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7400000028

第28章 附录(1)

历史结出的果子——牛汉访谈录(晓渡)

晓渡:您从事诗歌创作半个多世纪了,请谈谈您对诗最深切的感受。

牛汉:这应该是一个最好回答的问题,但我恰恰说不好。真要说,不如说偏离了诗的教训太多。我现在常常回忆,不像布罗斯基老是背对着历史,他说曼捷尔什坦姆也从不靠回忆写诗。我却似乎连后背也长了警觉的眼睛。我并不后悔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当时接触的许多人都是很好的同志,其中一些成了烈土。我没有死纯属偶然。至于满脑子神圣的乌托邦理想,回头看,也没什么不对。人活在世界上总是要追求生命的价值。问题是后来遭遇的许多事情都令人困惑不解。当“驯服工具”,改造来改造去,越改造越不是人。结果是满脑子的神圣观念与自己生成的性格,与童年期形成的对美、自然、土地、亲人的人生经验满拧,心灵中布满了伤疤和阴影,还怎么写好诗?像《漳沱河和我》那样的创作,十年前我根本写不出来。经历了反思中再生般的回归,才有可能。当然这不是哪个个人的悲剧。

话又说回来,假如没有那么多的苦难,没有包括监禁、劳改在内的风风雨雨,我的诗也不可能达到后来的深度。

这不是说没有打击,我就出息不了;而是说在我身上,时代、人生和诗是血肉不可分的。阿·托尔斯泰形容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苦难历程是“在血水里泡三遍,在碱水里浸三遍,在清水里洗三遍”,这也是二十世纪许多中国作家大体相近的经历。但是,中国作家,至少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作家,没有享受“清水里洗三遍”的那种焕然一新的轻松经历。我的诗不是个人的自传,而是历史大传的一个徽小细节,是历史结出的一枚果子。我所有的作品,包括散文,是历史的一个活生生的、新鲜的断层,有一种史诗的痛感。也许将来我还会写回忆录,或者如你设想过的,写一首长诗,《焦尔金游地府》式的。总之要对得起这段历史。

晓渡:您是“文革”中仍然坚持创作,并且留下了优秀作品的为数不多的诗人之一。您怎样看待自己那一阶段的创作?

牛汉:我觉得那一阶段的诗在我迄今的作品中仍然是属于最好的。

晓渡:能谈谈您当时的心态和写作状况吗?

牛汉:当时在湖北咸宁干校,绝大多数人都回了北京,我已经完全绝望,或者说看不到任何希望。是诗拯救了我。

去干校时我带了几本书,有《洛尔迦诗钞》,李贺的《歌诗集》,还有借的《全唐诗》等。李贺的诗我很喜欢,他的奇思怪想令我痴迷。杜牧给李贺写序说他的诗中多有“牛鬼蛇神”,我当时正是“牛鬼蛇神”。在诗的语言,尤其是节奏上对我影响较大的却是洛尔迦,戴望舒译得很传神。《麂子》《悼念一棵枫树》等都可以看出这种影响的痕迹。那阶段写诗最单纯。我与每一首诗相依为命。没有读者,也没有上帝;既不想发表,更不想讨好谁,自己写给自己读。往往是吃了晚饭独自在湖边山丘上的枫林里,边乘凉边打腹稿。

身边牛在反刍,我也在反刍。

晓渡:您说诗拯救了您,这同时也表明了您对诗的某种信念吗?

牛汉:可以这么说。我不敢妄称诗人,在那种情况下我真正成为“唯心”主义者,以为能拼命写出几首诗也就是维护人,卫护诗,是对那段黑暗历史的有力控诉与反击。每写出一首诗,我要快活好多天。

晓渡:在1989出版的《牛汉抒情诗选·后记》中,您说那几年您“生命的河流经过了一个幽暗峡谷的转弯处,形成了一股深深的回流”以致“真正觉得告别了过去的人生和过去的诗”,此中当有一段至深的心迹,能具体谈谈吗?

牛汉:这个话题一谈就很难收住,换个场合吧。其实开始第一个问题已说到一些。整个八十年代我都是在思考中过来的。思考得很多,往根儿上说也无非是三个问题:什么是人?什么是诗?什么是历史?许多时候很痛苦。结果使我对人、对诗有了整体的历史的彻悟:必须这样做人,做这样的人;必须这样写诗,写这样的诗!必须这样站在历史面前!随之而来的是与过去决裂.现在我活得比较干净、完整、自在,对诗/非诗、好诗/坏诗、真诗/假诗、美/丑等等,都有了毫不含糊的看法。

晓渡:那么在您看来什么是假诗呢?

牛汉:不涉及自己的心灵,不涉及任何问题,不会造成任何影响以及副作用的诗,必是假诗!

