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2200000012

第12章 无远弗届·书与人(6)

一个叫王秀梅的,倏忽坐在了我的课桌后。虚拟与现实便含混不清了。或许,我们经年的虚拟策应,是更为逼真的现实?一个叫王秀梅的,开始在现实与虚拟的含混地带教导我:少喝酒,注意分寸。这样的教导,我听过不少。喝多了,没分寸,丑。这我知道。但难改。一个叫王秀梅的,便露出了她那篇小说开头钉钉子般的铿锵,几乎是不近人情的冷峻,让我觉得简直是要遭到唾弃。这是她对待同类的方式,有些“之深之切”的意思。或者她用如今的理智反证着自己曾经的颟顸?当然,对于分寸与美丑,她不会也如文学概论般的教条。她只是比我拎得清虚拟与现实,知道现世逻辑,并有恪守之心。不是吗,这是应当的。但在她,不是混世的智慧,是一个成熟作家所需要的克制与忍耐。要知道,天可怜见,“成熟”与“忍耐”,是我们语境下作家们的必修课。

这个不像山东人和“王秀梅”的女作家,轻度洁癖,刚柔并济。流连诗酒,消磨人生,这些事如今起码表面上她是不做的。她那种更有益身心的做派,胜过无数文学概论般的教条,在很多方面说服了我,譬如虚拟的恣肆与现实的检点是应当而且也可以和谐的,譬如勤奋的工作和懒散的虚度是能够也必须并存的。有了这份自觉与冷静,或可修直我们脚下的路,让我们走得远一些,更远一些。从一个叫王秀梅的那里,出虚入实,我终于比较甘愿地领受了这样的教诲。因为鲁院四月,一场战友,我知道了,她是如何可以忍受这样的忍受,于无声处做着策马扬鞭、一骑绝尘的江湖梦,只在小说中旁若无人地为自己说明,只在文字里一次又一次做着凌厉的实践。

也是头一次,并肩站在一个同行身边,让我心生怯意,宛如站在一枚凝练的炸弹旁,谁知道它什么时候摧枯拉朽、石破天惊。由此,和一个叫王秀梅的做在同一期专辑里,对于谁,都是一个不小的压力。看看吧,那一长串的存目……

这个人老了的时候会不会

住到树上去

那时候我知道有个编辑叫李智勇。后来我知道这个编辑也用“马拉”的名义写小说。再后来,读到一个叫木知力的诗人的诗:

两个拥有共同过去的人

并排坐在椅子上

谈未来,关心对方的爱人

为了回避过去

他们一次次地谈论今日的天气

不是吗,挺棒的,个中滋味,甚合我心。如是往复,绕了一圈,这三个不同的角色才被我串在了一起——原来三位一体,是同一个人。

三个位格,一个本体,这是神学中的概念,以尘世的标准看待,我有些替这个人叫冤。就好像张三,本来可以成为一个着名的张三,但他做裁缝的时候叫张三,打铁的时候叫张小三,修鞋的时候叫小张三。尽管这三样他都弄得不错,却由于使用了不同的名头,由是便消减了本来应该不薄的名声。这个人是怎么想的?某些时刻,他会不会对自己的角色感到恍惚?当别人赞美他打铁的功夫时,他会不会暗自嘀咕:某是个鞋匠!

写作之人,有个公论,似乎诗人最热衷于花样翻新的命名自己。这也说明,其一,诗人多是天人,一般在神学意义上看待问题;其二,诗人多有分裂,云来雾去,一般不以真面目示人。那么就有个结论了:这个人,原则上,应该是个诗人。

可让我用诗人木知力来确认他,情感上我又不太说得过去,没什么充分的理由,我还是比较愿意将他视为那个写小说的马拉。首先,马拉这两个字好记——着名的雅各宾派主席嘛。其次,对于写小说的人,我自然怀有些天然的亲切。有那么一段时间,马拉于我就是这么一副尊荣:裹着头巾,泡在水缸里,一手鹅毛笔,一手稿纸,不幸的是,刚刚遭到了一位女士的刺杀。这是大卫名作《马拉之死》中的场面,从小耳闻目睹,不免就要拿来比附这个写小说的马拉。对于这幅名作,我始终心有疑惑,我猜不透,那位以商谈事宜为由而行刺得手的女士,是如何被允许去觐见一位泡在水缸里的大人物的?这里面有诗意、有悬疑,恰如诗篇与小说,折射我们这个世界那些玄奥曲折的逻辑。

