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57900000015

第15章 主要参考文献

一、图书类

1.“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成长的经验——中国绩优大企业案例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2.康荣平、柯银斌:《中国企业评论——战略与实践》,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3.周忠、蒲海燕:《争夺眼球——注意力经济下的企业成败》,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4.康荣平、柯银斌:《企业多元化经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5.厉以宁、曹凤岐主编:《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6.刘光明编著:《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6月第2版。

二、刊物类

1.周建波:《海尔如何激活休克鱼》,《经济管理》1998年第7期。

2.燕于飞:《海尔品牌管理的妙处》,《中外管理》2000年第7期。

3.高贤峰、吴金希:《海尔成功之谜》,《中外管理》2001年第1期。

4.罗广:《海尔:从OEC到SST》,《商界》2001年增刊。

5.刘同昌:《海尔文化价值析探》,《中外企业文化》1999年第1期。

6.张瑞敏:《海尔集团向世界500强进军》,《中外管理》1998年第2期。

7.周国华:《海尔文化研究》(上下),《中外企业文化》1999年第10期。

8.王晓光、汪仕蓉:《超越自我——青岛海尔集团的经营理念》,《望》(新闻周刊)1995年第25期。

9.梦唐:《海尔的信誉源自海尔的真诚——海尔国际星级服务写真》,《中国名牌》1995年第10期。

10.黄西安:《海尔的营销》,《经理人》2000年第11期。

11.刘新哲:《海尔文化走进哈佛课堂》,《企业文化》1998年第3期。

12.李林、陈全伟:《上兵伐谋——海尔兼并谋略》,《中国名牌》1998年第3期。

13.于君宗:《海尔是海——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纪实(上下)》,《中外企业文化》1999年第4期、第5期。

14.张力:《海尔携手微软,共创“e家庭”未来》,《中外管理导报》2001年第1期。

15.张瑞敏:《“海尔”联合舰队是怎样操作运转的?》,《中外管理》1995年第3期。

16.赵强、孙艳梅:《海尔·中国造——与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谈心》,《东方企业家》1997年增刊。

17.朱勇、汪仕蓉、张云翔:《海尔的国际平台》,《中国名牌》2001年第4期。

18.海尔集团:《知识产权是市场竞争中的坚盾与利刃——谈知识产权对海尔企业发展的作用》,《知识产权》2001年第1期。

19.曹建伟、尹小山:《海尔:非完整革命》,《IT经理世界》2001年第11期。

20.曹建伟:《海尔谋变》,《IT经理世界》2001年第24期。

三、报纸类

1.王衍诗:《海尔集团技术创新之路》(上中下),《光明日报》1999年8月6日第1、3版,8月8日第1、3版,8月10日第1、3版。

2.梁沂滨:《创新与市场相伴——访海尔总裁张瑞敏》,《经济日报》1999年5月4日第4版。

3.张曙红、胡考绪:《海尔扩张之路系列报道之一、二、三》,《经济日报》1997年11月25日第1版和第2版,26日第1版和第2版,27日第1、3版。

4.张瑞敏:《海尔——以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人民日报》1999年9月28日第8版。

5.陈婷:《海尔为中国彩电业带来了什么》,《中国经济时报》1998年10月14日第7版。

6.侍强、秦少相、董学昆:《青岛海尔集团“OEC”管理破译》(上中下),《工人日报》1995年4月25日第2版,26日第2版,27日第2版。

7.陈玉明:《加法的海尔减法的万科——关于多元化与专业化的两极对话》,《北京青年报》1998年5月6日第7版,13日第7版。

8.中国家电协会:《中国家电去年过得还好吗?》,《北京青年报》2001年6月1日第47版。

9.陈婷:《海尔物流实现的是零距离》,《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4月5日第5版。

10.陈文玲:《海尔现代物流创造的奇迹》,《物流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前景》,《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7月10日第5版。

11.刘学习:《重塑优势从B2C起步——海尔吹响向电子商务进军的号角》,《计算机世界》2000年8月23日C35版。

12.关健:《“智能超人”: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2月19日A15版。

13.陈婷:《海尔:进美国不是冒险》,《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4月28日第1、2版。