晓渡:在迄今为止的作品中,您自己认可的代表作有哪些?

牛汉:前些时给山西编了个选集,拟题名《头尾集》。

“头”是指青年读书时期,“尾”是指平反以后,都写得比较自在、完整;中间这一段大肚子,就比较复杂了。青年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鄂尔多斯草原》,当时读高二,写得很快,没修改,有一些概念的东西,但整体说是一个梦境。1947年前后写过一首《血的流域》,长诗,没写好,不过确实用了心,语言也是自己的,《锻炼》就是从中截取的。再就是在干校写的那些诗,不是哪一首,是一个阶段,刚才已经谈到了。

当然这些诗还是受历史的局限,后来的《梦游》《空旷在远方》就有了更深的思考,眼界也开阔了。大致如此吧。如果不限于诗,我还想提到《滹沱河和我》……晓渡:那虽然是本散文集,但至少我是当诗读的……顺便问一句,像在这本集子中那样集中处理童年经验让您觉得感伤吗?

牛汉:不。我这人生来不喜欢感伤。有时我喜欢叹气;但这种叹气是很痛快的,跟唱歌相似。所谓“慨叹不已”吧,非常任性、深情的大声慨叹。

晓渡:新诗从文化角度看一直处于近代以来东西方文明既冲突、又融合的关口上;一般认为在新诗和所谓“旧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裂”,您同意这种看法吗?

牛汉:背对中国的古体传统,这是一种历史现象,值得研究。新诗的开创人物,包括后来的闻一多、冯至等都有很深的旧体诗根底,但极少写旧体诗。矫枉过正,这种情绪我能理解。不过,仅仅从文体角度区别诗的“新”、“旧”,太表面化了。废名三十年代就说过,不是看外国诗就能写出新诗,也不是看古典诗写出来就是旧的;“新”、“旧”与否,还是要看境界、情操,不能只着眼于外部形式。艾略特有类似的看法,大意是说所谓“传统”,就是过去的诗中超前的那一部分;而这个意义上的“传统”,和“现代”毫不矛盾。我狠同意。废名当时那样说当然是有所指的。按照他的观点,譬如许多用汉语写的十四行诗就根本不是中国的新诗。难道学中国古典诗就一定写旧诗,学外国古典诗就能写出中国新诗?鲁迅曾对一个朝鲜人说中国新诗经过试验不成功,我想可能是指学外国古典诗写中国新诗的试验,在他看来并不成功。当然成功不成功要看怎么看,新诗八十年在那么小的空间内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晓渡:您的诗和传统诗歌、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中目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您更多地从哪一方面汲取营养?

牛汉:我父亲的古体诗写得很好,我小时也背过很多古诗。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必说了;后来尽管从未写过旧体诗,但经常读,并且多有收益。李贺的诗我就一再读出新意和现代感。有些诗句不理解,但觉得很美,很坚厚,让人探探体会到汉语的分量。诗和语言分不开,但外语和双语不一样。汉语诗歌重意象、意境,与汉语和汉语文化本身的特质是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这种特质,说什么节奏、韵律?

不过,从文化的角度看,我还是受外国现代诗的影响较深。开始是俄罗斯:普希金、莱蒙托夫、捏克拉索夫等等。

莱蒙托夫有一首《童僧》,开头的题词是“让我尝一口蜜,我就去死”,令我深受感动。我写《鄂尔多斯草原》主要就是受莱蒙托夫的启发。帕斯捷尔纳克、叶甫图申科的诗是后来读到的,也很喜欢。对帕诗几乎全部喜欢。而对叶诗,只欣赏一部分,他后来太强调自己的社会代表性(中国现在也有这类诗人)。七十年代对我影响较大的外国诗人是洛尔迦。

八十年代初读到法国诗人夏尔的作品,深为震动。这一阶段我常读的还有阿莱桑德雷、桑戈尔、里尔克和意大利“隐逸派”诗人的诗。再往后是布罗斯基和索因卡。布罗斯基的《黑马》给我造成的震撼不下于夏尔。最近我正在读他的《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生命,我的世界,我的语言。

还有一个,D-H·劳伦斯,写花花草草,写神了。

晓渡:您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很欣赏布罗斯基的《在但丁的阴影下》一文。布氏在该文中认为,“与伟大诗人的影响进行较量”,是现代写作的“一个主要环节”。请问您心目中的“伟大诗人”有哪些?您又是如何与他们的影响进行较量的?