将一个诗人视为小说家,我不知道对于其人是否算是一种冒犯。众所周知,诗人们的脾气都很大。这就让我有了命名的困难,或者我只有无以名之地这么称呼他——这个人。

我与这个人素未谋面,神交日久,一日在刊物上得见其貌,原来颇为峻拔,长发及肩,眉眼宽展,全然与那个雅各宾派主席迥异。不但与主席迥异,除了长发及肩,这个人也与我偏见中的诗人们迥异。怎么说呢?在我看来,其人有文艺青年的格调,难得的是,文艺青年的格调之下,他还有那么一些不易觉察的敦厚与诚朴。我这么看待这个人,不牵涉褒贬,何况敦厚与诚朴如今也不是我们用来衡量一个作家的标准了。我们如今的语境里,似乎坏小子才是跟才华并行不悖的最佳组合。当然,我也喜爱坏小子。

可这个人,起码目测起来,不是一个坏小子。这个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家,进了烟草公司做起了小职员。这可真难得!要知道,在我们这个时代,循规蹈矩地生活,远远要比放浪不羁地混世需要更多的勇气。一个左右手小说诗歌同时开弓的青年,如此知道进退,实在令人敬佩。他把世道人伦的复杂性都塞在肚子里了,没有过早过快地挥发掉,假以时日,可不就蓄积出了力量?这是他持重的一面。

可究竟是位诗人啊。这个人自有其轻盈的手段。某日,与其闲聊,说起索尔仁尼琴的《红轮》。对于这部巨着,这个人不断惊呼“可怕”,并且不厌其烦,给我做出了统计:如果以这部巨着的规模为蓝图,那么,我们将需要以每月三万七千五百字,每年四十五万字的频率,写上四十三年。不是吗,这委实可怕。然而,当他对皇皇巨制兴叹的时候,自己却如此耐心地做出了条分缕析的运算。这就是轻与重在一个诗人身上的辩证。他一定不是个愚公移山式的作家,但一定也不是大而化之的人,他会在某个节点,以令人惊讶的耐心,去分析与捕捉,一如他的诗篇:

大地依然宁静,唯有

闪烁着磷光的火焰呐喊

月光覆盖着小树林

灵魂飘升,草木仍然

生长、摇摆、枯朽……

白天和黑夜多么类似

黑暗中,河流发出“潺潺”的水声

它永远流动

它从不停息

在“永远流动”与“从不停息”中,他既惧怕恒定的辛劳,又足够细致地体会着每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瞬间。

这个人敏感于时间对人的改造与磨损。在部分小说中,他以某种确知的姿势眺望自己在生理意义上还遥不可及的老年。一个男人老了,怀念起自己最初的女人,作为一名画家,他却已经无力描绘出心上人的容颜,更有甚者,子女们还不断变卖他未完成的画作,由是,有意味的情节降临了:老男人饿死了自己,在一种几乎堪称精确的运算中,他在赴死的日子里,一笔一笔,在自己的身体上画出了心上人。(《未完成的肖像》)又一个男人老了,这个杀了一辈子猪牛的屠夫,怪病一场后,突发奇想,同样在一种几乎堪称精确的运算中,为自己在家乡的树上盖了间房子,就此离地数尺,断绝人寰,成了一个尘世中的传奇。(《一个寻找天堂的人》)这两个短篇,除了让我惊讶作者对于老年男性结论般的总结,还让我颇为好奇。在他的笔下,似乎男人老了的时候,必定突然发飙,之前的模范家长,于垂垂暮年,忽而翻脸,甚至不惜众叛亲离,应了流行的伦理——决定只为自己活一回了。他的特点在于,这种对于未来的展望,具有一种规划图般的派头,似乎那样的结局不可动摇,就像时光一样的必然。那么,如今这位烟草公司的小职员,是否已然为自己设计出了暮年,循规蹈矩一生,他只在弥留之际神出鬼没地画一个恣肆的句号?