14.李钢:《与狼共舞:我们不是羔羊——与海尔集团CEO张瑞敏交谈》,《经济日报》2001年3月6日第8版。

15.新哲:《冲出国门创名牌——海尔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经济时报》1998年9月24日第8版。

16.陈玉明:《张瑞敏的十三个观点》,《北京青年报》2000年4月12日第28版。

17.胡考绪、刘成:《走向世界的海尔采访纪实之一、二、三》,《经济日报》2000年2月13日第1、2版,15日第1、4版,16日第4版。

18.毕华德、齐淮东、刘国良:《站在时代潮头的海尔(上篇)——从“中国造”到“世界造”》,《大众日报》2001年4月12日第1、2版;《站在时代潮头的海尔(下篇)——从“小舢板”到“联合舰队”》,《大众日报》2001年4月13日第1、3版。

19.罗旭辉:《海尔之路》(上中下),《中国青年报》2001年8月6日第1、3版,7日第3版,8日第3版。

20.王彦田、宋学春:《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海尔(上):扬帆远航迎大潮》、《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海尔(中):管理,稳固大业的基石》和《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海尔(下):创新,企业创新的灵魂》,《人民日报》2001年8月6日第1版,8月7日第1版和8月8日第1版。

21.陈玉明:《张瑞敏:很抱歉没有故事讲给你听》,《北京青年报》2000年4月21日第48版,4月28日第39版。

22.陈婷:《没有个人崇拜,只有市场认可——专访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CEO张瑞敏》,《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2月10日第1、4版。

23.袁一泓:《挑战日本武士,张瑞敏“打劫”终极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11月12日第17版。

24.刘洲伟:《海尔转身》,《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12月31日第9版。

25.陈婷:《张瑞敏抖搂利润内幕》,《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2月1日第8版。

同类推荐
  • 王熙凤办事有一手

    王熙凤办事有一手

    王熙凤的管理来得直接有效,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不承诺,只不断指出“这是你该做的”;不示范,只不断指出“我说的你应该懂,你应该会”;不交流,只不断指出“你只需要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不讨论,以独裁的方式实现民主,而不幻想以民主的方式实现民主;不原谅,手不错一次就将被永久开除。
  • 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本书从金融学名词货币信用、银行利率、资本运作、金融机构、金融热点等方面系统讲述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书中没有令人费解的图表和方程式,也没有艰深晦涩的金融学行话,而是以金融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血肉,将金融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金融学的全貌,并学会用金融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 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

    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战略的调整与优化、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利弊分析及战略选择、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策略的调整与优化、中美贸易摩擦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中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战略等。
  • 2012年,我们投资什么最赚钱

    2012年,我们投资什么最赚钱

    世界末日依然需要投资致富!2012年,我们该投资什么?房地产投资还可靠嘛?房价还会涨吗?买纸黄金还是白银?中国股市是不是还能赚钱? 资本市场没有永远的胜者,只有永远的得利者。2012年的春天已经来了,相信您已经在为新一年的投资计划摩拳擦掌了,这本书旨在为您提供有益的建议,为您提供一份参考,希望您能在2012年成为资本市场演绎的收益者!
  • 腾讯创业内幕

    腾讯创业内幕

    作为中国市值第一、世界市值第三大互联网企业,腾讯凭一款即时通讯软件起家,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内飞速成长,由单一化经营走向多元化,造就了一个庞大的“QQ帝国”,堪称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一个经典神话。通过《腾讯创业内幕》的系统梳理和细致描述,从各个侧面互为印证了腾讯创业的真实内幕,同时揭示了它鲜为人知的一面。
热门推荐
  •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6·打好投资心理战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6·打好投资心理战

    大家还是对国情缺乏了解。在天朝,人均月收入2000的家庭就比70%的人富了,如果有5000就跑赢九成的家庭。但他们往往还觉得收入太低,希望政府帮他们从富人那里分一杯羹。事实上,统计清晰的显示:他们自己就是富人。换句更简单的说法,能上围脖的很多收入已经是top10%,但其中绝大部分顶多觉得自己勉强中产。回应一下质疑:如果国人人均月收入真有5000,那么一年6万,中国13.5亿人口,总数已经有81万亿人民币,超过美国GDP8成水平。再加上同比例政府收入和资本利得,全国GDP将会超过150万亿。是目前水平的三倍,也超过美国50%。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圆融做人老练做事

