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0600000025

第25章 心念更新,在寂静中开出美丽的花朵(1)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能与自己娓娓而谈的人绝不会感到孤独。——美国作家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孤独是人类的本质。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就写下了一则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不完整的个体,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有时候你以为找到了,有时候你以为永远找不到。

所以,生命是一个不断接受孤独净化的过程。

20世纪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孤独是一种完全与外界切断,没有明显理由而突然非常害怕的感觉。如果你的心中感觉什么都无法依赖,又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解除你这种自我封闭式的空虚,你就明白什么叫恐惧了,这就是孤独。”

孤独并非是在自己心情压抑,或是失恋的时候出现的,那种感觉只是空虚和寂寞,称不上是孤独。孤独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圆融的状态,真正的孤独是高贵的。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孤独者不管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能让自己平静,并自得其乐。

有人说:“我只是一个平凡人,忍受不了孤独的煎熬。享受孤独,那是哲学家们做的事。”可是,为什么你会没有理由地突然觉得非常害怕,会感觉到一阵莫名的空虚?你该怎么办?任凭孤独的滋味噬咬着你的心灵,还是选择承认它、面对它?

蒋勋先生在《孤独六讲》中谈论孤独的时候曾说:“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和别人相处,无法和别人相处会让你有巨大的虚无感,会让你告诉自己:‘我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我必须打破这种孤独。’但是你忘记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当孤独的痛苦笼罩你的时候,你应面对它、承认它,不要产生任何想逃走的意念。如果成功逃走了,你将永远也不会了解它,而它则会躲在一角伺机而动。反之,如果能了解孤独并且超越它,你就会发现根本不需要逃避孤独,于是也就不再有那种追求满足和娱乐的冲动了。因为你的心已经认识了一种不会腐败,也无法毁灭的圆满。

孤独可以提高一个人生活的质感,是人生必需的营养素,充实的人生往往都是在孤独中熬出来的。忍受孤独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人在孤独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毫无头绪,一心想逃出来;二是渐渐习惯孤独,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秩序,用工作、读书或培养自己的兴趣来驱除孤独;三是喜欢时常来袭的孤独感,让孤独成为内心一片诗意的土壤,并诱发出关于生命、自我的深度思考和体验。

暖规则:孤独感从来都不是一件坏事,人只有在孤独中,才能捕获人生的底蕴。

生命要耐得住寂寞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唐代诗人杜甫。

孤独是一种状态,寂寞是一种心境,寂寞可以决定人的命运。一个人忍受不了寂寞,就会想方设法寻求消遣,于是会朋友,逛街,打牌,看电视,就成了人们逃避寂寞的最好方法。寂寞本没有过错,只有害怕它的人才会觉得难以忍受。

寂寞如一面镜子,人们通过它可以照见自己、发现自己。人们可以在寂寞的围护中和另一个“自己”对话,那是真正的独白。

季羡林先生曾写过一篇散文《马缨花》,描绘了自己对寂寞的体味:“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20世纪30年代,季先生独自一人前往德国求学,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只能深埋心中。但在德国10余年间,他没有被寂寞打垮,从最开始的人生地疏,到后来的慢慢适应,潜心求学,屡遇良师,学识大有长进,人生阅历也有所增多,只是身边少了亲人的陪伴。即使回国之后,由于工作原因,季先生多半也是过着独身生活,直到1962年,妻子彭德华从济南搬到北京来,季先生数十年的单身生活才算结束,他说:“总算是有了一个家。”

季先生从来没有把寂寞当做问题,而是在与寂寞相处的同时,丰富自己的内心。现在许多人抱怨生活的压力太大,内心感到烦躁、不得清闲,于是,追求清静成了他们的梦想,但他们又害怕寂寞,想尽办法逃离。

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张是从农村出来的,开始走上工作岗位拿到的薪水还算不错。但是,他给自己施加的心理压力很大。因为他从小家境贫寒,父母终日在田地里辛苦耕作,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供他读书,因此他一直希望能够有朝一日在城里买房接父母来住。虽然他的生活已经很节约了,但是每月将房租、饭钱、交通费、通讯费等这些生活必需费用扣除之后,几乎所剩无几。而城里的房价飞涨,物价也在上涨,使他心境难以平静。这使得他萌生了跳槽的念头,于是他开始四处搜集招聘信息,希望能够挑到一家薪水更高的公司。

可以想象,他有了这个念头,就很难专心工作。不久,他的上司就觉察到他的问题,他做的方案漏洞百出、毫无新意,甚至出现很多错别字,明显看出是在敷衍了事,没有用心去做。于是,上司找他谈话,不料刚批评几句,小张不仅没有承认自己的问题,反而质问上司:“你给我这么点的薪水,还希望我能做出什么高水平的方案来!”上司这才意识到,小张原来的情绪源自薪水低。他并没有生气,反而平静地告诉小张:“公司里的薪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你做出了业绩,薪水自然会上去的。真正决定你薪水的不是公司、不是老板,而是你自己。”但是,小张根本听不进去,一怒之下,刚工作不到半年的他毅然决定辞职不干。