或许他坐在烟草公司的办公桌前,如是展望之际,会露出隐蔽的微笑。这个敏感的诗人,他必定感到了时间之手经由我们身体时那种沉痛的抚摸。在另一部分小说中,对应着时间,人的身体在自我破裂与愈合。一个女孩子做了代孕者,身体经历了医学器械和男性的双重进入,最终似乎自愈了,就此趋于成熟。(《爱别离》)同样是自愈,另一个禀赋异常的男人却递进了一步,他的器官原本可以匪夷所思地再生,肝呀肾呀的说摘便摘,摘了便重新长一个出来,但面对将自己做了研究的妻子,最终却在具备自愈的优势之下,哀恸地申请:我想请你把我的心也摘了。(《身体咒》)在这里,小说家写出了令人动容的一笔。显然,圆满与愈合,在他这儿,自有其更加曲折的定义。破碎,愈合,隐忍,爆发,这些事物永无止境,它们循环往复,“白天和黑夜多么类似”。

在这样的意义上,这个人,这个诗人,这个小说家和小职员,成功地说服了我们,原来李智勇抑或马拉、木知力,诗人抑或小说家、小职员,都不重要,“灵魂飘升,草木仍然生长、摇摆、枯朽……”万物与人都是如斯艰苦而忍韧地存活着,却又懵然于如此生存的意义。他的倔强在于,用一种瞬间的细致与偏执,抓拍般地记录下我们的这些懵然时刻。

由此,写作便成了抵抗懵然的手段。行笔之际,他当是一个自觉的人,知道自己尽人事听天命的间歇,还必须觉醒片刻,即使这样的觉醒被囊括在时光更加庞然的蒙昧里。

不同于他摇曳的身份,他的小说与诗歌在气质上是一致的。令我感叹的是,这个应当是被现代主义滋养起来的写作者,难得地没有沾染上现代主义为人所诟病的那些坏习气。他的语言居然是可以用“朴素”来形容的,尽管谋篇布局也旁支斜逸,但在腔调上,不温不火,少见那种炫技般的华丽。

由此,他所建构的那个虚拟的世界,便逼真起来。当他叙述一个住在树上的父亲,一个器官像麦子一样收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的男人时,达到的效果却是,让人听起来宛如寻常的家长里短,甚至,连一点流言蜚语的怪诞都没有,让我们唯有相信:是的,世界便是如此的。然而他在小说中建造的这幅逼真世相,又具有某种标本的特质,或者宛如一枚琥珀中的化石,惟妙惟肖,却凝固静寂。他的小说里,没有烟火气,尽管貌似红尘万丈,但显然是被更多主观因素提炼过了的,在小说这门艺术所规定的一些指标里,他将混乱的世界井然地安置在篇幅里,让我们信以为真的同时,又时刻强调出:这是艺术,不是家常。所以说,这个人的写作,在艺术品质上,依然有自己坚定的立场乃至顽固的审美。尽管他的小说依靠着诸多的偶然性来驱动情节,但通篇总是被某种宿命般的必然性所统辖。说得浅显一些,他的小说是属于那种“假”的一路,当一幅现实主义的摄影作品被装框挂在墙上后,它便“假”了,成了所谓的艺术。由是,庸常世相在墙上、在框子里,便有了选择、有了取舍、有了主观意图和审美情趣的努力。

他的小说无一例外地说明着“有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还能保留精美的理性,那注定是一个疯子。谁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幻想,那必然是自我欺骗的高手。谁能心平气和地享受天伦之乐,那无异于行尸走肉”。如此激烈,如此在劫难逃,但他为之陈述的语调却安静平白,有时甚至让人心生不满,好比是在用懒散的语气说着迎面而来的厄难。这也许真的与他的敦厚与诚朴有关,直觉告诉我,此人行文,不是一个快意恩仇的杀手。

这样的小说,喜欢的人会多吗?不知道,反正基本上我算一个。

不出意料,这个人会一直写下去,“大地依然宁静”,他会继续“闪烁着磷光的火焰呐喊”。宁静与呐喊,这是一对儿矛盾。而这个人还在堪称青年的时候,便分辨出了什么是大地、什么是磷火。他拎得清什么是支撑着艺术的生活、什么是窥测着生活的艺术。

