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16300000052

第52章 进展的里程碑(1)

一位跟随冥想之路而行的求道者是完全孤独的。围绕在他周围的世界不是一个由有形生命与事物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思想和记忆组成的世界。他唯一要练习的是体式,坚定的意志是他唯一的支柱。

理论中的冥想和实践中的冥想总是有一个巨大的鸿沟。理论上说,冥想的目标,自我觉悟,似乎是一件非常容易实现的事情。一个人无需去任何地方,或者做任何事,只要将心意向内,集中注意力于自我便可以。但在实践中情况却十分不同:把心意转为向内是所有任务中最难做到的。没有任何理论或理智上的理解会在这一方面对求道者有帮助。

每个人的冥想目标是一致的,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旅程却各不相同。每个人要根据他自己的能力和可用得到的思想工具在他自己的道路上前进。冥想之路上的成功并不依靠于某些奇怪的事情,而是求道者无畏的追求和坚定的努力。

走上冥想之路的人只有两个秘诀:耐心和坚持。一位孤独的冒险者,他在沉默中前进,用他自己的心意在道路的每一步奋斗,这心意的天性是混乱、固执和不安的。甚至当这样的心意似乎是平静和乐意合作的时候,也不能相信它,因为它为了反抗、引诱和消解求道者对寻道的追求,会在前进的不同阶段呈现许多伪装。犬儒主义能够并且经常以理性引导的形式出现,以自我臣服的形式表现出软弱,以爱的形式表现出执著,以无私服务的形式呈现出自恋,以疑惑和等待解答的诱惑力呈现出懒惰和迟钝。由于心意表现出固执和矛盾的取向,一位求道者有时得经过长时间的紧张,他的冥想实践似乎是一个巨大的自我欺骗。有时他发现他的实践是干巴巴、单调和令人厌倦的。

朝向目标的旅程好像在艰险、刮着风的山路上攀登着。当求道者攀爬的时候,他在旅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同样遇到更精细和更微妙形式的障碍。关于他的心意,他唯一能信任的是事实上他的心意并不可信,并且除非他是警觉和小心的,否则他一定会受骗。

通过一个人所感受到的去衡量冥想中的进步是困难的。一个人自己感受的好或者坏并不能代表内在的状况。有可能的是,当一位求道者感到兴奋和自信于他有良好进展时,其实他是在往下滑。另一方面,当他感到完全失败时,可能事实上他正在良好的进步中。因为这个原因,许多求道者,不能保持他们对其目的的忠诚,经常在这条路上迷失方向,甚至放弃。在这个背景下自然产生两个问题:在求道正如较早时所说的那样,根据瑜伽和吠檀多,冥想,是专注于一个单一的客观对象上。当专注变得自发时,就形成了冥想,冥想最后意味着进入三摩地,完全的专注。但是这样完全的专注不是一下子做到的:之前会有一些不完全专注的连续阶段。根据瑜伽、吠檀多和坦陀罗的经文,一位求道者在冥想过程中,有一定的特殊征兆是可以确定的。这些征兆包括:

1.神秘体验

2.昆达里尼或者灵性意识的升起

3.表现灵敏

4.不依附的程度

5.心注一处阶段

6.专注阶段

7.专注的深度

8.屏息或者呼吸中止的体验

9.不动心的程度

10.觉悟阶段

11.灵性情感的体验

12.精神力量和成就

客观上表现为人格的统一和个性的改变。神秘体验和个性的改变都是冥想之路上的里程碑。

神秘体验

对待神秘体验,《白净识者奥义书》如此提到:“在练习瑜伽的时候,首先出现的形象以及渐渐显现的梵是些雪片、烟、太阳、风、火焰、光、水晶和月亮。”换句话说,在练习冥想期间,求道者往内看,一个接一个地,看到了雪花、散开的烟和明亮的太阳。然后他感到在他体内有一个伴随着剧烈热力而来的强烈风潮。有时他在冥想中看到天空充满了火焰,或者是有一束耀眼的光在闪现,有时候是月亮,或者是水晶的宁静光彩。这些景象表明了一位求道者在冥想中的进展。

经文更进一步指出:

