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38400000037

第37章 解读《第四十一炮》(2003,长篇小说)(1)

莫言自说:

我一直把“变化”作为自己写作的追求,总是希望新作不重复旧作,即便做不到脱胎换骨,哪怕有一些变化,也是好的,否则我的写作就失去了意义。但每个人都有局限,这局限就是所谓的“风格”。这是令人痛苦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倩。关于儿童视角,在我的创作之初,是一种下意识,后来上海的程德培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这个问题,让我产生了警惕。在以后的创作中,尤其是长篇创作中,我几乎没有使用儿童视角。但这部《四十一炮》,却是我有意识地从我的武器库里,再次拣起“儿童视角”这门生满了红锈的“迫击炮”,当然我也打磨了它。我觉得应该把我的“儿童视角”进行一次告别式的使用。过去我的儿童视角小说中,那些孩子不但精神没有长大,连身体也没有长大;但《四十一炮》中的主人公罗小通,身体已经是成年人,没长大的只是精神。他其实是想借着这个诉说的机会,来完成自己的童年。当他把自己的童年故事讲完,他就应该长大成人了;所以我在后记中写:《四十一炮》之后,我的各种类型的小说,将彼此贯通,成为—个整体。

关于乡土,我想不仅仅是我难以逃脱,绝大部分作家都难以逃脱。即便你给你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地另起一个名字,甚至把许多外地的风景和风俗移植过来,但骨子里,还是你自己的那块乡土。你小说中人物的思想和语言,只能是你熟悉的那部分人的思想和语言。另外,关于乡土,我的理解并不仅仅是指农村。乡土应该是一个和童年紧密相连的概念。也就是说,你童年时所在的地方,就是你的乡土。上海也是乡土,北京也是乡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所有的作家都是乡土作家。对乡土的依恋,是一种普遍的情感,并不仅仅限于作家。这种依恋,含义很丰富,其中有爱,也有恨。

有一种叙述叫“莫言叙述”——评长篇小说《四十一炮》

■吴义勤

莫言的小说则无疑属于小说中的“极品”,而他的长篇新作《四十一炮》就更是一部“极品”中的“极品”。这是一部光芒四射的小说。通常,我们能从某部小说的某一个侧面、某一个角度感受到艺术的光芒,然而,在《四十一炮》这样的小说中,我们几乎在其每一寸空间的驻留都会被那种令人目眩的艺术光芒照耀、震撼。小说中的每一人、每一物、每一场景,每一个语词,甚至那一块块“通灵”的肉,都无一例外地被艺术之光笼罩着,既令人陶醉,又魅力无穷。

思想长着双脚在游走

《四十一炮》的艺术魅力当然首先来自于它奇特的叙述方式。主人公罗小通坐在五通神庙里对大和尚的倾诉是小说的中心情节,而他的回忆、他的想象、他对现实的倾听与窥视则是小说故事的主要根源。在罗小通的叙述里,小说的故事呈现出三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回忆,这条线索叙述的是90年代“我”的家族史,屠宰村村史,“我”的成长史;一条是“我”想象中兰大官(老兰的三叔)传奇性的爱情史和性史;一条是“我”在五通神庙里向大和尚讲故事时双城市正在发生的一切,肉食节的表演、黑白两道的争斗、市长权贵的粉墨登场、老兰的“新戏剧”,等等。表面上,小说由一个人叙述,难免视角的局限和内容的单调,但实际上这却是一部异常丰富、庞杂、近乎无所不包的小说,在小说的三条线索里包含了你阅读一部小说时所能期待读到的所有的东西。这里有历史,有现实,有原始的乡风民俗、人情世故,也有商场、政界的勾心斗角,有传奇性的人物、传奇性的故事,也有爱恨情仇、生老病死,有性,有欲,也有“肉”,有现实的批判,也有对自我和历史的反思。但这一切在小说中又不是写实的或具像的,事实上这是一部充分寓言化和写意化的小说。作家追求的不是对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现实进行精雕细刻的描绘或“全景式”、“史诗”性的反映,而是要捕捉这段历史或现实的本质性的、精神性的氛围与片断。正因为这样,小说中欲望的疯狂、财富的占有与追逐、官商的勾结、原始积累的血腥与残酷、权力的泛滥等等批判性主题都是以夸张的、写意的、荒诞化的意象呈现的,它们都非真实的现实具象,而是一种象征性的精神化影像,但这种影像对这个时代本质的切入无疑又是准确而深刻的。也就是说,《四十一炮》的“现实主义”是一种把现实虚拟化、荒诞化的“现实主义”,这种虚拟和荒诞,没有把读者推离时代与现实,反而使得时代与现实变得更为真实。某种意义上,小说中的“肉神节”、“吃肉比赛”等等情节其实就是对于我们时代肉欲本质的一种隐喻。而反复写到的“雨水”、对“五通神”和“肉神”等的狂热也都是当今时代欲望泛滥的一种象征。莫言说他的小说没有“思想”,实际上所谓“没有思想”,是指对那种说教的、理念的、常识性的、没有生命和活力的“伪思想”的拒绝,而不是反对“思想”本身。从《四十一炮》这样的小说来看,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思想”丰富、复杂得无法总结和归纳,是“思想”自己具有生命和活力,它长着双脚在小说中四处游走,我们无法逮住它。