问题是,我们总是贪得无厌,即便知道孰轻孰重,在某些时刻,不免仍会希望磷火更加璀璨一些。就比如,拭目以待他的那些文字,在某一个瞬间脱离了不温不火,更加主观一些、严厉一些,稍微多一些枪林弹雨的努力,突然也爆裂一下,一如我所钟爱的他的那个短篇一样,一个幸运儿,最终却自发地要求:我想请你把我的心也摘了。

他倒下去

浑身长出枝丫

一个安静的人

一生没有惊动鸟雀

这同样是他的一首诗。当然,这样的境界符合我难以名状的审美。而我依然关切的是,这个人如是写下去,力量全部藏在肚子里,老了的时候,会不会像一只气球,干脆住到树上去,结果惊动了一树的鸟雀。

他有一张富有教养的脸

记不得是何时、因了何种机缘认识了这位兄弟。“认识”之说,层面多重,这里说的是那种心里面的辨识度。

笼统讲,与威廉相识,是在网络里,由头呢,当然是文学。彼时虽未谋面,可网络那端的这位青年,已经令我有了好感。其人有一个很是能够动人的名字,“威廉”二字勾出了我内心某种偏颇的喜好——可不是吗,很洋气啊。

对于“洋气”,我得分辨一下,这里面隐含的审美准则实难一言以蔽之。简单说,我觉得王小波笔下的那位“王二”就颇为洋气,而言情剧中的主人公,大多都有一个土到令人无语的名字。我所以为的“洋气”,断非仅仅是指“威廉”二字那种显而易见的异国音韵。证据是——后来有一日,威廉向我阐释了其名的来由,他说,名字是祖父起的,取“公生明,廉生威”之意。此番阐释非但没有令我偏颇的喜好落空,反而益发令我偏颇地喜好起来,我甚至觉得,在这番阐释下,财神赵公明也有个不错的名字。

同类推荐
  • 中国寓言

    中国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采取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集说理、劝诫、嘲讽、讽刺、诙谐于一体,给人以启示。同时还用短小精悍的话把十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 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本书由中国在西人眼中之形象的历史变迁说起,继之以对中国文化在德语文坛所留之濡染印痕的探寻,再及德国文学在中国的部分译介情况,呈示了中德文化大交响中的若干微小篇章。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 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在“前青知时代”或“ 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
  • 巫山红叶

    巫山红叶

    长江三峡,我们的家园。千百年来,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耳鬓厮磨似乎不能再熟悉了。文人墨客关于三峡的歌赋诗词何止千百,名篇佳作,流光溢彩。然而,吟咏冬日三峡的却是不多,尤其是对三峡冬日精灵的评点和咏叹,更是凤毛麟角。
  • 永安散文集

    永安散文集

    用文字描绘着生活,记录着生活的趣事、人情。本书分为风土人情,生活随笔,杂文三个部分。
热门推荐
  • 绯月季

    绯月季

    三卷之前请直接跳过,无尾神坑,凭着脑洞写出来的坑。
  • 绝世专宠:高冷权少爆萌妻

    绝世专宠:高冷权少爆萌妻

    他高冷,她萌傻,可她却走进了他的心灵。酒店包间,她闯入房间,非常不长眼地扑进他的怀里:“救救我……”她家族强迫联姻,她像他记忆中的一个人,破天荒地护她在怀……若天下人想害她,他便杀尽天下人,宁负天下人,也不负她!(啪啪啪鼓掌!新人新坑全文免费,男强女弱男配强!么么扎=3=~~~)
  • 天策大帝

    天策大帝

    张策,以其一身通天的道行只手撼天,以其绝世傲人的智谋逆天改命,故元年1172年,张策登上了大帝的宝座,世人给予他“天策”的封号。那时,张策年仅十八。元年1173年,也就是十八年前,四大门派派出当世门派中最强的几人前来围剿方才登上大帝宝座的张策,原因不明。他们成功了,但张策却也成功的施展了改命术。于是十八年后,随着“大试”的来临,一名懒散的少年出现在楚国的贸易中心。转生成功的张策又将翻起怎样的风云?是什么导致了四大门派一同前来围剿?一切精彩,尽在“天策大帝”!
  • 幻珠情缘

