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04100000027

第27章 城市突击:从小城镇到城乡一体化(3)

(三)多种城市化模式

各地充分解放思想,积极从当地实际出发,创造出了多种建设城市、经营城市和推进城市化的模式,从根本上加快了浙江的城市化进程。

义乌模式:市场带动。义乌市的城市化,应该说是由义乌市的中国小商品城推动和产业集聚引起经济发展的“义乌模式”开始的。义乌市的中国小商品城市场发展引起周围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先从横向经济联系突破,再向纵向经济联系延伸,进而推动城市在空间上由内而外地圈层式扩张,“以商兴三、以商促工、以商强农、以商富民、以商建城”,形成城市化发展的“义乌模式”。城市化与产业集聚发展紧密相连,两者互促互进,形成良性循环:首先是老城区集聚效应带动市场与商贸业集聚,然后商业在城区集聚,带动同心圆中心城市形成,再则是中心城市引起产业向外辐射与再集聚,中心镇出现并使得城区进一步膨胀扩大。20世纪90年代后期,义乌市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一个爆炸性时期,城区人口以年均5万人速度增长,全市城市化水平以平均每年5个百分点速度递增,至2001年底,义乌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5.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随着城区辐射力增强和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等,义乌模式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呈现出周边乡镇迅速向城区靠拢、城区沿交通干线快速延伸、城区更松散型的扩展等城市发展特征。

目前,以义乌等为主的浙中城市群,正在浙江中部快速崛起。

温岭模式:依托园区。温岭模式是通过产业集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典型。温岭市通过兴建摩托车、汽配、机电、鞋服皮塑、水产食品等特色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并且由于产业园区大多分布在市区或中心镇边缘,形成依托园区发展和建设新城区的“温岭模式”。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不仅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集聚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化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个人、企业、政府三者共同推动和创办专业化市场、特色工业园区和住宅建设实现了城市地域的有效扩张。

嘉善模式:以县城为核心的单极扩张。嘉善县城市化发展模式,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在于主要通过外资企业集聚带动的单极式扩张城市地域范围。浙江省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调研组研究表明,依靠五金机械加工业、木材加工业和家具制造业等外资企业的引入与带动,通过内外资企业相互竞争和不断融合形成纵向产业链集聚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发展一种比较独特的模式,即“嘉善模式”。由于当时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魏塘镇及其周围嘉善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域,因此与这种外资引入带动发展产业集聚相呼应,与嘉善的历史、自然资源状况、区位条件相对应,形成了以魏塘镇为中心的单极式城市扩张。至2006年底,魏塘镇乡镇行政区域面积达到122平方公里、人口14.2万人,远远超过20世纪90年代初与其差不多大小的其他乡镇。

台州模式:政府与民间互动。台州模式是政府与民间互动推进的典型。

台州的城市化以民营经济为动力、自下而上逐级推进为主要特征,政府与民间积极互动,从而形成了城市化发展的“台州模式”。1994年,台州被批准撤地建市,市政府迁往椒江,由此政府开始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在台州新城区建设过程中,在政府主导下,积极利用民营资金,促进要素重组、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较好地推进了台州城区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台州政府积极编制了中心城市规划方案,构架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形态,促进产业要素集聚和城市功能区建设互动,逐步形成和完善“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的三级城镇体系建设,使得城镇体系建设与城市组团发展模式结合,有效地带动了城市化建设。

杭州模式:多层次拓展与打造品质之城。2001年3月,萧山、余杭撤市设区,解决了杭州城市空间狭小这一长期困扰杭州发展的难题。2002年4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构筑大都市、推进城市化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杭州大都市的发展,以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通过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重构城市空间形态,形成以市区为核心、县城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市域网络化城市。2007年2月,杭州市第十次党代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全力打造共建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为杭州这座城市建立了以人为本加快发展的新目标。2007年,杭州市主城区人口已达220万(不包括萧山和余杭区),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已达6922美元。

四、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

进入新世纪,按照“五普”口径统计,浙江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浙江城市化发展已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正是在这一阶段,浙江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略。按照省委领导的有关说法,“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后,城乡融合和一体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基本上实现了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我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完全有条件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事实也确实如此。新世纪以来至2007年,浙江城市化水平基本上以年均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进入稳步发展阶段,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一)城乡一体化的提出

提出并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浙江城市化,可以追溯到1999年初浙江制定的全国第一个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即《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这个规划制定之后,浙江省又率先在全国完成了60多个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并付诸实施,成为各地统筹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个指导性规划文件。同年,《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出台,《纲要》着重对浙江城市化发展总体目标、指导原则及其战略等问题进行了规划论述,其中明确提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这可以说是“城乡一体化”一词较早在官方规划文件中出现。

