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17600000036

第36章 十五分钟身败名裂(5)

L IS FOR LINK

“连结”(链接)这个词的意义是被陈冠希事件改写的四个词汇之一。另外三个是“疑似”、“朋友”、“源头”。经陈冠希事件一役,“连结”不再是单纯存在于网页与网页之间的关系,它变成一种默契,一个暗号,一种令网民感觉自己属于某个秘密组织的认同,通过进入这些“连结”,大家犹如听命于同一首领,一个“党”或“帮派”如是成立。

这种权力结构符合了男性世界的团结心理,个中内容更是大多数男性趋之若鹜的“性”。由此或可推想,从以往男性在网络空间里各自为政地看“咸相”,今次事件也许会像“芝麻,开门”,将大大增加男性未来“分享”情色信息的意欲和合作。或可以说,是“性”令网上的男性更加团结,团结的程度,从近期数百网民上街对抗警权可见一斑——以往都说网民只会躲在虚拟空间,但因陈冠希事件,他们不但现身现实,还挑战现实。

政治没有的力量,“性”有,原因是?

M IS FOR MORALS

阿娇也好,陈冠希也好,两人在今次事件中蒙受的损失再大,承受的压力再大,在媒体和大众眼中,都不能开脱“影响年轻人道德观”的责任。什么是“年轻人道德观”?

在权威(泛指家长)的理想中,年轻人都是白纸,并且以保护他们继续“白纸”下去之名来禁止他们从经验中找到自己,认识自己。有一次我在某教会中学便听过一位校长理所当然地说:“外面的世界如此混乱,我不能容许我的学生和它发生任何接触。”我的第一个反问是:“你打算让他们一辈子住在校内?”她明显把“我的”看得比一切重要。

每个成年人都曾是年轻人。很多今日说要保护年轻人不让他们被不良风气腐化的父母,过去都曾反抗以同样道理压制他们的上一代。但在今天,他们不想子女道德沦亡的同时,自己的人际与情欲关系却无比复杂混乱。我的意思是,不知多少人是消极利用道德来避免“问题”的产生,而不去教育子女(或自己)以多角度思考和培养辨别是非能力,来回应人生中的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陈冠希事件在很多“家长”眼中的“罪恶”,乍看是“性”,其实主要还是“不能吃亏”的功利心态。谁叫“性”在我们的社会中一向不被看成是人格发展的重要一步,却是某种的话事啤(最紧要筹码)?

在向来重“着数(好处)教育”而轻“道德教育”的香港地,成年人们总是要年轻人成为他们自己不能成为的那个人。

N IS FOR NARCISSISM/NOTEBOOK/NECROMANCY

照片中从不放过望镜头的陈冠希犹如水仙花。渴望藉照片满足欲望的人则像希区柯克电影《迷魂记》的男主角占士史钊活(JAMESSTEWART)。在经历一次情欲关系的失败后,不再追求新经验的他,只能把对一个死去的女人的欲望重塑在另一个女人的肉体上。是他失去希望,他的欲望也少了应有的生命力。

利用陈冠希这些照片的人其实没有“分享”到他的自恋,相反,他的眼神或只会令一些人“自惭形秽”,于是连带影响他们对照片中女艺人的观感——知道自己条件比不上陈,现实中对陈说“YES!”的女性对他们便很有可能说“NO!”,女艺人的相片如是成为最佳的心理补偿品——就像死尸一般,她们没有拒绝的能力。

是陈冠希以照片形式令他们的欲望变成“死物”,他们才能从陈给他们造成的无力感中得回操控欲望的权力。

O IS FOR OBSESSION

沉迷是一种症状。日本人将沉迷化成艺术,造就名叫达人的收藏艺术家。达人能从普通人的境界中升华,有“病人”的执迷,却比“病人”理智清醒。他们把收藏变成艺术,他们的精神,其实与艺术家无异。

假以时日,陈冠希拍摄的这些照片未尝不可能让他既成达人,又是艺术家——他收藏的是自己的作品。“收藏”或许也有公开展览一天——如果没有今次事件;或是社会风气变了、开放了,不再把情欲当成禁忌或筹码,并且懂得分辨艺术和无聊的差别——张柏芝的好些照片,以至某些口交照片都有一定美学价值。(卫道之士请不要指责我这样写是鼓吹青少年进行模仿,即使青少年真的拍了类似照片,美就是美,美的标准只能在艺术的标准下被评论,正如不能因为一个人善良和正直,他的画就自然“美”,道德成就不应该被等同为艺术成就,反之亦然。)

