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05100000012

第12章 茅盾的翻译与翻译思想

总体上说,茅盾作为小说家和文学理论家比作为翻译家更具有影响力,但是他最早是以文学翻译而进入文坛的,而且在他早期创作的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从事文学翻译活动。可以说,作为中国“五四”运动前后翻译实践和理论的先驱者,他在我国翻译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到了他创作生涯的后期,外国文学翻译不再是他主要的文学活动的时候,他所接触的外国文学,也同样对他的文学创作以及文学观的形成发生了影响,特别是西方文学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对他所产生的影响尤为显着。

第一节 茅盾的翻译生涯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出生在浙江桐乡乌镇一个受到维新思想影响的小康家庭,从小就受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他的童年是在一个比较开明的家庭里度过的。小学期间,便酷爱文学,擅长作文。小学毕业后,先后到浙江湖州第三中学、嘉兴中学和杭州安定中学学习。1913年中学毕业后,他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班学习,进一步接触了新思想。

茅盾的文学翻译生涯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是从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开始到30年代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第二个阶段是从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第三个发展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翻译活动。

1916年,茅盾从北京大学文科预科班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的窘迫,他开始独自谋生,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在编译所的良好的氛围中,年轻的茅盾开始了早期的文学研究和翻译生涯,译介外国文学作品。1917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的《学生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翻译小说——英国作家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三百年后孵化之卵》,还与别人合作翻译了第一本书《衣食住》。

这是美国作家卡本脱所着的社会常识读物。此外,他还翻译了《两月中之建筑谭》和《二十世纪之南极》等短篇科学小说,并译编了《履人传》、《缝工传》等科学小说一类的通俗读物。

“五四”运动期间,茅盾积极地参加新文学运动和相应的一些社会活动。在文学思想上发生了显着的转变,由于《新青年》的启示,他开始对俄苏文学发生浓厚的兴趣,1919年和1920年,他相继写成的《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和《俄国近代文学杂谈》,较为详尽地介绍了俄罗斯着名作家托尔斯泰及俄罗斯近代文学。这两年,茅盾还翻译了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在家里》,并且在《时事新报·学灯》、《东方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60余篇译作,其中包括托尔斯泰、谢德林、莫泊桑、斯特林堡、肖伯纳等文学大师的作品。通过这些翻译实践,茅盾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和翻译风格。

1921年1月,茅盾与郑振铎、王统照、叶绍钧、周作人等人一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提倡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与此同时,他还接编并全面革新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使这一刊物成为当时大力译介世界各国文学作品的一个主要阵地。他自己也受到“为人生而艺术”的影响,注重译介世界各国进步作家的作品以及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作品。在1921年至1926年间,他在《小说月报》和《文学周报》等杂志上发表了包括匈牙利、波兰、捷克、芬兰、智利、土耳其、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一百多篇译作,并且翻译出版了《阿富汗恋歌》(商务印书馆,1925)、《新犹太小说集》(商务印书馆,1925)等数种译作。

茅盾翻译生涯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从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在这一阶段中,茅盾在创作着名的优秀长短篇力作《子夜》和《春蚕》的同时,依然翻译了很多外国文学作品,如苏联作家丹钦科的《文凭》(1932,上海现代书局)、左拉的《百货商店》(1935,新生活书店)以及短篇小说译文集《桃园》(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等。此外,他还撰写了重要的西方文学论着《汉译西洋文学名着》(1935年)和《世界文学名着讲话》(1936年)。

尤其是1934年至1935年,茅盾集中精力从事文学翻译,协助鲁迅在上海创办《译文》杂志,在《译文》《文学》等杂志上发表了30多篇译作。《译文》杂志是一本专门译介外国文学的月刊,为进步文学的翻译事业开拓了道路。1937年6月全面抗战前夕停刊前,该杂志共出刊9期。新中国成立以后,该刊于1953年复刊,改名为《世界文学》,由茅盾任主编,在介绍和翻译外国文学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抗战胜利的八年中,茅盾尽管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但积极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并且依然没有停止文学翻译工作。他以自己的译笔,译介苏联等国反法西斯的作品,鼓舞我国人民反抗法西斯的斗志。他认为这些反映苏联人民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文艺作品,不仅能够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而且还有助于人们认清反动派的真实面目,“可以借别人的镜子,照出中国投降派反民主、反人民的嘴脸”。