复杂的人性面貌,隐隐的忧伤

其次,《四十一炮》的艺术魅力还来自于他笔下的人物。小说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无论是浓墨重彩、精雕细刻的,还是几笔勾勒、匆匆而过的,都以其鲜明的性格内涵、复杂的人性面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小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肉神”,对肉的感情,对肉的痴迷,对肉的崇拜以及与肉之间的那种呼应、通灵都决定了他看待世界与人生的眼光。尽管小说中他以对老和尚坦白自己故事的方式企图皈依佛门,但他一只眼睛其实却一直在盯着“红尘”不放,他对雨中女人肉体和乳汁的迷恋,正是他“肉欲”本性的自然流露。而少年时代他对老兰的崇拜、对权力的陶醉、对注水肉的特殊才能也都显示了他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在的人格矛盾。父亲罗通是小说中一个很有深度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乡村“知识分子”,他有个性,有追求,敢爱敢恨,与老兰较劲和跟野骡子私奔是他的壮举。但野骡子死后,他回到家乡,“英雄气”却荡然无存。跟着老兰干是对他尊严的挑战,他的痛苦无人能知,甚至“我”也不能理解。最后在种种谣言面前的精神崩溃,是他真正失败的标志。他的杀人行为,算是他血性的一种回归,但不幸的是他却杀了他不该杀的人。老兰是小说重点刻画的一个人物,他的性格非常复杂,内蕴也非常丰富。对叙述者来说,他先是一个偶像,后是一个仇人。在屠宰村,他有着现实的不可一世的“权力”,又有着足可炫耀的“家族历史”,他一言九鼎,权力、财富、女人应有尽有,有着巨大的精神优越感。但是在与父亲的较量中,他却一直处于下风,在吃辣椒比赛和野骡子的爱情争夺中他都输给了“父亲”。但在父亲私奔之后,他却不计前嫌地帮助“我们”母子,父亲回来后又宽宏大量地重用父亲。在“我”的眼中,他既有风度,又有魄力,与“父亲”的猥琐、窝囊形成了触目的反差。然而,他真的是一个慈祥、善良、大度的圣人吗?小说没有正面回答我们,但如果“我”父母的死真的是他的阴谋的话,那么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阴险、最奸诈、最残忍的恶魔,他不动声色的作恶能力令人恐惧。小说用他成为“我”仇人后四十一炮都打不死他的情节以及他在“肉神节”上越来越风光的情节,隐喻了这个封建性怪胎、这个“土皇帝”的令人恐怖的生存和再生能力。此外,母亲杨玉珍、野骡子、娇娇、甜瓜、姚七、苏州,甚至兰大官、秃顶市长、沈瑶瑶、黄香云也都是令人过目难忘的形象。作家不对笔下的人物进行道德的评价,而是极力挖掘与展示他们的人性深度与命运悲剧。读来既有人性的震撼,又有一种隐隐的忧伤。

