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1500000002

第2章 童年启蒙:少年辛苦终身事(1)

“出生之时,辛亥风云正炽;幼岁体弱,几不得进学,先母订画报启蒙;少年求学辗转,先德州博文中学,后济南齐鲁大学附中,再通州潞河中学……”

在作品《晚晴集》自序中,侯仁之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

1.辛亥革命下的中国时局

侯仁之生于1911年,一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可圈可点的大事。

1月25日,中国第一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4月27日,广州起义,72名烈士葬身于黄花岗。

5月9日,清廷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激起全国怒潮。

10月10日,武昌打响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12月13日,云南都督蔡锷主张迅速组织中央政府,定国名为“中华民国”。

12月29日,孙中山归国,17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这些具有标志意义的历史事件,构成了当时的中国时局。

而这种风云跌宕的时代背景,就是侯仁之出生的时空土地。

这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也是梁启超笔下所谓的“过渡时代”:“故今日中国之现状,实如驾一扁舟,初离海岸线,而放于中流,即俗语所谓两头不到岸之时也。

第一章童年启蒙:少年辛苦终身事语其大者,则人民既愤独夫民贼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是政治上之过渡时代也;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辟新学界以代之,是学问上之过渡时代也;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上过渡时代也。

语其小者,则例案已烧矣,而无新法典;科举议变矣,而无新教育;元凶处刑矣,而无新人才;北京残破矣,而无新都城。”

时势造英雄,这是一个造就英雄的年代。

2.山东河北的故乡风情

侯仁之,祖籍为原山东恩县庞庄,1911年12月6日生于河北省枣强县肖张镇。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对其属地人民的影响,也是千差万别。

今天看来,原山东恩县庞庄,是一个深受教会影响的地方。

比如,美国公理会1810年成立,开始为联合宗派,后成为公理宗。1828年对华传教。

1867年,山东德州第七屯的八卦教徒吴长泰为逃避官府缉捕来到天津,在公理会教堂听布道后邀请公理会传教士山嘉立到德州传教,此后该会每年都有传教士从天津来此布道。

1872年,恩县庞庄人侯圣清到天津教堂听道受洗。1877年山东大旱,侯圣清请传教士来山东赈灾。山嘉立、博恒理、明恩溥等传教士先后到恩县,利用赈荒机会扩大教会影响,在庞庄建立起第一个教会。

1882年在恩县史家堂建第一所小学,后迁至庞庄,1898年发展成为中学,1907年正式命名为崇正学馆,为4年制中学,附设高小。1893年,女传教士博美瑞办女子寄宿学校,以解放缠足为入学条件,后定名为培贞阁。

1912年,由于恩县庞庄易受黄河水患,连年受灾,该会从庞庄迁往德州,1915年在德州城东南三育村建成教会中心。崇正学馆迁德州后改名为博文中学,而侯仁之正就读于此。

这种教会色彩浓厚的环境,对侯仁之的母亲影响很大,而这又直接影响了侯仁之的性格。

而侯仁之的出生地河北枣强县肖张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十余公里,曾是著名作家李晓明长篇小说《平原枪声》的发生地。

3.启蒙教育自母亲开始

著名散文家卞毓方曾在《天津日报》撰文写《侯仁之:体弱多病,母爱无涯》,来纪念侯仁之的母亲刘毓兰。

他认为,侯仁之的童年,一半阴郁,一半阳光,阴郁来自他的疾病,阳光来自他的母亲。《圣经·旧约》有言:“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疾病是侯仁之人生的第一堂课,母亲最终帮他跨越前进的障碍。母亲是儿童的上帝,母亲是帮助儿童驶向生活激流的舵。

初中毕业后,母亲不幸病逝,而侯仁之对母亲的教诲铭记终生。

最新科学研究证明,母亲的素养和作为,直接影响孩子的资质。

侯仁之幼时身体孱弱,也没大病,就是弱不禁风,碰一碰就倒的样子,难以坚持正常上学,总是读一阵,休学一阵,这对他是很大的打击。尤其复学之后,照例要留一级,对于幼小的心灵,更是雪上加霜。

这个时候,母亲的作用就充分显示出来了。

母亲鼓励侯仁之,人生在世,经历这灾那难,是很寻常的,生病不要紧,你年轻,生命力强,经过治疗、休养,很快就会痊愈。

又说,人生是一场长跑,一时的快慢无关紧要,关键是后劲。

为了使侯仁之病中的心灵得到优质的滋养,母亲为他订阅了多种外埠的画报,这在小小县城,是很奢侈的事。

侯仁之的读物别开生面,是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图画。侯仁之从画报了解人生、世界,他苍白的童年也因之变得五彩斑斓,多姿多态。母亲信教,经常拿《圣经·旧约》中的小故事,启迪侯仁之的心智,务使他在疗养中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坦然微笑地拥抱生活。

