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2800000016

第16章 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2)

◆原文:根据报纸上官方介绍,他是天底下头等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有。(宗福先《于无声处》)

译文:According to the official write-ups in the papers,he’s the best man in the world.He doesn’t have a single defect in his whole body.Why,he doesn’t even have a belly button!

在上面的例子中,通过直译,就能够把原文中的讽刺意味很容易地在译文中传达出来。

②如果含义是某个语言或者某种文化所特有的,那么就需要在译文中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能够在译文中正确地传达出隐含意义。上文中我们曾提到过一个例子,一位英国女士问一位男士“How many bedrooms”,其中的含义是她想了解房子有多大。如果在中文中直接把这个问句翻译成“有几间卧室?”,那么原文中的隐含意义就完全失掉了,因为中国人从来不会用卧室的数量来表示房子或者公寓的大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把这个问句翻译成“有几个房间?”,因为在中国,我们往往也会用所有房间的数量来表明房子的大小。正如这个例子一样,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发现他们要对译文读者的情况进行再次评估——他们知道什么,他们不了解什么——以确保传递出原文的含义。“他们经常需要缩小原文中的世界与译文读者可能熟悉的世界之间的距离。”(Baker,1992:253)

在下面的例子中,译者以不同的方式翻译了同一个原文:

◆原文1:“你的骨头痒了么?”王胡也站起来,披上衣服说。(《阿Q正传》)

译文1:“Are your bones itching?”demanded Whiskers Wang,standing up too and draping his jacket over his shoulders.

译文2:“Do your bones ache for a thrashing?”queried Wang-hu,also jumping to his feet and throwing on his coat.

我们都知道在中文中,如果问一个人“你骨头痒了吗?”,实际上我们的意思是“非得打你一顿你才不这么做吗?”。译文1采用了直译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推断出隐含意义,而译文2的译者对译文进行了干预,在译文中特意增加了一些对隐含意义的解释。

哪种译法更好呢?

我们认为译者干预的程度是可大可小的,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译者评估译文读者所掌握的知识的能力。译文读者知道得越多,译者使用大量解释性语言干预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样的,原文展现的世界和译文所面对的文化之间越和谐,译者隐形也就是避免直接干预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二个因素是译者对自身作用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应该更忠实于原文还是译文这个问题的认识。因此,如果译者在翻译时对读者理解含义的能力以及他们本身的忠实性倾向作了评估的话,以上两个译文都是可以接受的。

3.不必要的含义

在翻译中,我们除了要确保传递出原文的隐含意义之外,还要注意不能在翻译中制造出多余的含义。这也是在处理含义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原文中有隐含意义,那么译者当然有责任把这些含义传递给译文读者。但是,如果原文中没有隐含意义,译者同样有责任不能传递出错误的含义。因此,翻译中除了需要填补读者知识的空白之外,还要考虑到读者的预期。在翻译中,对任何可能会不符合读者预期的情况都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并且作必要的调整,以避免传递出错误的含义,甚至造成译文根本无法理解。

在所有交际过程中我们怀有各种预期,其中最强烈的预期是关于语言的组织形式(Baker,250)。任何改变正常语言形式的情况都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否则读者就会无法理解。下面的例子中,译文作了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译文读者对正常文字顺序的预期。

英语原文:

The era of blatant discrimination ended in the 1960s through the courageous actions of thousands of blacks participating in peaceful marches and sit-ins,to force Southern states to implement the Federal desegregation laws in schools and public accommodation.(蔡基刚,2003:116)

中文译文:

20世纪六十年代,千千万万的黑人参加了和平游行示威和静坐,他们的勇敢行动迫使南方各州执行联邦政府关于在学校和公共场所废除种族隔离的法律,从而结束了公然歧视黑人的时代。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英文中画线部分的位置在中文中作了调整。因为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一般是按照事件发生的自然顺序,先说经过,后说结果。如果违背了这种通常的顺序,就会促使读者去寻找其他的含义。

在下面的这个例子中,译文中常规的语言组织形式被改变了,结果就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含义。

英语原文:

In a kindergarten,a group of small children are learning Beatles songs.The children are French;and so is the teacher.For half an hour in this nursery in the suburbs of Paris,she addresses them exclusively in English.Their middle-class parents are digging into household budgets to prepare these children for the world to come.

