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3300000050

第50章 青灯有味忆当年(11)

青灯有味忆当年

汪成法

读钟叔河先生的《青灯集》,深觉其文笔之好。这里且举一篇个人觉得最为精彩的《蓑衣饼》为例。文章从儿时读《儒林外史》说起,马二先生游西湖所吃之“蓑衣饼”引起了作者的兴趣,想知道“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饼”,但直到晚年还是不得而知,甚至离休后到西湖旅游,也“仍未能打听出蓑衣饼的究竟,未能解决五十多年前的疑问”;“近来无事乱翻书”,徐仲可《云尔编》、汤传楹《虎丘往还记》、范祖述《杭俗遗风》都有关于“蓑衣饼”的有趣记载,但是也都未能说明蓑衣饼“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饼”,直到在袁子才《随园食单》看到“蓑衣饼的‘打’法”之后,“这才恍然大悟,这岂不是我们长沙也有的酥油饼么?”然后,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测,又“打电话向杭州的友人请教”,终于得到确证,友人还抄寄了清朝人丁立诚的诗句:“酥油音转为蓑衣,雅人高兴争品题。”文章于是到此结束。

印象中钟先生的文字一向以平实为特色,不料此文居然写得如此波俏:开篇娓娓道来,从儿时读书说到老年游杭,数引古典之后再宣布自己的发现,而最后以有诗为证作结,读来煞是有趣。当读到“这才恍然大悟,这岂不是我们长沙也有的酥油饼么”一句时,我不由一下子就想到小说家汪曾祺《故乡的食物》系列散文中的这一段:“苏州人特重塘鳢鱼。上海人也是,一提起塘鳢鱼,眉飞色舞。塘鳢鱼是什么鱼?我向往之久矣。到苏州,曾想尝尝塘鳢鱼未能如愿,后来我知道:塘鳢鱼就是虎头鲨,嗐!”(《虎头鲨·昂嗤鱼·砗螯·螺蛳·蚬子》)短短一节文字,也是写得一波三折,最后以一声惊叹结束,正是小说家铺排故事的家法本事、拿手好戏。钟先生的这一段表达其发现之愉悦的文字,其峰回路转与豁然惊叹,是不是也借鉴了汪曾祺的“小说家法”呢?其实,虽然主要是以出版家的身份为世人所知,但从本书《自己写的东西》一文可知,钟先生本人在二十岁前也曾写作出版过小说作品,虽然后来终止了小说写作,“小说家法”其实倒也不必假借外人。

当然,钟先生此文更多的是继承了周作人的文章作法。究心名物,“翻书”寻证,正是周作人一系列以风物为题材的散文之主要特色,钟先生文章尤其和周作人早年之《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谈酒》诸文之风格有更多的相近之处。而周作人正是钟先生平素关注最多的一个作家:从上小学时在初中国文读本中初遇周作人散文到一九六〇年代写信给周作人,再到一九八〇年代主持出版周作人自编文集与集外文、一九九〇年代编印《周作人文类编》,直至新世纪的“周作人散文全集”,几十年劳心劳力,沉浸其中,真的就像他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所自称的那样是有“周作人情结”了(见本书《讲讲我做编辑的事》),而这一“情结”自然会深深地影响到钟先生个人的写作。或者,正是因为钟先生性情中有着和周作人相近的趣味爱好,才会几十年都在为整理出版周作人作品费心费力,任劳任怨,结下了“一份不了的‘书缘’”。(见本书《难忘结缘豆》)有趣的是,周作人年轻时也写作发表过小说,第一部个人著作就是一九〇六年六月由小说林社出版的文言小说《孤儿记》,直到一九一六年还有文言小说《江村夜话》发表,但一九一七年离开绍兴到北京大学任教之后就放弃了小说创作,和钟先生的创作经历很是有些相似,虽然他们放弃小说创作的原因并不相同。