童年和少年时代,侯仁之在母亲的细心爱护和独出心裁的教育下,养成喜爱读书、爱惜书籍和勤俭劳动的习惯。

母亲生育侯仁之时已年近四十,这是侯家的第一个孩子,父母喜出望外,给他取名光临,学名仁之。

两年后弟弟出生,取名重临,学名硕之。

母亲着力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和劳动习惯,兄弟俩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要求他们动手洗一些小件的衣服。母亲还让他们在院子里开出一块菜地,种瓜植豆,两个人各管几畦。院子里有两条甬道,母亲要求他俩各扫一条,看谁扫得又快又干净。母亲把两条甬道命名为“津浦路”、“京汉路”——这是当时中国最有名的两条铁路,有了这么个象征性的名字,哥儿俩觉得自己像个小火车头,扫得更加带劲。

侯仁之的母亲是伟大的,同样是扫地,她只是给甬道一个新的命名,就使枯燥的劳动变成了浪漫的进军,耳旁交织着风声、车轮声、汽笛声,以及发自内心的“加油”。

卞毓方深情地写到:“这只是一个细节,一个打时光的指缝偶然漏出的金色细节,一滴水看太阳,借此我们可以充分领略侯母的教育风范。把道路扫干净也是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我甚至觉得,侯仁之后来迷恋历史,继而又迷恋上历史地理,这种兴趣与倾向,早在他与弟弟争扫甬道时就已埋下了种子。”

4.终身难忘的弟弟侯硕之

侯仁之和弟弟侯硕之,兄弟二人一直感情深厚。不幸的是,侯硕之英年早逝,在去西北的路上遭遇土匪,不幸被害了。

据著名学者金克木回忆,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天文学家秦斯的一本新书传到中国。这书用通俗文笔描述天象又解释宇宙膨胀学说。

当时,不约而同地有三个人翻译。

一是南京天文台的人,译出书名是《闲话星空》,商务印书馆先出版。

一是侯硕之,当时为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学生,译出书名是《宇宙之大》,开明书店接着出版。

第三个是金克木,照原书名译作《流转的星辰》。

金克木的朋友沈元骥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两个译者都是我的朋友,你们也作个谈天文的朋友吧,我来介绍。”

那年暑假刚开始,金克木就收到侯硕之来信,约他去清华观星谈天。

在清华宿舍的一间楼房里,金克木告诉侯硕之,自己没学过数学物理。

侯硕之笑了,说:“我现在学工程,在高中可是学文科的。仁之学的是理科。考大学时我们两人颠倒过来了。他进燕京历史系,我进清华电机系,你猜我入学考试高级数学得几分?两分。”

“考大学时我想,得学点实用的东西。中国将来不管怎么样都需要发展电力工业。没有电,什么都谈不到。只要不亡国,就要有电。没有电,迟早还会亡国。不管清华电机系有多难考,我也要进。进时赶了一下没学过的数学,考试居然得了两分。这也许是看我答卷用英文的面子。”

谈到为什么喜欢天文?

侯硕之说,“我进工科,还是喜欢文科,理科中的文科就是天文。”

他们谈着话,黄昏已到,侯硕之拉金克木下楼,介绍清华园几处“名胜”,终于到了一座塔形建筑边。他说:“这是气象台,算它是天文台吧。上去在天文台观天象吧。你看,那颗明星出现了,是木星。金星此刻不在太阳这一边。”

他们就这样,坐在地上,在灿烂的北天星空下,谈南天的星座,盼望有一天能见到光辉的北落师门星和南极老人星。

金克木回忆说,“那一夜,我们谈天说地讲电力,把莎士比亚诗句连上宇宙膨胀、相对论,谈中国和世界,宇宙和人生,文学和科学,梦想和现实,希望和失望,他不掩饰自己的抱负和缺憾。我的倾听表明我的佩服。”

后来,金克木在昆明再次见到侯硕之时,他已经毕业,在一个什么机关里工作了。

那正是欧战爆发后不久。

“他完全失去了在清华园时的兴高采烈的气概,一副严肃而有点黯淡的面容使我很吃惊。他说,天文不谈了。在西南开发水电也没什么指望了,不知怎么才能为抗战出点力。我只觉得他和先前那位大学生真是判若两人了。”金克木的回忆中不无感伤。