当土、水、火、气和以太产生,那就是说,当《瑜伽经》中所提到的元素的五大特性渐渐显现,瑜伽士的身体就被瑜伽之火所净化,他就从老、病、死中解脱出来。

每种微元素(土、水、火、气和以太)有其独特特质;土代表嗅,水代表味,火代表色,气代表触,以太代表声。通过专注,求道者可以体验到这些特质。因而,经由专注于鼻尖,他享受到天国的芳香;专注于舌尖,有天国之味;专注于舌头中部,有天国之触;专注于舌根,有天国之声。依靠这些知觉,求道者的心渐渐稳定于冥想中,因此不再被外界的客观事物所吸引。

每个人的灵性体验依赖于进展的不同,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与所闻相关。在专注的一定阶段,一位求道者经常体验到在他内在听到声音这样的现象,远方铃响的旋律,来自深处的振动,如同将一块石头扔进一个池塘所形成的波纹。在专注阶段的更多进步中,他会听到无粘之声(anahata dhvani),宇宙意识永恒和不间断的振动。

另一个进展的衡量方式是内在之光的显现。一次,当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还是个年轻人时(那时他叫纳兰德拉那特),他去看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得知看到内在之光的景象是表明与生俱来冥想的习惯后,室利·罗摩克里希那问他:“当你入睡时你看到一个光点吗?”纳兰德拉那特回答是的,并且以为那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普遍现象:

在我一生中,为了入睡,一闭上双眼,我习惯于在我双眉之间看见一个奇妙的光点,并且习惯注意观察其不同的变化。为了方便看到它,我通常以人们拜倒在地前额触地的方式躺在床上。这非同寻常的光点一直变化着颜色,尺寸增大,渐渐变成一个球的样子,最后炸开,用白色液体的光从头到脚罩住我的身体。一旦如此,我就失去内在意识而入睡。我以为所有人都是那样入睡的。长时间我都有那样一个印象。当我长大开始练习冥想,我一闭上眼睛专注于那个光点,那个光点通常开始就从我前面而来。在那些日子里,我每日与一些朋友们根据马哈希·德维德拉那达的指导练习冥想。我们谈论关于我们每个人所体验和见到的特性。那时我才从他们所言中知道他们从未见过那样一种光,也没有人用那种方式入睡。

内在之光的景象包括所专注的客观对象形式的景象。随着冥想的深入,求道者能够越来越清楚和明显地在内心勾画出他所专注的客观对象。对于冥想中的初学者,冥想的客观对象比现实更虚幻;当他的专注获得进展,这会转为相反,专注的对象渐渐开始对他来说,成为更加真实的,比任何可见的客观对象都真实。

冥想是一个求道者的自我和意识超越清醒、睡梦和无梦睡眠状态最终达到图利亚,或者纯意识的放下过程。冥想中的灵性景象和经历是纯意识状态的淡淡一瞥。为了达到这些进展中的真正目的,必须有意识地领悟它们,与梦中非自发的体验相区别。梦中的灵性体验不重要,除非它们是作为冥想练习和醒时状态中道德纯洁的诱因。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将以下灵性体验描述为实践中的进展指标:

人,向外看,看到粗身;那时他的心意居于粗身鞘中。接下来是精身。

通过精身发挥作用,心意居于心意鞘和智性鞘中。接着是因果身。在因果身的作用下,心意享受着喜悦;它居于喜乐鞘中。这和采坦尼耶所体验到的半意识状态是一致的。开始,心意在第一因中失去。它消失了。它与第一因合一。有此体验的人不能用语言描述之。采坦尼耶在他意识的最内在状态中,享受着这一体验。你知道这个状态像什么吗?达亚南达(Dayananda)描述说:“进入内在的部分,关上门。”任何人,而且所有人都不能进入房子的这个部分。

