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7400000027

第27章 诗话散辑(3)

当今的人类已进化到很文明的阶段,生理的心理的结构已经远远地超过古代。世界上不可能有绝对单一的感觉,它几乎与意识不可分割。有人常说感觉可以是纯的,一跟意识沾边或结合,感觉就失去了独立性,不纯了。我以为这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实际上,哪里有只凭感觉生活或进行创作的人?即使是超现实主义诗人,也并不超脱现实,而是探索潜意识,成为意识与无意识之间隐藏的联系。感觉只有与意识共生,相互促进、补充、渗透,感觉才获得对生活的思辨与钻透的力量,产生丰富而深邃的意象,才能使诗的形象不但具有艺术的个性而且辐射出时代的精神。把感觉强调到了神秘的地步,如果不是属于愚昧的表现,那就只能是某种意识起了决定的作用。在创作中如何协调感觉与意识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出现偏差,就会形成理念化倾向或偏狭的个人抒情。

从“博学诗”想到的

美国有过一种“博学诗”,顾名思义,这种诗的样子,有点道貌岸然,唬人,庞杂而艰涩,它们多以理念思维进行艺术构思,有意形成多层次和交叉的不透明感,借以显示出诗的深度广度,以及作者的修养。当今的中国也有类似的诗。

它们大量堆砌相近的或相反的形容词与重叠的意象,读这种诗,仿佛坠人一个阴森森的深谷,走啊走啊,总是冲不出去。又仿佛撞到一堵长长的坚实的墙壁上,找不到门窗,找不到攀越它的路径,读起来实在觉得沉闷。为什么不可以把真实的诗情写得平易些、流畅些,平易流畅并不等于浅薄,这应该是常识,从平易中见出情境的深广度才是真功夫。但有人以为情感必须深深地隐藏起来,至少以尽量隐藏为好,不能轻易让人识破,但过分的隐藏只能形成晦涩,而诗本来是要把隐藏在内心的情慷真实地表达出来的。

独特性

法国诗人彼埃尔·勒韦尔迪(1889-1960)《关于诗的思考》一文中,有许多十分精辟的见解,三言两语,胜过一篇引经据典的宏文。“形象的力量不在于它的出人意外和荒诞离奇,而在于深邃而符合实际的联想。一重要的不是形象本身,而是形象所引发的激情。”“诗人是潜泳者,他潜入自己思想的最隐秘的深处,去寻找那些高尚的因素,当诗人的手把它们捧到阳光下的时候,它们就结晶了。”“独特性是不带痕迹的,它是自然而然地突然产生的。”“不应当为现代而写,但写作时应有现代感。一个只写现代的人,要比现代死亡得更快。”“诗存在于现在还不存在的东西中。诗存在于我们现在还缺少的东西中,存在于我们正在寻求的东西中……诗人的任务在于从他所及的范围内闪烁的东西中创造新的星星。”

“独特性是不带痕迹的。”说得多么深刻,而且贴切。诗的独特性决不能靠有意的造作而形成,它几乎是一种本能的流露。我们常说的“炉火纯青”近似这个境界。独特性从外饰的语言上看不出来,读一些具有独特性的诗觉不出一点形式的隔阂,它是透明的,流动的,表里一致的,不带任何痕迹。因此,有功力的诗多是朴素、自然、单纯的,深邃的情愫寓于平凡的可触的意象之中。没有纷乱的色彩,没有离奇的词藻的堆砌,没有聪明的技巧的显示。一味追求词汇本身显出的“力度”与“强度”,以达到独特性的效果,常常是作者对所写的对象没有吃透且缺乏信心(诚心)的表现。

关于流派

既然承认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流派的存在是合理的正常的,就应当承认其各自的独特性(没有独特性还能有流派吗?),甚至进一步承认不同的文学流派具有排他的倾向。

尽管各流派在艺术手法上也互相吸收补充,但这吸收与补充是为了滋长它的特点。如果完全融合,流派就消失了。

如果不承认这些,文学创造的空间就必然是狭窄的、单调的、荒凉的,而且不可能不断地拓展文学的新领域。

常常听到人讲: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流派只能是反映一种思潮的大同小异的姿态,如果存在另一种,只能是资产阶级的文学思潮。这是把文学思潮与政治思潮混为一谈,不承认文学创作有自身的规律。当今的文学创作的空间与形态,应当越来越广阔与多样,因为没有众多的从形态到内涵的差异,文学领域就不会呈现出万紫千红的葳蕤景象。

不同流派的作者,他们的创作反映出他们对人生、社会、历史以及艺术的美学观,绝不仅只表现为语言、形式上的那些表面的差异。流派之间差异是深刻的,除去艺术手法的特色之外,是各自的内心生活、理想与人格的积极的表露。因此,形成一个公认的文学流派是不那么容易的。