    幻珠情缘

    我叫乐晴飞,连高中都没办法混完的成绩也让我没有信心上什么大学了。一天我在回家的路上买了一个淡黄色如乒乓球大小的珠子,夜晚我把它放在床头,看到了淡淡的微光,可是一觉醒来,我却发现自己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世界,还有莫名其妙的身份,可恶的是我连怎么来的都不知道……我一个灵魂在两个世界穿行,多重身份的我该怎样面对这阴暗的世界,我该怎么选择自己的命运?我会不会像小说中所说的主人公那样能扬名立万?前途是未知数,但我依旧没有跑过时间线
  • 异界扫地神僧

    异界扫地神僧

    扫地神僧,无数经典武侠小说中强大而又神秘的配角;扫地神僧,身携至高武学之秘籍,涉足世间奇险之地域,指点无数潜力之强者。《异界扫地神僧》看华夏扫地老人转世异界后如何作为主角,重现扫地神僧之威名,让“扫地神僧”之神话辉煌天下!
  • 促使孩子提高智力的108个好故事

    促使孩子提高智力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包括孙坚智退海盗,孙亮断案,韩信分油,田忌赛马,庞振坤妙计上学堂等。
  • 魔剑重生

    魔剑重生

    传说得龙吟剑者得天下,若要正义之人得此剑,则天下太平、百姓安康,若邪恶之人得此剑,则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只怕是得天下的权利欲望,野心之争,在古今大道为一大诱惑,使多少人迷失自我,丧失良知,坠入邪道。龙吟剑携带者徐子墨为慧祖真人门下的徒弟,凌云派第九代掌门,因魔界、妖界、人间各派寻找龙吟剑和凌云派内掌门之位的争夺陷入了一系列的争斗中。
  • 惊世重生:一梦君故里

    惊世重生:一梦君故里

    拾一梦,国家地下特工组组长,一朝魂落重生于万苍大陆南昌皇室,腹黑无厘头的她,演就了世人眼中臭名远昭不学无术玩世不恭的败家公主,性格怪异且野蛮无度。含金汤匙长大的她,是整个南昌国人心中国之珍宝,尊贵如祥云。她要天上的星星,好,南昌国倾国摘之。她要耗国力大造公主府,行,倾国库造之。她要烧皇宫?行,烧了再修建即可。啥?她烧死了皇帝最疼爱的皇子和妃嫔?一切从简,葬入皇陵。这一切的荣宠背后到底是真的集万千宠爱于她一身,还是有双手掌控着她的人生?她自答:如果真是集万千宠爱于她一身,她便还这宠爱于世间,护这大陆繁华万年。若这宠爱只是为了操控她的人生,她便弃了自己,毁这大陆消于人间。扮猪吃老虎?行,让她来比比到底谁能扮到最后,吃掉那只老虎。虚情假意?行,让她来告诉他们谁才是虚情假意的鼻祖。道貌岸然?行,让她来教教他们道貌岸然这四个字怎么写。都爱戴面具?可以!她会亲手把那一张张面具撕成萝卜丝儿,看他们还如何往脸上戴。玩阴的?她奉陪。玩阳的,若是不怕死的太快,她也一样奉陪。开玩笑,比智商?谁怕谁!可惜,条条阴沟过,却在大河里翻了船。当阴险狡诈的她与暗藏黑心的他对上时,‘英雄’终究难过美人关啊!。她问:如果我要端了这南昌,毁了这万苍你要如何?他答:只要你活,其他人都葬身也无妨,包括我。看她如何用智慧破开层层身世之谜,解开万苍千年之咒,劈开沟壑与他走在一起。再看他如何用计谋将她虏获,让她情归故里且此生不悔,为她谋得一室两人三餐之地。本文:女强+权谋+宠文+温情+专情+腹黑————————————————————————————喜欢此文的粉粉点收藏,让君梦带给你们不一样的故事。
  • 都市艳升级

    都市艳升级

    一本会要你命的书,想要保住自己的命?那就按照书的意思来吧。泡校花,追总裁,打警花,养萝莉,斗少妇……随着到手的美女越发多起来,主人公的功法也越是提升的快,越泡余越勇,无限泡妞,无限成长。
  • 仲夏纪

    仲夏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