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28500000014

第14章 市井写真(13)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也有了较大的改变。过“建丹节”,大家并未满足于吃上一次丰盛的野餐,而是有了新的追求,增添了新的内容。在这一天里,有的带上录音机,照相机或摄像机,或欣赏音乐,或拍下珍贵的镜头,或摄录难忘的画面;有的还带上各种乐器,在一块吹拉弹唱;有的则和着歌声、乐声翩翩起舞,到处欢歌笑语,人们在尽情赞美、享受生活,歌唱新的希望。还有的下象棋、打麻将、赋诗、作画,更有赏茶花者……“建丹节”的活动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越来越丰富了。

再后来,人们的视野更宽了,活动空间变多了,活动范围更广了,可供选择的新的活动内容也越来越多了。闲暇时间里,有的忙于去化,有的忙于去参加同学会、同乡会、同事会、战友会……有的则经常邀约到哪家新开张的餐饮店美餐一顿;条件好点的则出去自驾游,或到远方休闲度假,或出国考察……总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的事物总是在逐渐替代旧的东西,如今,在人们的生活里,“建丹节”在慢慢淡忘;在人们的视野中,“建丹节”正渐渐远离而去。不知经历了多少年而形成的这一传统节日,也只有留在了每个人的记忆深处,不过,“建丹歌”仍会在耳边常常响起。

鲁美三郎(外二章)

杨其昌

鲁美三郎在丽江坝东北山巅之上,是一块硕大的巨石。

鲁美三郎按纳西语汉译为“巨石的大方桌”,某形酷似。

鲁美三郎该有一段优美动听的神话传说,因年代久远,不知被哪一代人粗心地忘怀了,因为在当今青少年中,即使走过鲁美三郎脚下,也恐是问道于盲,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在一些中年以上人当中,一提鲁美三郎,都会勾起一段往事,一段青少年时代的历程。鲁美三郎在这些人心目中,是童年的缩影,是苦难中成长的碑记。

而今,鲁美三郎常常在暮霭晨昏中进入眼帘,它是那么清冷和高峻,那么神秘和迷蒙,就像被人们遗忘掉的物什,兀自向云天莽野诉说着人世的无情和冷暖。

不是么?而今的青少年已不是过去那些时代的砍樵哥哥了,养尊处优以至营养过剩而发胖发病,再不用提起让他们去砍樵的话题了,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理解那是怎么一回事。

而今,那些通向鲁美三郎的羊肠崎岖小路已经消失了,为荒草覆盖,为山泉洗刷,因为没有人走,也就不成其为路了。但那些消失在莽野中的路仍印在我的脑海里,即使跨越不惑之年,仍常常在梦魂中冒瑟瑟寒风、顶满天星斗走在这些孤寂的路上。忘不了,干粮袋里那点粗食饼和冰冷的山泉水,汗流浃背身上负着百十来斤重的湿柴,而当时体重也不过六十来斤,几十里山路常是两头昏黑、饿累难当。不过当时不知怎的,心境仍是那么爽朗,还是那么蹦蹦跳跳、顽皮捣蛋。虽然饥饿的感觉深刻,也未曾向父母逼索,反而常将卖柴得来的钱全数上交,或将此积攒为学费和书钱。所以,每当望到鲁美三郎,再看看当今的日子,心中就油然产生一种知足感。若人生追求的仅是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我不敢苟同;若人生非得是虚伪欺诈、厚黑充斥,我则崇拜陶公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好在鲁美三郎那方巨大的石印,仍在青天浩浩之下巍然如铸。

童年

谁都有一个童年时代,无论你出生天南海北,无论你家境贫富贵贱。

人们常说自己有金色的童年,或曰幸福的童年,等等,然而我记忆中的童年是一幕灰色的、迷茫的童年。

我6岁时有个小妹妹死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据说是蛔虫病。8岁的时候传来外出打工的父亲的死讯。14岁的时候母亲也因病死不瞑目、恋恋不舍地离我而去,只剩下了我一个孤儿。那时正逢“文化大革命”的动乱风云,以后的日子,我犹如一叶孤舟,一直在生活的茫茫波涛中颠簸起伏……

