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38400000044

第44章 解读《生死疲劳》(2006,长篇小说)(4)

尽管朱天文一心效法胡兰成,张爱玲的幽灵始终徘徊不去,此无他,胡兰成美学原本的基础就在于与张“比斗”。朱认为新作《巫言》是挥别胡师的起点。然而仔细读来,张与胡依然继续在其中争取发言权。朱天文在《世纪末的华丽》中开始构思“巫”的意义;胡兰成向往的日本神道祭祀的神姬之舞,经过黄锦树专文点破后,无疑更促使朱落实她的灵感。而朱希望将文字下放民间日常,还给本来面目,一一贯彻了胡的生命哲学。

但朱自谓“解散”此前的华丽风格,其实是当年张爱玲对胡兰成的建议。朱谈叙事“离题”之必要,虽曰取法卡尔维诺,其实祖师奶奶早已经先到此一游。最近出土的张爱玲散文《重回边城》仍可为一例。朱在台湾二·二八纪念日喧嚣后,写政治如洗衣(《二二九·浣衣记》),而张冷眼看政治如更衣,乃有《更衣记》;《巫言》以焚烧一切文字和文明的意象作结尾,则让我们想起张的《烬余录》。

但张、胡的影响岂仅止于朱天文?在当代台湾文化、历史脉络里,胡的意外现身凸现出一个社会想象的矛盾症结:中国是政教图腾还是抒情符号?日本是帝国殖民霸权还是礼乐文明典范?女性是情爱主体还是“格物”对象?“张爱玲”是学问还是欲望的伪托?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问题在台湾所投射出的爱恨、虚实反应被不断渲染放大,甚至成为全民运动。最近张的遗作《小团圆》出版造成的轰动,又是一例。朱天文、胡兰成、张爱玲三人所形成的“连环套”因此不只是文学公案,而成为一探当代台湾复杂的“感觉结构”

(structure of feeling)的有利角度。

从“右边”里面往“左边”靠,以极度写实反现实,藉“巫言”重建“私语”,朱天文姿态是够独特的了。而她的新作到底代表了她的突破,还是她的偏执?我无意暗示朱天文只能在胡兰成、张爱玲的阴影下写作;恰恰相反,我认为因为有了朱天文,张胡演义才变得如此多彩多姿。就像莫言之于当代大陆小说,朱天文的意义难以用简单的学院标签为她定位;她无意引领任何风骚,却终成为见证当代台湾文学众多转折的枢纽人物之一。

中国古典小说传统颇有以“言”为题的佳作。

晚明冯梦龙的“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应该是最有名的例子。清代中期的《辜妄言》、《型世言》、《野叟曝言》都是大型说部。当然我们不曾忘记《红楼梦》的偈语“荒唐言”。“言”者,说也,但又暗含多义。“言可为心声”(《法言·问神》),亦可为“口之利也”(《墨子经》)。言是叙述、讽谏(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是“志以发言”(《左传》);言又是意在言外,言不及义,言多必失。小说本为虚构,以“言”名之,自然衍生不同解读方法。

莫言和朱天文在新世纪分别以不同形式的“言”呈现他们的创作观。他们未必明白“言”在叙事传统里的渊源,但对小说的功能都有不能已于言者的想法和做法。顾名思义,莫言的笔名意味“莫/默”言:不说,无可说,不能说,或者欲辩已忘言——不必说。这里也有一层更深的“失语”的含义,不论是心理的创伤(无言以对?),社会道德的制约(人言可畏?),或是政治的禁忌(莫谈国事?),都让作家讳莫如深起来。然而莫言小说给我们的印象却恰恰相反;仿佛他有千言万语,不吐不快,于是一发即不可收拾。如他自承,长篇小说的形式才最能显现他的能量。噤声莫言的另一端因此是妄语狂言的冲动。《生死疲劳》第17章回目说得好:“狂言妄语即文章”。这一收一放之间造成的张力,正是莫言创作最大的本钱。

弗罗伊德心理学有谓吃和说构成婴儿口腔期功能的两大特征。此前莫言已经以《酒国》写出了一个暴饮暴食的小说奇观,《生死疲劳》则从言说的角度继续发挥。小说有三个主要叙事者,大头婴儿蓝千岁,千岁的爷爷蓝解放,以及名叫莫言的作家。尽管三个叙事声音相互交错,大头婴儿才是主导者。这个孩子生在小说即将结束的千禧年,头大身小,“有极强的记忆力和天才的语言能力”。五岁那年开始讲故事,也就是《生死疲劳》的本事。换句话说,莫言的小说是个“童言无忌”的故事,内容的光怪陆离,人、驴、猪、狗、牛、猴众声喧哗,也就可以理解。但这个大头婴儿又是西门闹第六度的投胎转世,他的故事因此也是个叙事者“返老还童”的重述——小说的结尾就是小说的开始,天真的声音包藏无限的世故。