辞职后,他开始专心找薪水高的工作,凭着他的聪明才智,他很快又应聘到另外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薪水比之前的公司高出了1000元,这让小张庆幸自己的跳槽非常明智。刚工作三个月,小张偶然从同事那里了解到,同行业里的另一家公司薪水普遍要比现在的公司高。这使小张本来平静的心又一次地波动起来,他又开始关注另外一家公司的消息。本来他所在的公司打算委任一项重要的项目给他,要出差到外地的分公司半年,虽然辛苦,但是能够为以后在公司的晋升奠定基础。

但是,小张一心想要跳到另一家公司,根本无心继续待下去,拒绝了这个在别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小张在公司老板的眼里下了不思进取的印象。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公司裁员,小张不幸被裁掉。当他再去找工作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公司都会问他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你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换了三份工作?”

生活的压力和想及早出人头地的念头,让小张变得浮躁,耐不住低薪的寂寞。只要能暂时放下心中的惦念,真心体味,其实寂寞并不可怕,工作上的寂寞至少能让我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明白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耐得住寂寞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长期的艰苦磨炼和凝重的自我修养、完善。耐得住寂寞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积累,耐不住寂寞则是对宝贵人生的挥霍。

暖规则:在耐得住寂寞的时间里成就非凡的人生。

静心,让人生的美景为你停留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政治家诸葛亮。

“我这两年一直心神不定,老想出去闯荡一番,总觉得在我们那个破单位待着憋闷得慌。看着别人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心里慌啊!以前也做过几笔买卖,都是赔多赚少。我去摸奖,一心想成个暴发户,可结果花几千元连个声响都没听着,就没有影了。后来又跳了几家单位,不是这个单位离家太远,就是那个单位专业不对口,再就是待遇不好,反正找个合适的工作太难啊!天天像无头苍蝇一般,我心里很不踏实,闷得慌。”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面对前途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的人,这是现代人典型的躁动心理。其实,心稳了,人生也就稳了。

静心就是让心安静下来。

佛经上说:“静心投入乱念里,乱念全入静心中。”静心仿佛明矾,投入乱念的污水之中,霎时污垢沉淀,清澈见影。儒家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心是我们身体的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指挥权。

父子俩一起耕作一片土地。一年一次,他们会把粮食、蔬菜装满那老旧的牛车,运到附近的镇上去卖。但父子二人相似的地方并不多,老人家认为凡事不必着急,而年轻人则性子急躁、野心勃勃。

一天清晨,他们套上牛车,载满一车子的粮食、蔬菜,开始了旅程。儿子心想他们若走快些,当天傍晚便可到达市场。于是他不停地催赶牛车,要牲口走快些。

“放轻松点,儿子,”老人说,“这样你会活得久一些。”

“可是我们若比别人先到市场,我们便有机会卖个好价钱。”儿子反驳道。

父亲不回答,只把帽子拉下来遮住双眼,在牛车上睡着了。年轻人很不高兴,愈发催促牛车走快些。他们在快到中午的时候,来到一间小屋前面,父亲醒来,微笑着说:“这是你叔叔的家,我们进去打声招呼。”

“可是我们已经慢了半个时辰了。”儿子着急地说。

“那么再慢一会儿也没关系。我弟弟跟我住得这么近,却很少有机会见面。”父亲慢慢地回答。

儿子生气地等待着,直到两位老人悠闲地聊足了半个时辰,才再次启程。这次轮到老人驾牛车,走到一个岔路口,父亲把牛车赶到右边的路上。

“左边的路近些。”儿子说。

“我晓得,”老人回答,“但这边路的景色好。”

“你不在乎时间?”年轻人不耐烦地说。

“噢,我当然在乎,所以我喜欢看漂亮的风景,把时间都用来享受。”

蜿蜒的道路穿过美丽的牧草、野花,经过一条清澈河流——这一切年轻人都视而不见,他心里十分焦急,他甚至没有注意到当天的日落有多美。

他们最终也没有在傍晚前赶到。黄昏时分,他们来到一个宽广、美丽的大花园,老人呼吸芳香的气味,聆听小河的流水声,把牛车停了下来,说:“我们在此过夜好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跟你做伴,”儿子生气地说,“你对看日落、闻花香比赚钱更有兴趣!”

