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2500000016

第16章 时间:媒介地理系统的变化与流动(1)

如果说空间(space)是一颗颗的珍珠,那么时间(time)就是能将它们串联在一起的红线;如果说空间是一块块的碎片,那么时间就是能将它们拼凑在一起的黏合剂。宇宙是时空的整合。“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宇宙”)横无际涯、大不可方的空间(宇)与无尽无休、永无尽期的时间(宙),两者互动互助、紧密相连,共同“构成宇宙的基本物理维度”。“社会时间与社会空间作为‘时空’而永恒地联系在一起。”任何学术研究只要缺失或没有达到像理性地对待时间那样的深度,就会被人们认为是轻视时间维度或缺乏历史纵深感。

“人类回应历史、参与历史、创造历史的前提是对于历史的自觉,这种自觉首先表现为科学的时间意识。”在物理学研究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时间”是作为“空间”的第四维存在的,即线性时间也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在地理学研究中,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关于时间的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戴维·哈维在《后现代的状况》一书中所言:“不同的社会培养不同的时间观念”。然而,在时间观念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媒介的发展占据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大众传播媒介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信息社会背景下,以钟表为表现形式的时间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塑造新型时间观念的任务已经历史性地落在了以电子媒介为首的大众传播媒介身上。

第一节 时间的概念及性质

李大钊曾这样赞美时间:“时间是伟大的发明者,真理是时间的产儿,不是权威的产儿。”“时是伟大的创造者,时亦是伟大的破坏者。历史的楼台,是他的创造的工程。历史的废墟,是他的破坏的遗迹。世界的生灭成毁,人间的成败兴衰,都是时的幻身游戏……时的问题,真是不可思议。”一、时间:概念及其性质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对“时间”有三种解释:一是“物质运动中的一种存在方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二是“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三是“时间里的某一点”。

这是人们对于时间比较普遍的认知。在人文地理学中,对时间有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将时间视为一种地理维度,是能够精确测量的东西;另一种是将时间视为社会变化,其重点在于“时间的内容”。利科认为,时间具有三个层次:一是“内时性”(within-time-ness),指的是日常生活的时间再现,事件于其间发生,在叙述上体现为编年体的形式;二是“历史性”(historicality),除了直接指涉一组事件,还喻指一种时间性的结构,它是生与死之间的延伸,强调过去的影响力;三是“深度时间性”(deep-temporality),被当作最可信的时间经验,将来、过去和现在都将融入这种非实体化的多元时间统一体中。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社会科学家对于时间的认知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美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在《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一文中以不太确信的口吻提出“即时性时间”的看法:“据称钟点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正被所谓‘即时性时间’所取代”,这基本上接近了时间变化的本质;英国社会学家齐格丽特·鲍曼则在《流动的现代性》一书中提出了“软件时间”:“一旦人们能够以电子信号的速度跨越空间距离,时间再也不是‘获得某种东西的迂回曲折’,‘软件时间’的‘接近瞬时’预示着‘空间的贬值’”;美国休闲学家托马斯·古德尔则提到“计算机时间”:“计算机标志着一个新的时间定向,计算机的速度是十亿每秒,远远超出人的感知极限,在此之前,速度从未超出人的意识范围。”在媒介研究的历史中,时间作为一种变量被多次涉及过,伊尼斯的媒介偏向理论、麦克鲁汉的地球村学说、新闻中的叙事时间理论等等都体现了“媒介与时间”的内在脉络。

二、媒介研究中的时间

在媒介的研究历史中,时间(time)作为一种变量被许多学者多次提及。伊尼斯的媒介偏向理论、麦克鲁汉的地球村学说、新闻叙事实践理论等都体现了媒介与时间的内在脉络。

媒介作为一种物质实体,总是以某种形态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并显示出其独特的性质。书籍、报纸、杂志等媒介是占有空间的媒介;广播、电话、电报、手机等是占有时间的媒介;而电影、电视、电脑等是时空兼具的媒介。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帝国与传播》及《传播的偏向》等著作中指出,传播媒介具有偏向性。所谓偏向就是“传播的形式可能会对传播的内容产生影响”。伊尼斯认为,任何媒介都具有时间的偏向或空间的偏向。偏向时间的媒介是指“易于长期保存但却难于运输”的。在权力结构的关系中,偏向时间的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有利于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显然,伊尼斯所研究的“时间”是针对媒介的时间跨度而言的,根据他的观点,现代的电视、广播应该都属于“偏向时间”的媒介。

