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1300000027

第27章 寻觅中的“麻衣相士”(3)

麦戈文的信任,让熊晓鸽备受鼓舞,他说:“当时麦戈文先生比较支持我,但部分给风险基金投资的投资人,他们会有担心。我没有多少这方面的经验,仅仅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拿着几页计划书管理上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投资基金,有种白日做梦的感觉。”

麦戈文的信任源自他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经过1992年底的详细考察,麦戈文决定开始大规模投资中国市场。

1993年1月,麦戈文出1000万美元,上海科委出1000万美元,IDG与上海科委合资成立了上海太平洋技术基金。熊晓鸽任总经理,中方的董事长则是当时的上海市副市长刘振元。

1993年6月,IDG上海基金工商注册成功,这也是IDG的第一个中国基金。有了第一个合资模式,熊晓鸽又分别和北京科委、广州科委签订协议。这一年,IDG一共成立了3家基金管理公司。

1993年,IDG中国基金正式成立。此时,团队的建设迫在眉睫。

当时,麦戈文请了一家英国老牌风险投资公司的高级人员来中国考察。从深圳入境,到北京、上海转了一圈,结论是:找不到管理团队。这些专家们的选人标准是:必须有10年以上管理基金的经验,读过类似于哈佛、斯坦福这样名校的MBA,年龄在35~45岁之间。

熊晓鸽听后,想:这在中国哪儿也找不到。于是,他建议专家们先从“低成本、低姿态”做起,但专家们给他的答复是:“对不起,也许10年以后可以,但现在投资人不可能把钱给你们。”

最初,熊晓鸽也帮着麦戈文在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到处面试找人,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懂点风投的不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基本不懂风投,更别说有“10年投资经验”的人了。熊晓鸽仍然坚持自己“小成本慢慢玩”的看法,麦戈文干脆完全放权,让熊晓鸽自己去“拉队伍”。

突然从媒体出版到风险投资,熊晓鸽也“感觉这事有点不靠谱”。对于VC这个新角色,熊晓鸽还是有些心虚。毕竟自己一直学的是文科专业,对技术不懂,而风险投资接触的多是高科技产业。想到高科技产业,熊晓鸽一下子有了主意,他开始找那些有科技背景、在国外接触过一点风险投资的留学生。

第一个被“盯上”的,是熊晓鸽多年的好友周全。

周全,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美国Rutgers大学光纤专业博士学位。他曾获多项NASA奖,并持有美国光纤器件专利。

在美国生活的时候,熊晓鸽在卡纳斯做记者,周全就住在卡纳斯公司附近。熊晓鸽常常和他讲起采访风险投资的事情,两个人很谈得来,理工科出身的周全可以弥补熊晓鸽的技术缺陷。面对好友的“连蒙带骗”,周全同意加入IDG。

在熊晓鸽看来,“我们有很多年的沟通基础,经历相似,互相认同。周全没读过MBA,没有管过公司,但是聪明、肯学习,且具有不为常人所知的激情”。熊晓鸽知道,寻找合伙人和寻找投资项目有相通之处,没有共鸣是无法合作的。

IDG上海基金成立后,熊晓鸽就拉着周全开始在上海找项目。他们听说万通集团上海分公司有一个地产项目,尽管两人对地产项目兴趣不大,但熊晓鸽觉得可以去谈一谈。

负责接待他们的是这个分公司的经理章苏阳,熊晓鸽和周全一坐定,章苏阳就开始一个劲地给两人讲自己的地产项目。听了大半天,熊晓鸽对章苏阳说:“不好意思,我对你这个项目没什么兴趣。不过,我们对你个人感兴趣。”

章苏阳一听,有点懵了。这一回,轮到熊晓鸽给他解释了。章苏阳是上海人,理工科出身,原先在上海贝尔和德国都待过,脑瓜子很灵活。在万通做房地产,他也是一知半解的。

听完熊晓鸽的IDG计划,章苏阳有些心动了。熊晓鸽一看有戏,就对章苏阳说:“你到我们这边来吧,还当总经理。”就这样,章苏阳也加入了IDG。

在IDG和北京科委谈合资建基金的时候,北京科委请了当时国务院研究中心的一个经济专家做翻译。这个翻译叫林栋梁,当时熊晓鸽和周全就坐在他对面。一来一往的,几个人就混熟了。到最后,熊晓鸽和周全一合计,就对林栋梁说:“你也别坐那边了,坐到我们这边来吧。”林栋梁也觉得IDG这事靠谱,于是,熊晓鸽直接任命林栋梁担任IDG北京公司的负责人。