他的语言汁液横流

再次,《四十一炮》的魅力还来自于它的语言。这是一篇以“诉说”为主体的小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语言盛宴,缤纷多彩的语言,既赋予小说复杂的意味,又使语言本身获得了再生。莫言是一个语言的奇才,语言使他自由使他放松,他的语言汁液横流,他的细节饱满生动。语言赋予其小说以奇异的激情和想象力,使他笔下的一切都具有了生命和性格,奇思妙想,接踵而至,一草一木,甚至一块肉都会跳舞。小说通篇以罗小通的“准儿童”视角叙述而成,记忆与想象、现实与虚构、真实与荒诞、现在与过去相交织,童性的感觉、成人的狡猾、自恋自怜的语调与夸夸其谈的炫耀熔于一炉,从而营构出了一种亦真亦幻、亦实亦虚的“复调式”的艺术氛围。主人公罗小通无疑是一个语言的天才,是一个“炮孩子”,用莫言自己的话说:“罗小通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从年龄上看已经不是孩子,但实际上他还是一个孩子。他是我的诸多‘儿童视角’小说中的儿童的一个首领,他用语言的浊流冲决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堤坝,也使我的所有类型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之后,彼此贯通,成为一个整体。”从叙事身份上看,罗小通的“儿童”身份显然是不纯粹的,他是精神性的“儿童”,是对成人世界绝望后向儿童世界的精神回归,因此,他的视角就是一种“复合”视角,他的身份就是一种“复合”身份,他的语言就是一种天真和沧桑相融的语言。不仅如此,莫言在《四十一炮》中追求的不仅是对语言魅力的展示,同时还是对语言“力量”的一种证明。作为一个“炮孩子”,罗小通的语言中就难免谎言和夸张。题目“四十一炮”既是四十一个谎言,又是真正的四十一发炮弹。作家借此传达出一种隐喻,即语言就是“炮弹”。他用语言“复仇”,用语言进行自我想象和自我满足,也用语言进行自我拯救。然而,语言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呢?小说没有正面回答我们,但正如罗小通的炮弹没能打倒仇敌一样,他的倾诉也不能真正拯救他。他能否成为一个和尚,能否看破红尘,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以低调写作贴近生活——关于《四十一炮》的对话

■莫言杨扬

当你在小说中写到了猎枪的时候,读者已经产生了期待,期待着你找个理由把它打响。

杨扬:受《文学报》委托,想就有关的问题向您请教。见有关报道,说是您的作品《四十一炮》前前后后写了两年,是这样吗?写作过程顺不顺手?

莫言:这部小说,真正写的时间并不长,累计起来也就是五个月的时间,但创作过程拖得比较长。《四十一炮》中的一部分曾经作为一个中篇在《收获》发表过,这是1998年的事了。在《收获》发表时,小说题名《野骡子》。这部小说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就是小说的叙事主人公罗小通在跟随母亲收购废品时,曾经收到过一对从山里来的老夫妇用骡子驮来的一门红锈斑斑的迫击炮。他如获至宝,用砂纸把炮打磨得锃明瓦亮,像宝贝一样收藏着。好像是契诃夫说过,如果小说的开篇描写了墙上悬挂的猎枪,在小说结尾之前,一定要把它打响,否则这样的描写就没有意义。也就是说,当你在小说中写到了猎枪的时候,读者已经产生了期待,期待着你找个理由把它打响。《野骡子》只有三万多字,没有机会让罗小通把炮打响,但我知道,他应该把炮打响,这就决定了《野骡子》并不是一部完整的中篇,而是一个长篇的部分。但写完了那批中、短篇小说后,我就开始了《檀香刑》的写作,把《野骡子》暂且放下了。一直到了2002年的8月份,才开始续写。写了几万字后,又一次放下,因为又有一个让我激动的构思出现了。于是我又开始写那部新的小说,这部小说因为遇到了结构的问题,再次搁置。春节过后,当这部新的小说的结构问题基本解决成了“煮熟的鸭子”之后,就开始继续写《四十一炮》,四月份基本完成,做了一些修改后,就交稿了。

