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节家品行高尚,仪表不同凡响,秉公执法,办事干净利索,常被人称赞。因声名远扬,在未开始一项事业时,就早已显示出了美好的前景。历史上曾出现的清节家不胜枚举,历朝历代都曾有过。这里着重要讲的,是清朝的尹继善。
尹继善,清满洲镶黄旗人,章佳氏,字元长,号望山。雍正进士,历任江苏巡抚,江南河道、云贵、川陕、江南等地总督。为世宗、高宗所倚仟,后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尹继善祖居盛京,其父尹泰被罢祭酒职后在老家居住。当时雍正尚在藩邸,奉康熙之命前往盛京,祭祀祖皇陵。恰逢天下大雨,即在尹泰家居住。尹泰谈起自己的第五子继善在礼部任职,雍正就告诉尹泰让尹继善去找他。可时隔不久,雍正就登上了皇位,这件事也就作罢。雍正元年,尹继善荣登进士,当被引进觐见雍正时,雍正得知他即尹泰之子,不禁大喜,称赞继善果然是大器之材,并让他人翰林院。
事隔一年,授他为广东按察使,半年后升为汉苏巡抚。
尹继善面部白皙少须,颐丰口大,目秀而慈,嗓音清扬。年纪刚过三十即任封疆大臣,真可谓春风得意,但他将得意藏在心底,待人接物和蔼而周全。他恪尽职守,谦逊处事,但这并不表明他处事唯唯诺诺,相反却具有鲜明果断的个性特征。尹继善任江南河道时,雍正曾下令决开天然坝,尹继善却认为不可。正好浙江省总督李卫人京路过清江,他对此事督促更严,说自己已奏明皇上只要水下决坝是没有问题的。尹继善不仅没有盲从于李卫的指令,而且又上书雍正奏李卫不问河之深浅,只问河水之大小,这不是懂河务的人,并一再表示河坝不可开。尹继善的幕僚见主公不仅与当朝权贵争,又与皇上争,不禁暗暗地为他捏一把汗,甚至有人在另谋出路。而雍正见尹继善的奏折,非常高兴地说:“尹继善如此有主见,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立即加封他为太子太保。
至高宗即位后,乾隆对尹继善更加倚重。尹继善不负所托,一督云南,二督广东,三督川陕,四督江南,每一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尹继善颇具民主意识,善于吸纳下属的意见。每一项决策出台之前,他总是要召集监司以下官员,让他们提出不同意见再由他解释,解释后再提意见,直至无可挑剔再施行,所以很少有行不通的事。
尹继善所处理的大案,有雍正年间江苏积欠四百余历案、乾隆年间卢鲁生伪稿及各种邪教等案,牵连成千上万的人,但尹继善悉心甄别,从不妄戮一人。尹继善又擅长奏对,世宗曾问他:“你知道督抚中有哪些人值得学习吗?他们是李卫、田文镜、鄂尔泰。”尹继善却回答说:
“我要学李卫之勇气,而不学他办事粗心;要学田文镜的勤勉,而不学他的苛刻;鄂尔泰优点不少,值得学的东西很多,但我不学他刚愎自用。”
尹继善四督江南,江南人曾以谚语“吉甫再来天有眼”来褒喻他。像尹继善这种擅长辞令的清节家真是少有,他不仅言辞丰富优美,而且把道理讲得很透彻,能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人信服,也使自己免于祸事,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