后来,IDG又和广州科委谈合资的事。熊晓鸽在这期间,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当时广东证券上市部的主任杨飞。杨飞学经济出身,有政府工作经验,熊晓鸽又把他拉进了IDG,杨飞成了IDG广州公司的负责人。

从周全的加盟,到章苏阳、林栋梁、杨飞,到后来的王功权、王树,再到1999年底加入的李建光,以及最后一个加入的过以宏,至此,IDG中国的8人团队形成了,这也成了IDG中国的一大特色。和其他VC相比,IDG是在中国从事投资的基金中拥有合伙人最多的投资机构。

从一个人也找不到发展到8名合伙人,熊晓鸽知道团队来之不易。“到现在,最值钱、最难得的是团队,这绝对是一支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团队”,谈到自己的团队,熊晓鸽充满了骄傲。8个合伙人分布在美国和中国的几个重要城市,对各地市场都很熟悉,大家每周通报,每月见面,沟通得很好。

周全、章苏阳、林栋梁、杨飞、王树、王功权、李建光、过以宏,这些日后闪耀中国VC行业的“大人物”已经出场。他们的出场都充满了偶然,却又是必然。

这与风险投资的行业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开始于偶然,终结于必然”。每每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总是充满冒险,却也蕴涵着机会。他们的每个决定都像是在赌博,但在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在做一个高成功率的“零和游戏”。

§§§第六节 投身于高成功率的“零和博弈”

1993年,熊晓鸽正式步入风投行业。对于中国创业投资的前景,他和周全都十分看好。不过,成长的过程也是痛苦的。

VC是“Venture Capitalist”的缩写,对于20世纪90年代正经历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人来说,“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无疑是陌生的。

最初创建IDG中国基金时,熊晓鸽和周全不像是投资人,更像是传道者。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向人解释VC的概念。

在当时国内的创业者看来,熊晓鸽和周全口里所说的VC拿着美元投资中国企业,既不控股,又希望能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一般情况下,能够耐心听完熊晓鸽解释的人,最后不是把他们当成骗子,就是觉得他们是傻子。

熊晓鸽多年之后回忆起最初的投资经历时,心生感叹:“在很多人看来,我们好像是说话天花乱坠的骗子。我们愿意投入资金,只做小股东,也不那么看重赢利,还会适时退出,可他们都不相信——哪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那时,更多的人把这些最早做风险投资的人当成傻子,都希望能从傻子VC那里弄点钱来花花。面对恶劣的市场环境,熊晓鸽不得不处处小心谨慎,在最初的那段日子里,他的风头之路走得有些坎坷。

当初,IDG选择在上海率先建立基金,主要是看中了上海的经济价值。上海有着便利、发达的交通,是国内外有名的经济发达城市。而且,当时火暴的上海证券市场更为投资提供了参考,熊晓鸽同样也对上海寄予了厚望。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尽管有着如此之多的优越条件,在上海也很难找到创业者。当时,更多的人青睐去安稳的政府机构和高收入的外资企业。

面对中国市场环境的艰涩以及创业人才的匮乏,熊晓鸽开始了痛苦的摸索过程,这也成了中国创业投资的早期情形。在坎坷中前行,总难免摔跤,熊晓鸽早年的投资也曾失手过。

1994年,熊晓鸽曾主持投资了一家专门生产计算机电池的公司。该公司的技术过硬,产品也相当实用,却没有电脑公司有购买意向。原来,这类产品在进入市场后,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检验才能得到认可。公司在销售不利的情况下,内部管理又出了问题,这也直接导致熊晓鸽的投资没有收益。

同一年,IDG花了300万美元投给一个生产降解塑料餐盒的厂家。此厂商生产的餐盒埋到土里面,一年后就会被降解吸收掉,可以有效地减少白色污染。对于这样一个不错的环保概念,熊晓鸽相当看好。