论及钟先生的写小说和与周作人“结缘”,不能不说到《青灯集》中引起我更多关注的另一方面内容,就是作者自叙生平与答人访谈的那几篇文章。从少年时代的湘北山中读书到一九四九年八月进入《新湖南报》报社,从肃反、“反右”到“文革”中陷身囹圄,从“文革”前靠拉板车维持生计到后来的主持岳麓书社,钟先生这近八十年的人生历程在本书中大都被或略或详地叙述到了。对关心钟先生生平的读者而言,书中第一辑的这一系列文章就显得特别宝贵。可惜钟先生写得太少了,而且每次只在偶然的机会中叙及一些往事的片段,从来没有记述过某一段经历的来龙去脉,更没有写过系统回忆生平的文章。真希望钟叔河先生能够重新拿起他当年写作小说的叙事之笔,将自己一生经历的大小事件一一记下,给后人留下更多值得追怀与深思的历史细节。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这是陆放翁《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一诗中的名句,“白发无情”而“青灯有味”,衰飒中别具生意,周作人因之而成“依然有味是青灯”诗句,钟叔河先生再以周诗为文题书名,可以说是灯灯相照,也可以说是一灯相传。“青灯有味”而往事堪忆,我们且静心等待他的更多回忆文字吧。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一日《文汇报》)

念楼改题

董国和

“看书看皮,看文看题。”念楼主人深明此道,他去年出版的《念楼序跋》,就有十几篇文章改动了篇题。明人不做暗事,他还将原题附录于后,并分别作说明,可对其优劣来进行品悟。

《念楼序跋》分为正文和外一种两辑,正文收自序七十七篇;外一种辑名《念楼读后》,是四十一篇读书随笔,也有几篇序文。改题文章全出在《念楼读后》,它们依次是:《读裘克安〈牛津大学〉》,原题为《牛津的风貌》;《〈沈从文别集〉的装帧》,原题为《看起来舒服》;《读萧乾夫妇译〈尤利西斯〉》,原题为《差距》;《客来谈黄裳〈清代版刻一隅〉》,原题为《老友来谈》;《读〈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读本〉》,原题为《人为贵》;《读李普〈记刘帅〉》,原题为《记者笔墨》;《读杨逢彬〈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原题为《To philomathes的人》;《读〈晚清社会新闻图目〉二种》,原题为《旧时风物忆江南》;《序程巢父〈思想时代〉》,原题为《为陈寅恪胡适说话》;《几人垂泪忆当时》,原题为《烈士原来是才子》;《展得开》,原题为《喜得展卷之乐》;《读杨振宁的〈曙光集〉》,原题为《过头话》。第一篇写于一九八八年,后一篇也发表多年,他为何还来改动?

答案只有一个,为精益求精。“喜欢改动是我写文章的一大毛病,即在看校样时也总要改,遭排字工人和责任编辑诟病久矣。”(《〈偶然集〉自序》)除此之外,他还自称“无出息”:“我的职业是编辑,写作只是业余的事,自然也只是业余水平。”有此两点,也就有他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改动后的题目与内容就更加天衣无缝。这从《看起来舒服》改为《〈沈从文别集〉的装帧》,就知道他是如何的呕心沥血。

《〈沈从文别集〉的装帧》,全篇着重写装帧:“用黄永玉的画,张充和的字来装点沈从文的文章,其谁曰不易,当然绝了。但是‘三绝’还该再加上一绝:胡颖的装帧。”“张书黄画都是不争的杰作,非胡颖所能。胡颖之成功,不在于他能画能书,而在于他能‘拿来为我所用’。石非女娲所造,用石补天却成了女娲的神功。这非但不意味装帧设计借力省事,反而正好说明了装帧设计者的高明。”用如此笔墨来“感激为这本书装帧的人”,他改题也意在画龙点睛。

