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2200000001

第1章 异乡·寓言(1)

矗立在水中的碑

在一片开阔的平面之上,在丰沛的黄河水道之中,这尺度巨大到令人有些不可思议的水车,矗立起来,空间为之变得立体,排列出了它自己的秩序。荒凉的山坡,黄昏斜阳的空寂光影,构成了水车的背景。巨大的空间感使它具有了纪念碑式的肃穆,因为巨大而产生出的恢宏的浪漫气息使人感动莫名。走在它永动的身躯边,看它将河水徐徐传递到天空,以水的形式在苍穹之上书写,感受着阵阵的惊讶,一种难言的神秘敬畏刹那间裹卷身心。

这架水车的建造不是官方行为,没有“技术研发”,没有“专项资金”,它完全是一个人从自身的阅历、经验、文化气度,乃至审美趣味出发而成就的作品。

四百多年前的明朝,一位叫段续的官员致仕还乡,在黄河兰州段建造出了这第一架水车。作为生产工具,这架机械在当时所产出的价值是巨大的。它倒挽黄河,极大地扩展了兰州的水浇地,成为这座城市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作为个人行为,完成这项工程的难度同样是巨大的,它所需要的技术支持、物质支持,都是不难想见的,甚至,作为一项非官方的工程,建造者在地方上的影响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无法想象,一介草民能够随意在一座制度化的城市营造起如此庞大的建筑。然而这些条件,段续都具备:他有着督建皇家陵园的经历,好比今天国家重点工程的总指挥,再去驾驭一个地方性的工程,自然是驾轻就熟的;兰州段氏世代为官,在地方上声望显赫,这不但给工程提供了物质保障,更解决了工程可能要面对的制度管束。但仅仅具备了这些,充其量还只是架构起了这项工程的形,它们只是技术层面上的准备,这项工程的魂,还有待将建造者本身的文化魅力倾注进去,才会萌发出工具以外的诗意的美感。

《明史》中提到段续的地方只有寥寥几处,我们无从窥探出这个人的全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段续在营造水车的时候,其身份除了是一个从官场上退下来的休息者之外,更本质的还在于,他同时仍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这是科举制度最可褒奖的一个结果。段氏一门是这项制度的忠实履行者和受益者,仅明代,段家就出了四个进士、九个举人,段续本人便是嘉靖二年的进士。世代替缨,铢积寸累,这样的家族,必定于潜移默化中引导着它的每一个子嗣朝向同一个精神方向:于传承中发扬悠悠文化的根本气度。于是,具体到一架工具的设计思想,便集中体现了其所秉承的文化特质:少一些“改天换地”的热烈,多一些“就地取材”的温煦。从而展现出兼容互补、因势利导的文化品性。这些设计原则在段续心中确立,几乎就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思考,因为他就浸透在这样的文化里面。这种原则的礁立,不但为建造水车制定出了摊工原理,同时,也完成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在精神层面上对自己文化的回应和把持,使他行将实施的工程具备了鲜明的文化品格。

人类历史之中,这样的智者屡见不鲜。他们不仅是对政治,对科学、艺术,乃至所有能够涉足的领域都怀有惊人的天赋,并且呈现出过人的能力。我愿意将段续也视为这样的一位优秀人物,做出抒情的遐想。

从仕途退回到故乡,在经历了漫长的奔走之后,段续的毛发疏衰,目光里有了更多的沉重和宽容,他可以更为沉着和宽泛地追究生命中的一切隐秘,可以玩味和沉醉于内心中滋生的一切愿望。这种愿望来自一种独特生命的不可猜测和预计的那种能量与活力,仕途的颠簸,岁月的磨难,都不可以将其剥夺,甚至督建皇陵这样的经历都不能够充分满足他“在大地上留下痕迹”的愿望。于是,他决定建造水车——一个自己梦想中完美的“符号”。它不仅仅是一架可以产生效益的机械,还是一座与更多的人和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把人们从庸碌沉重的生活状态引向空灵疏透的“纪念碑”。于是,这个葆有梦想的人开始行动了:他调动起自己所有的技术经验来设计图纸;就地取材,用本地的木料替代给了他启发的南方筒车所用的竹子;为使水流形成大的落差,于河水底部掘坑砌石;压坝,以求河水的流量加大……这时的段续,是设计师,是建筑家,更是艺术的创造者,是诗人,他通过这些复杂而自足的建造过程,去体会一种简单而基本的道理——艺术首先是一种劳作的过程。

