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1100000045

第45章 长沙哟,再见!(4)

我们空起身子到南京来,那里会钻出来行李呢?那是翦伯赞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历史学家。著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等。和杜守素的书籍,托人从重庆运到了南京,现在我们又受委托,要由南京运往上海。杜老两件,翦老一件。

杜老的两件实在把我们难为着了。一件是竹篾包,用极细的棕绳,单线地捆成原稿用纸形式。另一件是破旧的洋铁皮公文箱,也只将就着箱上的细棕绊绳随便拴扎了一下。这怎样能够上火车呢?经不得两提两掷便要完全垮掉。时间也来不及了,另行包装固然不可能,就要再买绳子来加上也没有那样的余裕。怎么办呢?留下,等下一次的机会吗?

但是,我们要代替杜老,多谢翦老。

翦老的一件,那老实的程度可以说是处在另一端的地极。本来是皮箱,外面还有布套。布套外面,两头又都捆扎着极老实的麻绳。对不住,翦老,我们只好把你的麻绳偷用了。

把两条麻绳解下来,绑在杜老的身上,于是问题便得到解决。

汗水流了,心里正感觉着愉快。就在这感觉着愉快的时候,周公突然走进我们的房间里来了,接着又是李维汉,范长江范长江(1909-1970),名希天,四川内江人。新闻工作者。时为中共代表团发言人。。他们是来送行的,这样浓厚的情谊使我吃了一惊。

——哦,这么早?吃惊发出了声来。

——我们昨晚一夜都没有睡。

我明白了,今天不是说“苏北难民”要示威游行吗?为了预防万一,有些重要的东西当然不能不检点。今天的梅园新村必然是演的“空城计”吧?

要说话都感觉着是多余的,然而也没有多谈话的机会了。参政会的汽车夫也来了。我们便立即动身。

周公们把我们送到旅馆门口,用力地握了手,大家都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声“保重”。我们上了车,车子也就开动了。

南京城依然和七天前初来时那样,白眼地看着我们来,又白眼地看着我们去。

到了下关车站,人是相当嘈杂的。乃超把几件大行李带去打行李票,我站在车站的当中守着几件小行李。

不期然地碰着李仲公和他的夫人,他们是要往苏州去的,也在守着小行李等行李票。

这位北伐时代的老朋友,当时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的秘书长,年来只充当着一位立法委员,处在赋闲的境遇。他的身体不大好,把南京城里的一座公馆卖掉了,要移家到苏州去养病。

这突然的邂逅,打破了我的孤独感,就好象在黑夜的海洋里望见了一只同样在海上行船的桅灯。但没有好一会,仲公的行李票打好了,他们便先进月台里去了。

行李票打好了的人都匆匆忙忙地赶进月台,嘈杂的车站上疏疏落落地没有剩下多少人了。乃超进了票房之后,老是不见转来。行李的检查显然是很严格的,我老远望见有好几名宪兵在那儿监视着,有的更亲手翻箱倒箧地检查i就好象通过国境时税关上的人怕人漏税的那样。

等得焦躁来作伴了。它向我说:怕会赶脱火车吧。焦躁也等得不耐烦,又各自走了,接着来的是无可奈何的镇定。第一趟赶脱就赶第二趟吧,走不成,索性留在南京,倒也可以再看热闹。

心境一镇定,思虑苏活了起来,有了些回旋的余地了。

首先想到的,是企图发现几位“苏北难民”。无疑,在车站上一定是有好些“难民”英雄的,但却辨别不出谁就是谁。英雄们或许已经集中到别的地方,准备游行去了吧。

这儿在三天前正是大打出手的地方而今天却是太平无事了。三天前的血迹什么也看不出。究竟代表和记者们是在什么地方挨的打呢?人可以怀疑根本不曾有过那件事。

忽然觉悟到一个真理。大家都在渴望和平,就好象和平已经飞到天外去了。人民代表来为的是找回它,美国的五星元帅来帮忙找了半年,我这一次来也胡涅胡涂地摸索了七天,然而和平不就在眼前吗?没有大打出手的人就是和平了!这是多么简单的一个真理!

