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1300000026

第26章 寻觅中的“麻衣相士”(2)

“很好,那就这么定了,我回去和公司人事部门商量一下。你是做编辑的,不知道你对公司管理方面有着怎样的能力,正好我这里有本中国台湾的《微电脑世界》,你拿回去写一个分析报告,如何能让这个杂志办得更好。”麦戈文临走时,还不忘考察一下熊晓鸽。

回到家后,熊晓鸽就开始研究如何写好这份报告。在做了大量分析和调查后,熊晓鸽写出了一份厚厚的分析报告。当时熊晓鸽的房东是波士顿有名的大律师,熊晓鸽写完报告后,专门拿去给他看。这位律师认真看过后觉得写得不错,不过也给了熊晓鸽一个小建议:麦戈文工作很忙,肯定没有时间看这么多的东西,报告最好再简短点。

于是,报告被熊晓鸽压缩成了两页,寄给了麦戈文。几天后,熊晓鸽接到麦戈文秘书的电话:“麦先生约见你。”

熊晓鸽应邀与麦戈文共进早餐,彼此聊得很尽兴,原定一小时的时间转眼间过去了3个小时。

麦戈文当时问得最多的是,熊晓鸽准备回中国去做什么。而熊晓鸽只和他谈到回中国做媒体投资,还没有涉及后来的全面风险投资。

熊晓鸽告诉麦戈文:“机会可能还是在杂志。”熊晓鸽因为在杂志社做过记者,所以就提出了哪些行业的杂志发展的机会多一些。比如,电子类、计算机类的等。“那时我就觉得未来的电子产业一定会向中国大陆市场转移,当时这个行业还都在中国台湾及国外。”

熊晓鸽的观点得到了麦戈文的支持,他让熊晓鸽先去香港工作,IDG的合同将在熊晓鸽辞职后寄到。

“何以如此信任对方?”曾有人针对熊晓鸽加入IDG的经过,这样问过熊晓鸽。在拉斯维加斯1美元赌注都不肯下的熊晓鸽告诉对方:“既然要与人合作,就必须相信对方,否则你干脆放弃他。”在熊晓鸽看来,“进入IDG就算是一场赌博,我和麦先生也是一场对赌”。

1991年8月,仍在卡纳斯公司的熊晓鸽被派到了香港。熊晓鸽决定利用这段过渡时间回一次老家。他先从香港到深圳,这是他去美国5年后第一次回国探亲。此时的深圳,似乎遍地是机会,到处都是梦想着创业和赚钱的人。

熊晓鸽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说:“那时正好有很多外地人过去开发深圳,创业者很多。我遇到很多大学同学,坐到一起时,听到他们每个人都在计划自己做公司或项目,他们缺少的就是风险投资基金。有梦想,有项目,就是缺钱。”

中国的发展势头,让熊晓鸽想起了他初到美国硅谷时看到的情景。不过,中国的创业者谈论的大多是房地产、股票和办公司,而绝少有人提到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东西,他们获取的科技信息太少。这些信息更让熊晓鸽认定,此时回中国做信息类刊物是正确的选择。

1991年9月,熊晓鸽探亲结束后回到了美国。他主动找到老板艾伦,提出了辞职。艾伦非常意外。艾伦深知熊晓鸽的实力,熊晓鸽一走,他负责的那些事没人能接手。艾伦让熊晓鸽继续做一段时间,等找到接替的人之后再交接。

熊晓鸽和麦戈文沟通之后,麦戈文表示理解。不过,因为卡纳斯公司和IDG是竞争对手,所以艾伦不得不让熊晓鸽离开办公室在家里办公。

就这样,熊晓鸽在家中为卡纳斯公司做了两个月的工作后,于1991年11月加入IDG。

§§§第四节 出手如此之快

1991年11月6日,熊晓鸽正式到IDG工作。麦戈文也没有想到,熊晓鸽的第一次“出手”会来得如此之快。

1991年8月回湖南老家探亲后,熊晓鸽又顺便去了趟北京。他见到了当时计算机世界的社长许金寿,闲聊中提到了《国际电子报》。当时美国有家公司准备和《国际电子报》签订一份合资协议,政府方面也已经同意,但是美方因为突然的风险变故而决定中止协议。这让许金寿很头疼,他知道熊晓鸽在行业内有些实力,于是想请熊晓鸽帮忙解决。

