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7400000027

第27章 诗话散辑(3)

当今的人类已进化到很文明的阶段,生理的心理的结构已经远远地超过古代。世界上不可能有绝对单一的感觉,它几乎与意识不可分割。有人常说感觉可以是纯的,一跟意识沾边或结合,感觉就失去了独立性,不纯了。我以为这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实际上,哪里有只凭感觉生活或进行创作的人?即使是超现实主义诗人,也并不超脱现实,而是探索潜意识,成为意识与无意识之间隐藏的联系。感觉只有与意识共生,相互促进、补充、渗透,感觉才获得对生活的思辨与钻透的力量,产生丰富而深邃的意象,才能使诗的形象不但具有艺术的个性而且辐射出时代的精神。把感觉强调到了神秘的地步,如果不是属于愚昧的表现,那就只能是某种意识起了决定的作用。在创作中如何协调感觉与意识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出现偏差,就会形成理念化倾向或偏狭的个人抒情。

从“博学诗”想到的

美国有过一种“博学诗”,顾名思义,这种诗的样子,有点道貌岸然,唬人,庞杂而艰涩,它们多以理念思维进行艺术构思,有意形成多层次和交叉的不透明感,借以显示出诗的深度广度,以及作者的修养。当今的中国也有类似的诗。

它们大量堆砌相近的或相反的形容词与重叠的意象,读这种诗,仿佛坠人一个阴森森的深谷,走啊走啊,总是冲不出去。又仿佛撞到一堵长长的坚实的墙壁上,找不到门窗,找不到攀越它的路径,读起来实在觉得沉闷。为什么不可以把真实的诗情写得平易些、流畅些,平易流畅并不等于浅薄,这应该是常识,从平易中见出情境的深广度才是真功夫。但有人以为情感必须深深地隐藏起来,至少以尽量隐藏为好,不能轻易让人识破,但过分的隐藏只能形成晦涩,而诗本来是要把隐藏在内心的情慷真实地表达出来的。

独特性

法国诗人彼埃尔·勒韦尔迪(1889-1960)《关于诗的思考》一文中,有许多十分精辟的见解,三言两语,胜过一篇引经据典的宏文。“形象的力量不在于它的出人意外和荒诞离奇,而在于深邃而符合实际的联想。一重要的不是形象本身,而是形象所引发的激情。”“诗人是潜泳者,他潜入自己思想的最隐秘的深处,去寻找那些高尚的因素,当诗人的手把它们捧到阳光下的时候,它们就结晶了。”“独特性是不带痕迹的,它是自然而然地突然产生的。”“不应当为现代而写,但写作时应有现代感。一个只写现代的人,要比现代死亡得更快。”“诗存在于现在还不存在的东西中。诗存在于我们现在还缺少的东西中,存在于我们正在寻求的东西中……诗人的任务在于从他所及的范围内闪烁的东西中创造新的星星。”

“独特性是不带痕迹的。”说得多么深刻,而且贴切。诗的独特性决不能靠有意的造作而形成,它几乎是一种本能的流露。我们常说的“炉火纯青”近似这个境界。独特性从外饰的语言上看不出来,读一些具有独特性的诗觉不出一点形式的隔阂,它是透明的,流动的,表里一致的,不带任何痕迹。因此,有功力的诗多是朴素、自然、单纯的,深邃的情愫寓于平凡的可触的意象之中。没有纷乱的色彩,没有离奇的词藻的堆砌,没有聪明的技巧的显示。一味追求词汇本身显出的“力度”与“强度”,以达到独特性的效果,常常是作者对所写的对象没有吃透且缺乏信心(诚心)的表现。

关于流派

既然承认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流派的存在是合理的正常的,就应当承认其各自的独特性(没有独特性还能有流派吗?),甚至进一步承认不同的文学流派具有排他的倾向。

尽管各流派在艺术手法上也互相吸收补充,但这吸收与补充是为了滋长它的特点。如果完全融合,流派就消失了。

如果不承认这些,文学创造的空间就必然是狭窄的、单调的、荒凉的,而且不可能不断地拓展文学的新领域。

常常听到人讲: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流派只能是反映一种思潮的大同小异的姿态,如果存在另一种,只能是资产阶级的文学思潮。这是把文学思潮与政治思潮混为一谈,不承认文学创作有自身的规律。当今的文学创作的空间与形态,应当越来越广阔与多样,因为没有众多的从形态到内涵的差异,文学领域就不会呈现出万紫千红的葳蕤景象。