中国的轨道,摆在眼面前的就只有这么两条:一条是消灭大打出手的人,另一条是实现民主政治。不照着这样做,一切的一切都是轨外行动,那必然要闹出乱子。

火车出了轨,唯一的步骤自然就是把它搬上轨道来。这一工作或许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我敢于相信,顶多让“英雄”们再扰攘几年吧,迂回曲折或甚至头破血流的结果,终归于走上消灭大打出手和实现民主政治的两条轨道。……

乃超到头也把行李票打来了,他连连地说:好不麻烦!好不麻烦!

我们也就只好埋着头,喘着气,提着小行李,匆匆忙忙地赶进月台,幸好火车还没有跑掉。

头等车里面已经坐满了人,而且还有站着的。我发现车厢的右前隅有两列座位空在那儿。

那儿为什么不好去坐?——那是宪兵座位呢!乃超告诉了我。我才看见窗棂上果然有“宪兵座”几个红字。这对于我倒是一个新鲜的东西。这在战前没有看见过,在国外也没有看见过,无疑是可以称为新国粹了。

只好站着。但不一会开车的哨子响了,车上又下去了好些送客的人。于是我们两个人又才隔离着找到了两个座位。李仲公夫妇却不在这个车厢里。

火车毕竟在轨道上跑起来了,轨外的一切无情地被留在我们的后面。

中国的前途,我相信就是这样。

——南京哟,再见!

重庆值得留恋

本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20卷《天地玄黄》,最初发表于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重庆《新华日报》。

在重庆足足呆了六年半,差不多天天都在诅咒重庆,人人都在诅咒重庆,到了今天好些人要离开重庆了,重庆似乎又值得留恋起来。

我们诅咒重庆的崎岖,高低不平,一天不知道要爬几次坡,下几次坎,真是该死。然而沉心一想,中国的都市里面还有象重庆这样,更能表示出人力的伟大的吗?完全靠人力把一簇山陵铲成了一座相当近代化的都市。这首先就值得我们把来作为精神上的鼓励。逼得你不能不走路,逼得你不能不流点小汗,这于你的身体锻炼上,怕至少有了些超乎自觉的效能吧?

我们诅咒重庆的雾,一年之中有半年见不到太阳,对于紫外线的享受真是一件无可偿补的缺陷。是的,这雾真是可恶!不过,恐怕还是精神上的雾罩得我们更厉害些,因而增加了我们对于“雾重庆”的憎恨吧。假使没有那种雾上的雾,重庆的雾实在有值得人赞美的地方。战时尽了消极防空的责任且不用说,你请在雾中看看四面的江山胜景吧。那实在是有形容不出的美妙。不是江南不是塞北,而是真真正正的重庆。

我们诅咒重庆的炎热,重庆没有春天,雾季一过便是火热地狱。热,热,热,似乎超过了热带地方的热。头被热得发昏了,脑浆似乎都在沸腾。真的吗?真有那样厉害吗?为什么不曾听说有人热死?仔细想起来,这重庆的大陆性的炎热,实在是热得干脆,一点都不讲价钱,说热就是热。这倒是反市侩主义的重庆精神,应该以百分之百的热诚来加以赞扬的。

广柑那么多,蔬菜那么丰富,东西南北四郊都有温泉,水陆空的交通四通八达,假使人人都有点相当的自由,不受限制的自由,这么好的一座重庆,真可以称为地上天堂了。

当然,重庆也有它特别令人讨厌的地方,它有那些比老鼠更多的特种老鼠。那些家伙在今后一段相当时期内,恐怕还要更加跳梁吧。假如沧白堂作者原注:沧白堂是旧时纪念杨庶戡(字沧白)的建筑,在重庆临江门附近。一九四六年春间各民主党派曾在那儿举行几次讲演会,屡遭国民党特务投石捣乱。和较场口的石子没有再落到自己身上的份时,想到尚在重庆的战友们,谁能不对于重庆更加留恋?