我通常冥想灯光里的火焰。我将[光焰的]红色部分观想成粗身,红色中的白色部分观想成精身,最里面棒状的黑色部分观想成因果身。

透过某些迹象,你能说出何时是在正确地进行冥想。这些迹象中,其中之一是一只鸟会站在你的头上,认为你是一个无生命的物体……

一个人能够在冥想中达到这样的专注,他将无所视,无所闻。他甚至对触摸也没有意识。一条蛇会从他身体上爬过,但他却不知道。它们之间也彼此不会觉察对方。

在深度冥想中,感官停止运作;心意不向外望。这就像关上一个房子通向外面的那道门一样。感官有五种对象:色,味,嗅,触及声。它们全被抛在了外面。

在冥想之初,求道者面前出现感官对象。但是当冥想渐渐深入,它们不再打扰他。它们被抛在外面。我在冥想期间看到如此之多!我真切地感知到在我面前有一堆卢比、一条披巾、一盘糖和两个戴着鼻环的女人。

“你想要什么?”我问我的心意。“你想享受任何这些东西吗?”“不,”心意回答,“我不想要这些。我不想任何事,除了上帝的莲花足。”圣罗摩克里希那进一步描述他自己的经验:

上帝之景象有一定的特征。一个人看到光,感受到愉悦,在胸中体验到澎湃风潮的高涨,好像火箭的升腾一样……

根据经文,我有了一个人在直接感知到上帝后要经历的所有体验。

我的行为像个孩子,像个疯子,像个鬼,也像个无生命的物体。

我看到经文中所描述的景象。有时我看到充满了火花的宇宙。有时我看到所有地方都在闪闪发光,好像世界是一个水银之湖。有时我看到世界好像由液体银所组成。有时我也看到所有地方好像被罗马蜡烛照亮。你们知道我的体验和经文中所描述的是一样的。

昆达里尼的上升

冥想中的另一个进展指标是体验到内在意识的提升,瑜伽、吠檀多和坦陀罗描述为昆达里尼,或者较早时描述为“盘旋上升的能量”的唤醒。昆达里尼,是内在意识的象征,通常存留在每一个个体中。根据传统,作为这个能量的通道,一个人身体的脊柱中有三条主要神经渠道。它们是左脉、中脉、右脉。脊髓左边的是ida(左脉),右边是pingala(右脉),穿过脊髓中心脊管的是sushuma(中脉),最重要的神经渠道。通过左脉,接收所有的感知,且传递给大脑,通过右脉,所有来自大脑的自发反应传给身体。换句话说,所有知觉冲动穿过左脉,所有自发反应穿过右脉。

脊髓类似于8字形的平行排列,一个堆在另一个上面。中脉开始于脊柱最底端,通过脊柱本身向上行,直达头顶。中脉内包含有七个意识中心,被形容为如同莲花一样。在普通人中,中脉在底部保持闭合,每个这样的莲花的头部是下垂的。

这七个中心代表着七个存在的平面,从最低的粗糙物质界到最高的纯粹极乐界依次排列。

接下来的吠檀多、坦陀罗认为,有十四个存在平面构成的图像,称为十四个界或者楼卡(loka):七个在上面,七个在下面。较高世界代表精微生命的领域,在每一个更高的存在平面中,有着一个比一个伟大的真理的景象。相反,更低的世界代表着粗糙生命的领域,在每个更低的领域中有越来越少真实的景象。

微观宇宙,根据吠檀多和坦陀罗,是宏观宇宙的一个缩微形式:无论宇宙中存在什么,也完全存在于作为一个个体的人体里面。人的身体有两部分:头和躯干所组成的上部,和双腿所组成的下部。脊柱作为身体的中轴,直接对应于地球的中轴。从身体中心往上,意识通过脊柱和脑中心更加显现出来。因此,我们知道的七个较高世界在一个个体中从脊柱底端向头顶升进。这存在的七个世界与意识的七个中心是一致的:五个在躯干,第六个在双眉间,第七个在头顶。

这些中心或者莲花(已在第十七章述及)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它们是灵性和内在感受的。每朵莲花有特别数目的花瓣和颜色表征,代表着神经渠道的一定形态,每个这样的形态表示着内在意识的一个特殊焦点。

第一个中心称作海底轮。这个中心,位于脊柱底部,有四片花瓣,颜色为深红色。它代表了物质中“土”元素的一面,掌控着肉身驱策力,控制着嗅觉。居于存在的这个层面,一个人被粗俗、潜意识的欲望所驱使。