简单来说,陈作为摄影师,他有他的“眼睛”。

但社会上大多数人看待这些照片,除了“淫贱”还是“淫贱”,这当中岂不反映出一个可能性:陈冠希的沉迷为他留下“恶名”外,也留下有可能成为艺术品的一些照片,而单一地将沉迷于性和身体看作“引人犯罪”的我们,则一如柏拉图著名的“洞穴之喻”中被锁在山洞里的野人,看见墙上被火光投影的树和山便以为是世界的全部。

到底是什么令我们如此害怕和逃避真实世界?害怕和逃避的程度,直逼一种沉迷?

P IS FOR PHILOSOPHY

一件小事都可以触发思考,何况大事如天天在报章头条上和我们打招呼的陈冠希照片?按照事态发展,不幸中之大幸是没有“弄出人命”——媒体今日传言这个自杀,那个崩溃,还有“江湖中人下追杀令”——事件的严重性可想而知。那样一桩大事,理应让我们好好问明“这是怎么一回事?”。

由看似简单的问题开始,其实是借此离开物质世界而进入观念世界。何谓观念?连小孩子都会回答:“那便是我们心里所想的。”在今次事件中,大众执著的无一不是“观念”,如道德、公义、诚信(虚伪)、责任、真实、艺术等。但在媒体上谈到这些观念时,观念显得笼统而模糊,像“道德很重要”,但就没有说明道德有多少层面,它在什么时候发挥的力量从长远来说对最多人最有利。我们好像在探索事件的本质和意义,实际上却受制于观念的含糊而使许多讨论变得以偏概全。

陈冠希事件必然会把讨论带到探求心灵质量的范畴内,只不过当前许多被社会大众提出的问题都不是以厘清思想为目标,自然不可能给目前的困境——看来事件将无止尽无了期地“发展”下去——找到出路。

“我们能够做什么?”——重点可能不在“做”,而是应更清楚了解“什么是我们?”。

Q IS FOR QUESTIONS

这次事件让你想到多少有关自己的问题?

这次事件让你想到多少你不想讨论的问题?这次事件让你想到多少你不懂得如何组织的问题?这次事件让你想到多少以前没有想过的问题?这次事件有没有让你在问问题中认识到更多自己?这次事件有没有让你在问问题中发现更隐藏的自己?这次事件有没有让你在问问题时更明白自己的想法?明白自己的想法有没有帮助你把今次事件看得更清楚?

R IS FOR RESPONSIBILITY/ROLE MODEL

陈冠希与阿娇是今次事件中的“暴风眼”。凭阿娇在公益事业上对社会的贡献,她领取“十大杰出青年”本来指日可待,现今却因艳照被看见与人有性行为——公认的青少年成长路上的良伴与模楷,“失身”事小,“失职”事大,真要社会大众对她如以往般宠爱,她要面对的即使不是满途荆棘,也将是漫漫长路。

至于陈冠希,“贱男”的令牌由梁荣忠手上接过,虽不排除暗中仍有人对他投以艳羡目光,但公开叫骂者只会有多没少。很明显,社会对二人身受的痛苦不予同情,是因为我们假设了“偶像”的责任就是代替父母、老师“教好”年轻人们,而不是父母、老师自觉自己应该先教懂年轻人该如何面对、阅读、反思流行文化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试想想,“偶像”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商品无异,但是会有父母、老师叫一张按摩椅“教好”年轻人吗?一张按摩椅有可能“教懂”年轻人什么是忠诚和洁身自爱吗?

把“偶像”的“代言”当成“真言”,若是发生在入世未深的年轻人身上还“情有可原”,我们的社会却是身为家长、老师者跑出来呐喊“我被骗了”——荒谬、荒诞、荒唐三个形容词中,哪一个最适合?