牛汉:我这个人不崇拜任何偶像,也没有存心和谁较量。但里尔克的《杜依诺哀歌》,我认为宗教气息很重,读了好几遍,仍没有完全读懂。艾略特当然也很伟大,但读来有距离,太高贵,太庄严,太神圣了,缺乏亲切感。写《马楚·比楚高峰》的聂鲁达同样够得上伟大,但他一些歌功颂德的诗我不喜欢。

晓渡:那么所谓“第一义的诗人”呢?您在同一篇文章中也谈到了这一点。

同类推荐
  • 茶余饭后笑话

    茶余饭后笑话

    茶余饭后,是人休憩的好时光。茶,总能给人精神的满足;而饭,是让人得到肉体的充裕。人们把这两个放在一起,说明了万物灵长的悠闲自得。本书收集整理了不少中外经典茶余饭后笑话,能让你在信手翻启间开怀一笑,得到身心的彻底放松、心绪的怦然萌动、情感的欣然释放。
  • 巫山红叶

    巫山红叶

    长江三峡,我们的家园。千百年来,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耳鬓厮磨似乎不能再熟悉了。文人墨客关于三峡的歌赋诗词何止千百,名篇佳作,流光溢彩。然而,吟咏冬日三峡的却是不多,尤其是对三峡冬日精灵的评点和咏叹,更是凤毛麟角。
  • 我的青春是首歌

    我的青春是首歌

    一路荆棘,一路坎坷,我们循着名叫青春的足迹一路向前,我们在这里窥见了光影流年的倒转,窥见人世的浮华与冷漠。青春,就是这样一首歌……
  •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 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 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 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 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潜力破天

    潜力破天

    蒲剑明所过之处,无坚不破,无人不服,人界的华夏,日本等地,甚至各处仙界神界,处处留下他的传说,看都市草根如何扭转棋子命运,败敌破局,遇神杀神,遇仙暂仙,遇佛杀佛,遇鬼杀鬼。打拼出一世的荣耀。。。
  • 邪王追妻:便宜王爷高冷妃

    邪王追妻:便宜王爷高冷妃

    没有死的心带着她再次来到这个世界,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人,陌生的故事……她说,既然这一切都是我导致的,那我豁了性命也要让你们在一起,以我的性命和我的灵魂起誓!
  • 御风百里

    御风百里

    “看,孩子,阳光所照到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国度,一个王者的统治期就如同太阳的起落一样,总有一天太阳将会跟我一样慢慢下沉,并且在你成为新王的时候和你一同上升。”“阳光能照到的所有的东西!那有阴影的地方呢?”“那在我们的国度之外,你永远不可去那个地方。”“我以为王者就可以随心所欲呢。”“王者也不能凡事随心所欲。”“但总有一个人能随心所欲的。”“噢,哪一个人?”“那就是我。”
  • 时光不及夏日长

    时光不及夏日长

    你说时光是个美好的词,在你心里,唯有时光能刻画那段记忆,那是刻骨铭心的爱情。却也正因如此,泡沫般脆弱的爱情时光,不及一个夏日的漫长。
  • 大工匠

    大工匠

    奇怪的天才,废柴的武器,一对奇怪的搭档一起踏上异界大陆!
  • 我希望你的梦想里也有我

    我希望你的梦想里也有我

    每个人年轻时都有一个梦想,就像小男生有他的英雄梦,而小女生却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会变成全世界最漂亮的女生……但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希望在你的梦想里也能有我。
  • 鬼元

    鬼元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一部披着恐怖的都市玄幻小说,至于我为啥放在灵异这里,我是有原因的……)
  • 重生天仙配

    重生天仙配

    (请把它当做修真版的天仙配来看)重生后的董永,进入了江湖中的大帮派----三色帮中成为一名侦查弟子。三色帮分为白门,仙门,红门,看董永在三色帮中是如何一边做特工一边练秘籍,最后一步步踏入成仙境界的。修仙路途{后天境界,先天境界——四九小天劫金丹期,元婴期(六九大天劫),元婴期,洞虚期,空冥期,渡劫期(九九重劫),大成期(飞升,成为仙人)天仙,金仙,玄仙(神劫,后为神人),天神,神王,天尊}
  • 剑之无痕

    剑之无痕

    剑界一个属于剑的世界在这里剑是最强的利器·········
  • 晓生看历史

    晓生看历史

    每个人似乎都曾幻想过,或睡前,或闲暇,或坐公交车上,都会不由自主地幻想着:比如幻想成超级美女、帅哥,走在大街上被星探发掘,然后一举成名,万千瞩目;幻想成富家弟子,挥金如土,放荡不羁,开豪车,住别墅,游戏在芸芸美女之间;幻想自己拥有绝世武功,惩恶扬善,打抱不平,总在不经意间惊呆所有人,而自己却不留姓名潇洒的离开,引得一众美女阵阵花痴,有时候还有其它稀奇古怪的幻想,逗得自己忍俊不禁“扑哧”一笑。如若有一天,你的右半脑真的脱离现实穿回过去,你想在那里看到什么?而白晓生又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