没有变化,我的写作就失去了意义。

杨扬:我粗粗阅读了《四十一炮》,印象中作品依然保留着莫言原有的风格,但也有变化。先说原有的莫言特色,我想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是儿童的叙述视角;二是乡土本色。从《透明的红萝卜》,到“红高粱系列”,以及《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您好像对这种叙述视角有一种偏爱,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写作时觉得这样写比较顺手?另外,就是您对山东农村好像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创作上的依恋,作品的背景基本上都在那儿,是不是这样?有什么原因吗?

同类推荐
  •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收录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剧本、译文以及建筑方面作品,共分四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林徽因全集》。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在鹰眼的那些记忆

    在鹰眼的那些记忆

    本书大部分收集的文章写于作者在Iowa读书期间,在作者从Iowa回来后的三年中,他一直在向原来的这些文章补充其认为值得记录的回忆,以至现在形成了您所看到的整本书,只为记录下昔日最真实的记忆和想法。
  • 解放成都

    解放成都

    大西南著名的都市省会——成都,自两千多年前古蜀国开明帝时期建城以来,一直都用这个名称,是中国各大城市自建城到如今仍沿用原名的惟一城市。
  • 煽

    本书为随笔集。书中收入了海岩关于做人、处世、谈情及成功的的文章,配有图片。
  • 戴望舒作品集(六)

    戴望舒作品集(六)

    一九二八年,戴望舒从法译本《西班牙的爱与死的故事》中选译十二篇小说(另有《良夜幽情曲》和《夏娃的四个儿子》二篇为杜衡所译),分别于当年九月和十二月,以《良夜幽情曲》(收入小说七篇)和《醉男醉女》(收入小说七篇)为题,分作上下两集在上海光华书局出版。上集有译者的《题词》,下集收录孙春霆所作《伊巴涅思评传》。一九五六年七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根据译者遗留的改正稿,并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润,以《伊巴涅思短篇小说选》(共十二篇)为题印行。本辑收入的十二篇小说和译者《后记》,即依据这个版本。
热门推荐
  • 极限圣核

    极限圣核

    穿越空间却穿越了时空,古老的武术魔法和未来的科技激烈碰撞,身为科学家的赵绝将如何在这个世界变为强者?一切都是未知。
  • 昭昭酌华之狐狸请上道

    昭昭酌华之狐狸请上道

    情深似海,一滴清泪,荡起层层涟漪。漫漫长路,一声愿意,追随天涯海角。是仙劫,亦是情劫,一切终究躲不开缘分。缘起缘灭,天堂还是地狱,问天下难事何事最难解,只道是:情之一字。小剧场一:世人皆知狐狸多修妖,当青丘山上降临了一只千年不遇的九尾狐狸时,妖界振奋了。可那知这只狐狸却反其道而行之,放着坦荡荡的妖界之路不走,偏偏要走那苦逼的修仙之路。都说修仙苦,修仙累,修仙不如混社会。为此,无妖不感到惋惜,有妖问她:“你为何修仙?”只听她淡淡的回到:“不走寻常路,我为自己代言。”众妖绝倒。小剧场二:“世人说,三十三重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五百五十债,情债最难偿。”灵九儿摇晃着洁白如玉的脚丫,口含不老果,望着手里的小说,含糊不清的念着。想来这山下的翠花整天看着这书,如痴如醉的,借来一看的确令人魂不守舍废寝忘食。灵九儿将书一抛,冲着一旁谪仙一般的白衣道人甜甜地一笑,“道道,你说这九重天我也陪你去了,相思病我也帮你治了,至于情债还是你欠我的。这般算来,你该如何偿还与我啊?”白衣道人,眼眸一抬,淡然的开口道:“贫道别的没有,一身修为还是值得一提的。若是你当真要我偿还,唯有给你无边道法。”灵九儿坐直了身子,眨巴着好奇的眸子:“什么道法?”白衣道人眼中滑过一丝狡黠,拂尘一挥,露出一抹摄人心魄的微笑,淡淡的开口道:“人道!”且看一只狐狸与圣洁的道人之间爱你,如何开展一番压倒与反压倒的故事!
  • 奇墓诡记