因此,他翻译了苏联作家吉洪诺夫揭露帝国主义战争阴谋的作品《战争》(1937,文化生活书店),更是翻译了反映苏联卫国战争各个时期的作品,包括巴甫连科的《复仇的火焰》(1943,重庆中苏文化协会)、格罗斯曼的《人民是不朽的》(1945,重庆中苏文化协会)、卡达耶夫的《团的儿子》(1946,万叶书店)以及《苏联爱国战争短篇小说选》(1946,上海永祥印书馆)等。这些作品,成了当时我国人民反抗法西斯斗争的丰富的精神食粮。

1947年至1948年间,茅盾继续翻译苏联作家的作品,其中包括西蒙诺夫的话剧《俄罗斯问题》(上海世界知识出版社,1947)和西蒙诺夫的小说《蜡烛》(刊《小说》1卷2期,1948)。这些作品,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茅盾的翻译活动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茅盾由于担任许多重要的文化组织工作和领导工作,尤其是担任1953年复刊的《译文》杂志的主编工作,比较系统地组织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为繁荣我国的文学翻译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位有贡献的翻译家,而且是我国现代翻译文学事业杰出的组织者之一。尤其是在建国以后,他为发展繁荣翻译文学事业,培植翻译人才,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等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他在业余时间也继续从事一些外国文学的译介工作,特别是在文学翻译批评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观点。1954年,在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的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茅盾作了题为《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的重要讲话,指出了新时期大力译介外国文学的重要性,并对翻译批评提出了要求:“从译文本质的问题上,从译者对原作理解上,从译本传达原作的精粹、风格的正确性上,译本的语言的运用上,以及译者劳动态度与修养水平上,来做全面的深入的批评。”1960年,他参加翻译的《比昂逊戏剧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0年,《茅盾译文选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06年,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茅盾译文全集》则收录了茅盾发表在《学生杂志》、《妇女杂志》、《小说月报》、《新青年》、《译文》、《文哨》等报纸杂志上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文论、政论及科普作品等230余篇,共分10卷,全面展现了茅盾的翻译艺术成就。

第二节 茅盾的翻译思想与翻译风格

在漫长的翻译生涯中,茅盾对于文学翻译事业精心探究,在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问题上深入研究,作过许多深刻的阐述,其翻译思想有着广泛的影响,同时,他在翻译艺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形成了自己的独到的翻译风格。他在翻译功能、翻译标准、翻译批评以及翻译技巧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对我们今天的翻译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对于翻译功能,茅盾特别强调洋为中用和适应社会需求。他明确指出,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目的一是为了发展新文学,一是为了传播新思想。20世纪20年代初,他在《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一文中写道:“介绍西洋文学的目的,一半是欲介绍他们的文学艺术来,一半也为的是欲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而且这应是更注意些的目的。”在茅盾看来,“文学是人精神的食粮”,翻译外国文学的根本目的,是用先进的思想意识来改造封建的思想意识。是要“疗救灵魂的贫乏,修补人性的缺陷”,改变人们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

“为传播新思想和发展我国的文学事业而翻译,是茅盾一贯的主导思想。”50年代他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又一次强调了这种思想。他指出:“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对我国新文学的发展,是起了极大的鼓舞和借鉴作用的。如果说,五四新文学的创作,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于吸取近代世界文学中现实主义精神和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厚养料而成长起来的,那也不是一句过分夸张的话吧。”接着,他提出了宏伟目标:“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一切世界文学的最高成就和优秀作品,都为今天中国人民所需要,都必须成为我国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必须成为培养和灌溉我们正在创造中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养料。”

可见,以“合于我们社会与否”(《对于系统的经济的介绍西洋文学底意见》)作为取舍标准,是贯串于他译介外国文学活动各个方面的重要思想。他认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应该有着鲜明的目的:为建设新文学服务。既要继承我国古代的优良文学传统,也要在外国进步文学中汲取营养。他自己的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也是在对外国各种思潮流派的借鉴中逐步形成的。

其次,关于翻译标准,茅盾原则上赞同“直译”。但是他的观点与鲁迅的观点是有所不同的。他认为“直译”是相对而言的,目的是强调对原文的忠实,“并非一定是‘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因为中西文结构的不同,这种‘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的翻译,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那种译法不是‘直译’而是‘死译’。”他还曾经举例说:“西文里同一字的意义,常随处变动,而字典中所注的只是几个根本的意义,字典是不能将某字随处活动的许多意义都注上去。”

