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04100000020

第20章 战略突围:从轻纺优先到外向型经济(4)

专业市场作为一种经营方式,也是与当前中国社会信用水平较低状况相适应的。多次重复交易是提高社会信用水平的一个必备条件,然而大量小规模经营者在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内,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经营方式,仍能够长期生存经营。因此在相当多的场合,机会主义成了他们的理性选择,这就导致中国社会信用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在这种状况下,任何交易者都是不可信的,即便收到现金支票也必须在货款划入自己账户的情况下才能发货。正是出于对这种当面看样砍价、货款两迄交易方式的需求,导致了专业市场这种集中贸易方式的需求,从而在中国信用状况较低的状况下,把交易风险降到最低。

专业市场以现金交易为主的交易方式,是与结算工具缺乏的状况相适应的。当然,现金交易方式目前正在多数较大规模的专业市场中减少,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绝大多数交易以现金结算。这是由于专业市场是一种体制“异端”,不为国有金融体系接纳,因此无法利用国有金融体系种种便利的结算工具,更何况国有金融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实际能够灵活运用的结算工具也并不多。

从上面这些分析中也可以看出,专业市场本身是发展初期的产物。

1994年是浙江专业市场的鼎盛期,这以后,浙江专业市场交易额增长率较低,并出现了下降趋势。可以预言,随着浙江经济的成长,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和制度建设的深化,专业市场走向某种程度的萎缩,很可能是难以避免的。

四、围绕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争论

轻纺工业加市场,浙江发展初战告捷,形成战略突围的较好趋势,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开始考虑下一步发展战略问题。一场围绕要不要把外向型经济作为浙江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的争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一)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1985年,在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下,当时的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组织省内专家,完成了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初稿。

这一关于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初稿认为,对外开放是浙江经济的战略支点,由内向循环转为外向循环刻不容缓。当时浙江扩大再生产的追加投资,除了中央政府计划分配外,主要来自省内;追加物资除了中央计划当局分配外,相当部分依靠与国内省市协作;浙江产品销售的结构大体是,省内自销60%,省外销售30%,外贸出口10%。这条内向循环的路子,从根本上制约着浙江经济的增长。

基于这一分析,外向型发展战略初稿展开了四点重要分析。

第一,外向循环才能扩大浙江再生产的投资来源。浙江和所有不发达地区一样,存在着经济高速增长同投资不足的矛盾,然而这个矛盾无法在本省范围内解决,也无法完全依靠国家来解决。因为经济增长同投资不足的矛盾是全国性的,国家能够回拨本省的投资很有限。解决资金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于外部输入投资,通过世界范围的资金转移来实现“原始积累”。

第二,外向循环才能摆脱浙江省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浙江缺少自然资源和耕地,且浙江基础结构和基础工业落后,能源、交通、原材料严重短缺。

仅仅依靠省内的力量无法解决两部类协调发展问题,只有实行外向循环,把资源基础由本省扩大到世界范围,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当地自然资源局限,扭转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

第三,外向循环才能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实质就是对外开放问题。

当代先进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我们要实现技术进步,就必须大量从世界发达国家输入科技资料,包括作为技术物化形式的先进设备和各种科研成果、科研装备、科技人才。显然,对外开放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条件。

第四,外向循环才能保证经济增长所需要的销售市场。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特定产品的省内和国内市场必然会缩小,最后遇到销售困难。如果这个困难不解决,增产的商品就不能实现其价值。

省内1984年已有研究机构提出,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应该采取外向型的战略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商品生产,走一条以进养出的路子。这是较早从发展战略角度,跳出省内自求平衡的内向发展模式,提出从省内循环、国内循环转向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的理论研究。

当时,浙江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已经从实际工作中感受到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紧迫要求。上虞县灯泡厂、风机厂和联丰玻璃钢厂的产品都是国内的紧俏商品,然而他们不仅盯住国内市场,还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质量,产品挤进了国际市场,打入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利润翻了几番。上虞县县长顾仁章提出,必须加强外向意识,早日进入国际市场,“要有成为国际型企业家的雄心壮志”。

然而在体制机制方面,对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存在很多禁锢。1984年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港商向浙江一家外贸公司订购夹克衫,要求面料与里子为同一颜色。然而,面料是杭州生产,里子是宁波生产,各地都不准坯布外流,只好分头印染,导致面料和里子的色差严重超标,外贸公司为此赔款。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还有自有外汇不能自主使用,缺少外贸经营权等。