很小的时候,也是最初的记忆,我骑在父亲高高的肩头,那是一个黄昏的时刻,古城街巷里弥散着炊烟,两旁都是昏黑的铺面,那个地点,至今记得,我对父亲的印象仅此而已,后来他去邻县打工,一去几年直到客死外乡。据作为父亲朋友的当今健在的老人们介绍,我父亲天资聪颖,博学多才,写得一手好字,无论做文章,编演戏剧,会计盘账,以至最潦倒时仍会搞基建和设计。一位父亲的挚友至今仍保存有一首诗,那是父亲年轻时写的爱情诗,如今读来,依然让人感到青春意气勃发,对人生和前程充满了信心,虽然父亲只活了34岁。

父亲是含冤而死的。后来才知道他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共地下党员,接着又平反昭雪。据老人们说,正因为我父亲太聪颖且性格耿直,见不得鸡肠小肚或奸佞行为,故而得罪于小人,那么耿直的好人常有可悲的下场。

父亲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我和母亲,忍辱负重的日子,靠母亲每月做小工的十几元钱维持生活;母亲是大家闺秀、知识分子,但贫困交加,早已身心懦弱。有人曾劝她改嫁,但她毫未动心,对我无微不至,倾尽心血。她经常在昏暗的灯光下辅导我的作业,给我讲解小人书,期盼把我拉扯大遂她的心愿。但无情的病魔缠上了她,任我哭天喊地,母亲带着舍不下我的遗憾,在我14岁的时候死去。

从此我成了孤儿,与外婆相依为命。

外婆是个慈祥的老人,高大的身板,善良的心地,即使在街上,她也只走侧边,把中间让给大家,过早失去父母和温暖的我,理应从此沉默内向,但顽皮的天性,仍让外婆操够了心。过早地失去父母的温暖,我稚嫩的心灵蒙上了阴影,在睡梦中,常常听到母亲那熟悉的呼唤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醒来时已是泪流双颊。

我的童年适逢国家困难时期,加之家庭的不幸,印象最深的是无时不有的饥饿感,似乎从未吃过一顿饱饭。如果与当今的独生子女相比,那可是天壤之别。

每当坐在由寺庙改做的昏暗的教室里,看着从高高的屋顶瓦隙里射进的一缕缕阳光,凝视那圆圆的光斑移到某一位置,便是放学回家吃饭的时辰了。当时每条街一个公共食堂,每日两餐,严格定量,外婆腿脚不灵,我常去排队打饭,主食是苞谷饭,炊事员谨慎地用公平的手把赶在锅边的油星舀一点点盛进各家汤罐里,过年能遇上一顿回锅肉,是皆大欢喜了。饥饿的驱使,星期天常约上伙伴,到山上挖野地瓜吃,或不畏狗咬人追,钻到果园里摘果子。我记得深刻的是,在今党校附近有一棵野山楂树,每年不等它成熟,就爬上树一饱饥囊,虽然野山楂果又酸又涩,吃得牙齿酥酥的,但仍然忘不了它的施舍。

童年没有鲜艳漂亮的衣服,与周围很多的孩子一样,穿的是补丁衣,光脚板套一双大人穿过的胶鞋或自制圆口布鞋,走起来叭它叭它作响。冬日里衣衫单薄,课间休息,孩子们便拥到教室外晒太阳,吵闹着使劲挤过去挤过来活动着取暖,最冷的冬天早晨,就带上罐头盒做的小火炉放在课桌下不时烘着小手。

顽皮是童年的天性。每当黄昏夜晚,在古城昏暗的街巷里飞跑着捉迷藏,或逗留在古城那座唯一的电影院里直到散场,企盼能混进去饱饱眼福,或挤在哪家大门的暗处瞎编鬼故事,最后自己也不敢回家。还有玩泥巴、削木枪、斗蟋蟀、掏鸟窝、抓泥鳅、讲故事,等等,常常玩得忘了饥饿,印象最深的是夏日里的游泳洗澡,先在玉河下游齐腰深的河里学“狗爬式”,待练到脚不落地时,升级到中游,那儿的水漫过肩膀,学会自由式、蛙式、仰游、泅水等技巧后,再升级到上游,即较深的电沟或黑龙潭,三段式的夏日游泳洗澡耗去了童年中夏天的大多日子,被太阳晒得不知脱了几层皮,掏蟋蟀也很有趣,而今盖满了房屋的北门坡,是孩提时的蟋蟀“基地”,那时是乱坟岗,只见一排排墓碑,不知多少年代的坟墓垒了一层又一层,还有死牛死马,丢弃的小孩尸体,虽然提心吊胆,但玩性往往占了上风……

考上中学以后,可以说告别了童年与少年时代,但童心依然无时不在,不过被越来越重的课程所替代,接着进入“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中,欢乐而难忘的童年便也渐渐远我而去了。