他在《直译·顺译·歪译》一文中写道:“有些文学作品即使‘字对字’译了出来,然而未必就能恰好地表达原作的精神。假使今有同一原文的两种译本在这里,一是‘字对字’,然而没有原作的精神,又一种并非‘字对字’,可是原作精神却八九尚在,那么,对于这两种译本,我们将怎样批判呢?我以为是后者足可称‘直译’。这样才是‘直译’的正解。”新中国成立后,茅盾进一步明确指出:“‘直译’……就是强调要忠实于原文,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达到‘达’和‘雅’。”因此,“我们一方面反对机械地硬译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反对完全破坏原文文法结构和语汇用法的绝对自由式的翻译方法。”可见,茅盾所理解的“直译”,是一种等效翻译,强调的是“忠实”,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形式,还有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和精神。许渊冲先生认为:“在我看来,茅盾说的‘直译’和鲁迅的忠实程度不同,是另一种‘直译’,甚至可以说是“意译”,至少是介乎两者之间的翻译,这么一说,直译和意译就分别不大了。”

在《茅盾译文选集》的译序中,茅盾对“直译”所作的总结中,更是强调传达原作的风格和精神,他写道:“直译”的意义就是不要歪曲了原作的面目,要能表达原作的精神,譬如,原作的文字是朴素的,译文却成了浓艳,原作的文字是生硬的,译文却成了流利;要是有了这种情形,即使译得意思上没有错误,可是实际上也是歪曲了原作。据我的经验,翻译一部外国作家的作品,首先要了解这个作家的生平,他写过哪些作品,有什么特色,他的作品在他那个时代占什么地位等等;其次要能看出这个作家的风格,然后再动手翻译他的作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将他的风格翻译出来。

这样的翻译既需要译者的创造性,而又要完全忠实于原作的面貌。这是对文学翻译的最高的要求。

再则,茅盾提倡翻译批评,早在《“翻译”和“批评”翻译》一文中,茅盾就提出最好在翻译界来一个“清理运动”,推荐优秀的译本,批评“潦草的译本”。由于各个译者自身修养的区别,能够“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的优秀的译本毕竟为数不多,但茅盾认为,起码有一个衡量译本的价值尺度,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至少应该是用明白畅达的译文,忠实正确地传达原作的内容。”

在1954年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茅盾更是明确地指出:过去的一些批评大多侧重于指摘字句的误译,而很少就译本作本质的、全面的批评。指摘字句的误译,当然也是需要的,但这是不够的,批评工作还必须比这更进一步。我们希望今后的批评能够更多地从译文的本质的问题上,从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上,从译本传达作者精神、风格的正确性上,从译文艺术语言的运用上,以及从译者的劳动态度与修养水平上,来作全面的深入的批评,这样,才能逐渐地树立起严肃、认真、刻苦钻研的作风,达到逐渐提高翻译质量的目的。最后,在翻译技巧方面,茅盾在长期的文学翻译的实践中,精益求精,态度极为严谨,积累了许多富有启迪的经验,也形成了自己的独到的翻译风格。

茅盾认为,翻译一部外国作家作品,首先要了解这个作家的生平,他写过哪些作品,有什么特色,他的作品在那个时代占有什么地位等等;其次要能看出这个作家的风格,然后再动手翻译他的作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将他的风格翻出来。“更须自己走入原作中,和书中人物一同哭一同笑。”翻译的过程,“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切体会原作者的艺术创造的过程,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关于原作内容的最适合的印证,同时还必须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好像一个演员必须以自己的生活和艺术修养来创造剧中人物的形象,而创造出来的人物,又必须完全符合于剧作者原来的意图一样。”

茅盾主张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达到“达”和“雅”,所以,他的译文严格遵循原文的句法结构,并且力求保持原文的风格。我们以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心声》(TheTell TaleHeart)的开头一句为例:

True!-nervous-very,very dreadfully nervous I had been and am;but why will you say that I am mad?

的的确确!我已是神经病,现在仍然是很可怖很可怖的神经病,但你为什么说我是痴呢?

原文中,“Ihadbeenandam”这样的时态汉语中是没有的,但译者严格遵从,但是又不是一味地欧化成“我已经是现在仍然是”,而是根据汉语的特性,通过恰当的拆分和语序的调换等手段,使得译文通畅规范。

再如下面的段落:

Upon the eigh thnight I was more than usually cautious in opening the door.A watch's minute hand moves more quickly than did mine.Never before that night had I felt the extent of my own powers-of my sagacity.Icould scarcely contain my feelings of triumph.To think that there I was,opening the door,little by little,and he not even to dream of my secret deeds or thoughts.I fairly chuckled at the idea;and perhaps he heard me;for he moved on the bed suddenly,ifstartled.