然而,对于市场的不了解,注定了这次投资的失败。当时降解这样的环保概念远没有现在深入人心,而这种技术又有着很高的价格门槛,生产出来的产品因为价格高,根本卖不出去,厂家面临困境。万般无奈之下,熊晓鸽只好赔本把持有的股权卖给了别人。

“没有失败案例的VC,不是好VC。”在失败中,熊晓鸽慢慢理出了自己的投资思路。

早期的投资项目,大多属于模糊投资,没有人能够保证百分之百准确,所以早期投资看得更多的不是项目而是行业。熊晓鸽在不断摸索中,锻炼出了自己的投资眼光,他将目光锁定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TMT领域。针对这一个领域,只要有新兴的项目和企业,熊晓鸽几乎一个都不放过。

从1995年起,熊晓鸽对于中国兴起的互联网企业,做到了“家家投入,户户占股”。这些企业包括搜狐、易趣、腾讯、百度、搜房等日后响彻中国大地的名字。

不过在当时,熊晓鸽做得更多的只是静静地等待。

在等待的同时,熊晓鸽对IDG的董事长麦戈文表达了谢意。熊晓鸽坦言,如果没有麦戈之的信任和耐心,自己很难坚持这么久:“我们这批最初在中国从事投资的合伙人,很多都是半道出家,经验不足。麦戈文先生给了我们充分的信任,让我们‘慢慢玩’,我们也逐渐摸索出门道,逐渐积累经验,整个团队精诚合作,并形成一套IDG自有风格的风险评估体系。”

到2000年为止,熊晓鸽早期投资的企业没有让他失望,他也没有辜负麦戈文的信任。随着搜狐、腾讯、百度等众多互联网公司的上市,以及搜房、易趣等进行股权转让,IDG获取了丰厚的回报。

IDG的第一只基金是从1993年开始,到2003年为止,年均回报率是36%;第二只基金是从1999年开始,回报率超过40%。而到2006年底,IDG共在中国投资2亿多美元,回报已经超过10亿美元。

IDG凭借着在中国的骄人成绩跻身世界一流VC行列,而最初IDG在美国只不过是一个二流的“VC小弟”而已。

熊晓鸽在卡纳斯3年的记者经历,让他接触到了很多创业家和投资家。从那时起,他已经意识到风投行业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因为风投不仅可以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还可以寻找别人没有发现的各种各样的发展机会。更重要的是,熊晓鸽发现做投资跟做记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做记者是去发现一些新的事务和人,然后通过提一些问题,记者对采访的公司或者老板,甚至对某一行业都会有所了解。在这一点上,记者和投资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熊晓鸽一直觉得做记者的训练对自己做风险投资有极大的帮助。而且,美国有几个很不错的风险投资者也是记者出身。

现在,熊晓鸽以新闻记者的身份投身风投殿堂,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同类推荐
  • 不懂心理学,就成不了销售精英

    不懂心理学,就成不了销售精英

    你适合从事销售这个职业吗?如何在销售中发挥你的性格优势?如何瞬间攻破客户的心理防线?如何每天进步1%?如何把陌生人变成朋友,把朋友变成财脉?……销售心理学家让你自己回答这些问题,然后告诉你行动的针对点!
  • 一本书读懂互联网营销推广

    一本书读懂互联网营销推广

    本书顺互联网的发展潮流,应互联网营销推广的需求,从传统营销模式与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对比、互联网营销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新兴互联网营销模式以及实战策略等几方面,系统、详细、多角度、多渠道地阐述了互联网营销推广的意识、概念、方法和案例,并着重从微博营销、App营销、微信营销、O2O营销、内容策略、粉丝策略和互动策略等七大主流互联网营销策略分析了各个策略的适用领域、运用方法、注意要点,以及成功案例,让你一本书读懂互联网营销推广。
  • 与企业家谈经论道(第三辑)

    与企业家谈经论道(第三辑)

    本书系李亨道、杨致远、陈育新、陈文琦、冯仑、吴鹰、刘广迎、郭凡、房明银等11名企业家关于企业管理的访谈录。
  • 销售心计:提升销售能力的100个心理技巧

    销售心计:提升销售能力的100个心理技巧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进行角色定位,明确自己与客户的关系;技能储备,没有看家本领怎么行;察言观色,知人知面还要知心;能言善问,“逼”客户说出真心话;驭人有方,有效控制客户心理;高效沟通,化解客户的拒绝和挑剔;警惕错误,不在细节处造成损失……
  • 移动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

