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40900000029

第29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2)

诗中“青春”是指春天,但意味和“春天”不同,“青春”给人一种万木葱茏、生机勃勃之感,人们更多用它来指称人生的美好年华、美好生命,暗含美好希望、无限力量。诗中用它来描写春天,宛见万木苏醒、抽芽吐绿、绽放生机、清新可人的动态画面。杜甫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获悉大唐官兵平息叛乱,国家复归安定,诗人喜出望外,急切准备回家,因此,他要放歌纵酒,他要春天做伴,他要归舟似箭,他要水陆兼程,一路迢迢,一路春风,多么兴奋,多么惬意!杜诗和郭诗中的“青春”如果换成“春天”,则意思不变,但风神意韵顿减,诗歌势必缺少那种引动心灵、感发生命的表现力。

“微散”一词,用在诗中精准确切,状写云开雾散、水汽消逝的变化过程,是动态描写,与前面的“初变晴”相呼应,正因为是雨过初晴,正因为是拂晓时刻,诗人才可能欣赏到这些如梦似幻、轻灵缥缈的景致。“淡烟横”写远处景观,青山如烟,淡远素雅,空灵飘逸。一“横”画出山峦连绵、横亘天边之情状,亦见诗人沉心静性、细细观赏之痴情。这是描写,一句“晓光微散淡烟横”,有动有静,有光有色,有浓有淡,有明有暗,有远有近,立体多维,层次丰富,营构了一个空灵静谧、淡远迷人的意境。

诗歌三、四两句,聚焦谢家池,以小见大,以声衬静,同样流露出诗人宁静悠闲、怡然自乐的心情。今天的谢家池上,春天的谢家池上,再也没有当年那种富丽辉煌的景致,只听见高高的深树林中,传来一两声黄鹂的啼鸣。黄鹂鸣叫,婉转动听,但是诗人此处不是去聆听声音如何好听,而是意在以声衬静,抒写自己闲适宁静的心态。

唐代诗人王籍《入若耶溪》有诗句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亦有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许多诗句均是以动写静,以声衬静,静的背后是诗人平和宁静的心情,试想,一个人如果内心不是保持足够的安宁、清静,他能觉察到外界环境的细微响动变化吗?杜甫亦写过黄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前者黄鹂鸣叫,叫出了生机活力,叫出了欢欣鼓舞;后者黄鹂鸣叫,叫出了愁思忧虑,叫出了无限伤感。黄鹂的鸣叫,因势不同,因人而异,因心而别。

“谢家池”是一个颇能引发诗人和读者兴衰感慨的地方,远在晋朝,这里是谢安的山庄故址,当年的私家园林,草木茂盛,百花绽放,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垣墙廓柱,金碧辉煌。谢安有权有势,功勋显赫啊!可如今,好景不多,满目荒芜,风雨沧桑,令人无限感慨。当然诗人笔锋意旨在于“只有”一句,以“无多景”托出“一两声”。清新明快冲淡了诗人对历史的伤感咏叹。刘禹锡曾写过咏史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诗怀旧伤感,心绪迷惘,给人以沉重而又虚无之感。郭诗则轻点谢家池,留意黄鹂声,给人以清新宁静的审美享受。两诗同样咏史,一个沉深轻淡,一个直接浓郁。

金陵的春天,金陵的清晨,有太多的风光景物、名胜古迹,值得诗人去流连欣赏,可是也有太多的人习焉不察,不以为意。于是,我们看到,诗人有心有意,细细体察:他看到了雨后天空一碧无尘,他看到了雨后日光空明跃动,他看到了雨后春水如烟似雾,他看到了谢家池上风景荒芜,他听到了深树林中黄鹂鸣叫。他用如画诗笔记录下了所见所闻,让我们陶醉在一片风轻云淡之中,更让我们聆听到了风云后面的心灵脉动。

金陵,远去了繁华富丽,远去了权位争夺,远去了功名富贵,留给诗人,也留给读者一份清新,一份惊喜,一份欢畅。

卧入江南第一州

怀金陵(其三)

张耒曾作金陵烂漫游,北归尘土变衣裘。芰荷声里孤舟雨,卧入江南第一州。

太多的名胜数不胜数,太多的诗词吟咏江南,对于古典诗词中的江南,实在难以描绘得出到底有多美丽,有多迷人,我只能说,江南之美,无与伦比,挑战你的想象力,激发你的无穷兴致。你能想象江南有多美,她就有多美;你能感受到她有多美,她就有多美。江南之美,无穷无尽。宋代诗人张耒北归之后,经过多少风雨岁月,遭遇多少宦海风波,依然对江南之美记忆犹新,念念不忘。诗人回忆自己早年曾经在古都金陵作过浪漫的旅游,北归之后,风尘仆仆,光阴荏苒,衣裘也早已蒙尘生灰。再也回不到过去,再也回不去江南,再也不可能漫游金陵。诗人清晰地记得这样一个经典的场景:划一叶轻舟,徜徉在碧波绿荷丛中,听雨打芰荷,观烟雨荷花,晃晃悠悠,缥缥缈缈,缓缓进入锦绣图画般的江南第一州。