终于,水车建成了。它所呈现出的姿态,一定令段续都感到惊诧,这不奇怪,一件杰出的艺术品完成后,必定会超越创造者的预期,焕发出它自己的生命。水车的每一部分构成——刮水板、托梁、车轴、长方体木筒——于机械之美中散发着新鲜木材所特有的朴素光泽,但同时它们之间的榫卯又是如此的华丽,在有节奏的穿插中架构出安稳雍容的风度。它的运动似乎是会永世长存的,河水不枯,连绵无尽,周而复始地为它提供动力,被轮转而起的河水响彻四野,发出自然界最本初的喧哗。它是如此的巨大,直径达二三十米的巨轮,上部昂然于天空,下部隐没入河水,运转于天地云水之间,行乾坤庄严之气,把一切无一疏失地、和谐地联系起来。这巨大的体积所产生出的崇高感令人震撼,形式发挥到了极致所辐射出的美,美到不可思议,仿佛人类向冥冥之中发出的一个自尊的证明。这就是段续梦中的愿望,它是属于他个人的,巍峨的皇陵不足以将其替代,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建造,审美更多地仆从了政治,而这水车,才纯粹地标示了他自己,涵盖了一个古代知识分子所承袭的文化观、世界观。

残阳如血,关山万里,段续立在水车巨大的影子里,彼此间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那一刻,段续心中一定涌上了他所熟稔的唐诗与宋词,并且再一次被“日乡关何处是”这样的诗句深深地感动。光与影,物与诗,静谧的,孤独的,虚无的,永恒的,美的,一架工具成了矗立在水中的碑。

至此,水激轮转,水行于天,人无灌溉之劳,田有常熟之利。一架集技术与艺术为一身的水车,以诗性的诠释对冲决一切的勇气做出了科学的纠正与示范。

四百余年后的今天,欧洲,这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先进国家的聚集处,仍旧田园依依,斜阳钟声,绵延百里,随处可见中世纪的影子,千年礼乐,不绝至今。为了一堵旧时的城墙、一座破败的教堂,不记得失地保存修复,只为保留传统的气质氛围。四百余年后的今天,自段续后,兰州黄河南北两岸所建的百余架水车几成绝迹,这是对于“现代化”的片面预期所产生的结果。我们或许并不缺少文化,但我们肯定缺少一种对民族文化的敬畏和理智。我们常常在现代建筑魔法般的面目前感到自愧不如,感到进退失据。可是当我们翘首遥望一架更放松、更流畅的自然而然的古老水车的时候,我们对现代主义的赞叹和惊讶就要大打折扣了。

两种生命处于两个历史空间,可是生命与生命之间,孰轻孰重,孰亲孰远,却是可以比较的。后者更符合我们血脉里流动着的文化气质,与我们秉性中习惯的春华秋实暗合,使我们和自己的根系在一起,让我们回到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诗歌,自己的审美,自己的泥土。或许一架古老的水车,就能让我们为“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的诗句流出眼泪,就能让我们抵挡住袭上心头的什么。这不是肤浅的怀旧,而是生存的必需。

据悉,政府将斥资重现兰州水车,届时二十架水车将齐立黄河岸边,俯仰喷吐,城市林立的高楼大厦和已被霓虹“点亮”了的河岸将作为它们的背景。这是好事,但较之当年段续的个人行为,这样的景观必然缺乏诗意的光芒。段续为官时所督建的皇家陵园,便是赫赫有名的显陵,如今有着“世界文化遗产”的封号。我们将要重现的水车,再过四百余年,是否也能够获得这样的殊荣,成为二十座矗立在水中昭示传统与古典的丰碑呢?这是时间给予我们的迫害,留给我们的长久之痛:同样的丰碑,败坏时是那么短暂,建造时却如此漫长。

这位爷

老北平人力车夫的影像资料并不鲜见,但是这组老照片却别有意趣。照片拍摄于何年,拍摄者是何人,已不可查,但从照片上反映出的信息来看,它们很有可能是出自一个外国人之手。我们不妨假设:有一对外国夫妻,在这年来到了中国北平。古老东方的一切都令他们兴奋,这其中,北平街头穿梭往来的人力车夫,也成了他们眼里某种具有别样审美趣味的稀罕事。于是,做丈夫的担任起了记录的责任,他们似乎和照片中的这位人力车夫建立起了不错的关系。于是,我们的“这位爷”在洋人的镜头前,落落大方地摆起了各种姿势,精、气、神一样不缺,摔跤,闲侃,乃至顾镜微笑,完全没有一个底层劳动者那样惯常的落拓,甚至还有那么一份勃勃的生机和满满的自尊洋溢出来。于是,“这位爷”在诸多的老照片中,给我们留下了一份难得的画面形象。他那么自然,无拘无束,在洋镜头里劳作嬉笑,自自然然地对那位洋夫人讲解着他眼中的北平,并不排斥洋人的镜头探进自己的私人空间,俨然一位好客的民间文化大使,一位东方文明的导游。他的做派,一定博得了这对洋人夫妻应有的尊重,不是吗?与我们司空见惯的那些出自洋人镜头下的老照片相比,这组老照片传递出的,首先是一份怡然平等的气息。