《纲要》指出了坚持现代化导向等7条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其中第三条就是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即以全面协调和整合城乡利益关系为着眼点,彻底冲破城乡分割的旧体制,促进城乡之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矫正并理顺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这是首次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作出较为全面、明确的阐释。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的提出,为科学构建组合有序、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大中小城市城镇体系,为今后统筹全省城乡发展、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

2002年1月,省人民政府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时也提到了城乡一体化,但主要是讲在劳动力就业方面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仍没有明确提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战略,尽管事实上全省各地已经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城市化,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继续抓好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重视城镇及行政村的规划工作进一步增强杭州、宁波、温州等大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小城市继续抓好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加强城市管理和城市社区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劳动力就业城乡一体化”。

2002年6月,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再次提到城乡一体化,提出要“以城带乡”,“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会议认为:“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们必须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推动城市化健康快速发展。重点发展大城市,努力增强实力、强化功能、提高品位,使之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文化中心。充分发挥中小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有条件的向大中城市发展。大力培育中心镇,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切实解决制约城市化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问题,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这次会议主要就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以城带乡,加快山区、海洋开发,繁荣农村经济,积极探索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促进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至此,新世纪浙江城市化发展战略、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等等,开始渐渐明朗。

(二)率先制定并实施城乡一体化纲要

2004年,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标志着全省城市化发展战略的一次深刻转变。这也是浙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全面建设平安浙江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全国也尚属首次。对于浙江而言,这也是在城市化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创新观念、与时俱进。

《纲要》指出:“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完善城乡规划为先导,以深化城乡配套改革为动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和人口空间布局,努力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发展新格局,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地区差别。”

《纲要》明确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六个方面的任务。提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大力推进城市化、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投入等七大战略举措。要“继续推进城市化,加快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和浙中城市群建设,支持区域中心城市做强做大,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培育中心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强化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市化,“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推进城市化,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城乡公共交通规划建设,促进城市功能向农村延伸,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2006年,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在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说,着重突出城市化的城市群和城乡协调发展,“继续推进城市化,加快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和浙中城市群建设,支持区域中心城市做强做大,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培育中心镇,强化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2007年,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正式提出“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在“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全面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深入实施县市域总体规划,优化村庄布局”的同时,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加强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优化全省空间开发格局和城镇空间格局。坚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强化省域中心城市的龙头核心作用,提升大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中小城市发展实力,加快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发展城市群作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全省城市化的主要抓手,适应了经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

(三)实践先行

其实各地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自1998年推出加快城市化进程战略以后,一直在持续推进。

1.积极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合理调整行政区划

早在1999年,省建设厅根据浙江城市化发展的特点,主持编制了全省城镇体系规划,这可以说是全省此后提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雏形。

自2003年开始,各地开始明确提出打破城乡界限、城乡一体化发展。嘉兴、绍兴、义乌、余姚、萧山、温岭等市县率先制定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规划,其中,绍兴、慈溪、温岭市还被建设部列为全国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的试点城市。

自新世纪以来,浙江省积极调整行政区划以适应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2000年,全省撤销了丽水地区和县级丽水市,设立地级丽水市和莲都区;撤销金华县,设立金华市金东区与婺城区,解决“一城多府”问题。2001年,撤销萧山市、余杭市设立萧山区、余杭区;撤销衢县设立衢州市衢江区;对绍兴、永嘉、瑞安、瓯海和龙湾区、衢江和柯城区的部分乡镇行政村进行调整归并。2002年,撤销鄞县设立宁波市鄞州区。2003年,设立湖州市吴兴区和南浔区。至此,全省市县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基本完成。

根据城乡一体化需要,积极归并乡镇,增强城镇集聚功能。重点是归并小乡、小镇,进一步扩大建制镇的规模,加速人口和各种要素向城镇集聚,培育和发展重点镇、中心镇。从1999年至2007年,全省建制镇总数由1998年最高的1006个减少到750个,年均减少32个小镇。全省乡总数由2000年的752个减少到2007年的453个,年均减少42.7个小乡。

同类推荐
  • 创业农民

    创业农民

    本书是中国农民创业致富的调查报告。作者实地考察了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80余家,走访了返乡农民工家庭60余户,选择了其中那些具有价值的新观念、新思路和最佳实践心得浓缩成本书内容。
  • 数字时代顾客忠诚度的消失与再造

    数字时代顾客忠诚度的消失与再造

    企业培养忠诚度都有哪些方法以及该对什么样的企业报以忠诚,反过来鞭策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数字时代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改变了每一个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交方式。
  •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拉弗曲线、破窗理论、银根紧缩 、市场泡沫、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陌生又严肃的经济学术语让我们面对经济学总是提不起劲。不过经故事包装,他们又变得亲和、好沟通。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初级入门者,用故事来解释经济学再适合你不过了。
  •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国外人说:看不懂中国经济,根据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早就应该降下来了。但让人奇怪的是,欧美等国家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中国2010年的GDP增速居然就超过10%了。国内人也说:看不懂中国经济,为什么居民收入增长跑不过GDP增速,也跑不过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呢?为什么人民币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了,国际购买力却上升了呢?
热门推荐
  • 劫灵传说