诗人把江南漫游放置在风雨人生这个大背景下来观照,也就是说,诗人从时间与空间上都与江南保持一定的距离,江南之美便带上几许沧桑,几许伤感。从时间上来说,江南的美丽迷人,当时的纵情遨游,那都是遥远的过去,自己也不再是从前的自己,早年的诗人想必潇洒风流,才情横溢,漫游江南,浪漫风雅,激情飞扬;可是如今,写作这首诗的时候,已是人到沧桑,风尘满面,心力憔悴,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经历了多少宦海沉浮,那副风流潇洒的背影早已绝尘而去,今昔流变,感慨万千。

从空间上看,过去的江南,六朝故都,繁华之地,富贵之乡。诗人置身其中,观花赏草,游廊过道,美轮美奂,扑面而来;今天的诗人,置身北方,风尘滚滚,黄沙漫天,没有如画山水,没有诗情雅兴:南北比照,触目伤心!

最重要的是,从心理情感上来看,诗人也许不是当年的诗人,江南也许不是当年的江南,金陵也许不像当年的金陵,何处觅江南?何处觅金陵?伤感充盈心间,诗意弥漫天地。

但是不管怎样风雨飘摇,光阴流逝,不管怎样旅途坎坷,多灾多难,诗人心中永存江南,永存金陵。那份古典的美永远陶醉人心,激动诗情。雨打孤篷,声声清脆;雨洗荷叶,叶叶清新;雨润天地,一派空蒙。还有那一叶轻舟,划入江南,风光如画,浪漫如歌,那是自由在飞扬,那是梦想在放歌。

诗人只通过一个经典镜头,写活了江南的奇美迷人,也充分传达出诗人的陶醉、欢悦之情。是的,那里的风光美得让人心碎,那些自由的漫游让人终生难忘。一个镜头,一阵风雨,一片芰荷,一叶孤舟,一船欢畅,活画出一片江南,一片金陵!诗人情不自禁感叹:这是江南第一州,这是人间美天堂!

古代很多文人也曾歌咏江南,采用张耒这种以一当十、以少概多的笔法,取得了尽传江南神韵、陶醉读者心灵的艺术效果。最典型的如白居易的词《忆江南》三首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韦庄词《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还有蒋捷的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些词作,无不从一花一树,一山一水,一事一人入手,活画了江南美景,写足了江南神韵。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朵花可以映衬江南的艳丽。江南之美,在细节,在风物,在景观;要聆听,要卧看,要会心。

笔者还特别欣赏诗中结尾那个“卧”字,唐人有诗“卧听银河泻月声”“卧听流云银浦声”,宋人有诗“卧看江南雨后山”,“夜阑卧听风吹雨”等诗句,一个“卧”字,一种“卧”相,一种心境,闲适自由,不惊不扰,不慌不忙;也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全部身心都融汇在山水风光之中,何等享受,何等舒畅。同样,这个“卧入江南第一州”也是如此,卧听雨打芰荷,卧观烟雨蒙蒙,卧听流水潺潺,卧看荷花艳艳,卧随轻舟漂流,卧入江南胜地……落一“卧”字,赛过神仙,这就是江南的魅力,这就是金陵的风采!

无数青山隔沧海

海陵病中

吕本中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无数青山隔沧海,与谁同往却同归?

临终诗往往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总结,对社会的真切觉悟。陆游《示儿》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生生死死,忧念家国,不忘收复,执着感人,可歌可泣。谭嗣同《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力主变法,天下为公,无私无畏,肝胆冰魂。相比这些家国天下的宏大抒情,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临终诗《海陵病中》则洞达生死,另有感悟。临近生命之晚秋,衰老的吕本中早已是病魔缠身,心力交瘁。他知道,来日无多,大限即至。他觉悟,功名事业,一切皆空。他后悔,为什么现在才明白这一点,为什么早些时候那样疯狂地追求拼打?人在死亡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很多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陪伴一生的也许只有这副多病的身子,要善待,要珍惜,过好活着的每一天,珍惜与亲友相处的时光,用心体味生活的滋味,尽可能让自己活得坦然一点,轻松一点。也许这才是人生的要义吧。