不同流派的作者,他们的创作反映出他们对人生、社会、历史以及艺术的美学观,绝不仅只表现为语言、形式上的那些表面的差异。流派之间差异是深刻的,除去艺术手法的特色之外,是各自的内心生活、理想与人格的积极的表露。因此,形成一个公认的文学流派是不那么容易的。

形式主义与感情稀薄

大约是1984年春天。这一天,胡风同志眼睛里闪烁着一束清醒的亮光。我问他:“近两年看诗吗?”他缓缓地摇摇头。梅志同志说:“看得很少。”胡先生用沉稳而明晰的声音说:“大多是形式主义的东西,感情稀薄得很……”他没有具体地谈谁的诗,显然不想谈这方面的问题。尽管他不是针对我的诗说的,但他那憎恶“形式主义”的神情不禁使我警惕了起来。有许多天,我苦苦地思索着,检查我近几年写的诗。感情稀薄,必然地要借助于形式的装潢。胡风同志对于诗,半个世纪以来,最为反对的就是僵死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常常是与虚伪的情感、炫耀学识的技巧互生的。

形式不是技巧的产物。感情不能被驯化。对于生活与命运,诗永远是一个热诚的不懈的挑战者。

差一点

曾卓谈到我近年来写的诗,不止一次说过类似的话:对于生活,我有比较敏锐和丰富的感觉,情感一般都是真挚的,每一首诗都有一点儿新的情境。他赞许我的话还有不少。但是,他总又遗憾地提醒我,说我的诗(不是全部,是相当多的一部分),读完之后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一点,若能朝前再跨越一步,就可以进入完美的境地。我理解他所说的那异常艰难的“一点”或“一步”的含义。他的着眼点主要在表现形式上,淘洗得不充分,形式、韵律(或节奏)以及整体结构显得有点粗糙,总带有几处瑕疵,就像一块没有打磨到家的玉石似的。1953年,雪峰同志也曾对我讲过相似的评语。他们中肯的指点对我近两三年来的创作起了很大的内省的作用。但我自己觉得,我的诗的弱点,还不仅只是形式上有些粗糙而已,主要的是凝炼与升华得不充分,没有去尽非诗的杂质,而要去掉,只有燃烧充分,经过更多地锤炼。只有这样,诗的意象才能更加亮丽,更高地飞腾起来,而形式也就自然会严谨起来。

为什么会长期存在着这“一点”顽疾似的问题,回顾起来,可能与我过去片面地轻视“技巧”有关,总以为诗的光彩不能靠表面的打磨,光彩应当发自诗的内部情境。我有过这样的“教训”,为了讲求形式的完美圆润,字句上改了又改,往往越改越板,失去了最初在心灵里闪现的那一点鲜活的感觉,最后还是采用了自知不尽完美的初稿。我宁愿要那点有瑕疵但不失鲜活情味的诗意。显然这是片面的道理,且是我在创作上疏懒的表现。

刘诗从人到诗是个动词——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

以林的诗集前几天才到我手里,还没有全部读完。我这个人七十五岁了,写了一辈子的诗,自以为在诗上没有框框,但读了以林的诗,我觉得自己有框框。我以前读一些青年诗人的诗,西川、于坚、韩东、王家新、蓝蓝等等,我读的时候都很平静,但读以林的诗使我很震惊。我这个话不是随便说的。只是诗我没有读完,我还要仔细地去读,不是因为要开什么讨论会才读,也不是随便地读,我要思考一些诗的问题。以林你等着,我一有新想法就要告诉你(刘以林插话:我呼之即到)。刚才有人说以林的诗是“喷发”,说得好。

如果用词性来描述与概括一个诗人,有些诗人写一生只是名词,有的是形容词,连副词都达不到。他们一生写了上千首诗,几万首诗,究其实质都是名词或形容词。而刘以林(从人到诗)是动词,并且是及物动词。有许多诗人一生没有盾牌,很空,一点东西都没有。我不喜欢“直面人生”这个词,应该是“投人人生”,以林的诗就不仅是“直面”而是“投人”,是喷发式的,所以让人很震惊,很真实。刚才有人讲是大榛莽一样,但很亲切,不死,是活的。以林诗的不足在于缺少自然、平静的东西,这是我唯一感到不满足的。以林的诗覆盖面很大,表现了广阔复杂的生活,但不是通常说的“主旋律”。以林作为一个文化人,丝毫不“玩文化”,而在生活内部搏斗,这一点很好。我对诗是不忧虑的,诗的沉默自有其沉默的道理。以林的诗中也能找到北岛的影子,有冲击力,现在需要这种强烈的诗。