他把侯硕之称为“人世流星”。

5.少时勤奋成一生财富

侯仁之少时体弱,但也因此养成了锻炼身体、磨炼意志的习惯。

在传记作者陈光中的记载中,侯仁之中学时代就已经是个活跃的学生。

当时,他就读于博文中学。学校各方面条件较好,尤其是学生的体育活动搞的有声有色。每个班都有篮球队,经常举行篮球比赛。

侯仁之很羡慕,曾壮胆去找篮球队长,申请加入球队。但他那时身材矮小,瘦弱,与其他队员的身材不成比例,几次报名参加,都被排除在外。

一赌气,侯仁之决定自己练习跑步。

每天下午课后,他就围绕着操场一圈一圈跑,坚持跑了一个冬天,从不间断。

转年春天,学校要举行运动会,班里同学找到他,让他参加1500米长跑。

侯仁之感到有点意外:“我怎么会长跑?从来没有参加过。”

大家都说,你当然可以,冬天在操场上天天练习,肯定没问题。

结果,运动会上,发令枪一响,侯仁之拼命前冲,在跑道拐弯时,他发现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原来,他已把其他人远远地甩在后面。

1931年,侯仁之在原河北通县潞河中学(现属北京通州区)秋季运动会上获得1500米赛跑第一名,从这时起,侯仁之的身体开始逐渐好起来。

6.潞河中学的人格教育

1931年秋天,尚未满20岁的侯仁之步入了潞河中学的大门。

而当时,潞河中学刚迎来他的第一位华人校长——陈昌佑。

陈昌佑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上任伊始,就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首先改变的是学校的学制,以前是四年制,陈昌佑改为“三三制”,就是初中高中均为三年,这是一个完整中学的教育框架。

而陈昌佑最大的改革,就是取消了传统的宗教课——尽管这是一所教会学校。

因为陈昌佑认为,一所学校培养的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在思想上便不应对学生有任何强制和束缚。

他积极推行的是“循序善诱、三育全备”的“人格教育”。

所谓“三育”,是指智育、德育和体育。

他为学生确定的发展方向是“爱祖国,倡勤劳,尚简朴,重道德”。

一句话,陈昌佑对学生的期待是,每一个人都能在各个方面取得全面发展,以高尚的人格,卓越的学识,健壮的体魄走向社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由于潞河中学是教会学校,特色之一就是比较注重外语教学,许多课程都是使用英文教授的,同时,国文课也得到相当的重视。

而在教学方法上,国文课与人生、思想、兴趣、欣赏能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能有深刻的理解。

潞河中学为纪念侯仁之1931—1932年在此就读,特将学校的一座新楼命名为“仁之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常规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外,潞河中学还设置了许多特殊科目。

比如,学校周边都是农村,为了适应和发挥这一特点,学校专门开设了园艺课,并在校园内建立了养蜂场和苗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养蜂、养鸡、园艺以及果树的栽培、嫁接、剪枝等。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到泰山、曲阜等地游览,以开阔视野。

再如,学校会安排学生到天津的碱厂、盐场参观,甚至去医院、监狱去做调查,借此加强对社会的深入了解。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和氛围中,侯仁之度过了他的中学时光。第二章负笈燕园:转益多师是吾师

莫泊桑曾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之处就是那几步。

这句话放在侯仁之身上,或许更为贴切。

对他来说,选择燕京大学,并贯穿一生地去研究历史地理学,去研究北京,并非偶然,早在少年时代他就在心中埋下了兴趣的种子。

而对这粒种子的培育、施肥和灌溉,则与燕京大学,以及燕大的几位老师密不可分,这些老师在今天看来都是一时学术翘楚,最终让侯仁之也成为了这所大学的老师。

同类推荐
  • 走下神坛的关羽

    走下神坛的关羽

    马蹄扬尘狼烟处,血泪英雄,戍装上阵,仗剑划开万里开幕,惊天动地壮烈事,问鼎华夏,折戟沉沙,洒血凝注千秋史书。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一)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 企业领袖一锅煮

    企业领袖一锅煮

    一个男人要成功需打10场以上的大仗、恶仗。他自称“走野路子”;他尊崇毛泽东战略、战术;他最能玩广告,比吃饭更熟练;他情场失意,商场得意;他被人鄙视后,又被人景仰;他打赢了人生的关键几仗。他就是中国营销史上的一代宗师一史玉柱。高举“兴农”大旗,地方政府纷纷无偿支援他;高举“大胜靠德”大旗,追捧者死心塌地追随他;高举“资本”大旗,顶级资本看好他;高举“央视”大旗,媒体宣传他,这个人就是牛根生,中国最生猛的男人,蒙派营销的一代宗师。这个男人当过老师,这个男人见义勇为,这个男人当过不受欢迎的推销员。就是这个男人,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中小企业的命运和前途,改变着中国的商业生态,这个男人叫马云。
  •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清廉官吏。人到中年,他才踏上仕途。从县令、知州、知府,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最后官至两江总督,他一直清廉之风不改,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书中穿插了大量饶有趣味的廉洁小故事,如带一筐萝卜去福建上任;回乡葬母住最低等客栈,结果被当作歹人等等。细节描写逼真风趣,极具艺术魅力。
  • 必知的外国数学家