1946年4月25日

同类推荐
  • 那段最美的时光,暖到落泪

    那段最美的时光,暖到落泪

    每一段感情,从激情到平淡、从烟花到烟火,若说非要是什么让人得以改变——是相处,是时光,是年华流逝之间渐生的情感,是磨合后心生的感恩。不论是爱情、婚姻还是亲情,都需要我们有耐心并付出时间去探索、去守候、去珍惜。年少的爱情缺乏相互理解,往往被扼杀在平淡之中;年少的我们也曾叛逆得不懂父母的爱。直到长大成熟以后,方知那些是多么珍贵动人的情感,方知幸福一直都在身边。本书精选《读者》关于爱情、婚姻、亲情的情感小说。每一篇故事真情流露,动人催泪。这些平凡的故事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只是我们不曾在意。父母的牵挂、爱人的守候……朴实的文字、感人的故事,值得我们在心底细细回味,在时光中慢慢沉淀。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经典悲剧之一。两个世代为仇的家族,但双方的儿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却一见钟情。迫于家族之间的仇杀,两人秘密举行了婚礼……
  • 曾经栽下一棵树

    曾经栽下一棵树

    全书收录了作者近10年来在各类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96篇,共分为红尘了悟、抒情岁月、心动记忆、浮影萍踪四个部分,作品集中展现了作者散文创作的足迹,文笔清新自然,内容深刻隽永。透过平凡小事,参悟人生至理;记录心路历程,激扬火热人生。
  • 大风歌:风之扬

    大风歌:风之扬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温暖的石头

    温暖的石头

    《染布》、《难忘那双大头鞋》、《倒小肠》、《乡戏》、《偷粪》、《卖豆腐的男孩》、《吃鱼》、《剃头》、《一块旧表》……《温暖的石头》再现作者相裕亭亲历的、看到的、听到的事与物,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尘埃飞舞里的几多喜悦、悲伤、欢乐、情恋,历经作者精心打磨,跃然纸上,读来温馨、雅趣,回味无穷。回忆,真是很奇妙!久留心底的往事,可以在回忆里让其情景再现。消逝的童年、远去的故乡,甚至是自己至亲至爱的故人,都能在回忆中一一找回。《温暖的石头》再现作者亲历的、看到的、听到的事与物,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尘埃飞舞里的几多喜悦、悲伤、欢乐、情恋,历经作者精心打磨,跃然纸上,读来温馨、雅趣,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

    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

    鬼这东西,很多人信,也有很多人不信。去泰国之前我根本不信,可后来我竟开店卖起了佛牌……什么,你居然不知道佛牌里有鬼?
  •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本书阐述了取名的方法和技巧,介绍了孩子取名、成人改名、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等。
  • 豪门隐婚之叶少难防

    豪门隐婚之叶少难防

    “叶少,我们接触这么久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幸去见一见你家里的长辈?”“你这是想和我结婚?不好意思,一旦和你去了民政局,我就犯了重婚罪”隐婚夫妻二人,一个是叶家独子,贝樱投行的创始人,华闻电器的执行董事,名门权贵,家世超然,一身贵胄气度;一个是从不张扬的副市长千金,著名影星的经纪人,外表知性,内心任性。他是她的九哥,许凉不知为何这声九哥叫着叫着,自己就成了九嫂;她是他的小疙瘩,叶轻蕴想,长久以来被人误会是一家子,不如就把她的名字坐实在配偶栏上。“你这个奸商,娶我就是为了不用办婚礼,送聘礼,买戒指!”“更何况几十斤猪肉便宜了别人谁不心疼?不如留给自己。毕竟就像你说的,我是个奸商”片段一:一见她来,发小就冲他挤眉弄眼:“你的童养媳来了!”,她一头雾水地问他童养媳是什么。他偷偷跟她解释,童养媳就是和男孩子玩儿在一起的女孩儿。“就像我们这样的?”,她一脸天真地问。他微微点头,脸却红了。过了几天,她把爷爷买给自己的栗子糕分给他,他对她说谢谢。她却笑眯眯地道:“没关系,我是你童养媳嘛!”,在场的人哄堂大笑。他恼羞成怒地吼她:“你闭嘴!”。她莫名其妙被凶,十分委屈,气鼓鼓地跑出去:“我再也不要当你的童养媳了!”。他立刻追出去:“你敢!”片段二:某男出差去分公司视察,许凉独自在家实在无聊,约好友聊天。当聊到男人生孩子的能力时,许凉口如悬河,侃侃而谈,好友一脸崇拜,问她哪来的经验。许凉心里得意洋洋,面上却矜持道:“观千剑而知器”。好友一边对她竖起大拇指,一边指指她身后。许凉回头一看,立马扬起谄媚笑容:“呵呵,九哥——”送别好友,许凉忽然被高大的男人横抱起来往卧室走,她挣扎惊叫:“你干嘛?!”叶轻蕴挑眉道:“只有把你累坏,你大概就没力气去观千剑。等会儿这一出儿我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亮剑!”第二天,许凉摊在床上起不来,心里宽面条泪:这把剑可真利。
  • 香山县乡土志