麦克鲁汉在他所著的《古登堡璀璨群星》一书中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新型电子条件下的相互依存性,把世界重新塑造成为一个地球村的形象”。之后,这一概念成为了一个广泛使用的名词,实际上麦克鲁汉认为媒介具有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在改变着人类信息接收方式的同时,也跨越了地域和时间的局限,使人类更加相互依赖和彼此了解。麦克鲁汉强调了电子媒介对于人类信息流通时间周期和地域限制的突破作用。

涉及新闻的叙事理论认为,叙事作品的功能之一就是将事件的时间扭曲后嵌入故事的时间,制造新的时间架构。换句话说,在新闻作品中,时间是重新安排并具有相对独立的叙事能力的,时间的多少可以体现时间的重要与否。在电视媒介中,节目内容是以时间计算的,因此电视文本最彻底地夸大了时间的叙述力量。

时间作为人类日常生活行为中最基本的参考量之一,正是由于时间的“无声无息”,传播学研究者们很少专门性地从媒介的角度审视时间。即便如此,在许多有关媒介的研究中,我们仍然能够或多或少看到一些有关时间的思想闪光点。

第二节 媒介:变革时间的观念及分配

在时间观念演变史上,人类曾经先后经历了四次时间革命,即自然时间的革命、钟表时间的革命、媒介时间的革命,现在也许正在面临受众时间的革命。当下,在信息主导的新型社会形态里,媒介重新建构了人类的时间观念。时间观念的媒介化导致人类对时间的分配也逐渐趋向媒介化,人们按照媒介时间来安排生活。

一、时间观念的变革

从农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人类经历了三次时间观念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记载时间的介质越来越先进,测量时间的精度越来越准确,但人也越来越为时间所捆绑,变得不再自由了。

1.自然时间和农业文明

自然时间是以天文规律(日月星辰的运转)、季节流转(春夏秋冬的交替)、植物生长(花草树木的枯荣)等自然现象为参照标准的时间体系。在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在长期的劳作实践中,这些规律性的自然现象作为传播媒介开始进入人们的观念世界,为人们时间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原始的基础,人们慢慢地体会到了自然时间的客观存在。因此,自然时间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带有农业社会缓慢变迁、稳定平衡的若干特征。

日晷、圭表是中国人最早创制出的利用阳光下影子移动的规律,测定二十四节气和回归年长度的天文仪器。作为农耕文明重要标识的农历二十四节气(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就是人类在自然时间革命中形成的重要成果。

农耕社会创造的日晷、圭表、沙漏和历法等简易计时工具和方法,成了当时人们对于时间最基础的理解方式。

2.钟表时间和工业文明

钟表时间是以事物运动(日晷、水钟和沙漏)和物体摆动(机械钟摆)的等时性规律为控制标准的时间体系,以抽象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定时。随着钟表在机械技术上获得突破,钟表从最初的奢侈品到大众消费品,从时间标准的混乱到19世纪末期标准时区的确立,钟表时间终于逐渐普及,并占据了社会系统的重要位置,成为推进工业文明的强大力量。

钟表时间既是人类对时间认识与把握的进步,也是工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当人类劳作进入集体化、规模化和流水作业的阶段,当工业生产越来越标准化、科学化和精细化,过去那种粗疏的自然节气与简陋的计时工具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于是,比较准确的钟表计时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随着钟表在全社会的普及,它不再仅仅只是一项简单的机械技术,而是成为一种时间的符号甚至身份的象征。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形态和日常生活的深刻变化。