中文译文:

在一所幼儿园里,一群小孩子正在学唱披头士歌曲。孩子们是法国儿童,教师也是法国人。她在巴黎郊区的这所幼儿园的半小时里,全部用英语授课。孩子们的中产阶级父母为了使这些孩子为走进未来的世界做好准备,正努力节省他们的家庭开支。

通常,中文语篇中的信息是按照逻辑顺序排列的,信息的重点往往放在句子末尾。按照这种语言的组织模式,译文中画线部分应该是信息的中心,但是这却并不是原文要传达的含义。这段话选自一篇关于法国正在失去其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而被英国所取代的文章。法国人不得不使自己适应这个趋势,因此在这段话中,作者想要传递这样的信息:孩子们学英语,老师教英语,父母尽力支持孩子学英语。显然译文中的信息重点与这篇文章的中心有些背离,因为译者没有按照读者预期的常规的语言组织形式对译文进行调整。结果,读者可能就会推断出一些本来没有的含义。为了更好地传递原文含义,这句画线部分可以翻译成:

孩子们的中产阶级父母哪怕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为进入将来的世界做好准备。

本篇中我们讨论了说话人或者作者怎样能够传递出多于字面意义的信息,译者又如何能够正确地分析出这些隐含的意义并在译文中正确地传递出来。而其中的难点就在于,既要对译文读者的知识面有所认识,又要在满足读者的预期和通过提供新鲜内容保持他们在交流过程中的兴趣之间找到平衡(Baker,1992:254)。我们必须记住,读者,特别是译文的读者是准备好要接受很多与他们自己习惯的世界所不同的观点和变化的。在尝试填补读者的知识空白和满足他们习惯的预期的时候,译者应该小心不要做过了头,解释得太多反而让读者无事可做。

参考文献:

Baker,Mona.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London:Routledge,1992.

Grice,P.“Logic and Conversation.”Syntax and Semantics 3:Speeach Acts.Ed.Cole et.al.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Hatim,Basil.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Devon,U.K.:Exeter UP,1997.

Hatim,Basil,and Ian Maso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London:Longman,1990.

蔡基刚:《大学英语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胡壮麟等编辑:《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同类推荐
  • 求是与创新

    求是与创新

    本书收录路甬祥校长在浙江大学10年校长期间的教育类文章,分为:教育改革篇、综合改革篇、人才培养篇、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篇、工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篇等几大部分。
  • 四民分业教育思想与《管子》选读(第一辑·第八卷)

    四民分业教育思想与《管子》选读(第一辑·第八卷)

    教师职业化、 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 编译、 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 《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 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对联似飞鸿般飘逸而优美,不竭的智慧藏于其内,恣意劲爽蕴含其中。帝王将相喜爱它,女人雅士推崇它,于是,便有多少乐趣横生的故事流传至今!千年的妙联真味,值得追寻……
  •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掌控课堂这一技能核心,着重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掌控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打造高效课堂,如何营造妙趣课堂,如何创新新型的课堂,如何塑造有序的课堂,如何锻造和谐课堂以及如何缔造成功课堂等掌控课堂的有效方法。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热门推荐
  • 1分钟爱上管理学

    1分钟爱上管理学

    小小的煎饼果子摊也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无论你是想了解应该如何利用信息、科技等手段做出最优的商业决策、制定最佳的商业策略的成功商人,还是一位想了解经济学的新手,本书都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全书以煎饼果子摊上的经济学应用为开篇,通过贴近生活的生动案例和风趣幽默的浅显语言,将深奥的经济学原理浅显化,为刚上路的经济学新手提供了一本轻松读本。
  • 天下无佛,谈笑予生