(二)西子湖畔的激烈争论

1985年6月24日,省政府召开浙江省经济、科技发展战略讨论会,会议就在西子湖畔的大华饭店举行。这个会议的一项主要议题,就是讨论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初稿。

外向型经济是当时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实际工作非常薄弱。浙江于1980年才开始具有外贸出口自营权,以前则一直由上海经营浙江的外贸。

1985年,浙江外贸出口总额仅9.4亿美元,只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3.4%,按当年汇率中间价计算,仅占浙江GDP的6.4%。

正是在这一情况下,这一外向型发展战略遭到了当时多数发言者的质疑,这些发言者几乎都在事实上不赞成省里采用这一提法,尽管有些发言者并没有明确说出这一点。当时正是黄梅天,天空阴沉沉,气压很低。会场内的气氛,也和天气一样,让人感觉很不爽,弥漫着一种对于外向发展战略的批判情绪。

笔者当时参加了这一会议。会议是在大华饭店紧挨着西湖的二楼会议厅召开的,也就是现在的中楼多功能厅。大华饭店已进行多次改建,不过这个多功能厅仍是20多年前的建筑。

根据笔者记忆,会上主要有三种反对观点。一是全省经济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各个方面,如我们还必须利用好国内市场等,因此外向型经济这么一个提法,是难以涵盖全部经济工作的;二是实施这一发展战略,且不说其中的困难,还将面临国际政治和经济风险;三是一些具体指标可能难以实现。

浙江大学史晋川教授还清楚记得当时有老厅长指着他们说,这么大的外贸出口数字,实现得了吗?记得还有一些人把过程和目标等同起来,说这种外向型经济的提法不符合浙江实际。

时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的吴敏达,在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的内刊上发表了《各级领导都要重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一文,委婉地透露了省内外反对实施外向型战略的情况。

吴文介绍说,省经济研究中心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浙江的基本战略方针应当是发展“开放式、外向型的商品经济”。“开放式”就是要打破封闭状态,发展地区之间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全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循环;“外向型”就是要发挥港口海运和地理位置优势,把对外开放作为全方位开放的长远方向。

吴敏达用了非常委婉的措辞来告诉我们,省内一些人不甚赞成这一战略。吴文说,在杭州开的战略讨论会上,省内专家学者以及上海经济区的同志,对这个战略方针发表了各种意见,展开了不同观点的热烈争论,“一种较为接近的看法”是:近期充分利用省内市场和国内市场,长远以对外开放为导向。

在北京开的战略讨论会,似乎是遭到了一片反对声。吴文是这样介绍的,一种意见认为,提出开放式、外向型经济是积极的,但需要做深入、慎重的论证。另一种意见认为,开放式、外向型经济不适宜浙江全省,只适宜宁波、温州等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再一种意见认为,浙江不应采取开放式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方针,理由是:用什么“型”概括战略方针太简单化。

(三)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于是否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带动浙江经济全局发展的战略方针,当时全省上下并没有形成共识。1986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战略》),没有出现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提法,看来是不得已只好把这一提法去掉了。

然而,《战略》初稿中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思想,却几乎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战略》文本指出:

“浙江省情特点表明,仅仅依靠本省的资源条件和资金积累,难以实现持续的扩大再生产。”

“浙江省具有利用国内外资金、资源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浙江省长期发展的路子应当是:依靠港口海运和区位优势,逐步把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和资金积累源泉由省内扩大到国内外。”

“大力发展外贸和非物质产品生产,把浙江建设成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基地。”

浙江在实际工作中,终于逐渐形成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格局。即使长期是浙江外向型经济短腿的利用外资,这几年也有较大进展。

浙江实际利用外资1979年至1987年合计,只有广东的11.1%,江苏的31.2%。2007年,浙江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103.7亿美元,上升为广东的60.6%,江苏的47.4%,虽然仍有较大差距,但确实有了很大提高。

外贸出口逐渐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强项。正如《战略》初稿所预见的,1998年以后,国内市场终于逐渐出现了商品销售难问题,这从国内物价水平的下降中可以得到证实。1998年至2003年,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每年下降1至2个百分点,2003年的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水平只有1998年的93.2%。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浙江积极调整贸易结构,加快外贸出口,全省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1986-2000年,浙江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2.8%,是一个不算低的增长率;2000-2007年,浙江外贸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30.9%。

