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2300000001

第1章 释迦牟尼(1)

释迦牟尼,就是佛教信徒的“如来佛”或者“佛爷”,他是一个神仙。但我是一个科学工作者,不是一个宗教信徒。我认为,释迦牟尼确有其人,是一个历史人物。因此我写这篇东西,就把释迦牟尼当成一个人,同世界上其他历史人物一样,他是我研究的对象。我必须把笼罩在他身上的那一团团神话迷雾,尽上我的力量全部廓清,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还他一个本来面目。

一、释迦牟尼的名字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他的名字梵文是kyamuni,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是部落的名字,可见这不是他的真名。另外还有一个名字叫“乔达磨”或“瞿昙”,梵文autama,巴利文otama。有人说这是他的氏族名称。连一些百科全书,比如《大英百科全书》也这样说。但这是不对的。氏族一般都是外婚制,释迦牟尼的姨母名叫autamī 瞿昙弥,可见他们不是外婚。此外,瞿昙还是一个婆罗门氏族名称,而释迦牟尼属于刹帝利种姓。瞿昙这个名字是按照当时印度贵族的一般习惯从古代《梨俱吠陀》赞歌的作者仙人家族中借用来的。Gautama就是V madeva。释迦牟尼的真名是“悉达多”,梵文Siddh rtha,巴利文Siddhattha,意译“吉财”或“一切义成”,梵文Sarv rthasiddha。

二、释迦牟尼的家族

他属于释迦族。当时在印度北部有十六个大国。基本上都是君主制度。此外还有四个独立的或半独立的共和国,释迦就是其中之一。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用首都的名字称之为劫比罗伐窣堵国(旧译迦毗罗卫国),梵文Kapilavastu。这是一个小共和国,只能说是半独立的,承认萨罗为宗主国,辖地跨今天印度和尼泊尔。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就在今天尼泊尔泰来地区的梯罗拉柯提(Tilaura Kot)废墟,距印度北方邦巴斯提县的比普罗瓦(Piprahwa)西北约十英里。这可能是历史事实。因为在释迦牟尼涅盘二百多年后即位的孔雀王朝的大王阿育王曾在这里立过一个石柱,说明此处是释迦诞生地。《大唐西域记》卷六说:

城东南窣堵波,有彼如来遗身舍利,前建石柱,高三十余尺,上刻狮子之像,傍记寂灭之事,无忧王建焉……次北有窣堵波,有彼如来遗身舍利,前建石柱,高二十余尺,上刻狮子之像,傍记寂灭之事,无忧王之所建也。

次东窣堵波,无忧王所建,二龙浴太子处也。

这个石柱今天保留下来。考古学者还在这里挖掘出释迦牟尼的舍利坛。曾有一个时期西欧一些学者认为根本没有释迦牟尼其人。这是不对的。

他的家属自称是印度古代甘蔗王族的后裔,同《罗摩衍那》主人公罗摩同出一系。这恐怕是伪托。有人甚至怀疑,释迦族不是雅利安人,而是蒙古种,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证据。

三、释迦牟尼出生的时间

释迦牟尼活了80年,这没有异议。争论不休的是他灭度(逝世)的年代。只要把这一点弄清楚,他的生年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佛灭年代,异说甚多,据说约有60种。只在中国的西藏地方,就有14种之多。其中比较通行的、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南传佛教各国主张佛灭度于公元前544年或543年。二、我国蒙藏黄教主张佛灭度于公元前961年。三、我国内地有公元前1027年说;根据“众圣点记”,则为公元前485年,较中国的孔子早死6年。四、在西方学者中,德国威廉·盖格主张公元前483年说,荷兰学者亨利·刻恩主张公元前370年说,日本学者有公元前386年说和384年说。加拿大学者瓦德主张公元前486年说;采纳得比较多的是公元前483年说。

四、释迦牟尼的生平

关于释迦牟尼的生平,我们并没有可靠的历史资料。现在只能根据梵文、巴利文以及汉文、藏文的佛经的记载加以叙述。其中有不少神话,也有不少传说,当然也有不少的历史事实。基本轮廓看来是可靠的,个别细节则很难说。

释迦牟尼的少年时代

释迦牟尼出生在王家,父亲名叫净饭王。这有点夸大。他父亲可能只是贵族寡头中的一个头子,美化称之为王。母亲是摩耶夫人。降生的时间传说是中国旧历的四月八日。降生后7天,母亲逝世。他的姨母大爱Mahpraj pati,亦称瞿昙弥,把他扶养成人。她爱他如子,他敬她如母。这个姨母后来成为佛教僧伽中的第一个尼姑。他生长在深宫之中,享用极端奢侈。