玉河·童年

人们常说,人生短暂,江山依旧,可几十年的光景,童年时的玉河已经改变了容颜。变得令我回忆起她昔日的模样时,产生几多陌生、惊讶、感叹。

在我的童年里,玉河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一片照耀心灵的灿烂阳光。童年的玉河是一幅美丽的油画,是一曲动人的牧歌。那是在一个夏日的傍晚,我从学校放学回归,走在玉河边的田埂上,远处的村镇升起袅袅炊烟。蓝天如洗,白云悠悠,夕阳一片金黄,微风轻轻吹拂柳条,玉河在静静地流淌。一阵悠扬的琴声随风飘来,吸引我驻足不前。索性坐在田埂上倾听。那是我刚学会不久的歌曲,“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我在心里默默地随着旋律唱着,思想升腾到一个非常美妙的境界。玉河边,垂柳下,一位穿白衬衣的年轻人正在舒臂拉着一架手风琴。

这琴声和当时的场景永远定格在我稚嫩的童年记忆里。

虽然饥饿,但童年依然是无忧无虑的。穿着补丁衣,挎着旧书包,蹦蹦跳跳,在玉河畔的菜地里度过一个个的夏天。伙伴们都脱得赤条条的,把衣服裤子往田埂上一铺,便跳进清凉的玉河里尽情嬉闹。待闹累了,爬上岸湿漉漉地往晒得暖和的衣服上一躺就烤起太阳,夏天的太阳一会儿就将你烤得发红发烫,一个个又“哧溜”一声跳进水里……忘情的玩耍,时有因迟到而被老师罚站。

从今天的古城新街一直到格兰酒店,到高山植物研究所背后,是一畦畦绿油油的菜地,玉河从黑龙潭蜿蜒而下,两岸垂柳依依,雀鸟鸣唱。从玉河里伸出的一条条小灌渠纵横于菜地之中,沟渠里鱼虾、青蛙成群。即便是站在玉河高高的玉龙桥上,透过清澈的河水,随时可见成群的细鳞鱼溯流而上,或是一条接一条的鲫鱼顺水而下。

每当玉河上游或玉龙桥下的三岔河截水,玉河里便一下子热闹起来。老少爷们拿着撮箕、箩筐,到降了水位的河里抓鱼,或是到古城河道的石缝里摸鱼,不论是谁,往往是收获颇丰。有经验的拿鱼高手们,常在古城河道的鱼洞里抓获一桶两桶的鱼。小朋友们初试身手,跟在大人后面瞎摸,一把一把的“尼陀罗火”(一种现已绝种的无鳞鱼)活蹦乱跳。那些玉河边浓阴树根下或古城黑洞洞的水楼下,大人们也不敢放胆问津,那儿常是水蛇和大鱼躲藏的地方。无论多少次截水,多少次拿鱼,在记忆里玉河的鱼总是那么多,仿佛是取之不尽似的。最有趣的还是垂钓之乐,在玉河边,玉龙桥上,柳荫下,或是古城的石桥附近,水流转弯处,常有渔翁垂钓。孩提的我们,将大头针弯成钩,找来一截缝衣线,用牙膏皮做坠子,折下一根柳枝做鱼竿,在河边菜地里随便挖几条蚯蚓做饵,也可以钓上几斤肥鲫。也许是玉河这鱼米之乡培育了许多渔迷,今天的古城里的钓鱼爱好者号称三四千,虽然玉河里已钓不到鱼了,但情趣依然不减。

玉河上有几座水磨房,河水从水槽急泻而下,冲击水轮飞溅水花,不停运转的石磨声、水声、磨盘上牵动粮斗的木棒声;组成一组遥远的歌曲,现在还回响在脑海里。从玉河到古城中河的关门口,记忆中有四座水磨房,最上面的是古路湾村接近黑龙潭龙眼洞的一座,在旧电沟遗址处有一座,接下来的是中河通过一条长满高大柳树的长堤,在今老电影院遗址的背后的一座,还有古城闹市区关门口的一座。水磨房,它已作为历史存留在如烟的记忆中。

清秀、静谧的玉河,说她清秀,不仅是古人笔下的玉河烟柳景色,还有那菜地、水磨房、顽童嬉戏、钓翁垂纶的田园风光;说她静谧,因为她从不喧哗,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凝成一幅重彩的油画,仿佛又是一位性格内向多情羞涩的少女。