形式主义与感情稀薄

大约是1984年春天。这一天,胡风同志眼睛里闪烁着一束清醒的亮光。我问他:“近两年看诗吗?”他缓缓地摇摇头。梅志同志说:“看得很少。”胡先生用沉稳而明晰的声音说:“大多是形式主义的东西,感情稀薄得很……”他没有具体地谈谁的诗,显然不想谈这方面的问题。尽管他不是针对我的诗说的,但他那憎恶“形式主义”的神情不禁使我警惕了起来。有许多天,我苦苦地思索着,检查我近几年写的诗。感情稀薄,必然地要借助于形式的装潢。胡风同志对于诗,半个世纪以来,最为反对的就是僵死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常常是与虚伪的情感、炫耀学识的技巧互生的。

形式不是技巧的产物。感情不能被驯化。对于生活与命运,诗永远是一个热诚的不懈的挑战者。

差一点

曾卓谈到我近年来写的诗,不止一次说过类似的话:对于生活,我有比较敏锐和丰富的感觉,情感一般都是真挚的,每一首诗都有一点儿新的情境。他赞许我的话还有不少。但是,他总又遗憾地提醒我,说我的诗(不是全部,是相当多的一部分),读完之后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一点,若能朝前再跨越一步,就可以进入完美的境地。我理解他所说的那异常艰难的“一点”或“一步”的含义。他的着眼点主要在表现形式上,淘洗得不充分,形式、韵律(或节奏)以及整体结构显得有点粗糙,总带有几处瑕疵,就像一块没有打磨到家的玉石似的。1953年,雪峰同志也曾对我讲过相似的评语。他们中肯的指点对我近两三年来的创作起了很大的内省的作用。但我自己觉得,我的诗的弱点,还不仅只是形式上有些粗糙而已,主要的是凝炼与升华得不充分,没有去尽非诗的杂质,而要去掉,只有燃烧充分,经过更多地锤炼。只有这样,诗的意象才能更加亮丽,更高地飞腾起来,而形式也就自然会严谨起来。

为什么会长期存在着这“一点”顽疾似的问题,回顾起来,可能与我过去片面地轻视“技巧”有关,总以为诗的光彩不能靠表面的打磨,光彩应当发自诗的内部情境。我有过这样的“教训”,为了讲求形式的完美圆润,字句上改了又改,往往越改越板,失去了最初在心灵里闪现的那一点鲜活的感觉,最后还是采用了自知不尽完美的初稿。我宁愿要那点有瑕疵但不失鲜活情味的诗意。显然这是片面的道理,且是我在创作上疏懒的表现。

刘诗从人到诗是个动词——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

以林的诗集前几天才到我手里,还没有全部读完。我这个人七十五岁了,写了一辈子的诗,自以为在诗上没有框框,但读了以林的诗,我觉得自己有框框。我以前读一些青年诗人的诗,西川、于坚、韩东、王家新、蓝蓝等等,我读的时候都很平静,但读以林的诗使我很震惊。我这个话不是随便说的。只是诗我没有读完,我还要仔细地去读,不是因为要开什么讨论会才读,也不是随便地读,我要思考一些诗的问题。以林你等着,我一有新想法就要告诉你(刘以林插话:我呼之即到)。刚才有人说以林的诗是“喷发”,说得好。

如果用词性来描述与概括一个诗人,有些诗人写一生只是名词,有的是形容词,连副词都达不到。他们一生写了上千首诗,几万首诗,究其实质都是名词或形容词。而刘以林(从人到诗)是动词,并且是及物动词。有许多诗人一生没有盾牌,很空,一点东西都没有。我不喜欢“直面人生”这个词,应该是“投人人生”,以林的诗就不仅是“直面”而是“投人”,是喷发式的,所以让人很震惊,很真实。刚才有人讲是大榛莽一样,但很亲切,不死,是活的。以林诗的不足在于缺少自然、平静的东西,这是我唯一感到不满足的。以林的诗覆盖面很大,表现了广阔复杂的生活,但不是通常说的“主旋律”。以林作为一个文化人,丝毫不“玩文化”,而在生活内部搏斗,这一点很好。我对诗是不忧虑的,诗的沉默自有其沉默的道理。以林的诗中也能找到北岛的影子,有冲击力,现在需要这种强烈的诗。

同类推荐
  • 花间呢喃

    花间呢喃

    本书主要介绍了花季时期的高三的孩子们,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这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总共分五章:平凡人生、往事悠悠、理性思考、有话要说、声音再响。
  • 安静的勇气