长大代表有着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愿,也是对生命进程怀有的好奇和热诚。今天看来,TWINS受欢迎于三岁至八十岁,甚至足以象征某种香港精神,可能恰是因为这个社会有不少的人抗拒成长,因为他们抗拒责任。

S IS FOR SOURCE/SUSPECT

无独有偶,“源头”和“疑似”同时在S这个字母下找到了它们的家。前者经陈冠希事件洗礼后,成为代表网络世界向权威的警方脸上打下的一巴掌。警务处助理处长笑骑骑的“就算没有捉到‘源头’,但已非常接近‘源头’”言犹在耳,“源头”的定义已变成“没有源头”,或“处处都是源头”。《二十二世纪杀人网络》的复制人场面原来可以这番面貌出现在眼下的香港。

接下来更发现被扣押的“源头”根本不足以入罪。疑犯被当庭释放的前一日,新照片又有两张面世。结果是,“疑似”犯罪者原来不是元凶,被戴上“疑似”帽子的受害人却一一站出来脱下帽子。短短两周内,香港人在“源头”和“疑似”两个名词中见识了一场从字面到意义上的大混乱。

T IS FOR TWINS/TABOOS/TATTOOS

陈冠希事件令TWINS的双生儿命运从此不一样——我认识一个自阿娇阿SA出道至今年一月二十七日前还分不清谁是谁的朋友。但在阿娇几乎日日登上报章头条之后,他发现即使TWINS跟往常一样二人同场出现,他的眼睛大部分时间都在留意阿娇。

阿娇好像少了一些什么,又多了一些什么。阿SA却仍旧是阿SA。所以,是看不见的一些东西令阿娇更能被看见,短期内阿SA要在阿娇身旁争回目光还真不容易。

看得见和看不见在事件中的另一层意义,是如何借大小特征对相中人是真是假验明正身。张柏芝的纹身如是成为关键。可以想象,经历网民、媒体的放大和多番鉴证,同样的纹身对张柏芝将有极不同的意义——谁愿意自己喜爱的东西,有一天反过来成了使自己受伤害的指控。女人的禁忌之一,是她们的情欲只可以被想象,但不能被看见。

U IS FOR UN

UNLOVED——不被爱的人会把渴望被爱转化成对自己的伤害;

UNDESIRED——不被欲望的人会对自己的欲望抱持轻视,甚至鄙夷;

UNCIVILIZED——欲望是由文明建构,欲望也是由文明控管。唯有打破欲望规条才能使人得到自由。但那将被视为颠覆社会秩序,是不文明。

UNCONTROLLABLE——欲望不能被控制,但可以升华。陈冠希的照片或可提供一个问题的思考:拍摄者的动机,有没有可能是想让他对相中人的欲望升华?(如果你能从拍摄构图和被拍者的神态看到摄影师与她们的情感互动。)

V IS FOR VANITY/VICTORY/VICTIM

拍照要拍得开心,虚荣心不可缺。否则在镜头前,我们会无所适从。每一张被拍者竖起V字手势的照片,都让人看见:一,他或她认为胜利手势带来最佳状态——姑勿论人V我V;二,在最佳状态下留影,将令相片更有分享(给人看)与保存(给自己看)价值。虚荣心,便是渗透于拍摄一张寄望人家赞赏、自己欣赏的照片的时候。

女艺人们在陈冠希照片中留下了明知不会被大众赞赏的影像,但每一个的神态都是自己欣赏。从这角度看来,她们的眼神大多流露出对镜头——也是拍摄者的信任和恋恋。有着感情的眼神,使这些照片不同于为了卖钱而拍的色情照,它们纵然也有展览成分,但被展示的不只是身体,更多的其实是被欣赏的愉悦。

是某种所谓虚荣的被满足。

如果相中不是赤裸或半裸,它们其实和一般男友替女友拍的沙龙照差不了多少——差不了多少的地方在被拍者的被释放感——是“他”让她觉得自己有吸引力和美。

数十年后,我们也许才能因为事过情迁平心静气地看到,这些照片除了身体,还有别的。必然要到那些年后,我们才可能会觉得相中女艺人的神情面貌,是在陈冠希的镜头下才被捕捉到。必然是要到那时候,我们可能才有机会明白“受害人”所受到的各种损害并非尽是来自照片本身,而是我们看它们(也是她们)的眼光。

W IS FOR WITCH-HUNT

“抓女巫”的最恐怖之处,是抓到后来,每个人都会被发现和女巫有关系,最后,没有人不是该死的女巫,因为“抓女巫”的终极目的是铲除异己。即是,不是自己便是异己。

社会对待非我族类者的非理性排斥,必先要有大众支持。但大众可以是工具,而且这工具很好利用——只要他们的观点一致,口径一致。例如才听见“道德”便一呼百诺,而不是听清楚听明白前文后理。

陈冠希事件在网上和其他媒体上燃烧至今,趋势是牵连愈多人愈好。大众似都情愿把时间用在迅速繁殖的人物关系图表,相片本身,却似乎没有被看清楚。这有点像证据还未成立,警方已在大肆搜捕和检控。警察这样做会被非议,但当我们自己犯上同样毛病,却鲜有人提出危险就在前面。