    奇墓诡记

    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人点烛,鬼吹灯,堪舆倒斗觅星峰;水银斑,养明器,龙楼宝殿去无数;窨沉棺,青铜椁,八字不硬莫近前;竖葬坑,匣子坟,搬山卸岭绕着走;赤衣凶,笑面尸,鬼笑莫如听鬼哭
  • 文殊菩萨献佛陀罗尼名乌苏吒

    文殊菩萨献佛陀罗尼名乌苏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刻印世界

    刻印世界

    刻印世界,这个传奇的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力量。器具刻印、化身刻印、武学刻印、魔法刻印各种难以想象的刻印构成了这个奇幻的世界。真正的强者不是脉力等级高的人。对刻印有着非一般的理解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给第二第三个收藏的观众老爷跪下了!T.T第一个我自己……还有第一张推荐票!
  • 天夭

    天夭

    宇宙者,无始无终,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前无后,其大无外。人体也,不见其首,不见其尾,不皦其前,不昧其后,其小无内。古往今来,外探宇宙,内窥人体,穷智者之智,未知其一二,或有所得,传为神灵,留于世间。有一个世界的人们从未停止过修仙的步伐,仙道文明璀璨夺目,光耀万古,数不尽风流人物于红尘中争渡,或挫其锐,解其纷,和光同尘;或致虚极,守静笃,自然清明……求真路上多故事,修仙飞升少美谈,有道是,世无常,命多舛,执于念,不外是人生路;多情苦,无情苦,痴于情,总归是红尘误……
  • 天狼——狂女镇天子

    天狼——狂女镇天子

    恨!投胎没投好,生于侯府为嫡女本该享尽尊贵,却被娘亲当做上位的棋子,最后还被打成庶女,一落千丈,被父亲更是早早的当做礼物送到了王府,虽是嫡女却被最亲的人毫无亲情的利用;恨!遇人不淑,有眼无珠,本以为嫁入王府可以平安一生与哥哥有个照应,与亲如姐妹的姐姐李姚芳可以和美平安,不求独得恩宠,只求平平安安,没想到根本就是王爷的玩物,李姚芳的踏脚石;恨!唯一真心相待的哥哥李文末却战死沙场,尸骨无存,还未见得最后一眼;恨!老天不公,自己太傻太蠢!错把小人当至亲,一生胸无大志不得善终。异世穿越而来的她许诺:“仇,本姑娘帮你报了!你安心的去,伤你害你之人一个不留,疼你爱你之人,必享滔天富贵!”
  • 智慧做人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做人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善做人者,就可以赢得世人最丰厚的回报。”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如果不懂得怎样去做人,最终还是会失败的。那些在社会上功德圆满、路路皆通的人,之所以能拥有完美的人生,就因为他们一生都在恪守一种既能善始亦能善终,又能韬晦亦能精进的做人智慧!
  • 栀歌云端

    栀歌云端

    女生云端十六岁的经历是一部血泪史:美好初恋、背叛、家斗、被逐、陷害、……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找上她,然后……她在高楼,终身一跃……五年后,她新生归来,满血复仇计划开始。可是,她喜欢单枪匹马的,这个曾经和她讨厌得要死现在又自告奋勇来帮她的人是怎么回事?“我不需要你帮忙!”“那可不行!我要帮你,你没有拒绝的权利!”“凭什么?”“凭你爱我!”“……我可没说。”“我替你说了。”“……”Ps:正文已完结,读者们放心阅读。
  • 叔本华超级成功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叔本华超级成功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内容包括:人生的困惑;永恒;幸福;人格;财富;生存;生活的意志;人性与道德;存在的得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