第二个中心称作生殖轮。它位于生殖器底部,是朱红色的,有六片花瓣。这个中心代表了物质中“水”元素的一面,掌管着味觉,控制着味觉器官。居于这一界中会不断地被粗俗的冲动、想象以及各种动物习性所影响。

第三个中心是脐轮。它位于肚脐处,有十片花瓣,是深黑色雨云的颜色。这个中心代表了事物“火”元素的一面,控制着知觉冲动,尤其是视觉。如同云遮住了太阳,情感的云和冲动遮蔽了真理清晰的景象。

第四个中心是心轮。它位于脊柱中心的位置。它有十二片花瓣,猩红火焰的颜色。这个中心代表了物质中“空”元素的一面,掌控着触觉,控制着我们的个人情感。存在于这个中心的是与粗身和物质相反的精微和灵性体验的特质。这朵“莲花”的独特性在于其“光丝”与太阳光线有关。第四个中心有别于“心之莲花”,后者有九片花瓣,并且位于前者下面。“心之莲花”不是一个意识中心,而是一个内在隐蔽的地方,与一片花瓣垂下的莲花极为相似。这个内在隐蔽的地方有别于一朵莲花是因为许多神经渠道从心展开扩展至全身,好像从太阳发射出的光线一样。“心之莲花”也称作anandakanda(喜乐的根源),往往是练习把一个人的择神专注在这里。

同类推荐
  • 爱的功课:李思坤的身心灵地图

    爱的功课:李思坤的身心灵地图

    李思坤在书中与读者分享了自己心灵成长的经验,而且为走在身心灵成长道路上的人,尤其是女性,呈现出了一张如何寻找爱的地图。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无私,要去爱别人,可是有99.9%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我们有的只是一堆责任、义务与标准。其实,爱应该是合一,在那里,没有分别,只有融合;在那里,没有痛苦,只有爱! 李思坤说,要达到合一的境界,就要从能量开始着手转化,达到与宇宙的联接。而要想我们的能量变得纯净,我们每一个“身体”都要被净化,即对应身体中7个脉轮的不同生命向度能够保持敞开和流动。
  • 女人受益一生的36堂心计课

    女人受益一生的36堂心计课

    好男人少?其实只是你不懂得 操纵人心的诀窍;忧郁烦恼?因为你还没有掌握调整心理的技巧。 现实中的爱情和电视剧一样,就像打仗,需要有战术,有技巧。像对待 敌人一样对待你的情人吧,三十六计全部使出来,你可以品性纯良,但绝不 可以任人欺负。在甜言蜜语时,要如春天般的温暖,在床上时,要如夏天般 的火热,在遇到情敌时,要如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在必须快刀斩麻时,要 如冬天般的残酷。 爱情里,他是你的情人,又是你的敌人,需要不停地抗衡、博弈。把爱 人当成你的敌人一样来认真对待,情场如战场,看你有几斤几两。
  • 心理健康自护手册

    心理健康自护手册

    《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丛书:心理健康自护手册》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科学的知识、理念和方法,给予我们的学生贴近生活和学习的支持和引导,从而正确认识“心理健康”,进而学会“心理自护”,快乐生活、高效学习、健康成长。所以,我们从观念入手,使学生能够对心理健康形成正确的认识,针对青少年时期突出的心理表现和问题,从人际交往、学习、性的成熟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解读,并就中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谈到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 三十花开

    三十花开

    对于女人来说,20岁的日子就像五彩斑斓的棉花糖,甜甜软软,无忧无虑;而30岁的生活则像一团乱糟糟的毛线球,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不管是职业女性还是家庭主妇,各有各的烦恼,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好在,我们有这本书!韩国美女作家南仁淑为你量身打造“30岁的女人书”,帮你解开心结、释放压力、找回自我。阅读本书,就像一个有眼界、有品位的女性前辈,用轻松自如的语调,娓娓道来她的经验。没有板起面孔的说教,也没有空洞虚泛的口号,这是女人说给女人的私密闺房话,听得入耳,也明镜于心。女人如花,一生风景,次第开放。
  • 名人的读书经验