    天下无佛,谈笑予生

    他语气异常疏离地同我说:“多谢无佛上神,圣印用完本尊自会奉还,至于这些日子的情情爱爱还望上神切莫当真,他日本尊自当加倍报答上神……”那时我正是心高气傲的年纪,虽是流着泪,但依旧爱逞口舌之快,将头一扬,同他道,“我自是不会当真。”“如此甚好。”他淡然一笑,绯红的唇轻抿微微向上勾起,被风吹起的青衫与墨发融在一起甚是美好,似是雨后江南那般,我却觉得异常刺目,恨不得一笔浓墨下去毁了他的谈笑自若,那时我便认为我是恨他入骨的。爱之深,恨之切……(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冷情少爷

    冷情少爷

    前世今生,她遭受两次灭门之灾。重出江湖,她化身冷少。争锋大将军是他的属下,一国三皇子是他的徒弟,天下首富是他的随从……武林大战、皇宫斗计……她游刃有余。可身后跟着这么多人叫她偿情,她该先还谁的债?
  • 猎狼

    猎狼

    当小绵羊入了军营,当小绵羊遇上大魔狼,当一个书生为了复仇考入特种部队……激情四溢的温馨军旅生活就此展开。人生必不可少的历练,让你体会不一样的友情!想想你的亲妈妈,想想你的好姑娘,走进军营来,还她们一个可靠的胸膛!你没当过兵,你都不知道男人是什么样的!少年,你不来一发吗?原装正版橄榄绿,你值得拥有!
  • 末世狼血

    末世狼血

    一个被命运抛弃的孤儿,在末世间接感染了嗜血病毒,独自求生路走成了挽救终生之道!恩怨、情仇、嗜血、战火……一步步接近病毒真相!我不是传奇,我只书写传奇!
  • 魔法帮帮忙之诅咒恋上你

    魔法帮帮忙之诅咒恋上你

    茜雅对付威达的招术不但全都失败,表妹艾妮也来到了卡希拉魔法学校。艾妮心地善良,性格柔弱,就连冷漠的威达都被她的可爱打动了。茜雅好像成了一个谁都不在乎的人,但她可不服输,一条条锦囊妙计又在她的“坏心眼儿”里生要发芽。她能转败为胜,博得大家的喜欢吗?
  • 武罗天下

    武罗天下

    天武历八千年,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陆,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八大门派的纷争,九流十道的恩怨,万年不现的圣者,破碎虚空的奥秘,太古被封禁的强者,励志登顶天下的萧峰,命运该何去何从?“以吾之刀,尽斩吾之仇敌,以吾之手,掌控万千星辰,以吾之眼,观遍世间万物,以吾之力,破碎虚空万物!”—萧峰于天武历八千三百年刻于天下无双城,万里青云峰之上书友群:125313474
  • 废材二小姐逆天记

    废材二小姐逆天记

    她只是一个废柴的不能再废柴的二小姐,虽然她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她的父亲是内阁学士,但她依旧不得人们的喜爱,反而她的生活质量没有比她们家的丫鬟好到哪里去,甚至有的丫鬟都可以随意践踏她,她都不敢还手,直到有一天,21世纪的顶级杀手,代号为痕的杀手来到了他的身体里……
  • TFboys:三年初遇

    TFboys:三年初遇

    她和他,同年同月同日生。他和他,有着共同的爱好共同的性格。他和她,名字相同。他们心心相印,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中外管理与泛家族规则的思考

    中外管理与泛家族规则的思考

    这是一本站在世界管理前沿对管理尤其是企业管理进行精深研究的书。这是一本对管理体制、机制以及所谓管理“潜规则”的产生根源和博弈运行进行深入思考的书。这是一本为各类管理工作者释难解惑的书。作者从大处着眼,由细处人手,以浅显易懂的文笔,向我们揭示了中外企业管理中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走向繁荣时突然崩溃的道理,以及管理的基本理念、规律和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丰富的管理史料、大量的中外管理经典案例、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引人入胜的文字表述,不仅让阅读本书成为获取知识、学习管理的过程,同时也启迪我们在企业管理、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中深入思考,改进管理,争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