那时候的人很少,也许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谁走过古城的每一条街,彼此都几乎认识。

时代在前进,江山也在改变。玉河两岸的每一处空地都浇灌了水泥建筑,河面越挤越窄,有的河段被盖在了地下,人如蚁,车如流,现代城市的繁华气浪扑面而来……童年的玉河,玉河的童年,何处寻觅,只余记忆深深……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天下一统

    三国之天下一统

    不要觉得我出身低微你们就可以小视我!不要觉得我现在很弱小你们就可以小瞧我!不要觉得我一向声名不显你们就可以肆意无视我!事事都无绝对,风水自当轮流转!等我崛起之时,麾下谋臣武将让尔等不寒而栗,届时黄袍加身,我自当君临天下,不过在那之前,我会先将你们这些小瞧过我的蝼蚁一一碾碎!我刘丰,既然来到这三国乱世,不做一回皇帝至尊,怎么对得起穿越一回?
  • 兰州历史文化(十):民俗民風

    兰州历史文化(十):民俗民風

    本书从人生历程民俗、忙忙碌碌办年事、热热闹闹过大年、四时八节饶有趣、五彩缤纷的庙会花会、家常便饭最养人、风味小吃最诱人、适应环境的民间服饰等方面,介绍了兰州市的民风民俗。
  • 古城记忆:丽江古城口述史

    古城记忆:丽江古城口述史

    这是一座至今仍存活着的古城,不少纳西族居民仍生活在其中。古城中保存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进入古城,除了看到保存完整的石板路、民居建筑、古桥梁、古寺庙、三眼井、古街、古巷、店铺、水系、河道、山体、园林、手工艺作坊等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可感受到东巴经书、象形文字、古岩画、壁画、白沙细乐、洞经音乐、民族打跳、民族节庆、民族服饰、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还让人体验到纳西族优秀文化精神,比如纳西人始终坚持的和谐思维、和谐态度、和谐行为、和谐方式,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各个民族、多种宗教相互包容、共存共荣的和谐文化精神。
  • 千古大帝传

    千古大帝传

    看一名普通高中生如何在历史河流中生存并一步一步走向巅峰,迎娶白富美,当上古代CEO。
  • 帝国如风

    帝国如风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
热门推荐
  • 清明梦仙界游

    清明梦仙界游

    故事很简单,就是讲一个会做“清明梦”,从小便喜欢各种神鬼志怪小说的穷书生,幻想着寻仙证道,出入青冥的故事。成仙到底可否长生,御剑又究竟是否逍遥,这一切到底是虚无缥缈,还是有生可期?且看这修仙梦是否清明!
  • 獠牙天子

    獠牙天子

    天地玄奇,暗孕玄机。遭受无妄之灾,导致孤独无依一只幼虎无意中跌入了充满灵力的泥潭之内,短短几十年的时间竟然化作了具有「罕妖」境界的虎头妖怪,并开始了他追求天道之旅。打造一个全新的修炼体系,且看一代妖王叱诧风云。揭开隐藏在这个玄奇世界背后的奥秘,揭开所谓天道的真实面目,揭开宇宙终极真相。
  • 一拍即合

    一拍即合

    舒云展遇见了一个人见人羡的女人,符合他对女伴的所有要求,优雅迷人,知情识趣,风流冷情的他几乎已经开始计划和她保持长久的联系……只是,所有的一切都在那一日以后开始了所料未及的变化。
  • 换不掉的命运:不期而遇