    全书讲述了移动互联网产生原因、背景与现状,并对未来的趋势做出了精准的预测。移动互联网如潮水一般席卷着世界,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无论是我们的工作还是生活,都受其极大的影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全世界商业和科技创新的源泉,发展的加速器。其滂沱气势正革新着旧有的世界与秩序,成为当下时代最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上销售自己的产品?如何在通过移动互联网为更多的消费者服务?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品牌、深化自己的影响?如何依靠移动互联网更好地为企业和个人服务,为生活和工作添加动力?……
热门推荐
  • 天清清地灵灵

    天清清地灵灵

    一笔天地开,二笔日月明,三笔凶神恶煞走不停。我们所处的社会到底有没有鬼神,我不得而知,我只是记录了我所经历的事情。这也只是记录。或许你们也会在里面找到和我一样的经历。
  •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穷孩子”,其实就是“逼”出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成长的本领。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家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那时面对挫折仿徨无助。还不如让他小经受“磨难”、“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所谓“穷孩子”,是要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给孩子制造“拮据”的环境,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体验生活,从而磨炼孩子,提高其耐受力,进而促使其刻苦奋进,促使其独立自强。“穷孩子”是激发孩子自身的能量的一种教育理念。
  • 风水鬼师

    风水鬼师

    佛曰:“命字不可说!”子辰为了逆天改命,踏上了寻找传说中“天魂”的道路……此书已签约逐浪,支持牌子哥加粉丝群334347193,更有红包相送,期待你们的加入
  • 漠生寒

    漠生寒

    在孤独尽头载歌载舞,比这世间的百万众生都更喧嚣几分。
  • 渊灵传

    渊灵传

    神界与魔界的一场关乎整个世界的战争即将开始,为争夺决定战争胜利的渊灵珠,神魔各有所谋,而人界却浑然不知。寒剑在蛰伏了七年之后,踏向真正的复仇之路,她冷静,冷漠,却未察觉自己冰冷外表之下无法舍弃的善良。生活中也渐渐出现着改变她的人,亲情,友情,爱情,命运的齿轮也从此开始转动。
  • 皇夫的春天

    皇夫的春天

    萧女皇在她登基后以为自己可以有后宫三千面首,奈何皇夫很妖孽,女皇很无奈。
  • 水末迷尊

    水末迷尊

    我完全不知道这是哪里,而且还带着这么一个累赘,虽然她做为累赘相对而言还算养眼。说美女都需求英雄来救,但我的脑子里完全没有英雄的概念。看着她唯唯诺诺恍恍惚惚的样儿,竟然没有心生怜悯,而是厌恶。
  • 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獠

    唐獠

    曾今的大唐,国鼎盛,民锐意,四夷宾服,泱泱之气浑然!如今的大唐呢?在外,南邵弹丸之国敢破成都,西域汉遗民受尽屈辱,在内,皇权无为,民反如潮,烽烟四起,国碎梦泯!举国暮气沉沉,仿佛枯木将朽!幽幽叹息:还有几年,那个‘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私盐贩子就该起兵了,任由他‘冲天香阵透长安’?任由他‘我花开后百花杀’面露狰狞:不,绝不!敢犯汉家,不待秋来九月八,吾带唐獠尽诛杀!注:獠民,泛指西南诸夷!唐獠,起于西南!
  • 不朽国度

    不朽国度

    一个新生的晶壁系,三千先天神祗的征伐光明神苏伊:“光辉将洒遍凡间,让凡间所有的生灵笼罩在光辉之下”黑暗神奈落:“黑暗将传遍整个晶壁系,所有的生灵将笼罩在黑暗之下”死亡之神耶格:“死亡既是开端,当所有生灵死亡之时,亡者国度将会降临整个晶壁系”审判之神圣·库斯伯特:“审判所有的罪恶,当罪恶消失之时,我的荣光将照耀所有世界”海神、森林之神、龙神、火神、水神.........:“所有的位面都是我等神祗荣光照耀之地”命运之神艾欧:“我的荣光传遍所有的过去、现在、未来,我的权柄凌驾与众生万物与诸神之上!!”ps:开新书了,书名是明末帝国崛起,希望各位可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