诗人觉悟这一切的时候,生命留给他的时间已经非常有限了,这令老诗人格外沉痛,格外伤感。“病知前路资粮少”,意谓来日无多,借用了佛经《俱舍论》中的颂语:“欲往前路无资粮。”年老体迈,久病在身,日益增强诗人对生命无多的忧患和伤感。人可以战胜很多东西,但战胜不了疾病,战胜不了日益老去的时光。不只是诗人吕本中有此体验,每一个生命走到晚秋这一步的时候都会感慨再三。一个“病”字,残酷冷峻,无助至极。一个“少”字,沉痛绝望,感人至深。

“老觉平生事业非”,是断然语,否定平生孜孜以求的功名富贵,否定壮志满怀的宏大崇高,否定金榜题名、建功立业,否定飞黄腾达、炙手可热。一切的一切,在诗人以往看来极有意义,值得为之苦苦追求的东西,现在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老”是老迈沧桑,历经风雨,熟谙人生;“老”也是十磨九难,一路坎坷,豁然洞达。“非”是断然否定,传统价值、功名事业,一笔勾销!人啊,悲哀就在这里,要到“老”才觉“非”,为什么不早年就明白这一点呢?为什么前人早已道出了人生真谛,后人却硬是不相信呢?凡事都要经过自己亲自体验吗?人是时间的牺牲品,人是历史的坟茔,这就是现实。

诗人在三、四两句抒发感慨,重重青山啊,茫茫大海,天地广阔,人海纷纭,谁又同我一起,同往同归呢?诗人不愿意直截了当地说出“死亡”这个沉痛的字眼,代之以“同往”“同归”,貌似轻松,实则沉重。人类对于死亡有普遍相似的体验和认识,人人都知道,死亡不可抗拒,生命的终点就是一堆黄土。在死亡面前,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不可以选择的。但是,一到每一个具体的生命,则仍然是害怕死亡,恐惧未知的世界,万分留恋一分一秒的宝贵时光。生之眷恋,死之恐惧,是正常人的生命体验。

吕诗人这里就流露出了这份忧惧,独自上路,走向未知,孤寂绝望,万分恐惧!青山隐隐,沧海茫茫,加重了诗人心中的困惑迷茫,加重了人生旅途的扑朔迷离。像诗人一样,每一个生命走向终点,都是孤独的、凄寂的,尽管有许多活着的人们为他们送行,但是活着的热闹又怎能理解死亡的孤寂呢?有句话这样讲,活着与活着的隔膜无异于死亡,死亡与死亡的邻近无异于活着,其间表现的生死之别的痛苦、孤寂,不难体验。

这是一首“临终诗”,诗人面对衰暮死亡,内心充满了忧恨、孤寂,诗人面对人生过往追求,内心充满了后悔与自责,反复吟诵。笔者有一种感觉,人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怕死亡,不怕病痛,真正可怕可悲的,是不能忍受生命离开之前的孤独绝望。吕本中这首“临终诗”向人们昭示一个自感壮志未酬的心灵,在走向死亡时会产生痛苦的自我否定。

风云有意雨有情

中牟道中二首(其一)

陈与义雨意欲成还未成,归云却作伴人行。依然坏郭中牟县,千尺浮屠管送迎。

游子行走山川,心灵流浪江湖,没有人乐意辞亲远游、背井离乡,没有人欢喜单枪匹马、独向天涯。游子的心中,装满故乡的山水草木、花鸟虫鱼、牛羊鸡犬,游子的脑海浮现亲人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一言一语。漂泊的旅程,处处写满了乡思,时时都有愁绪。宋代诗人陈与义一次经过河南中牟县,天色近晚,风云激荡,心中涌起愁云惨雾,莫名忧思喷涌而出,写下了这首诗歌。

同类推荐
  • 雨巷:戴望舒作品精选

    雨巷:戴望舒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任超夜话

    任超夜话

    本书是《任超夜话》的记事文本,是按照录音带整理成的,分为论事、问病、议政、说戏、品文和听众评《任超夜话》六大部分,值得一读。
  •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收录了刘万里近期的近50篇作品。让青少年享受愉悦的阅读前提下,体悟出人生的哲理,思想的悠远,智慧的光芒……刘万里的小小说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识、底层关怀、批判倾向以及道德精神。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冷观和深思,又有对虚拟生活的夸张和幽默;既有对作品深度的努力挖掘,又有对作品可读性和艺术性的不懈追求。
  • 阅世新语

    阅世新语

    生命依赖希望,希望抚育生命。这是一位智者的话,精辟形象地阐明了希望对人的生命,犹如阳光、水分一样重要。几十年来我自信生命一直充满活力,保持年轻心态,就是因为心里一直装着希望。这个希望除了做一个好教师外,就是将遨游于生活沧海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不断写成文学作品,在报刊上露脸,与读者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这个希望与所学中文专业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紧密联系。它犹如吸烟、喝酒、钓鱼让人成瘾。这样实现起希望来就不会有驱使身为心役的感觉,而是乐此不疲地去做。多少个茶余饭后、周末岁首时间,蜗牛般爬行在文学写作的路上,于是就有了一篇篇散见于报刊的散文、随笔之类文章。加上连自己也恨得咬牙切齿的古怪性格——不会养花,不会下棋,垂钓于河边、湖畔,又嫌鱼儿上钩太慢,没有耐心等下去,见人多的地方就想躲开。凡事都有两重性,这样促使自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移情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上,加快实现希望的步伐。
  • 从五十岁开始