父亲给他修建了三座宫殿:春季、夏季、雨季各有一宫。他受到了当时刹帝利青年所受的全部教育,包括各种学艺,军事、体育也包括在内。成年后,娶了妃子,名叫耶输陀罗。“贤妃美容貌,窈窕淑女姿,瑰艳若天后,同处日夜欢”(引文见汉译本《佛所行赞》,下同)。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罗睺罗。这一定是历史事实,因为佛教和尚是不许结婚的,可是佛祖却结婚生子,给后来的佛徒带来一个尴尬局面。若非历史事实,佛徒是决不会这样写的。为了这件事,和尚编造了不少的神话故事,以图摆脱窘境。我只举一个例子。《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四说:“尔时菩萨在于宫内嬉戏之处,私自念言:‘我今有三夫人及六万婇女。若不与其为俗乐者,恐诸外人云:我不是丈夫。’”

出家的经过

据传说,释迦牟尼29岁出家。他生下时,就有仙人预言:他如果不出家,就会成为转轮圣王。因此,他父亲早就担心他会出家。于是就用尽心思,让他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目的是引诱他放弃出家的念头。佛经讲,有一天太子要出游散心,国王派人平整道路,驱逐闲人,不让太子看到老人、病人、穷人等。然而净居天却变成一个老人,太子看了心烦,叹息不已,转回宫去。

第二次出游,又看到一个天神化成的病人。第三次出游,看到一个天神化成的死人。第四次出游,看到一个天神化成的比丘。太子于是决心出家。这个故事显然是虚构的。总之,出家的真正原因我们还不清楚。当时社会上,有一派用不同形式出家寻求解脱的沙门,这是婆罗门的对立面。释迦牟尼出家原因之一,可能是受到沙门思潮的影响,但一定还有更深刻的内在的原因。

苦行

释迦牟尼出家以后,原意是想走苦行这一条路。苦行在印度古已有之,而且是在各个时代都很流行。他先去找沙门阿罗蓝迦蓝和郁陀仙,又去找五比丘,苦行了6年,结果身体羸弱,毫无所得,涅盘解脱,遥遥无期。他自己思忖:“如是等妙法,悉由饮食生。”(《佛所行赞》)不吃饭,妙法是寻求不到的。他下决心重新进食,接受了一个牧羊女奉献的香乳糜。“食已诸根悦,堪受于菩提”。(《佛所行赞》)五比丘看到这情况,认为他叛变了,相约不理他。他又继续游行,到处寻求解脱之道。

成佛

释迦牟尼最后来到菩提伽耶这个地方,坐在菩提树下,发出誓言:如不成佛,决不站起。他坐在树下究竟思考了一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很难确说。在释迦牟尼时代,社会上宗教人士中间流行着一种想法:精神可以突然发亮,豁然贯通,悟得至道;除了佛教外,耆那教也有这种信仰。也许就在这种信念支配下,他坐在那里思维。他先对一切众生起大悲心,得到天眼净,看到众生生死轮回,善人转生人神,恶人堕入地狱。他最后想到生死根源,就是后来传下来的十二因缘:无明(愚痴,不知)、行(形成力,形成)、识(认识)、名色(名称与物质形体)、六入(感官与感官对象)、触(感官与感官对象的接触)、受(感受)、爱(渴望)、取(爱执、执着于存在)、有(存在,无和空的对立面)、生(生)、老死(老死)。这十二因缘,有因果关系。但这关系很复杂,很微妙,解释也有分歧。根据《佛所行赞》,释迦牟尼是从下面老死想起的:“决定知老死,必由生所致……又观生何因,见从诸有业……有业从取生,犹如火得薪,取以爱为因……”如此一环扣一环,最后根源是“无明”(“痴灭则行灭”)。一切皆从“无明”起。

什么叫做“无明”呢?对于这个关键的字眼,解释很分歧。有人说无明就是不知道事物实际上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存在。这有点大乘的味道,但可备一说。有的经又说,“无明”就是不知道苦、集、灭、道四谛。无论如何,“不知道”的对立面,就是“知道”。知道了,就是“大觉”,就是“佛”。这十二因缘着重讲因果关系,是后来佛教根本学说之一,但是佛在菩提树下还不能想得这样有系统。可能只是一个大体的轮廓。