“对,这是你这么长时间以来所说的最好听的话。”父亲微笑着说。

几分钟后,父亲开始打呼噜,儿子则瞪着天上的星星,长夜漫漫,儿子好久都睡不着。天不亮,儿子便摇醒父亲。他们马上动身,大约走了一里路,遇到一个农民正在试图把牛车从沟里拉上来。

“我们去帮他一把。”老人低声说。

同类推荐
  • 心灵正能量·亲情:有一种爱让你泪流满面

    心灵正能量·亲情:有一种爱让你泪流满面

    本书为“最心灵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收录了作者对亲情的感悟作品,作品中渗透了作者的深情,对读者有很强的感染力,书中那些轻松的文字能伴者读者在平静平和中安然入睡,书中那些美妙的故事能助读者以轻快愉悦的心情积极乐观面对世俗的一切纷扰。
  • 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全集

    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全集

    “心机心计”,不是告诉你使奸诈坑害人,而是要我们做人做事时要懂得去利用智慧、机遇、口才等防人,用人,成全自己。做人有心机,就能在人生长河中腾空踏浪,左右逢源,做事有心计,就能把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事事如愿,做人没有心机,清澈如水看似美好,却食之无味,做事没有心计,自视清高看似骨气,却四处碰壁。《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原作者倾力打造,内容更全面,分析更透彻,讲解更震撼人心灵的做人做事之道。
  • 走出忧虑

    走出忧虑

    本书是给那些希望更多地了解忧虑,并希望通过自我帮助,缓解其忧虑症状的人写的。但本书既不是万能良药,也不是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的替代品,它只是一种自助的方法。每一个人的忧虑,都有与他人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其独特方面。理解忧虑发生 机理,有助于你摆脱忧虑。本书搜集整理了许多小事例,夹叙夹议,帮助你挑战忧虑状态时产生的消极思维,并且帮助你用更理性的方式对待自己。
  • 犹太人的经商课

    犹太人的经商课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犹如天上的群星一样璀璨辉煌,但是没有哪个民族能像犹太民族那样对经商、致富、生存、处世等都有着卓绝的智慧。有人说“不了解犹太人,就不了解世界。”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最神秘、最富有的民族之一,他们的智慧是神奇的,并且举世绝伦,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向世人证明了他们的优秀。而犹太商人又以其独特的经营技巧及众多的商家富甲天下之状,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
  • 只要敢做你就行

    只要敢做你就行

    本书作者是闻名世界的著名牧师、演讲家和作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的色彩,他是他在世时几任美国总统的顾问,获得过里根总统颁发的美国自由勋章——美国公民最高荣誉。却对企业界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他说:只要敢想你就赢。真是了不起的企业家精神,令我不能不敬...
热门推荐
  • 封锁的记忆

    封锁的记忆

    古代吸血鬼因一场不该存在的恋情带来了不同种族,所以种族首领与首领继承人之间,封锁着各人的记忆……
  • 20几岁要懂点社交礼仪(MBook随身读)

    20几岁要懂点社交礼仪(MBook随身读)

    《20几岁要懂点社交礼仪》:本书结合大量生动的事例,并辅以精辟的分析,客观准确地讲述了现代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并主要从仪表、会面、电话、职场、商务应酬、做客待客等角度,详细地介绍了现代社交中应该注意的礼仪细节,从而帮助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交际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走向成功。
  • 长命锁之我等你

    长命锁之我等你

    长命锁到底是谁给她的?在这个校园能否再找到他?各位,简介无能,还是看看内容吧。
  • 少爷,您怎可忘我

    少爷,您怎可忘我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对现代夫妻因为种种原因穿越到古代的言情小说。
  • 花千骨之画骨情深

    花千骨之画骨情深

    久别重逢,小骨和尊上能否修成正果,成为一对恩爱夫妻,槿夕姑娘又将何去何从呢......
  • 武道至尊

    武道至尊

    天不生我叶梵天,武道漫漫暗无边!少年叶梵天获家传秘法,收家族,称霸门派,且看一代少爷的至尊之路……
  • 路绝

    路绝

    神局墓中墓,路绝天外天。……岁月如刀刻苍颜,故友残喘为开天。主上焚道求生机,千载等待终现世。………当路绝得到那个仿若与他一体的雕名璞玉时,他却不知,一场以他为主角的千年大局正悄然拉开序幕……
  • 圣宇苍天

    圣宇苍天

    寡母受辱自缢,乡村少年持刀而起,屠尽仇人骨!杀!杀!杀!杀!杀!杀!杀!
  • 夜落笙歌

    夜落笙歌

    佛缘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又缘落叶归根终须有,秉心离去莫强留。如是,三千大道,一道问鼎,你我皆是同袍。
  • 成吉思汗宝藏

    成吉思汗宝藏

    外出旅游的花朵,偶遇一个被某国神秘考古队追杀的蒙古人。蒙古人临终将一根藏有成吉思汗宝藏秘密的中空木棒交给花朵。木棒被安全寄给雷鸣后,花朵遭考古队绑架。雷鸣只身救花朵。最终他们却一并成为考古队寻找成吉思汗宝藏的“探路石”——途经1000工匠、800士兵葬身之所和阿尔寨石窟,考古队从遥远的黄河潜入一条地道,终于找到了墓群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