过去,人们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借由历法来安排生产生活。那时,时间只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个人具有较大的主动性和支配权。而在工业社会,作为人造时间的钟表时间,不但成为工业生产的组织者,还成为统治者,成为工业社会有条不紊的关键。人们已经不能像在自然时间时期那样根据天体规律、人体信号和个人兴趣喜好而自主地支配时间和分配时间,甚至也不能按照客观事物的情境和一帮人的需要而自由地安排时间和组织活动。标准时区和“首都时间”(如北京时间)的确立,一方面有效避免了时间管理中的无序和混乱,另一方面也彻底改变了自然时间的原有规律和秩序,让东西相距千里的人在相同时间和相同天象的情况下,得到的却是“同时不同天,同天不同时”的空间景观和时间感受。

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认为:“文明人制造了马车,但他的双脚却渐渐丧失了力量。”“他有了一块精致的瑞士表,但他失去了通过太阳准确地辨别出时间的技能。他有了格林尼治的天文手册,当他需要什么信息的时候,他能准确地从中查到,但生活在喧嚣城市中的人连天上的星星都认不出来了。本是极生动的日历,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张张纸罢了。”因此,发明可能成为某种阻碍,文明可能成为某种束缚。如何正确地使用越来越先进的计时工具,正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难题。

19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及传播媒介的发展,如飞机汽车、广播电报等的出现使得社会的时空特征呈现出与以往时代不同的许多新特点。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与迅速普及,电视、手机、网络等新兴电子媒介得到广泛运用,不仅显示时间的钟表面临生存危机,而且同钟表时间有关的各种观念、体制和形态也都面临挑战和抉择。

(1)计时工具的媒介化

媒介化既指媒介与传播的物质实体,也指媒介与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它甚至还可以将创新、科技、生产、讯息、消费等内容纳入媒介地理学研究的视野。媒介是地球运转过程中人类社会活动的印迹和记载,是人类对时间的记忆和想象,也是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反思的载体和工具。随着传播媒介与时间器物的融合加速,纯粹显示时间的钟表将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兼容了显时、媒介、通讯、娱乐等各种功能的科技器物,小到手机、电话、笔记本电脑、收音机,大到电视机、台式电脑等,几乎所有的电子媒介都具有了计时的辅助功能,有的甚至比钟表的功能更全。例如有些手机的秒表功能便可以精确到比秒更小的单位,还能显示日历表和不同时区的时间。此外,随着这些新兴媒介在生活中运用的普及,它们便逐步替代了钟表的角色。

(2)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时间的建构

电子媒介工业通过内容的组织、节目的编排和时间的提示等手段,不仅完成了时间参考标准的转化,塑造了以炫目性、瞬时性、碎片性、断裂性和当下性为特征的媒介时间,而且改变了人类的传统的时间感知方式,进入了无历史感、无未来感、无实体感的虚拟化的时间感知环境,并对人类的工作和生活进行了颠覆和重塑,实现了以媒介时间为参照系的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新节奏、新次序和新结构。

首先,某个节目会取代精确的钟表时间,成为人们的时间参考标准。也就是说,一个节目长期在固定时段播出能够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慢慢会形成人们日常生活的时间参照,而可以不用依赖钟表掌握时间。举个例子,对于很多家庭,洗澡时间被安排在《新闻联播》结束以后,而晚饭时间被确定为某电视剧播出之前。实际上,在这样的家庭中,电视时间表已经取代了时钟时间,成为家庭内其他活动的时间参考标准。

其次,电子媒介通过电视剧、天气预报、广告、新闻等节目碎片的连贯性、周期性组合,把一年以小时、天数和星期结构起来,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连续性的时间坐标,这是一种更为长期、深刻的媒介影响。当我们透视一些人的日常生活时,从早上的新闻到中午的娱乐再到晚上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电子媒介按照生活的规律为这些人安排好了每日的时间进程,并几乎贯穿始终。

同类推荐
  • 人体怪象博览

    人体怪象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世界遗产,也留下了众多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世界之谜“。
  •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本书,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我国当代教育所发生的重大变革为分析、研究主要对象,较为集中地归纳了变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发生变革的国际国内背景、原因,剖析了变革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试图对当代中国教育变革有更为全面、本质的了解,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具有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坚持把教育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本书收录梁晓声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思想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其中《当交管撞上人文》等新作是首次结集出版。梁晓声的思想随笔质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信仰导航