    安静的勇气

    土地的核心是人。永远的土地之子,无论迁居何方,都是带根的流浪。《安静的勇气(下午茶)》这本散文集,作者刘学刚笔下的事物是遍及整个大地的,他很好地融合了乡村人群共有的情感,以农耕文明的方式,进行细致的考察和温情的书写。他直面自己真实的家园,不虚妄,不矫正,家园里的每一种物事,都散发着人性观照的人文气息。这些散文文本,融入作者经由阅读和行走而得到的情绪,把对人间事物的热爱,以纤细、柔弱、低婉的语气,写得颇有深意,使得这本《安静的勇气(下午茶)》散文集有一种安静的、深入人心的力量。
  •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该书以比较的眼光分析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状况,阐述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的特点,实现了中西相关研究领域的沟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东坡谈艺录

    东坡谈艺录

    《东坡谈艺录》由蔡国黄编著。苏轼(东坡)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他对各种文艺形式都有深透的理解和领悟,在他的诗文和尺牍中有许多关于文学艺术的精辟论述。《东坡谈艺录》择其要者摘录300余条,分为文论、诗词论、绘画论、书法论、音乐论、作家论、杂论等七类,并汇集诸多学者解读的心得,写成简要明白的注释,便于广大读者特别是文艺爱好者阅读鉴赏。苏东坡论艺见解之高,在于他敢于对前贤成就和流行观念的驳正。他从不人云亦云,而是依据事实与情理,检验其是否能够成立;倘有抵迕不合,必直言不讳说出自己的见解。这对于我们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提高审美鉴赏的能力都大有裨益。
  • 欧阳修文集2

    欧阳修文集2

    本书为欧阳修的诗、词、文精选集。其中收录了:古诗三十八首、古诗二十首、古诗二十四首、律诗六十首、律诗五十七首、律诗五十六首、赋五首等。
热门推荐
  • 现代汉语小词典

    现代汉语小词典

    单字多功能:在单字条目后列出了该字的注音、部首、整字笔画数、结构、五笔字型输入码等,并设置“提示”栏对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提示,贴心服务读者。词目全信息:本词典注音规范,释义简明,内容准确,例证明晰,标注词类,提供字词全信息。拓展多层次:同近反义词,在相应义项后给出与该条目对应的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字词。设置“语汇”栏,收录大量逆序词,便于读者举一反三。设置“知识窗”栏,提供与宇词相关的文化知识,拓展信息量。
  •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本书是《禅门公案三百则》第二部,从浩瀚的禅门典籍中精挑细选出最具代表性、最精彩动人的公案。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
  • 浊世清墨

    浊世清墨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足坛老炮儿

    足坛老炮儿

    一个杀过人的主教练,到底能让对手绝望到什么程度?2014年夏天,刑满释放的杀人犯周伟出狱,为了生存,带着一帮改过自新的抢劫犯、盗窃犯、诈骗犯、破坏犯冲击全国业余足球杯赛冠军,重走青春。传奇,就此开始……扣扣交流群:四一五五,六一二五八。
  • 秀儿的春天

    秀儿的春天

    “想让那老婆娘和你弟弟踏实过日子,就老老实实的给我嫁过去!否则我给不了好果子他们吃。”继父一句话便把我逼的没有任何余地,被迫嫁给了那个兔唇单身汉做老婆,那一年我才刚满18岁;母亲则劝我认命,公公却总逼我怀上孟家的种,想来也是怕我跟着大嫂学,在外面偷汉子,给他外出务工的儿子戴上绿帽子。在这样的一个小山村里,每天都能展现不同的人生百态,也只有经过这样的大染缸,才真正让我逐渐成长起来。
  •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书。作者八十岁以后,不再上大课,学生知道其喜欢散步,路线又比较固定,所以经常与作者在路上“偶遇”,与作者一起散步聊天。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即成此书。书中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大到世界革命,小到同性恋。问题广泛,五花八门,却处处不离哲学,每每有思想火花的迸发。作者自嘲是“马路哲学”,其实是传道授业的一种方式。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龙吟残月天

    龙吟残月天

    这里是一个神奇的云荒世界,荒野茫茫蛮兽横行,弱肉强食强者为尊,人类的修者可分为七个等级:淬体、凝气、虎跃、御罡、化兵、坤藏,以及武道巅峰的圣级强者乾威和那不为人知的传说中的武神羽化……
  • 马贼王

    马贼王

    漫漫江湖路,悠悠马贼行;银戟照赤兔,飒沓如流星。长戈扶弱旅,千里抹中亭;纵死心骨存,谁言太玄经。======================
  • 野趣有声画

    野趣有声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