关于老北平的人力车夫,我们同样不缺乏文学意义上的典型记忆。老舍先生笔下的那位祥子,就是老北平人力车夫的深刻写照。相对于《骆驼祥子》,沈尹默先生的这篇《人力车夫》读过的人可能不多,但却堪称生动:

日光淡淡,白云悠悠,风吹薄冰,河水不流。出门去,雇人力车。街上行人,往来很多;车马纷纷,不知干些什么。人力车上人,个个穿棉衣,个个袖手坐,还觉风吹来,身上冷不过。车夫单衣已破,他却汗珠儿颗颗往下堕。

在这里,人们可能更多地读出了车夫们的辛酸,衣衫单薄,汗珠坠落。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实,然而,在这样的现实背面,我们或许还应补充些其他的想象。

这组老照片可以成为我们想象的凭借。照片中的“这位爷”难道没有表现出一种令人感叹的乐观吗?他在洋人面前不猥琐、不怯懦,干干净净,磊磊落落,他跟自己的穷哥们相濡以沫,亲亲热热,于是,严酷的日子便无法阻挡他们内心那种卑微的、粗糙的、患难与共的温暖。这份温暖可不能小瞧啊,那是小人物们获得力量的源泉,是他们有尊严地挺下去的动力。

这份力量不就是骆驼祥子最初的凭借吗?怀着这样的力量,他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结果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了。但是内心的力量依然在,祥子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可是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了。如果没有一种源自内心的力量,我们的祥子可能就坚持不到和虎妞的那段姻缘了。可是,这份力量何其坚韧,它一次又一次支撑了祥子们的挣扎——低价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但那个时代的不堪正是在于,它会一次又一次粉碎小人物们内心强大而又脆弱的力量。最终,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我们可以想象,祥子在最终跌倒之前,大部分时间的精神面貌应该是与照片中“这位爷”相差无几的。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他身量那么高,有股子正气,没有抽烟、喝酒、打架的陋习,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他开始乐观地奋斗,热情,勤勉,买车,车被人抢去后,仍然不肯放弃自己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祥子的坚韧和执拗,我们从照片上的“这位爷”身上,看到了吧?祥子狠心地看着眼已哭肿的小福子说:“等着吧!等我混好了,我一定来娶你。”这份光棍劲儿,这份底层男人朴素的仗义,照片上的“这位爷”不是也生动地展现给我们了吗?

正是因为曾经这样坚韧与执拗过,曾经这样乐观与自尊地与生活搏斗过,祥子最终的堕落才令我们痛心。“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还有什么比摘去一颗曾经如此卑微却又如此丰盈的心,更令人伤怀呢?

《骆驼祥子》写于1936年,这组照片拍摄于1946年,其间整整隔着十年。十年,中国大地经历了八年的抗战,抗战胜利了,祥子们的日子,好过了吗?可以肯定的是,照片上的“这位爷”一定没有读过《骆驼祥子》,他无法从自己的这位前辈身上获取理性之上的经验与教训,他依然凭借着自己天然的乐观奔跑在“日光淡淡,白云悠悠”的北平街头。这样也好,这样也好,没有那些“理性经验之上的经验与教训”,他会活得更松弛一些。这并不可悲,这可贵。何况,底层的劳动者从来不缺乏日常的苦难经验,他们看过身边太多的祥子,好在他们天生坚韧,总能在无望之中抓住希望,在绝望之前精神抖擞地活着。

否则,祥子,二强子,小福子,“这位爷”们,怎么才能说服自己来承受辛酸?