同样,将《差距》改为《读萧乾夫妇译〈尤利西斯〉》,这种用作者和书名来作篇题,也意在“开门见山”。明乎此,也就明白《客来谈黄裳〈清代版刻一隅〉》,《读李普〈记刘帅〉》这些篇题的与时俱进了。当然,这其中也许有被编辑捉了刀,他又恢复了本来面目的篇题。有《〈天窗集〉自序》中的这段文字为证:“书名决定叫作《天窗集》,与前年印出的《念楼集》和去年印出的《偶然集》相衔接。李永平也觉得天窗之为物很有意思,却以为不要‘集’字更好。我说,出书之权在你,你可以出你的《天窗》;命名之权在我,我还是可以叫我的《天窗集》吧。”结果《天窗》出版了,显现了他的从善如流。但对胡涂乱改,他颇不以为然,甚至怕弄巧成拙还有此自律:“我也当编辑,也有‘衡文’的责任,但业余又算半个作家,懂得作文的人的一点心思。所以对于书稿,只有合用与否一层考虑,并不霸蛮去把别人的文章改成自己的文章,干那既费力又不讨好的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设身处地地来为读者考虑,他改动文章才不厌其烦,对尚不完美的篇题也毫不手软。

“文章是自己的好”,这是文人的通病。但自以为好只是一厢情愿,是无自知之明的妄自尊大。文章好坏与否,得由时间和读者来检验;而只有清楚自己的文章有何不足之处,方可成为大家。念楼主人正是“怕后人笑”,他才将自己视为业余的“半个作家”,改动起文章来才不厌其烦,这其中也包括篇名。然而,若论起他的学术成就,这从《走向世界丛书》的影响,即可知其一二。这套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他编辑出版的丛书,不仅得到了钱钟书、李锐、李一氓等知名人士的好评,还走出了国门。凭此,他还被邀请参加了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第一次会议。用朱正的话来说,“省级出版社来参加这会的只他一人”。他有如此成就又如此谦虚严谨,改题的启示也就不言而喻。

(二〇一一年四月《开卷》)

听钟叔河先生“与之言”

杨向群

我掩卷猜想,《与之言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也许是钟叔河先生较为满意的一本书吧。他不止一次地跟我说,书是印出来给人看的,锁线装订才便于展读,内文版式的天头地脚宽松些好,字行距也宜适当疏朗,书不必太厚,最好坐卧可读。

心里一直都好奇:为什么钟先生写的书编的书总不过时,那些看起来不过是大白话的文字,总是那么耐读?从某种意义上说,《与之言集》于我,颇有点“第十个烧饼”的味道。

三十年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过一瞬,尽管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可是思想、观念、文化却仍在纳入世界轨道的缓慢转折过程当中。即便三十年前我有机会参与其事,即便近三十年离开湖南仍有幸得到钟先生几乎所有著作的签名馈赠——但是直到今天,我才对他编辑出版《走向世界丛书》的初衷恍然有所感悟。怪不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来自北京的、上海的、苏州的、深圳的、香港的等各路记者络绎不绝跑到长沙念楼探询究竟。

同类推荐
  •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下)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下)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包括上下两册,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下册收录了尼西情舞的由来、佛教圣地的传说、天津城也叫算盘城、石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春节的由来、中秋节的由来、泼水节的由来、“爱鸟周”的由来、贴“囍”字的由来、生日祝寿的由来、“压岁钱”的由来、献哈达的由来、比萨饼的由来。
  • 大刀红

    大刀红

    本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的,分为神农架记事、传闻及野史、当代聊斋进行时构成。作者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所听所闻,将以前听到的故事,重新演绎,用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其实,生活就是一个故事,当你理解他,他便会馈赠你。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 最美不过诗经2

    最美不过诗经2

    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倾情推荐。翻开一卷古老的《诗经》,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沐浴温暖的午后阳光,轻轻吟诵那些唇齿留香的诗句,体会其中不加修饰的旋律,无一粉饰的爱恨,原来,爱情只不过是生活,它只需要我们尽情哭笑,安然相守,最后淡然相忘。
  •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四册为赋、杂文和其他一些内容:杂文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二十一篇外,另增加两篇,即《节录嵇中散<与山巨源绝交书>并书后》和《曹司空手植楝树记》。书简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五件外,另增加三十六件。经解诸文除《通志堂集》中的六十五篇外,另增补二篇。
热门推荐
  • 媚宫

