冰雪的荒原,在天地规则的银色光华下名震诸神,但她始终记得曾有一人誓以地狱莲花为聘礼,用一千零三十一年八个月零七天的想念,铺成永恒归来的路途——往生河畔开出了云色的断魂草,四下却未见流离,未见动荡,仿佛千万年的逝去,也不过是我自你眉梢遇见的一回久别重逢。这片大陆于我的意义,不在“我或你”何时到来,而在“我同你”如何离开。
  • 三侠剑(上)

    三侠剑(上)

    清康熙年间,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绿林高手三侠(神镖将胜英、震三山萧杰、九头狮子孟凯)、三剑(艾莲池、红衣女、夏侯伤元)替天行道,扬善除恶,做了许多行侠仗义之事,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但也与武林邪恶势力结下了不解之恨,因而矛盾斗争愈演愈烈。以秦尤为首的武林败类屡屡设计要杀害胜英及其师徒,使胜英等人时时身处险境。胜英等人无所畏惧,在众英雄豪杰的帮助下,大展才智,屡挫敌手,最终消灭了秦尤等恶势力,并促使台湾王郑克塽接受招安,台湾回归祖国。
热门推荐
  • 校花的十八岁保镖

    校花的十八岁保镖

    迷一样的少年,神一样的手段。他奉命下山寻找那素未谋面的未婚妻,却巧然成为未婚妻妹妹的贴身保镖……老头说“醉红颜,掌王权!”老头还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深藏巧与名!”于是呼,一个妖孽般的少年就此诞生…
  • 三品废妻

    三品废妻

    意外穿越,她是备受欺凌的草包公主,他的妻妾个个踩在她头上作威作福!靠,这个混乱的年代,公主两个字这么廉价,无所谓,落难的凤凰也能成为吃人的母老虎!夫君权倾天下,对皇位虎视眈眈,谁知却被不起眼的她打乱,甚至还夺了皇位?
  • 虔诚

    虔诚

    从一朵花中可以看出一个世界,从一片落叶中可以解读生命。我喜欢诗,喜欢读诗,喜欢写诗,喜欢阳光下静静的味道,也喜欢拿着手术刀去解剖。每一篇作品出来,我能清晰地感觉到内心的疼痛和愉悦,于是每一个文字便带有了我的脉搏和体温。或许,诗歌对我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体,更像是一种修行。
  • 独舞一世华裳

    独舞一世华裳

    苏州有一女子,名唤罗涵,涵与含同音,其父母自小便将其捧在手心,含在口中。琴棋书画,刀枪棍棒,幼时调皮,皆有涉略。都说世界万物易变,终是有一天,正为于豆蔻本该无忧无虑的女子,却是要经历父母兄弟不在身边之苦。她哪知,她父母身份尊贵,却想过平凡日子,可却抵不住想要想要找麻烦之人。
  • 白炽之墙

    白炽之墙

    在世界多了一种新的环保能源后,世界之间是否会更加和谐?人们拥有了异能之后,人与人之间是否会发生改变?“异能者”和“普通人”能否平等地相处?假如不能,那人们之间的争斗是否又会发生变化?
  • 唐世女官:醉蓝问情

    唐世女官:醉蓝问情

    工商硕士生一朝穿越,女扮男装救下慧娘,义结金兰。一起将功夫茶推向大唐王朝。她,入学院,与梁王之孙恩怨不断,被陷害被下药被绑架......她,与张九龄产生感情,但最终若即若离......她,面对张说的深情,手足无措她,被害入狱,张说舍己相救.....她,再度昏迷,却发现身世之谜,她,遭遇暗杀,引发宝藏之争,她,与武帝,有何爱恨纠葛?武周后期,朝廷突变,她如何与武三思、韦后、太平公主周旋?在他和他之间,她的爱该如何诀择?
  • 绝望的那一刻

    绝望的那一刻

    一场突如其来的诅咒,让一个平凡的生活变得恐怖,绝望,我要活下去,并找出的这件事的幕后主使。
  • 杭州爱情故事之财富密码

    杭州爱情故事之财富密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通过小说中的几个爱情故事,阐述中国人对财富的追求。尤其是重点讲述如何才能找到财富密码,实现人类与文明的延续。几个重点故事分别是:良渚文明的繁荣。胡庆余堂的兴衰。娃哈哈和万向集团的兴盛。马云的故事。等。
  • 震惊寰宇

    震惊寰宇

    从孤儿院走出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算成为一名英语教师。然而天不遂人愿的是一次偶然中逆天行得罪了教师评级的评委。满腔怒火的逆天行对其展开了一次斗智斗勇的报复。一切过去之后的逆天行却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就在这时,与他在孤儿院一起长大的两个兄弟:姜涛,范伟成出现在他的面前,从此之后三兄弟走上一条惊天动地的人生之路,步步艰辛,险象环生,从草根成长为叱咤风云的一世枭雄,震惊寰宇。
  • 渎神

    渎神

    江湖恩怨,如发丝缠绕:没有那么多的感情纠葛,没有那么多的恩怨情仇,有的只是平凡中的淡定。为兄弟他浴血奋战,为红颜他不惜与天对抗,生死由己。天下第一神器太初再现,弑天杀神,世间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