同类推荐
  •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这本袖珍小书以独特的视角,对那些死学死考得高分的所谓"状元"以及所谓的"命题专家",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嘲讽,而对考试分数不高的所谓"差生",本书则投去欣赏、赞美的目光。作者以为无论是"状元"还是"差生",每个人都是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欣赏敬畏。只要不违反学习规律、成长规律去死学死考地折腾,每个人都会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出路。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这本《瞿秋白选集》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入瞿秋白散文、杂文、文论和政论代表作,文本上详加勘订。对于读者了解瞿秋白的人和文都大有助益。
  • 我们,江湖未有期

    我们,江湖未有期

    12位江湖“萌友”,13篇热血江湖故事,他们潇洒自由,他们友善亲切,他们是生活在北京上海的友人,浪迹在丽江西藏的过客,求学在美国巴西的浪子,还有定居在遥远地方的江湖人,他们每个故事都无可替代,每个故事都是真实的冒险。
  •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沧桑。
热门推荐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诸世空相

    诸世空相

    世界从一开始就不是我们所看见的样子。它是过去、是现在、也是未来。它从未变未曾诞生亦无有死亡我所经历的苦厄我所悲悯的苦难我所苦渡的尘世都只是一段向“空”而行的道世人、世道、世界万世皆空!
  • 黑虎帅令

    黑虎帅令

    智者顺天以求长生,强者逆天以求超脱,智力双全,便可将这天数玩弄在股掌之间!
  •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刀白剑录

    青刀白剑录

    连日大雪,太行封路,樵夫胡清生砍柴回家,只因家中有娇妻稚女,暖饭热汤。却不料只因他与妻子的一个善意,却引来滔天大祸,妻子惨去,骨肉分离,为了报仇的胡清生踏入江湖……而他踏入的这个江湖,正因为一本江山剑法而风起云涌,有求而不得之人、有得而不屑之人,有情人、仁义人、奸诈人、刁蛮人、任性人,每一个人看似为江山而争,而实际上却不过都是为情所喜,为情所困。清生,意为情深。江湖者,有情人的理想境地也。此情不独为人,亦为天,为地,为山为海,为造化万物。
  • 龙腾战帝

    龙腾战帝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血森的帝国统治着世界!天下笼罩在魔爪的黑暗之中,妖魔鱼肉天下苍生,天下苍生敢怒不敢言。这个国家原名恒昌,只是一个中等国家。在一次国庆中魔君赤雪寒率领众妖侵国屠城。恒昌国国王陛下被囚禁!从此以后恒昌国被改名为血森帝国,皇城改名为血森皇都。人类百姓成为奴隶,有时候还被当成食物。保命的官员不敢抵抗,对魔君赤雪寒言听计从,人类的军队被随意驱使毫无尊严可言,被当成战斗的兵器。恒昌国变成了魔域,被妖气覆盖阴云遮天。逃出的皇后跟公主还有皇子,跟白光玉一家踏上了新的旅途!他们在海上遇到了一条白龙......传奇的故事,不可思议的遭遇不断发生着....
  • 见鬼异事录

    见鬼异事录

    如果你能看到鬼,你会有什么感觉?水底的水鬼,满怀怨气的地缚灵,还有镜子中的恶魔。他们无时无刻的在虎视眈眈的瞧着你们,趁你们稍微不注意,便会被吞嗤其中。安茉从小就可以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也意味着她的生活将会不普通。她看见的,遇上的,仿佛都是厄运……直到有一天,她遇上了一个驱魔人,虽然这个驱魔人有些奇怪,有些凶,有些视财如命。但是却会在她陷入危险之中全心全力救她的人,会在她难过的时候偷偷哄她开心的人。这个世界上,安茉觉得没有谁比他对她更好,没有谁能代替的了他给安茉那独一无二的安全感。
  • 寒武纪

    寒武纪

    姜小邪前世是一名实习押运员,接到一次奇怪的任务,押送一批普通物资,可是其中暗藏着一个铅盒。途中遇不明势力抢夺,发生枪战,押运小组伤亡惨重,暗中保护押运组的军方特战队也没能扭转战局,特警队长临死前让姜小邪毁掉铅盒中的物品。姜小邪打开铅盒,发现里面竟是一枚三叶虫化石。无意中姜小邪将血液喷到化石上面。异象发生,姜小邪昏迷过去,醒来发现穿越到混元大陆……
  • 177次恋爱

    177次恋爱

    这是一部分段式的小读物,有时候我会特么的讨厌自己惊人的记忆力,你问我有多么惊人,好吧,我可以记住两个月前被蚊子咬过的部位和它咬我的时间,很尴尬,清楚的记得朋友们总是说我滥情,换女友超过了换衣服的频率,但是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认真的对待每一份感情,并在心里珍惜和留存记忆,最长的一段3年,最短的只有不到3天,但是我有认真的对待每一份感觉,即使分开,也依旧有着可以做朋友的心态,当然,如果你可以的远离我,我也没有办法。177次恋爱的经历,分享给你们,希望你们能从中的一段或几段中看到曾发生在你们自己身上熟悉的感觉。
  • 我爱你到世界尽头

    我爱你到世界尽头

    四个身世不明的特优生,会在这私立学院中有怎样的故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