第八夜我更谨慎地开门。钟上分针的行动也比我的手要快得多。此夜以前,我从不曾觉得我自己的权力的界限——我的敏捷。我忍不住我的得胜的感觉。你想,这儿是我,一点一点儿,开这门,那儿是他,做梦也不曾做到我的秘密事和秘密思想。我转到这念头,心里不禁格格地笑;他莫非听得罢——因为他在床上忽然一动,像是受了一下惊吓。

此段中的头四句,译者基本上遵循原文结构,词语基本对应,尤其是“钟上分针的行动也比我的手要快得多”这样直译的句子,也显得颇为形象生动。但是到了第五句,“你想”、“这儿是我”、“那儿是他”等词语,在原文中就无法对应了,然而,正是通过这些词语,使得译文典雅流畅,也具有与原文风格相近的简洁和鲜明的节奏。

可见,茅盾确实主张引入一些印欧语系的句法形态,以弥补汉语译文语言组织方面欠严密的不足,但他又反对字对字的机械的翻译方法,而是有意识地尊重汉语自身固有的特点,力求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传达原文的艺术魅力。

作为我国现代着名的外国文学翻译家,茅盾特别注重俄罗斯和新兴的苏联文学,翻译了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重要俄苏作家的作品,并且广泛介绍东欧、北欧等被压迫弱小民族文学,如裴多菲、显克微支等人的作品,同时也注重译介莫泊桑、左拉、罗曼·罗兰、狄更斯、司各特、萧伯纳等西欧作家的作品。茅盾一生中翻译或介绍的,有32个国家和民族的129个作家的作品,为我国的外国文学译介工作,以及我国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同类推荐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
  • 金羊毛的寻找者

    金羊毛的寻找者

    本书收集了78篇研究人类学这一课题的文章,且内容都只涉及我国本土民俗文化,如《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茶艺美学论》、《论镇物与祥物》、《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注重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而辛苦获得,因此,不似其他有些研究课题,书斋气十足。
  •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一个效应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你尘封已久的生存智慧;一个效应就是一股不息的力量,帮助你不断地修正从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一个法则就是一根魔杖,点开你成功人生的洞天,让你窥见其间的奥妙;一个定律就是一条花香小径,让你从此开始梦想的实现之旅……
  • 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

    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

    本书从创新理论、经济理论、教育理论等论述了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总结了产学研合作的运作机制、模式、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前景提出了对策。
  • 农村教师培训读本

    农村教师培训读本

    本书内容包括:成为高素质的农村教师、做无悔的奉献者、在业务上胜人一筹、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等。
热门推荐
  • 帝少独宠小甜妻

    帝少独宠小甜妻

    新婚当天,她被人设计,“杀”了他的孩子。此后三年,她被迫守了活寡,而他却游戏人间,逍遥快活。“梁心,你就那么想我碰你?不惜要对我下药?”他单手桎梏着她,夺过她手里的药瓶,厌恶道。“不是这样的……”她百口莫辩,剩下的只有慌张。“呵,那是怎样?我最讨厌你这副敢做不敢当的样子,既然你这么贱,那我就成全你。”那一晚,他丝毫没有怜惜的暴躁,让她觉得,他们或许,只能这样了。只是当她开始重建自己的生活,忘记他,远离他,他却开始步步紧逼,抓住她,靠近她。“唐钰择,你究竟想要怎样?”“想要你。”……
  • 满城邂逅风雨相遇

    满城邂逅风雨相遇

    后妈阻挠又怎样,两人终抵不过缘分!她和他的缘分就是那么深,没有别的可以代替!…对外他是高冷的总裁,对她确实十足宠溺,有什么要求全都答应。以至于,每次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在床上好好折磨她一翻。。同学变大嫂,后妈变亲妈,这世上,狗血的事也是够了!好在,他不在乎,只要她一个就好,其他的无所谓!〖本文1v1,男主腹黑,女主乐天派!求包养!〗
  • 究极神变

    究极神变

    平凡青年叶坤因一幅神秘笔墨画穿越到一个叫五行大陆的世界,摇身一变成了名符其实的“高富帅”叶家二少爷。这是一个属于修者的世界,强者为尊!我拳头砂锅大,管你什么宗派弟子,管你什么皇城世家,惹到我?一拳砸你个稀巴烂,世间一切条条框框的束缚,通通一拳粉碎之。成神已是传说?待我脚踏巅峰神路,再续传说!神路有缺?以我之躯续之!天道有损?以我之躯补之!纵使苍穹破碎,大地沉沦,便以我之脊梁,顶——这天,立——这地!身不陨、魂不灭,斗天战地,热血洒九天,一往无前!(新书求收藏推荐票各种板砖蹂躏,菊花需要蹂躏才能开得绚烂,嘿嘿…你们懂)的!)
  • 喜从天降之天上掉下林娘子