由于工作交接的问题,熊晓鸽一直没有时间解决这件事。到IDG上班后,熊晓鸽有了新的想法,他想到了如何解决许金寿的难题。熊晓鸽拨通了许金寿的电话,说:“我现在已经在IDG工作了,要不就让IDG和国际电子报合资吧!”许金寿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很爽快地答应了。

1991年12月,在加入IDG的第二个月,熊晓鸽以IDG董事长业务开发助理的身份,再一次来到北京。这次他是专门来谈IDG和国际电子报的合资事宜的。当时他的想法是将《国际电子报》并入IDG的《计算机世界》。

熊晓鸽和中方的代表都是老熟人,双方见面后,只谈了半小时,就签下了合同,这个速度也让麦戈文见识到了熊晓鸽的人脉关系。之后,《国际电子报》正式并入《计算机世界》,并在后来改刊为《网络世界》,成了业内的一本领先杂志。

熊晓鸽小试牛刀后,麦戈文又交给他一个任务。这一次,熊晓鸽让麦戈文看到自己在投资领域的潜质,同时这也成为他真正进入风投行业的转折点。

早在1989年底,麦戈文就在中国投资了一个叫“太平洋比特”的公司。“太平洋”,源自麦戈文和他太太成立的一家私人投资公司——太平洋技术创业公司;“比特”,来自北京理工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英文缩写。

1989年10月,麦戈文用太平洋公司的基金投资了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个校办工厂,主营业务是大型的台式健身器材生产。麦戈文的投资理由很简单:“这所大学既然连坦克都能设计出来,那么做的健身器材质量一定非常好。”于是,他投资了50万美元,成立了“太平洋比特(Pacific-BIT)”。

然而,麦戈文的这个投资项目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于是,1991年12月,麦戈文让熊晓鸽去北京时,顺便也看一看这家公司。

“因为有在硅谷采访的经历,我当时还是比较了解VC的,但老麦并不知道这点。”熊晓鸽提及这次“阴差阳错”的任务,仍觉得有太多巧合,“不过那时,我也以为老麦就是做出版业的而已。”然而,不管怎样,这次的“临时任务”让两人从太平洋比特开始真正认识到对方的实力所在。

在北京友谊宾馆附近,熊晓鸽找到了这家挂着“Pacific-BIT”的公司。随后,熊晓鸽认真考察了太平洋比特的生产和销售等情况,他发现公司项目在技术方面没问题,只是因为市场销售不对路,所以产品才卖不掉。熊晓鸽认为只有在国外找买主,才能真正打开太平洋比特的市场,从而获得收益。

不久后,在美国举办的一场体育器材展销会上,熊晓鸽选了一家叫“太平洋健身”的公司。熊晓鸽提出了由太平洋健身出设计,太平洋比特生产并出口产品给太平洋健身的合作方案。于是,太平洋比特首次获得了美国公司的订单。这一年,该公司就订了600套产品,这使太平洋比特扭亏为盈,赚了近200万元人民币。

熊晓鸽轻而易举就做成功了两个项目,这让麦戈文大喜过望,他第一次看到了熊晓鸽在投资方面的潜能。麦戈文也因此判断出除了出版以外,在中国也可以做风险投资。

而熊晓鸽最初加入IDG,只是因为看到IDG庞大的媒体出版资源以及麦戈文的中国市场情结,他没有想到自己最终的主要工作会和创业投资扯上关系。而将熊晓鸽带入创业投资领域的麦戈文,也不曾料到自己一次“无意识”的任务安排会让IDG在中国大放光彩。

1991年,熊晓鸽以IDG董事长亚洲业务开发助理的身份回到中国。当时与他一同来中国考察的,还有一些大牌的国外VC。不过,当时的中国市场让这帮大牌们很失望,因为那时的中国根本没有VC,甚至在管理基金里连个像样学历背景的MBA都找不着。

硬件的不足,使得许多国际大牌VC冷落了当时的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在美国、欧洲的投资回报比中国高,环境也好,这也是他们当时不愿意登陆中国的原因。