    名人的读书经验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荀子的思想可谓独树一帜。它主要继承发扬了儒学“内圣外王”思想中“外王”的一面,主张推行王道于天下,成就富国裕民的功业。这一点与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目的不谋而合,因此,日本企业界许多高层领导人都是荀子思想的忠实拥护者。
热门推荐
  • 缕缕缘心

    缕缕缘心

    28岁生日一个平凡的夜班,缕心身体里面的另外一个自己觉醒了,从此开始了她的新人生……是喜,是悲,都将开始新的成长
  • 星空之桥

    星空之桥

    正义与邪恶,实际上在人类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总是被反复的定义。但是无独有偶,胜利者总是不被批判的。
  • 亡灵法师侠客行

    亡灵法师侠客行

    为了亡灵法师的未来一名修炼亡灵魔法的少年莫白,开始了他的奇幻之旅从黑暗天幕下的亡灵沼泽到雄浑庄重的人类王国古老神秘的世界之树白雪皑皑的矮人国度浩瀚无边的无边大海远古巨龙的低吟咆哮还有那神圣教延的腐败无能莫白都一一看在眼中巫妖王的传说,到底是真是假传说里,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 高墙内的铿锵玫瑰:女看守所长

    高墙内的铿锵玫瑰:女看守所长

    本书是著名作家衣向东在某看守所体验生活一年时间后写就的一篇类型小说,通过女看守所长王燕的亲身经历及感情纠葛,描写看守所长王燕的大女生活。这完全是正常社会外的生态群落。正义之警的宽容与心灵救赎,与犯人的感情纠葛,揭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看守所生活。读罢令人掩卷深思。
  • 塑造优雅女人

    塑造优雅女人

    在生活中,做一个优雅的女人应该是女人一生中的崇高境界。什么是优雅呢?优雅是一种和谐,非常类似于美丽,只不过关丽是上天的恩赐,而优雅是艺术的产物。优雅的种类很多,比如举止的优雅,谈吐的优雅,装饰的优雅,等等。一个真正优雅的女人必须在各个方面都是优雅的。而真正优雅的女人不一定是漂亮的女人,但一定是一个有韵味的女人。她衣着精致,时尚而不时髦;内涵丰富,内敛而不內向;优雅成熟,古典而不古板,随和而不随便优雅是女人一生的事业,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经过岁月的历练、思想的积淀、艺术的熏陶,才能在一个成熟女性的身上慢慢散发出来。
  • 新三国演义

    新三国演义

    本书主要记载学校里的三国爆发,男国称为:勇士国,女国称为:霸主国,野国称为:南蛮国。主要战略要地:一(1)班——六(4)班,低年级是勇士国的,高年级是霸主国的,中年级是南蛮国的。主要人物:马凤杰、丁新闯、武跃文、祁成熠、祁成璐、朱静、秦静洋、徐步娟、朱媛媛、朱皓熔、王实、居丛硕、朱志远······
  • 咏史诗·鸿沟

    咏史诗·鸿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拳碎星汉

    拳碎星汉

    生命就是一场浩大的修行。武者修炼,身体才是根本,锻造无限肉身,成就绝顶霸体。拳碎刀剑,拳碎大地,拳碎天地,拳碎星河。一介无名草根,重生在李家弃子身上,修炼霸拳,逆天而行。这是一个属于拳道少年的征服之路。-----2015,大宝新书力作《拳碎星汉》
  • tfboys的盛夏

    tfboys的盛夏

    三个男孩被全世界的人注视着,受尽流言蜚语,三个男孩被一个公司看中出道成为一代新星三个女孩的父母都被人害死了,身负血海深仇,三个女孩被一个富豪收留出国留学回来报仇………
  • 帝释天瞳

    帝释天瞳

    亿万年前,守护大陆的五色巨龙联合起来抵挡虚空之中冥神的入侵。面对着满是疮痍的大陆,巨龙的子嗣魔龙人,揭开了统治的新篇章。冥神虽然魂飞魄丧,遗留下的邪术,一旦开启,便陷入永恒的诅咒。面对着魔龙人残忍暴虐的高压统治,冥瞳成了人类反抗的唯一稻草。在众生万物万念俱灰之时,人类成了阻止冥神卷土重来的中坚力量。修罗、轮回、涅槃、帝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