2007年,浙江外贸出口额达到1282.9亿美元,已占浙江GDP的49.6%。

2000年以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也保持了13.4%的高速增长。

深入分析,轻纺优先战略与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内在必然联系。浙江当年缺少资金,缺少人才,缺少自然矿产资源,缺少大型骨干企业,缺少较强的工业基础。然而,浙江毗邻上海而具有把产品销往全国的市场优势,改革开放解除了基层和群众的束缚而具有较强的创业创新活力,历史形成的商业传统而具有较强的发展激励,发展轻纺工业是当时的最佳选择。

然而,随着浙江经济规模快速扩大,无论是资源还是市场都出现了供给和需求不足的问题。这时对于尚缺少技术创新能力的浙江而言,最佳的选择就是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由内向循环为主,转为内向和外向循环并重推进,从而进一步保持和拓展浙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所以说,浙江对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性突破,应该是在1985年以后展开的。轻纺优先虽然突破了改革开放前的那些做法,但这仅仅是回归传统,产业结构仍以日用工业品为主,扩大再生产方式仍以内向循环为主,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发展模式。而随后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拓宽了浙江经济发展空间,强化了现代要素对于浙江经济的促进。正是就这个意义而言,1985年关于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以及随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对于浙江突破传统发展模式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民间经济经营方式随着生产力快速发展,形成了快速提升的阶段性变迁。

第一个阶段是拾遗补缺阶段。大致是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主要是给城里的企业打工,以及利用边角废料和计划管不着的原料生产经营日用小商品。我们于1988年对浙江乡办机械工业企业等距抽样统计表明,生产零部件的企业约占全部企业的63%。

第二个阶段是区际贸易阶段。主要是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后期,浙江个体私营及集体企业的低档次日用工业品,大量销往“三北”地区,即西北、华北和东北,数据显示1990年浙江出口贸易额仅占全省GDP的11.6%,浙江人的“四千”精神就是从那时开始传为佳话。

第三个阶段是国际贸易阶段。主要是90年代中期至今,浙江商品大批销往境外并迅猛增长。1995年,浙江出口贸易总额60.9亿美元,占全省GDP的18.1%;2007年达到1082.9亿美元,列全国第四,占全省GDP的49.6%。浙江外贸出口额已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水平。

同类推荐
  • 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研究,本书从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实体构成和空间关联效应两个层面着手:首先,运用SPSS数据统计处理软件,对84个样本国家(地区)、27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将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相关的众多因素提供归纳为综合实力、研发环境、市场规模三个主因子,按照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将全球国家(地区)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区域、高密区域、中密区域、低密区域和弱势区域,廓清了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等级规模体系,并借助ArcView GIS技术使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格局和发展趋向更加直观。
  • 中印税收与经济增长

    中印税收与经济增长

    中国和印度是曾经的世界上两个最古老并且还在存活延续的国度。中国和印度也是当今的世界上两个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两国间有何不同?
  • 酒店经营管理

    酒店经营管理

    酒店经营管理策略。酒店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开放以来发展最迅速、国际化程度最高并将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本书内容涉及:酒店概念、酒店管理基础、前厅服务管理方法、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践、餐饮服务与实践、康乐中心及其服务管理、酒店营销管理、酒店理财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
  • 中小企业28种激励误区

    中小企业28种激励误区

    激励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战略性课题。对于各级主管来说,如果企业不能让一位员工为企业更好地工作,那企业可以找其他人来取代他;但如果企业不能让大多数员工甚至新招售货员更好地工作,那企业就必须激励他们。在保健因素实施成本越来越昂贵的今天,不妨尝试本书中激励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您会发现——原来激励员工也可以这样做。
  •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周恩来是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他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领导的经济建设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周恩来的经济思想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不仅可以深刻地懂得新中国经济的奠基、创业和发展是来之不易的,而且,能够从中获得许多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热门推荐
  • 复仇公主的禁心伪恋

    复仇公主的禁心伪恋

    曾经的爱还深藏心里,复仇少女远方赶来,只为见爱人一面。十年前的恨,她深藏心底,十年后的爱,她无法诉说。是谁,为她建起爱的桥梁?又是谁,一步一步退她走向生命的顶端?再见,愿我们还是陌生人。
  • 网游之钢铁壁垒