    圆融做人老练做事

    本书遵循“圆融做人,老练做事”的理念,将做人寓于做事中,通过平易通俗的语句、生动有趣的案例来阐述做人做事的实用策略和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教给你一把开启事业与人生成功的钥匙,智慧做人,机敏做事,在人性丛林中占据主动,在危急时刻化险为夷,在重重困境中扭转乾坤,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事业舞台越做越大。天下之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圆融做人,处处通达;老练做事,事事顺畅。两者都修炼到上乘工夫,并能完美结合,双管齐下,则攻守兼备,无懈可击,为人处世八面玲珑、如鱼得水,说话办事天衣无缝、滴水不漏,进而开创高屋建瓴、无往不胜的成功人生。
  • 霸宠冷皇妃

    霸宠冷皇妃

    陌生的环境,再次睁开眼睛后,冷漠无情,便是她的风格,一把古筝,一把匕首,一袭白衣,踏上复仇之路。他,一根玉箫,一把长剑,一身青袍,为夺取天下,精心藏于别国。她面无表情的转身背对他,“你帮我接近皇帝,我便帮你夺取天下!”他斩钉截铁的说,“你要什么我都给你!唯独这,不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阴胎是怎么来的

    阴胎是怎么来的

    我只是一名大二的普通学生,一次返校的归途中,我在长途大巴上让白衣清纯的女鬼怀孕了,从此走上了和阴间生物纠缠不清的不归路,让我用我的经历告诉你,阴胎是怎么来的!
  • 红尘情仇

    红尘情仇

    冷秋生在深圳打工邂逅李晓月,两人生死相恋,不料她染病而亡,他痛不欲生,回到老家仙桃,与方芳结婚,过着平淡的生活。不料风云突变,他在梦中大喊晓月,方芳醋意大发,家庭战争爆发。他理亏求和,但从此李晓月成了方芳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魂,也成了夫妻冲突的导火线。后来方芳出走河南,被人面兽心的李建文凌辱。离婚后,冷秋生远走厦门,遇到高立梅,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正在筹备婚礼时,他得知方芳病重,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回家照顾方芳。儿子上大学的当晚,冷秋生准备回厦门与高立梅结婚,儿子冷文给冷秋生一封信令他热泪纵横。冷秋生决定与方芳复婚,可是方芳已留信出走,他决定走遍千山万水寻找方芳。
  • 跌入人间

    跌入人间

    这是一部关于悲伤的作品,但悲伤绝不是全部,仅仅是一个态度、一种无奈。本书的作者作为一名90后的新生代,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不堪及宿命的故事。与大多数的青春小说不同,这部作品是架构在真实与理想的契合点之上,既有对现实的唏嘘慨叹,又充满了对虚幻美好的追寻向往,用带有哥特美的文字和意境,描述着生疼却执着的故事。每个人的生命中应该都有过那样一段岁月——那样一段青春岁月,让你觉得有种东西可以代替一切,是最重要与不可舍去的,如果你正经历这些,或者曾经有过又重新记起,那么这本书就是为此存在的。
  • 秩序录

    秩序录

    被命运眷顾的兄妹被世界抛弃的秩序,怎样挽回逝去的生命?欺骗与背叛总是发生在最意向不到的时间与角色之间,觉醒,涅槃,继承真假难辨。
  • 高能预警:女王来临

    高能预警:女王来临

    传说在六界的中心,魔界老祖浊虚创造了混沌之力,但因其力量太过猖狂,各界君主用其力量封印这混沌之力,并传言,在一万年后,会附在女娲后人身上。慕容含雨调皮地笑了笑,看来自己这一生,注定不平凡。看那个古灵精怪的丫头畅游六界,开启一场轰烈且精彩的游戏
  • The Lifted Veil

    The Lifted Vei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