    劫灵传说

    那一日深紫色恶魔自苍穹降临,万年寂静的洛克菲勒大陆发出了剧烈的颤抖,夕瑶城少年为了寻觅归宿,毅然踏上修灵者之路。“为什么选择九死一生之路?”“那样,或许就能见到父亲和母亲了吧!”
  • 炼剑征天

    炼剑征天

    萧逸尘身怀龙霸之气,却被天门追杀,无奈之下他暂与天争命,与地争寿,炼就一剑通天,二剑三重,一步登天之能。三剑九鼎征仙道,莫使君临天下归之英雄气概,引得天下仙女竞折腰。看主角如何在东土神州,西天佛土,北海魔渊,中土鬼都之中立下仙侠之名,如何快剑恩仇。新书逆天印望大家支持拜读,书号是(2408338)喜欢交流的请加群(191788784)
  • 法定乾坤

    法定乾坤

    太上忘情,指的是忘记一切喜怒哀乐,不为情感所动!一次意外让杨风恢复了前世的记忆,却发现自己因“忘情”二字,伤害了许许多多心爱自己的女人。追寻着前世的记忆,他一边寻找忘切的记忆,一边报仇雪恨。道似无情却有情,前世无情无义的他,今世却处处留情!
  • 水晶之约:我爱冷漠小王子

    水晶之约:我爱冷漠小王子

    “我觉得……我永远都不会怀疑你。可是……我最不想发生的却偏偏发生了。”她苦涩的一笑。“人都是自私的,尤其是女人……你应该记住这句话。”她淡淡的看了她一眼。她忍不住大声喊道:“你到底还想要什么?你到底还要害死多少人?”“呵呵……”她眼底闪过一丝嘲笑,“说实话,我很嫉妒你,所以……我要你身边的人全都离你而去……”听了这句话,她已经哭的泣不成声,为什么当初那么好的友谊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因为我爱他,我嫉妒你拥有他……”
  • 完结版:麻雀要革命

    完结版:麻雀要革命

    每个童话里都有一个灰姑娘,等着一个王子去救赎她,当然,我也不例外…………欢迎加入离忆★总攻群,群号码:271658189
  • 绝世轻狂:扑朔迷离

    绝世轻狂:扑朔迷离

    南宫“花篮”第一次见面就以这样的称谓来说他,虽说这名字也太像了!可也不能这样叫他呀。南宫华岚有点扶额。魂穿?还是俩。她洛雨霏也太惨了吧。她也只想好好过日子,但命不由人。魔君,夜帝,殷王。。。谁敢阻我
  • 琼江传

    琼江传

    华山派弟子胡湘君乃玄德真人的关门弟子,华山派的后起之秀,因为了了结华山派与流云教之间的一段恩怨,在四川境内琼江边上开辟新府(现在属于重庆潼南),邀齐正派各界人士齐聚琼江,开展了一场前无仅有的仙侠斗剑。其中精彩,敬请阅读本书《琼江传》。
  • 基度山伯爵(下)

    基度山伯爵(下)

    《基度山伯爵》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的精彩故事。一位年轻英俊的船长惨遭朋友暗算,在历经漫长而艰难的冤狱磨难之后,他以超人的毅力和智慧学会了在绝境中生存下去的要领和准则。当他历尽艰险终于逃出冤狱呼吸到第一口自由的空气时,他得到了从肉体到灵魂的第二次重生,命运给予了他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财富,使他藉以最终复仇成功……精于戏剧写作的作者大仲马,在这部小说中成功代入了戏剧的场景和交响乐的节奏,将跌宕起伏、迂回曲折的紧凑情节在小说中融会贯通。故事情节离奇却不失生活的真实,人物性格鲜活,极具传奇色彩。这本书以其深邃的魅力,至今仍然影响着不少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
  • 不要照镜子

    不要照镜子

    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无头的人,可是没有了头,我依旧能够行走,奔跑,说话,甚至能够看见。不仅仅如此,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许多人与我一样,慢慢的脖子那里出现了一道红线,那头颅渐渐的向一旁倾斜,角度越来越大,直至那头颅“咚”的一声滚落在地上。身子毫无顾忌的走了……“我惊呆了,这究竟是怎么了?”“因此我从来不敢照镜子……”
  • 圣诞的信封

    圣诞的信封

    安风在生命中最好的时间遇到了铭珠,可他却没有珍惜这段感情。当真正失去的时候,也只能默默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