    喜从天降之天上掉下林娘子

    天赋妖孽的叶霄从小便被人种下符咒,不能接触女子身体。师公为解其咒匡来好友之女纯阴之体的林天眉作为其老婆。由此上演一场场离奇古怪的故事.....
  • 历代宦官(下)

    历代宦官(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南城故事

    南城故事

    小说以南城为背景,讲述了男主人公叶准淮和女主人公何婉宁在高中时期的纯真爱情开篇,在经历过二年的青春恋歌后随着高考的洗礼,两人最终错过了彼此。步入大学后的二人展开了新的感情生活,与此同时男主人公的兄弟们赵宇,李一峰,王火华也都有了自己的感情生活与纠葛。在经历过一番波折后,他们能否一如既往相聚南城。。。小说以多个视角描写了不同人不同的爱情观,以及患难与共的兄弟情义。
  • 邪皇宠妃:暴君你给我跪下

    邪皇宠妃:暴君你给我跪下

    她是华家大小姐,天赋异禀,十岁便获得踏入‘天阶’资格,注定夺取‘天之子’的荣耀,然而却被信任之人背叛,使得天骄瞬间堕落凡尘,变成一个人人嗤笑的傻子!当一代天骄再次睁开眼睛,昔日的轻狂被温和掩盖,然而眼底深处却闪烁着冷冽和不羁!既然老天给她重活一世的机会,她就势必要战它个天翻地覆,夺回一切属于她的荣耀和尊严!她狂傲的不可一世!——我华辰认定的朋友,定是愿为我掏心舍命之人,我华辰也敢为他战上九天屠戮诸神!
  • 你拉着我,走过人潮

    你拉着我,走过人潮

    记忆里有阳光,天很蓝,云很白,草是青色的路很长,时间很短觉得能走很远很远,一点也不累
  • 有花堪折

    有花堪折

    沈辉这辈子流过三次眼泪。第一次,他还是青葱少年,以为急救室里的苏浅就要死了。第二次,苏浅这个害人不浅的抛下他去了美国。第三次,苏浅当着所有人的面对他说了一句话。
  • 让我假装不曾爱过(全本)

    让我假装不曾爱过(全本)

    ◆新坑求支持——豪门至宠,男主甚好◆《笑忘歌》http://novel.hongxiu.com/a/473939/PS:关于我偶的微博:http://weibo.com/u/1819873211(求粉~~~)QQ:984552484(敲门砖:文中任一人名~~~欢迎各位亲来骚扰哦~~么么)———————————也许有些事情从一开始就错乱!纪筱蔷白天是清纯孤僻的上班族,夜晚她却是最妖娆的舞女,她一直很努力的活着,从未想过她所规划的人生却瞬间坍塌。七夕那夜,为躲避与朋友的碰面,她闯进一间包厢,却与醉酒的他,一夜缠绵。温闵瑞,帅气多金的温家大少,成熟稳重的少校,亦是女子心中十足十的白马王子。几番纠葛,原以为他们的纠缠就此终结,却不想命运开出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时隔两个月,她怀孕了!结婚不是因为爱,只是因为责任,他们说好彼此不相爱,却在各自的温柔之中沉沦。【纪筱蔷】我一直都记得,假装不曾爱过。可是心却像是爱偷懒一般,控制不住的漏掉几拍。温闵瑞,你的木讷,你的温柔,早不知道在几时,成为我的习惯!【温闵瑞】我一直都在努力,努力不去爱。可是总有那么多少个瞬间,我忘记去呼吸。纪筱蔷,你的淡然,你的关切,早将我竖起的坚墙,拍得粉碎。【一句话介绍】其实,习惯才是最可怕的爱情,因为丢弃,连呼吸都变得胆怯!———————————【推荐好友文文】胡桃小妖滴温馨暖文《小东西,你被潜了》http://novel.hongxiu.com/a/356957/月上雨滴虐心文文《如果爱忘了,你还记得吗》http://novel.hongxiu.com/a/418178/像海一样蓝滴热辣师生恋文文《太子,为师教你别得瑟》http://novel.hongxiu.com/a/27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