    从五十岁开始

    《从五十岁开始》收录了作者以多年积累的阅历学识,创作的大量散文、随笔。其内容多是反映过去在小兴安岭林区的生活,回顾作者从困顿自学、做有准备的人,到改革大潮涌起之时,积极参与融入时代洪流,去改变自身命运的心路历程和生活足迹。
热门推荐
  • 三生桃花一世开

    三生桃花一世开

    他本是王子,一朝变成亡国奴。他舍弃了心爱的女子,只是为了保护族人安好。她自幼父母双亡,养在落魄王子身旁,一朝被他亲手灌下一碗忘忧汤,忘记前尘往事,送进仇人身旁,从此萧郎路人。他是一代霸主,高处不胜寒,遇见她时,她在灰尘中。寻找她时,她在灯火阑珊处。雪无声:“玉颜,你若只图自己安好,怎能对得起族人?”玉颜:“无声公子,你我从此萧郎路人,你可会后悔?”君莫言:“卿要孤心,孤双手奉上”秋落叶:“玉颜,秋某此生的意义就是要好好守护你”
  • 大轮回术

    大轮回术

    阴错阳差之下,身怀异界神功的苏澈发动大轮回术失败,转世到了现代,还没弄明白是咋回事就因为豪门争权被赶出家门,更倒霉的是在这个时代修炼简直难如登天……如何才能穿越回到过去,找到魂牵梦绕的那个她,成了苏澈最为头疼的问题。
  • 梅小影

    梅小影

    因为家庭破碎、被人贩子拐卖,梅小影从童年起就不得不走入社会遭遇各种困难,但她从未被生活所打到,因为她一直坚信:“活下去有什么难的呢?生存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甘肃通史:秦汉卷

    甘肃通史:秦汉卷

    本书记述了自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9年,即由秦并六国建立同意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秦朝开始,经西汉、王莽新朝、东汉、直到黄巾起义失败,总计410年的历史。这一时期,开创和初步形成了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奠定了尊儒的思想文化格局,解决了匈奴的侵扰,将王朝的疆域扩大至西域。这一时期的历史对此后的中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韩娱女团梦

    韩娱女团梦

    戴小七是很喜欢韩国女团的宅男,一次偶遇让他可以深入花丛,和郑氏姐妹,泫雅软软,,,等,发生一些列让人羡慕得要死的故事!
  • 青龙宝剑

    青龙宝剑

    在这燕赵大地之上,出现了一个正义的小子,他就是大鹏……然而,灾难也就在这时候悄悄的来临了,他就是被白眉道人尘封在无间地狱的魔尊!大鹏为了拯救苍生,远离家乡不远万里来到昆仑,学了一身本领,手拿青龙剑拯救了人间的这次浩劫,留下了这美丽的传说……
  • 终极维度

    终极维度

    从小就只为一个信念而活的她,其实很明白这一切的事实,当事情一件一件的浮出水面,仇恨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就这样的一个女孩会掀起一场怎样的腥风血雨,阴谋、杀戮、真相,到底什么才是真相?她是谁……又重生了吗?(这小说更适合女生观看,以为我分错了区,但我也希望任何人都喜欢我的作品。O(∩_∩)O)
  • 将本红妆之皇上靠边站

    将本红妆之皇上靠边站

    萧铮是华夏国鹰眼行动队的唯一女成员,在一次捕获境外毒枭的行动中意外丧命,再次睁眼成了安南国大将军府唯一的嫡小姐萧铮,可是萧铮却半点没享受到,因为她一醒来的时候就在流放的路上了,通敌卖国,将军府一家一百三十八口满门抄斩,而她是皇上的亲侄女又有外公求情才幸免于难,流放荆南城。下口村。敛尽锋芒平平淡淡的种田赚钱过个平凡的日子种植开店银子赚起来,正当她过的风生水起之际京都来人了!竟然想要她的所有身家,美曰其名充裕国库,不答应就女承父业带兵出征??特么这皇帝老儿是穷疯了吗?认为她一定就是个软柿子?不就是带兵打仗吗?那就带兵打仗呗,过关斩将,大杀四方,继而开始了她这传奇征战的一生。
  • 爱你还是该恨你

    爱你还是该恨你

    很不错哦就是这个样子的,相信你们会喜欢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