    必知的外国数学家

    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热门推荐
  • The Arabian Nights

    The Arabian Nigh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八零后阴阳先生

    八零后阴阳先生

    二十五岁的无业大学生王海,竟然传承老一辈堂子,搭手治病。光怪陆离的堂中仙,躲灾避难的保家仙,他成为了一位位大仙的出马弟子。可是他真的想要像老辈一样,整天坐在家中看一辈子的病吗?不,他想要轰轰烈烈的生活!他的想法很远大,他是要治病,不过他想要去更大的舞台,从这小小的县城走出去,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跟着我一起看他如何闯南走北见识无数奇闻异事!不知不觉中,无数人走进他的生活,黑道人士,政府官员,千金小姐······这一切改变的仅仅只是环境,不曾改变的是那一颗善良的心。
  • 少年异界驭龙收美:神瞳

    少年异界驭龙收美:神瞳

    神龙:“小子,我发觉自从碰上你后,总是要倒血霉的!”“得啦得啦。哥带你冲上九天,泡尽母龙。”萝莉:“你已经和我那个了,我已经是你的人啦!”“得啦得啦。等你长大点再说吧。”少年万初辉穿越到异界,从一个废物开始,到收复神龙,降服萝莉,驾驭御姐。且看他如何横行异界吧。
  • 凤染血

    凤染血

    谁说女子要一定有内涵,小女子偏偏不信这邪!看我随手一抓,什么冰山美男总舵主,什么傲娇正太小王爷,什么妖娆神秘桃花男等等等等通通入我碗里来,玄兽!什么!小女子不稀罕偶然出个血,神兽乖乖趴下来,宝丹!什么!小女子当糖豆吃。灵器!什么!小女子神器多多,嫌弃!
  • 嫡女自谋

    嫡女自谋

    白太尉位高权重,人人巴结。可背后里,嫡庶不分的太尉府却是京城上流圈子鄙夷的对象。作为太尉府唯一的嫡出小姐,白九面对不拘小节又无情冷硬的爹爹,再看看力大无穷却是个白痴的弟弟,只好自己努力。
  • 相遇:让我来收服你吧

    相遇:让我来收服你吧

    “喂,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当然我妈了!”“那我和你爸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肯定我爸!”“那我和你家大白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肯定是大白啊!”“在你心里,我还比不上一只狗吗?”“当然啦!因为你是无价的!我不救你,是因为有我在你身边,我怎么会让你掉入水中呢?”
  • 修武者:斗神

    修武者:斗神

    【2011年失落叶玄幻新作,倾力打造经典传奇!】天地渺渺,人间沧桑。世间修行者,其意莫不在长生。秦末,天道不复。鬼蜮横行,饿殍遍野,千里榛莽。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拯救苍生,成为众多修武者的使命。混吃等死的保安头头叶扬,他是幸运儿,成功穿越到了秦末年代,且看这货如何逆天而行,重新谱写这段神话般的传说!——————————————————————作者强力推荐:新书《斗神》改编同名游戏,6.28日火爆二测,各路高手们敬请关注!
  • 如何做好精益生产:JIT生产实务手册

    如何做好精益生产:JIT生产实务手册

    Just In Time(简称JIT)是丰田汽车公司首创的,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条件下,高质量、低消耗地进行生产的一套高效、灵活的生产模式。此模式被美国理论界誉为“精益生产”。如今,以最低成本生产最高品质产品的JIT生产方式,已成全球企业公认的竞争撒手锏。JIT生产方式,通过对生产的精确计划与综合控制,通过看板管理、品质管理、设备管理和采购管理等措施,实现生产的同步化、柔性化、均衡化,从而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 秦始皇(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秦始皇(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以秦始皇这个人物的历史轨迹为骨架,以生动的故事为血肉,勾勒出名人们精彩的人生画卷;多用有表现力的口语、短句,不写套话、空话,力戒成人化。他用铁的手腕厉兵秣马,建立起强盛的秦国;他统帅雄师百万征战七载,统一了战国纷争的中华;他采用法家思想破旧立新,奠定了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基础。
  • 关于我是魔王弟弟这件事

    关于我是魔王弟弟这件事

    “嘛,老姐,我就出去玩几天”魔族少主强势离家出走。一张契约留下诡异羁绊,一段预言暗示悲惨生活。逗逼的想法非我等凡人所能理解!“啊啊啊啊,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留在家里当我的少主啊啊!”“哟,小兄弟,我看你骨骼惊奇,万里无一。有没有兴趣成为勇者,和我一起打败魔王!”“去你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