不过,麦戈文这边有熊晓鸽。在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做VC时机过早的时候,熊晓鸽觉得现在就可以做,可以先小规模地做,中国的市场一定会慢慢扩大,“赌明天”总好过在一旁观望。

于是,熊晓鸽开始不断提醒麦戈文:“应该去中国投资,而不是在美国继续投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有机会,他们的市场还太小,未来的重心一定会转移到中国内地。”

熊晓鸽给麦戈文的建议是:要马上做,以“低成本、低姿态”进入中国风险投资市场。麦戈文“投”了熊晓鸽一票,这一票也为IDG赢得了10年的先机。IDG进入中国后,取得了让国际同行羡慕的成绩,也因此远远超前于其他风险投资公司。

§§§第五节 IDG中国团队宣告成立

自从成功将国际电子报合并之后,熊晓鸽开始了代表IDG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进行投资,以及与国人合作经营行业刊物的历程。

从负责主管亚太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等出版物开发事务的董事长业务开发助理做起,到1992年9月,熊晓鸽用自己的成绩说明了自己的实力——连续赔了7年的新加坡市场开始赢利,连续赔了2年的马来西亚市场开始赢利,连续赔了8年左右的中国港台市场开始赢利。到1993年,熊晓鸽无可争议地成为IDG的亚太区总裁。

在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随着IDG越来越注重开发中国市场,麦戈文决定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事务进行一次总体研究。

当时IDG负责亚洲事务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驻中国香港的总经理,主要负责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还有一个是美国人,住在中国台湾,是亚洲地区的总负责人。麦戈文在考察完后,让熊晓鸽和这两个负责人各写一个方案交给他。

1992年12月中旬,没几天就要过圣诞节了。熊晓鸽又一次咬紧牙关,开始努力。他准备了很多材料,也为此放弃了圣诞休息和新年休假。熊晓鸽一直记得1993年的元旦,他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度过的。那天他在办公室里写着报告,而楼下是欢度新年的热闹人群。熊晓鸽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这么努力,一定能够写好!”

1993年1月3日,熊晓鸽将一份新颖独特的企划案放到了麦戈文的办公桌上。随后,他跑去纽约好好地放松了一下。到1月6日,熊晓鸽再次见到麦戈文时,后者告诉他:“你的方案很好,我们就照你的办。”熊晓鸽很高兴,不过他还想看看另外两个负责人的方案,好学习一下。结果,麦戈文哈哈大笑,他告诉熊晓鸽,那两个人正忙着度假,企划案都还没交过来。

勤奋与刻苦,让熊晓鸽深得麦戈文的信任。麦戈文开始交给熊晓鸽更多的资金,由熊晓鸽决定在亚太地区所有的投资项目,无须向任何经理请示。

同类推荐
  • 管理的智慧

    管理的智慧

    《管理的智慧》通过36篇不同主题而深具管理启发性的短文,深入浅出轻松地探讨管理的真谛。从管理大师的箴言名句、管理个案的研究、管理方法的优劣运用、管理趋势的发展走向,到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管理的智慧》协助管理者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能够抱有正确的态度,选择正确的手段,运用管理的智慧,施行正确的管理改善,从而真正提升组织的管理能力。《管理的智慧》是现代管理者必读的管理随身书。
  • 服务的59个满意法则

    服务的59个满意法则

    由于客户服务这一行业的特殊性,本书的侧重点不在于理论的梳理,而是偏重于理论知识与案例并重,本书为从事各个行业的客户服务工作者们提供了实用的技能和大量可供借鉴的案例。除了理论点评外,更设计了大量的服务场景和实例,内容生动、真实、有趣。描述了这些行业客服人员有可能会遇到的服务难题及应对方法,将这些案例集中在一起,并予以适当的点评与指导,以适应不同行业的客户服务人员的要求。
  • 生意经:世界十大优商民族的创富宝典

    生意经:世界十大优商民族的创富宝典

    说到世界各国的商人,我们马上想到了无所不在的犹太人,想到了精明巧干的日本人,也想到了敢于冒险的美国人。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人,只要他们能在世界商业帝国里占有一席之地,一定有着他们高人一畴的经商智慧,也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意经”。
  • 王牌店长王牌店员(大全集)

    王牌店长王牌店员(大全集)