同类推荐
  • 中华对联(第六卷)

    中华对联(第六卷)

    本书是一套中国关于对联的 作品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普及读物。
  •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歌谣,是一种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艺术形式。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我是你的眼

    我是你的眼

    这本《我是你的眼》一书,近15万字,像是作为老师,苦口婆心为你指点迷津;像是作为医生,向您道出为病人解除痛苦所付出的智慧和爱心;又像是作为一个智者,向你道出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所在;也像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向你描绘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总之,作者用一生的努力、拼搏、责任和智慧为你呈现出别样的人生,给你讲述一个个正能量故事,希望它能启迪你的人生,升华你的思想境界,助你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位医生的感悟与自白,不仅仅讲述他在行医过程中的感悟,也讲述了他对于生命的体会,对身体与疾病的关系的理解。
  •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成果早已卷帙浩繁,但是,由于经典文学文本的丰富性,往往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研读和阐释。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作者在认真、审慎、反复、仔细地研读原小说的基础上,在作品的主题思想解析、人物形象剖析、艺术建构探析、文本对比分析和故事章节评析中提出了自己的不少的独立见解,让文学研究者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去把握和解释小说内涵。该著作的五部分互为关联、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成的逻辑链来阐释该部小说。
热门推荐
  • 奇方类编

    奇方类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魔降临:魔剑美神

    恶魔降临:魔剑美神

    莫名的穿越。离奇的身世之谜,一次又一次的与死神擦肩而过,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诉说着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凯拉,一个睥睨天下的王者,请随我一同进入另一个不同的世界。
  • Tfboys之在爱的边缘徘徊

    Tfboys之在爱的边缘徘徊

    有一天,他们闯进了我的生活,也由此有了一段缘分的开始。。。。。。
  • 游戏的经历

    游戏的经历

    游戏的一些琐事,伤心,难过,幸福,开心,打胎,最后的不离不弃
  • 蠢子医

    蠢子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空演习

    星空演习

    人类仰望星空的目光从未停止,但当星空触手可及,却又是那么的让人望而生畏。作为一名已经退役的武警士兵,在参加第七次《星空演习》时,他又能有什么作为,在人类与外星智慧种族博弈中,他又能干什么是地球文明被殖民,亦或独立,一切尽在第七次星空演习
  • 大树下的约定

    大树下的约定

    “冷晓颜你的心肠怎么这么狠毒”“王俊凯我没有想到你宁愿相信他也不愿相信我原来我冷晓颜在你眼中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想到啊没想到”“王俊凯我真的看错你了”“大哥你怎么能这样”“大哥二原说的没错你真的误会了”“我只相信我看到的”
  • 原来的世界4:亡灵墓地

    原来的世界4:亡灵墓地

    离真相越近,似乎离现实就更远!白晓杨和张幺爷他们被困在天坑内。阴险狡猾的邱仁峰,企图伙同国民党的一支残余部队携财宝潜逃至缅甸,白晓杨被挟持为人质。日渥布吉意识到事态紧急,打算和张幺爷一起回卧牛村,取出张幺爷无意中掩埋在菜园地里的神秘器物。
  • 隐身对其可见

    隐身对其可见

    蔡姚被男友关征分手,却在一次意外当中得知自己曾经暗恋多年的杨至恒有可能是个gay,而且有可能是她同居男室友潘渔舟的现任基友。潘渔舟告诉蔡姚,其实杨至恒深爱过一个女人,曾经为她差点死去。杨至恒的女同学程娇回到丽港,他们推测那个女人可能就是程娇。 程娇登台跳飞天舞的时候,后台系统被人篡改,她从高台上摔下来身亡…… 蔡姚找到证据,怀疑造成看场着火和程娇身亡的罪魁祸首的是关征,又失望又愤恨,决定帮杨至恒与关征暗斗,当接近真相时,证据显示:、凶手正是自己……
  • 炼金狂徒

    炼金狂徒

    随着炼金之王的殒落,孕育出巅峰炼金技术的世界终于走向了灭亡。为了挽救世界,炼金之王的小徒弟,天才炼金师柳青尝试禁忌炼金术‘神之复苏’复活炼金之王。当契约法阵开启的那一刻陡生异变,当柳青醒来却发现自己回到了万年前炼金术刚刚起步的黄金时代。他传承着炼金之王的荣耀,成就一世辉煌!************建了个QQ群:46447141另求各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