    香山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等下一个青春

    等下一个青春

    三个女孩一段青春,但终究是三段不同的道路。在世界的另一端也同样有三个性格不同的男孩但爱上的都是同一个女孩,多少年后的她们还会像当初一样无所顾忌的在一起欢笑吗?嫉妒会不会成为一道伤口?抱怨会不会毁掉未来的希望?敬请期待
  • 我的僵尸恋人,顾悦

    我的僵尸恋人,顾悦

    冥冥之中,或许早就注定,一个穿越到农家现代少女因机缘巧合进入祁云山学习道术,因嫉妒被人送进了刚挖出来尸棺之中。。。。。。。不过谁能告诉我眼前这个唇红齿白样貌阴柔的少年是躺尸里的浑身长满绿毛的东西?
  • 烟雨碧落

    烟雨碧落

    容颜只能够说得上是清秀,却是智慧过人。作为一个侦探,有着高人一等的缜密思维。文武全才,只不过是为了对付在现代的男朋友的母亲。最终,虽然学有所成,但在男友家庭的一手操纵下,依然与男友错过。心情跌落至低谷,来到了香格里拉。就在这时,不知是好还是不好,穿越了。穿越了也就算了,谁知道,自己怎么会来到这样一个架空的诡异历史?五国风云?神秘的江湖组织?数不清的美男?谜一样的“碧落赋中人”?更诡异的是,就在决心忘记男友的时候,他,却为了寻找失踪的自己,带着他的妻子也穿了过来......何去,何从?
  • 血与戮

    血与戮

    看着身前的凯特琳,我咽了一口口水,这香味,这股欲望是个什么情况……好想咬她的脖子一口?……难道……不可能啊……“马上脱去你的上衣”我故作威严,这是游戏,对,如果这是游戏,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十八禁的东西!但我错了,从看到眼前这个人形吸血鬼女人脸上的红晕开始,我就知道,我被坑了……这尼玛还是游戏嘛!
  • 钻石与灰烬

    钻石与灰烬

    长久以来,我以为,只要遵循轨迹按部就班滑行,生命这一趟列车,就会缓缓的驰向预设的终点。殊不知,生命无法预设,欢喜悲伤,心酸荣辱,你遇见的美好与痛苦,由不得你来调配比例。 《钻石与灰烬》是青年新锐作家林培源继《第三条河岸》之后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
  • 公主的爱情

    公主的爱情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她是仙界最美、最善良、刁蛮的仙女她是神父、神母最宠爱的小女儿她是圣公主她还是...他是性格多变的圣君他拥有迷倒天下人的脸他在别人是眼中冷漠、无情他...他遇上她,却变得不再冷漠,难道他爱上她了吗?那她会爱上他吗?但是他和凡间公主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她,她也因此走上了漫长的女娲之路,当命运的轮盘开始转动,他们能否再次相遇?害她的人真的是他吗?他们的爱情会长久吗?伤她的人真的是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