    换不掉的命运:不期而遇

    简介:有的人永远逃不开使命,有的人生来就是为了守护,有的人一辈子被命运捉弄,有的人一生为了他人而活,有的人连死都没有选择线索:明:身世的揭开暗:心境的变化情节版:六月十七普天同庆,何贵妃生下皇子景琛,遂晋封皇后。尚书江仲儒夫人也生下一个女儿江挽榆,由于难产,挽榆体弱多病,幸得白云庵六尘师太援手,得以长大成人。十五年后,景琛继承皇位,何太后下召选秀。江挽榆下山,结识神偷,并拜其为师。六月十七,江挽榆在渗透的帮助下南逃,无痕一路守护。再见唐逸,两人冰释前嫌,却因唐母的阻扰误会再生。身世一步步揭开,当初的坚持被怀疑,突然发现再也找不到方向。当所有的阴谋算计都逐渐浮出水面,人性的善恶受到考验,关于明天,因为未知让人恐慌。也许所有的一切只有死后才能真正结束吧!细节版:当龙云看清身边女子的脸,登时从床上跳了起来,满腔怒气大吼:“谁让你爬上我的床?”*****************“浅浅,为什么?”景琛强势扳过顾浅浅的身子,眼神灼灼地逼视着她,“难道就因为我是皇帝?只要你愿意,我可以抛开一切,和你一起来浪迹天涯!”顾浅浅轻轻地摇了摇头,“我从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活,我们注定没有可能。”顾浅浅转身离开,景琛怔怔地站在原地。黄叶在风的驱使下飘散,轻轻贴着景琛衣襟,然后被一滴温热的液体击落下坠,眨眼和满地枯枝败叶融为一体。*****************“你为什么不能爱我?燕词真的有那么好?我和她有一模一样的容貌,我们用相同的武器,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我们体内流着相同的血,我做了这么多,却不及一个死人在你心中的地位,为什么?”燕诗的眼中全是不甘心,甚至还有深深的怨恨。“谁都不可能代替燕词在我心中的地位!她是你妹妹,你们有一模一样的容貌,她单纯善良,你却是蛇蝎心肠,她死的时候还在为你着想,让我不要怪你,替她好好照顾你,你又做了些什么?”“对!在你心中她什么都是最好,我什么都不是,我得不到的,她死了也别想安宁!”“住手——”*****************“我今天上了舒心阁。”鱼儿的声音轻轻的,像是在说一件与她毫无关系的事。“……”唐逸张了张嘴,终究没有说出一个字。沉默像张无形的网,两人被紧紧网住,压抑的喘不过气来。我不擅长写宫斗,江湖是我的梦想喜欢者点击阅读有意向者收藏有打算者推荐
  •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选取了世界海难史上十个著名的海难事件,以事件发生时的史料为基础,挖掘海难背后的故事,力图表现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并附1912年以来主要海难事件概览和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得到灾难避险的知识。
  • 某个夏天有风儿吹过

    某个夏天有风儿吹过

    几个孩子的初中生活···
  • 穿越之浅浅深爱

    穿越之浅浅深爱

    肖浅浅右手抚上胸口,只感觉一股股热热的鲜血从胸口流出来,胸口上插着一把箭,那箭射中的是自己的心脏,可是她却丝毫不觉得疼。是心碎到麻木了吗?她双眼直直看着不远处射箭的人,那个与她爱的深沉的男人,那个夜夜与她缠绵不休的男人,那个在产房紧紧握着她的手说着只要她的男人。韩睿琛,再见了。肖浅浅无声说着,嘴角微微勾起,想要把微笑留给他,然后张开双臂向后仰去,后面是深不可测的悬崖。她看到韩睿琛的眼中闪过震惊,懊悔,绝望,看见他挣开身边人的束缚朝自己飞奔而来,看到他眼角闪烁着泪光,看到他无声说着:肖浅浅,回来。最后,肖浅浅的意识陷入黑暗之中。
  • 热武仙军

    热武仙军

    凌枫穿越了,但却穿到了一个几乎被团灭的小佣兵团长身上!整个团就只剩下了他和小师妹两个人……然而,凌枫却惊喜的发现自己竟然随身带着一个热武器系统!“师兄,敌人追上来了,快跑!”“师兄,你一定要完成师父的心愿,将咱们佣兵团发扬光大呀!”“师兄,听说仙人很厉害,你能打过他们吗?”凌枫看着啰嗦而又倔强的小师妹,对着天空喃喃道:“仙人是很厉害,嗯,这样吧,我先给他们扔个原子弹试试……”
  • 枯骨鬼皇座:骨女皇后的复仇游戏

    枯骨鬼皇座:骨女皇后的复仇游戏

    可爱的小狐狸经历多重困难后成为了皇后。却不料她太单纯,不知人心险恶,被贵妃逼死。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已经到了无法改变的时候了。看清这一切的她决定报仇,闯出皇宫,焚毁身体,化为鬼魅,只为,复仇!仇恨之火徐徐升起,究竟谁是谁的克星,谁是谁的鬼魅?单纯不是你的过错,只是这个时代的过错;复仇不是你的本意,只是这个世界的悲剧;爱情不是你的本意,只是迷惑众人的本意。“你说你是雨,划过我的脸际,就会变成泪滴忘掉过去......”歌依旧在唱着,乱世中的爱情依旧在上演着。乱世间情为何物?滴雨划过便已为水。
  • 高峰三山来禅师年谱

    高峰三山来禅师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