狂言与莫言的张力不仅显现在《生死疲劳》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端,我们不已经有了另一个实例?1908年,鲁迅有感于中国人的喑哑无声,号召“摩罗诗人”发出惊世骇俗的恶声。鲁迅的愿望注定失落。十年后的《狂人日记》正是在狂言妄语和噤声失语之间,写出了中国文学和文化现代性的根本症结。鲁迅的感触言犹在耳:“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野草·题辞》)《狂人日记》尾声里,狂人喊出:“没有吃过人的小孩,或许还有?救救孩子!”八十年后,《生死疲劳》写一个前世经历太多吃人故事的“孩子”现身说法,口出狂言的恐怖喜剧。

我更以为鲁迅不必是唯一体现狂言与莫言的两难的现代作家。20世纪50年代以后沈从文基本放弃创作,在历史风暴中他选择沉默以对。一直到20世纪末,沈1949年自杀前后写出的系列文字才被披露,题名《呓语狂言》,我们这才理解在作家沉默的表象下,竟有如此惊心动魄的声音撞击他的时代——一个政治话语霸权开始操作狂言和莫言的时代。沈从文的例子不是个案。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有多少作家在狂言与莫言的冲突下,为共和国的历史做出惨烈见证?

朱天文的《巫言》有唐诺为她作跋,开宗明义点出“巫者,巫的文字语言,巫师这门行当最重要的工具或说技艺,唤醒万事万物的灵魂,改变现实的面貌”。巫是远古通灵之人,《国语·楚语》:“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准此,远古的“巫”有上下比义的智慧,光远宣朗的灵视,如是“明神降之”,天地精气为之一通。

“巫”既然上通神鬼,巫的言语想必晦涩玄妙。事实不然,朱天文用大白话写她的《巫言》,偶尔抛出《荒人手记》式的精句警语。这其间的落差才让读者不可思议,也促使我们再思她的用心。她写家人朋友(“社长”朱西宁?“老板”侯孝贤?)、生活琐事,写死生大限、政治斗争,絮絮叨叨,仿佛台湾版的《妇女闲聊录》。但我以为《巫言》仍然是胡兰成师教的又一转折。胡从不吝于遥想远古有神的时代,“生活的空气柔和而明亮,有单纯的喜悦”。从这里“兴”起了万事万物:兴像数学的忽然生出了一,没有因为,它只是这样的,这即是因为,所以是喜气的……是物的风姿盈盈,光彩欲流。原来物意亦即是人意。

朱把握“物意即是人意”的道理,写出个万物有灵的世界。她的修辞术,或巫法,无他,就是胡师念兹在兹的“兴”的诗学,“兴”、“是引子,但不是序幕”,“与本事似有关似无关”。

浊世滔滔,面对各种浮夸矫饰的言说,《巫言》强调书写的力量就是对“我在”、“我说”的肯定。小说表明放下一切,其实它的辩证性,甚至政治性,比朱天文以往作品都强。可是在一个诸神退位的时代,朱天文这个“巫”似乎也有了无奈。

她没有师父那样的自信,因此真能如唐诺所盼望,祭起事物的细节,找回那灵光闪闪的神迹么?

还是她像希腊神话中被诅咒的巫女卡珊卓拉(Cassandra),空有预言休咎的能力,“口燥唇干”之余,只能眼看一切的话成了风中之言?我们更要问,何必曰“巫”?“巫言”是否可以下放——或还原——得更彻底,成为一种“流言”?

这大约是朱天文最大的挑战了。我所谓“流言”,想到的自然是张爱玲有名的散文集。流言蜚语,女流之言,本来只有贬义,张爱玲却夷然自居。她冷眼张望人生百态,笔锋慧黠犀利而又充满担待。《流言》既不求微言大义,也不作危言耸听,闲话日常,却点出作者对一个伧俗的社会所怀抱的“人世的贞亲”。流言才是“没有因为,它只是这样的”。对于张爱玲,流言是流淌的语言,“左边”或“右边”,现实或现代,真话或臆想,似乎都无关紧要;流言又是流荡的语言,芜杂离题,总也拒绝回到中心。这其实都是朱天文所追求的,只是张爱玲信手拈来,更少了些“郑重而轻微的骚动”。朱天文强调文字修行路上,人人都是“不结伴的旅行者”。张晚年隐居海外,摒弃一切,包括自己的作品,“巫”气恐怕重于朱天文。

并列莫言和朱天文的写作经验,两人的差异似乎显而易见。但我们的焦点不是指认这样的差异,而是叩问作为小说业同行,他们对笔下微妙的关联及其意义。小说家的语言流转,岂能为上述各种“言”的标签所限制?准此,莫言的作品以其魔幻写实的意境,未尝不是一种“巫言”。论者如李敬泽已经指出《生死疲劳》中的大头婴儿以他感知过去未来的神秘能力,就是个“巫般的全知的说书者”。而当莫言强调他的灵感来自古典稗官野史,或向往“笨拙,大度,泥沙俱下,没有肉麻和精明”的叙事时,已经对我们所理解的“流言”添加了一层厚实的向度。然而莫言的快意文章写来如此熟练,是否也开始出现流气之虞了呢?