    网游之钢铁壁垒

    他,是曾经创造过游戏传说的人物,却因何而消声灭迹?他,因现实的逼迫和对朋友的愧疚,重新归来,是否能再创巅峰?他,能否带着自己的兄弟再次成为当年那个传说或者是带着他们成为传说?他说:“我不止要再次成为传说,我还要带着我的兄弟登上世界之巅!”坚硬的躯壳,固若长城,耸立群山之巅,无边风云涌动,伴随群魔狂舞,他自巍峨不动。只为心中哪一句“我想看到那巍峨山巅的长城永远耸立在大世界之上--!”(新人新书,已A签,求支持,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求各种意见和建议,醉梦在这里谢谢大家支持了)
  • 老兵记忆

    老兵记忆

    一个老兵的战斗经历,一群群士兵的战火岁月,那些艰难黑暗的日子里,日寇入侵的国战之中,有这样一些人,在默默地战斗,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直到付出自己的生命!请看一个小兵在战争中带来的变数,胜利!“马少爷!幸会幸会!你可抵几十万石粮食啊!”“哇!好多的黄金!”“麦克阿瑟?谁啊?天皇他亲爹?”“美国人?嫌他们在战争中死伤惨重?那是他们自找的!”“我只是一个小兵!别他妈的拿贵族的派头来恶心我!”
  • 妖道人途

    妖道人途

    天地洞开,法则重演,于混沌之中诞三千生灵,是为远古魔神。魔神者,移山倒海,扭转时空,凭空造物,具毁天灭地之神能。神魔创世,造百族生灵于世间……吾族之人,岂甘奴役?遂夺天地之造化,逆乾坤之阴阳,争大道之锋芒,共创一诀,名曰魔神,流传于世。望后世之人勿忘先人之辱,现魔神之威,逐世间之遗秽。......一万年前,一百零八位神将舍弃生命将魔界至尊封印于人间界的不老仙山之下;一万年后,一个神秘的孩童在这妖魔鬼怪横行的世间慢慢地成长......
  • 瞳沐

    瞳沐

    安瞳,一个天才美女。在重生(网游)里拼命练级,凭借着强大的操作技术挤身女性玩家全榜单第一名。这样一个被众人误会成人妖的女玩家,无故招来了个全服第一的大神,还和大神结了婚。某美男拽着某美女的小手,气势强大地说了句:“走,咱们结婚去。”
  • 啼血长歌

    啼血长歌

    太古时期,大地先有山河草木,后有走兽飞禽。万物皆应道法轮回,有生则有死、有阴必有阳,亦正亦邪,是为万古之道。然大道万千,生死轮回唯亡不可逃,却有命理可寻。寻得命理,即可改生死天命,与天地争辉、日月同光,是为得道者,神也。
  • 分手妻约

    分手妻约

    怀孕一个月,他让情人上门带她去堕胎。“你只是我买来的货物,有什么资格提离婚?”冷厉无情的话像把利刃插到她的心头,她呆滞着无言以对。她以为人心都是肉长的,可是经过两年的相处,她却怎么都捂不住他的石头心。最后,她成全,她放手。可是,他却依依不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香薰恋

    香薰恋

    再一次偶遇,慕雪荀有了家庭,同时也拥有了爱情,在这次她和他究竟会碰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我家鬼夫太嚣张

    我家鬼夫太嚣张

    作为一只僵尸,阿璎做梦都想成为一个人,一个有生老病死的正常人。僵尸虽有永恒的生命,可是亦有永恒的烦恼。永远冰冷的身体,无尽的孤单与寂寞;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去和人类交个朋友吧,还得提防背后法力高深嚣张跋扈的臭道士的追杀。几百年后,阿璎偶然间发现,当年那个丧尽天良牛逼轰轰的臭道士,竟然变成了一只四处游走的孤魂野鬼!哈哈,东风吹,战鼓擂,苍天饶过谁?她得好好的考虑一下,是该不计前嫌的蹂躏他呢?蹂躏他呢?还是蹂躏他呢?什么?想跟僵尸抢男人,哼,没有一顿拳脚解决不了的情敌,如果有,那就两顿!
  • 顷世倾城

    顷世倾城

    《许你浮华余念》又名《顷世倾城》倾世缘:一朝穿越,一个现代无敌杀手却穿越成为了废柴大小姐,须知想要翻身,得靠自己,却又在某一天遇到第一妖孽美王。宿世情:本是南邢的凤仪公主,却因为东陵宝珠而流落在外,偶遇辰影宫宫主,一段宿世姻缘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