    媚宫

    他没有作声,更加大力地在她白皙的肌肤上烙下青紫吮痕。每到之处,那痛至极点衍生而来的快感,让她的心,越来越沉。她装作满不在乎,选择闭上了眼睛。睁开眼后的她,眼神鄙夷高傲,唇边噙着一抹薄凉的冷笑,对着强行索欢后的桀骜男人说道,“你还不如一个太监。”他一把将她紧紧搂在怀中,可是却感觉不到她的温暖,浑身笼罩在寒意之下。他终于知道,自己伤她有多深。他终于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缡络
  • 三界神游

    三界神游

    天降奇少年生逢得天缘游遍万千水踏遍万千山杀遍五湖妖斩遍四海怪一人战天下只手转乾坤
  • 瑾忆流年

    瑾忆流年

    陈玥黎一个普通的高中生,爱好小说音乐动漫等等一大堆,她在初三时拼命学习只为中考能考到市中心去,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奋斗,但一次活动,让她和他的线绕在了一起,从此纠缠不清。“我都说了那不是我做的”陈玥黎第103次跟鹿致羽解释到。“没事,不管那件事是不是你做的,今后你都是我的人了。”说完直接霸道地欺身压在某人身上,对准粉嫩的唇瓣就吻了下去。“唔唔,,,你混蛋....”谁说智商高的学霸就不懂得追女生了?她就被吃的死死得了。自初恋之后一直不敢触碰爱情,这次你会让我受伤么.....
  • 雀泪

    雀泪

    ”呐,你知道吗?黎白,,,我呀,从还是孔雀的时候,就喜欢你了呢,,,不敢相信吧?一只孔雀,喜欢上了人类。在我还是孔雀时,你不知道,,我喜欢你——这就罢了,可,既然老天给了我机会,我,,,便不想放弃“这是孔雀的心声,她希望他们在一起,可是,,,事情真的会如她希望的那样发展吗?毕竟,,,人雀殊途啊,,,此文虽然小虐,但小虐怡情嘛。觉得好看的读者们可以加入海鳗打字群和海鳗小说二次元群哦,海鳗打字群可以提前看到雀泪呐。
  • 无寸方圆

    无寸方圆

    无欲无求,天理不容。静等一位一心只为修心、修行的安稳少年,逐渐变成一位冷酷无情的杀手。新人新作,望请指教。
  • 道初界

    道初界

    仙界碎,流年坠,梦归来,九魂转世,九转踏天还。一个现代社会的军官,在飞船失事之后竟然误入了修真界,是意外还是命中注定呢?在美女环绕的修真界,他是否会忘记当初那份爱情承诺。当他渐渐接受了这个世界之后才发现自己本就属于这里,记忆的碎片不断的出现,直至他踏入仙界的那一刻,他终于明白这一切尽都是……
  • TFBOYS之刹那芳华

    TFBOYS之刹那芳华

    梦想的路上,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有坎坷,有挫折,有欢笑,同时也会有泪水。但是,一定会有人陪我们走过那段痛苦的时光!
  • 骨质疏松症营养康复食谱

    骨质疏松症营养康复食谱

    本书首先总体介绍国人的饮食营养知识,然后介绍骨质疏松疾病基础和营养康复知识,以数十道配餐,提供科学实用的营养康复指导。其中关键配餐均列出原材料、制作方法及食用方式,并精选出12道配餐附有实物彩色照片。
  • 炼狐成妖

    炼狐成妖

    一个农村小子异想天开的打算自己炼出一个妖精来。
  • 情陷外星球

    情陷外星球

    40世纪?土星?被发现是外星人还会被处决?无论如何,在被发现之前,她一定要带着自己的小宝贝回到地球!那个冷酷的执掌官几次三番挑刺,为了回家!她忍!卷毛男!你再纠缠不清……她……为了回家!她忍!你是狗?披着人类的外衣?不不……我不是在骂你!他温和的笑容让她如沐春风:“我懂你的意思。”他让她想起隔着时空星球的老公……历尽千辛万苦,她回到地球上的那个家,然而,物似人非,好不容易冲破隔阂准备重新再来,她那不肯叫爸爸的宝贝儿子却兴奋的冲外星来客大喊“爹的!”这叫她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