换个角度看朱天文的《巫言》。没有对小说艺术的狂热,她不会如此一意孤行。她自谓站在左边,但我以为她的叙事姿态过于矜持,还不够左,也因此缺少了铤而走险的趣味。朱天文也许希望她的巫是狂在骨子里的巫。她要摆脱《世纪末华丽》和《荒人手记》时期的叙事风格,立志“做削去法,削去所有我已经厌烦有的甚至快到受不了要锐叫地步的东西”。“一毫毫,一寸寸的减。

同类推荐
  • 海那边的风景

    海那边的风景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很少跟我交流的儿子石川,一见我回家便憨头憨脑地冲我笑。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我也顾不得旅途的劳累,一下子把儿子抱在怀里。
  • 不要和爱情玩游戏

    不要和爱情玩游戏

    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三百六十行之外,曾经还有一个叫“垂青师”的行当。所谓垂青师,其实就是帮那些需要帮助的男人找老婆或情人。
  •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文章借助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兴起这一时代背景,讲述济南这个城市从1991年之后的变革,实现了济南的建成现代都市的梦想,同时塑造了姜春云、李启万、庄庆臣、孙常印、张福山等为济南城市建设竭尽全力的优秀党员,尽情展示当代都市的斑斓壮阔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编辑推荐: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玉民先生力作!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真实而全面的展现了中国的都市之梦的实现历程的一本优秀作品!让我们一起去追寻那日益临近的、中国都市的梦境吧!
  •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经典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体会到徐志摩《浓的化不开》的感情、《自剖》的真诚、《迎上前去》的勇气、《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决心、《艺术与人生》的思索以及《爱眉小札》里无尽的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热门推荐
  • 网络与安全常识手册(校园安全常识手册)

    网络与安全常识手册(校园安全常识手册)

    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关系家庭、学校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 保护中小学生的安全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 TFboys天下之小我只容你

    TFboys天下之小我只容你

    三只与三个女孩的爱情,想不想知道他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那就点这本书哟!我是个新手,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请见谅或者给些意见。还有大家多多支持我的作品。谢谢你们啦!
  • 名侦探柯南之完美大结局

    名侦探柯南之完美大结局

    名侦探柯南之完美大结局
  • 宝书

    宝书

    在这弱肉强食的时代,弱小本身就是一种罪过。即使世间这般险恶,任会有一些傻瓜默默咬牙坚持着
  • 绿原笔谈

    绿原笔谈

    本书收录了《回族文学民族特点初探》、《新时期回族文学的发展》、《回族文学与回族文化传统》、《当代回族小说创作论》、《回族文学的自觉与发展》等文章。
  • 写给少爷的信

    写给少爷的信

    我每天都有给你写信,写的是一封封寄不出去的信。但是,我会一直等你,等你拥有了你想要的一切,当然,包括我。
  • 常常对世界有奇妙的想法

    常常对世界有奇妙的想法

    一个像猫咪一样温顺的人,发起威来可能真的不是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这样的话对于一个真实的只有一个自我的人往往也是不成立的。一个总是劝告自己要坚强的人,哪一次跌倒了没有哭泣?是不是总是会哭过以后想起安慰自己,因为依靠的肩膀和温暖的拥抱。一个追逐了你无数光阴的人,在每一次心死时只求一个答案,到底是多么不可饶恕的理由让你一辈子不能在意这个追逐你一辈子的人。为什么岁月静好你却永远看不到我的好?为什么岁月不饶人我却不回头?为什么弄丢了对自己好的人再也找不回来?为什么对这个世界抱着那么多的奇妙的念想?你看不到别人眼里的风景到底有多美,对世界抱着奇妙的念想的,也只是一个最普通的我。
  • 先婚厚爱:老公别太坏

    先婚厚爱:老公别太坏

    (已完结)她说,“老公,我已经老了。”他答,“没关系,再老我都陪着你,直到走不动了,牙都掉了,我一定不会比你先死。”于是,终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创世光明神

    创世光明神

    一位从天而降的少年,伤痕累累,记忆受创,背负着一段段传奇,在这个大陆上开始了新的冒险。
  • 俞敏洪的人生江湖

    俞敏洪的人生江湖

    本书与读者分享俞敏洪的创业经验、处世哲学、人才策略、管理之道、危机应对及发展之道,是俞敏洪创业精神、创业真经与商道智慧的精华所在,汇集了俞敏洪艰辛创业历程的自述,集中了俞敏洪创业、管理、用人以及励志人生思想的精华。《俞敏洪的人生江湖》将从不同的角度带你走进俞敏洪的人生,翻开的每一页都将为你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精彩故事,为你带来不一样的视野!本书是对创业者、管理者的忠告与提醒,是俞敏洪创业精神、创业真经与商道智慧的精华所在!它汇集了俞敏洪艰辛创业历程的自述,精彩的创业、管理、用人以及其励志人生思想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