说法

释迦牟尼证得大道,成了佛。经过一番犹疑考虑,他决心说法转法轮。

他来到迦尸城(今贝拿勒斯)。他首先想到向他出家后见到的两个比丘说法。但他们已经死去。他又去找那五个苦行者,他们正在迦尸附近的鹿野苑。他们相约对他表示冷淡,最后还是洗耳恭听。说法的内容是什么呢?根据佛经传说,大概是这样的:如来佛首先讲了中道,避免两个极端,又讲了八正道和四圣谛。如来可能讲了这样的一些想法,恐怕还比较粗糙。这样系统化是以后的事情。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说法不是历史事实,但缺乏可靠的证据。

同类推荐
  •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本书主要介绍现存的思想,情感,娱乐,艺术等八大类博客与其佼佼者的成功经验,集欣赏性,实用性于一身,为普通博客与准博客们提供指导与借鉴。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洛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洛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隔墙有耳

    隔墙有耳

    本稿件并非要釜底抽薪,去探讨人权和隐私等跟告密相关的问题,只是希望通过讲述告密史上一些人和事来让人们欣赏一下,这些古代肮脏的幽灵到底给他们自己和历史带来了什么,他们那种为告密而不要脸,甚至是不要命的“勇敢行为”是怎么修炼成的。
热门推荐
  • 连玉传奇

    连玉传奇

    情窦初开之年,她被一个疯和尚贴上“生克母,长克父,嫁克夫”的邪恶标签,致使青梅竹马的爱人被迫另娶他人;与蓝颜知己擦出爱的火花却因国仇家恨终成陌路;昔日的斗气冤家反成为伴随左右的“暖男”。为圆父亲的举人梦,她女扮男装参加科举,谁知一路过关斩将,人生的飞车再也刹不住,直至闯入金銮殿参加殿试,抬头竟然看到那龙座上换成了她的孪生弟弟……一切的际遇原来全在“疯和尚”的掌控之下,而这疯和尚不是别人,正是被两夺了帝位的崇文皇帝……午门外,五花大绑等待斩首的三个人,她昔日的知己、伴随她左右的暖男、还有被迫逊位的少年天子延龄……
  • xinel之爱的舞台

    xinel之爱的舞台

    15年的梦想成真了,觉定进入大学校园,一次偶然遇见了他,改变性格,大学中青春故事上演。终于变得成熟,带着友情与爱情在此重返舞台,一步步走在成功的道路上。
  • 星空武帝

    星空武帝

    人生有十窍,是为三魂七魄的源头。每通一窍,可获得强大的力量。王越,出生在一个小乡村,却与其他同龄人有不同的想法,偏好习武修身,并最终踏上了漫漫武道征途,为追寻父母踪迹,誓要踏上巅峰。层次:练窍、炼魔、炼魂、人仙、洞天、不朽、涅槃、造化、混沌
  • 魂术争锋

    魂术争锋

    苍天是否给我开了个玩笑,给了我无与伦比的天赋却忘记给我一颗进取的心。我本只想当个普普通通的人,却被迫被推上了强者的巅峰。到底,我该如何取舍呢?
  • 悄悄告诉大海

    悄悄告诉大海

    付小豪的青春史,那个夏天我们一起读过的校园,追过的女孩,结拜的好兄弟!
  • 如果,你说如果

    如果,你说如果

    如果你可以回到那个回不去的如果,你会去改变那个如果?还是继续去重温那个如果
  • 我的25岁美女老板

    我的25岁美女老板

    摩登星城,财女款爷笑傲不羁,名流横行耍宝逗比。放浪形骸的美男子一个契机闯入权贵社交,开启人生的逆袭之旅。
  • 冰帝

    冰帝

    一个普通的少年,对战怪力熊,撕烂食人蜂!冒生命危险,打异兽,食晶核,努力修炼!逍遥异世,纵横人生,成为一代冰帝的传奇故事!
  • 神梦魇

    神梦魇

    这是一个全新的、依靠血脉修炼的世界,这是一个风雨飘摇、即将被战乱和血腥充斥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了神之噩梦的世界。这是一个关于探寻九大传承神魇的故事,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颠覆传统的故事,这是一部草根的崛起史。粗犷野蛮,部落密集的东方平原;神秘莫测,如梦似幻的阿拉迪斯丛林;怪兽无数,血统至上的东海之滨……拥有九大神秘力量的传承神魇,共同交织成了一个血脉的世界!《新书上传,求能量充沛的“点击”、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收藏”、以及蛋白质的盛宴“推荐”(*^__^*)》
  • 8384

    8384

    冉瞳,生活在差不多社会最底层的女孩,没有钱,没有貌,遇到了命中的初恋骆冬晨,但却因为自卑又失去了他。多年后再遇,他成为了高高在上的总裁,而她只是一个普通小职员。她依然自卑,逃避他的爱,可他的深情最终感动了她,两人终于携手,共赴美好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