    信仰导航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融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大学生信仰的教育与引导,着重阐述如何科学、生动、有效地开展以“六个为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热门推荐
  • 独宠密爱:总裁大人高抬贵手

    独宠密爱:总裁大人高抬贵手

    给你一场不一样的意外,像烟火一样美丽,你才会懂,这个世界最美的是什么!
  • 爱情你我他

    爱情你我他

    当防水成了一种“来钱快”的工作。当我们从无忧无虑的校园步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从慢节奏到快节奏有些吃不消的时候。而他们呢?“吃不消”的他们,没有任何工作凭证,只有拼命辛劳的做着这有些过时的工作,只为了挣钱养家。防水并不是什么好的工作,但他们不愿放弃这个工作,风催日晒,早出晚归,只为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防水!不了解防水的,可以来欣赏一下。本文主要是关于防水的事,当然还有其他,欢迎欣赏。
  • 怜爱槭树

    怜爱槭树

    一个追梦女孩梦想是做一名婚纱设计师,穿着自己设计的婚纱,漂漂亮亮的嫁出去。一个霸道男孩梦想是做一名言情小说家,为的就是把自己与爱人的恋爱旅程谱写成一部传奇佳话。安陵宝贝骑在黄耀冬后背上,“耀冬耀冬,既然你想让我当你女朋友你就给我种一颗糖槭树吧。”“糖槭树?”“恩,不知道女孩子要多吃糖这样生活会甜甜蜜蜜吗?”安陵宝贝笑嘻嘻的说“哪里来的童话故事啊。”黄耀冬背着她走“怎么,不想当我的骑士保护我吗?”撇着小嘴说他笑了,“我的公主殿下,此生我这和你扮演童话故事。”……
  • 凌阳心苍穹

    凌阳心苍穹

    我不管什么前生今世,我只想好好的与你们在一起!
  • 花千骨之柔情似海

    花千骨之柔情似海

    上一世她爱他,他却不敢承认。这一世她不想再爱他可却都放不下,她依然坚持着去见他,在经过种种磨练之后两人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 火炼天穹

    火炼天穹

    绝域圣王齐天飞重生在先天火炼之躯的少年身上,凭借先天之火与玲珑玉塔,以前世无尽的修行知识与经验,一步步踏上武道巅峰。前世的遗憾,今生来弥补。前世的奸邪,今生来斩杀。前世的污浊,今生来洗涤。武之一道,为苍生谋福祉,为万民除奸佞,为天地正乾坤!
  • 血风腥雨亡灵

    血风腥雨亡灵

    他,曾被人歧视,他,曾被人欺侮,他,曾被人唾弃,他自卑过,也曾想要自杀,但是,那次屠杀,使他对人有了新的概念,他,那个强大的他,回来了!
  • 冷漠老公:默默有闻

    冷漠老公:默默有闻

    她明知爱是飞娥扑火,也将不在犹豫,花开花有落,是那个人,不说他也懂;不是那个人,说了也没用。是那个人,不解释也没关系;不是那个人,解释也多余。是那个人,不留他也不走;不是那个人,留也留不住。是那个人,不等自然会遇到;不是那个人,原地也会走丢,爱情没有对错,也没有先来后到,是错过还是过错,是缘浅还是今生缘起。
  • 大悲天世界

    大悲天世界

    我和你的差距就在于我的领悟不来自于这个世界
  • 倩女幽魂

    倩女幽魂

    在QQ上认识一美女,发现她是个古怪的女人。有一次跟她在餐厅吃饭时,一个流氓欺负了她,她一怒之下一巴掌将人家满口牙齿都打出来了,而且付账的时候,她居然拿出阴钞来付账,把店员吓了一跳。自从她闯进我的生活之后,一件件诡异恐怖的事情接踵而来。朋友的父亲离奇失踪,QQ上神秘男人的威胁恐吓……离奇的事情不断发生,我一步步的追寻结果,当我以为探寻到她的秘密时,却发现,原来我已坠入一个天大的陷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