    不仅可作为店长和店员工作中的常备书籍,而且也是一本提高店长和店员职业素养的培训教材。《王牌店长王牌店员大全集(超值金版)》分为店长的素质与职责、店员的素质与职责、职业形象、服务技能、口才技能、成交技能、促销技能、顾客关系维护、员工管理、团队管理、店面日常运营管理、物品采购管理、店面卫生知识、店面安全与防损知识、设备管理与财务管理等几大部分,对店长和店员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 乔布斯全传

    乔布斯全传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将为您详细地描述乔布斯的传奇人生,使您可以完整地看到乔布斯整个的商业奋斗历程,与此同时,您还可以看到一个鲜明的乔布斯形象:反传统、暴躁、偏执、完美、苛刻、创新。下篇为您分析乔布斯的成功之道,总结他的成功技巧,并通过成功的企业案例让您深切体会到商业发展中所需的技巧。本书在完整描述乔布斯的同时,也简单明了地解释了乔布斯的商业真经。对于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本书都会是个不错的启发工具。
热门推荐
  • 苏晋龙诗词歌赋

    苏晋龙诗词歌赋

    岁月如歌尘飞扬,万里河山育英郎;日月渐新筑鸿事,留之余名汗青长!
  • 金川妖姬志

    金川妖姬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剑问情6

    仙剑问情6

    灵漪逃婚,南海孟章盛怒难平,率众神冰冻罗浮。数百年景色清明的道家仙山,一下子成了人间炼狱。更有六七十位青春年少前途无量的上清北子殉难。如此浩劫,上清道家即使再清静无为也要拼死报仇。为死难的同门,更为上清一门的千年清誉。 其实南海这次行动主要还是为调皮山震虎,他们的最终?标是要取代统辖整个内陆水系的四渎龙族。在此次规模空前的战役中,醒言利用“炼神化虚”竟消灭了上古巨猿神将无支祁,让南海一方人心浮动,阵脚大乱。琼彤也不可小觑,跳入熔岩勇斗火焰蛛母,数秒击退凤凰神女绚。她缘何不惧烈??她的身份究竟如何?司幽冥戒中的鬼王来到烛幽鬼方后发现什么惊天秘密?请看《仙剑问情》第六部。
  • 鬼道仙尊

    鬼道仙尊

    乱世纷飞的时代,心地善里的人,怎样走上他的修炼之途,看于志飞怎样修成鬼道至尊
  • 锻奴

    锻奴

    写崩了。喜欢原始人题材的,来看白某人的另一篇吧。《印加黎明》。
  • Eric Brighteyes

    Eric Brightey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人生中有许多得与失,都需要选择与放弃,要想拥有辉煌的人生,就必须拿得起,放得下,解决好人生的困惑,生活才会更加亮丽多彩。“观钱塘潮者,赏其潮头也;著奇文者,一波三折也;伟大在世羡煞后生者,三起三落也!”没有坎坷不必走,没有失败的尴尬和忍辱哪来成功的喜悦?也许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败的打击,抱头哀叹,早已说过“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还会遇到,那就当它是横亘于面前的一块石头吧。摆正它,蹬上去!也许视野会更开阔、心胸会更豁达呢!有所得必有所失,要想拥有一个好的人生,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好的去享受人生,而不是去批判生活,因为失意也是一种收获。总之,失意在所难免,权且把心放宽。
  • 重生之妖明月

    重生之妖明月

    前世是历史系与中文系双系教授,历史通,大牌作家。不愿写穿越文,不信玄幻,然而最信任的弟弟在世界末日那天推她入深渊。一顶奇怪的钟,一首奇怪的诗,古墓遇险,穿越了……重生轩辕,二十二岁的灵魂在陌生又熟悉的王朝将会掀起怎样的风云,“如果还能活着,我一定不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一定不会让自己受委屈,照顾好每一个爱我的人。”“从这一刻开始我更名为妖明月。”当他来了的时候……她竟然……
  • 三国之凉州王

    三国之凉州王

    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三国故事,一个平凡的人穿越到马超身上,不会制造玻璃,不会造肥皂,只有超前的眼光。且看一个平凡的人如何在三国的阴谋阳谋中逐渐成长。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