同类推荐
  •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本书是文艺复兴时代旷世奇才达·芬奇最真诚的人生美言。除了绘画,达·芬奇在建筑、艺术、医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更是写得一手美文,创作了大量寓言、哲理、文学等作品。关于人生、生活、艺术,达·芬奇曾在自己的手稿、日记里多有智慧之语,勘破人生密码,字里行间,让人醍醐灌顶。
  •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女性”一词不是一个空洞的能指,它有着丰富深邃的内涵。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女人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任何一个女性都不可能只成为其中的一项而置其他为虚无。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信自足的生命个体,女性应视责任为生命的必需,视苦难为生命的营养,视爱和成功为生命的追求。她应圆融、明净、厚重,与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只有当她在事业追求和日常生活中都能敞开心胸去面对时,生命的魔力、智慧的光芒、梦想的花苞才会灿烂地绽放,自由地舒展在蓝天白云之下,风来舞蹈,雨来欣悦。
  • 忆往抒怀

    忆往抒怀

    著名作家程树榛是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家,曾任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和《人民文学》杂志主编。2008年推出汇总其近60年创作精华的十卷《程树榛文集》,文集包括小说、报告文学、电影文学、散文、诗歌及评论。2008年后散文创作成为作家创作的主要题材,近日八十高龄的老作家程树榛将其2008年至2014年间创作的散文结集成册。散文分以追忆旧友、域外感受、生活感悟等分六辑,其中多篇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报纸刊发。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 不同的写物随笔,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 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 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牵引出一段 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 情谊·名人·美文

    情谊·名人·美文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情谊·名人·美文》包括名人的生平小传、婚恋故事、友谊往来、经典作品以及家书。
热门推荐
  • 神护

    神护

    一个普通的少年,为了生存,独自一人踏上了修真之路。面对未知的力量,他将如何应对,生存之路将有怎样的精彩``````
  • 工业4.0

    工业4.0

    本书是费尔达芬工业峰会——系统领导2030年的配套用书,主题思想是:从经济和科学的角度,深入探讨怎样才能使中欧工业到2030年仍能保持一个成功的全球生产基的地位。到2030年,互联网和其他服务联网的系统将使所有行业实现智能化,并取代传统的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产品服务。本书每个章节都从非常特殊的角度表达了对工业4.0的独特看法,所有这些观点综合在一起可以为我们清淅地勾勒出目前工业产业发展所处岔路口的情形。
  • 逗比高手在都市

    逗比高手在都市

    我是宋佳霖,我又开新书了。这是一部很操蛋的书,你们能不能看下去就看你们有多操蛋了。
  • 寒星纪

    寒星纪

    “也许,你们认为这是可笑的,但对我来说,这是我要真正用一生守护的东西。”
  • 人生博弈的智慧

    人生博弈的智慧

    本书让平凡者奔向成功,让成功者迈向卓越!博弈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处世之道,一种生存理论,《人生博弈的智慧》旨在为你讲述高明的处世之道,解读精妙的博弈策略,助你缔造非凡的人生!
  • 手执山海

    手执山海

    有妖欲打通冥界,人族护卫、秦国皇子阻止,和个怀心思的妖、神二族少女结伴同行
  • 霸汉铁骑

    霸汉铁骑

    看!鲜卑人正在屠杀着我们的兄弟!看!一个个美丽的姐妹正在被羌人奸淫!看!一个乌丸人的枪上挑着一个幼小的婴儿!英雄的大汉男儿们!拿起你们的刀枪,用锋利的刀锋、锐利的枪尖告诉他们: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征的军号吹响了......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最江湖

    最江湖

    徘徊在绝望深渊的红衣少年,举世皆敌。冷漠人皮下的是怎样另一张脸?宿命的对决,残酷的轮回。尽在这个名为江湖的地方。
  • 守护地月恋天上掉下一个帅老公

    守护地月恋天上掉下一个帅老公

    开啊,开啊,我开啊!我又来开文啊!尽管这段时间我很受刺激,贴吧里人才济济,相对比之下,我的文确实存在很多的不足。只是,我真的很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各种创造,所以尽管没有什么信心,还是想继续写!我的流水账也得到大家的好评是我最大的动力。#(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