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2800000019

第19章 试析“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的语义虚化(1)

丁维莉

内容摘要:位于句首的“在”字介词结构被称为“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这一语用成分主要表示处所、时间、范围、条件和行为主体,除了表达概念功能以外,还具有篇章的回指功能和语用上的人际功能。在共时平面上,充任全句修饰语的“在”字介词结构呈现为从具体到抽象的语义虚化过程,其语义虚化与认知域的转移有关,同时也受到句法、语用和篇章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虚化、连续统、认知

根据胡裕树(1981:373-375)的观点,我们将位于句首的“在”字介词结构称为“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主要有五种用法。例如:

(1)在门外,我听见包里索米娅正在和奶奶说话,我捂着腹部,艰难地一步步挨到门口。[表示处所]

(2)在国外完成学业后,我打算为中国体育同国际体育的交流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示时间]

(3)在某种意义上,现场已被那众多的脚印所破坏。[表示范围]

(4)在消费尚未出现突破、出口增长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增加投资成为推动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表示条件]

(5)在汉斯眼里,他简直成了个知识非常渊博的学问家。[表示行为主体]

在上例中,句首画线的部分都是全句修饰语,为后续的主谓句成立提供了处所、时间、范围、条件等信息。这些成分是一种语用平面的成分,而不是句法平面的成分,与主谓之间的状语是有显著区别的(丁维莉、陈维昌,2008)。

“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因内部组合成分,其结构层次和用法也有很大不同。本文主要运用Langacker(1977)的语法化理论探讨“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在共时平面上的虚化问题。

一、辨别语言结构虚化的方法

Langacker(1977)认为,“语法化”和语言结构的层次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法化往往引起语言结构的层次变化[1]。这里所说的“语言结构的层次”就是结构内部“直接成分”(IC)的切分方式。把语言的结构层次变化分为三类:(一)取消分界(boundary loss);(二)改变分界(boundary shift);(三)增加分界(boundary creation)。前两类变化跟语法化关系较为密切。例如:

(6)a.I say that:he comes.

b.I say that he comes.

(7)a.他们两个长得好像。

b.刚走的那个人好像我哥哥。

c.他好像有个哥哥在东北。

例(6)和例(7)都属于分界取消的例子。在例(6)中,(6a)中的英语指示代词that虚化为(6b)中的连词,这个虚化的过程就伴随着分界的改变。在例(7)中,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副词“好像”来自“状语+动词”,如(7a)所示;表示程度的副词“好”的意义先虚化,如(7b)所示;直到词汇意义最后消失,如(7c)所示,“好”和“像”之间的分界也随之消失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取消分界的公式:

Ⅰ.A│B→AB

对于由两个语言成分(A和B)组成的句法结构来说,如果其中的一个成分(A或B)发生虚化,那么二者之间的结构关系也会发生伴随性的虚化,虚化的成分对另一个成分的依附性会相应增强,二者的界限也随之取消。

再如:

(8)a.遂跳│上船

b.遂跳上│船

例(8)是改变分界的例子,其中“上”由在(8a)中作为动作动词虚化为在(8b)中的趋向动词。由此可以得出改变分界的公式:

Ⅱ.A││B│C→A│B││C

对于由三个语言成分(A、B和C)组成的句法结构来说,如果它们的结构层次发生改变,那么这个句法结构本身也会发生虚化。

语法化研究表明,如果语言结构中的层次发生了取消分界或改变分界的现象,那么就意味着这个结构产生了虚化;反过来看,如果一个语言结构发生了虚化,那么这个语言结构的层次也会发生变化。一个词的语法化过程往往涉及两个成分的重新分析,会改变原来词语的词汇边界,而且两个成分的重新分析必须在紧邻的句法环境中进行(石毓智、李讷2001:2-3),这种重新分析的方法与前面所说的取消边界和改变边界的结论是一致的。

二、“在”字介词结构的分界与虚化

下面,我们将用上面的公式I和II来考察充任全句修饰语的“在”字介词结构各成分之间的结构层次,如果“在”字介词结构内部的结构成分在层次上发生了取消分界或改变分界的现象,那么就说明这个结构出现了虚化。例如:

(9)在劳改农场,我就听过一个炊事员用一斤米做成七斤干饭的“先进事迹”,大喇叭上还说他为此出席了“先代会”,听得我直咽口涎。

(10)在困难年代,这种用具是很难买到的。

(11)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还是选个不平常的人来写。

(12)在月台上,两人终于依依不舍地分了手。

(13)在他的伞下,一个小女孩飘了进来。

(14)在他的笔下,封建社会的没落完全展现出来。

(15)在理论上,我知道她唱的和海喜喜昨天唱的曲调都属于所谓“河湟花儿”。

(16)在工作中,该院职工努力将这些在体育健身方面的心得灌输在医疗过程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7)在她的呼唤下,草丛中的鹅都纷纷一挪一挪地朝她跑来,而河里的鹅则开始慢慢地游向岸边,然后一只一只地爬到岸上,纷纷张开翅膀抖了起来。

(18)在汉斯眼里,他简直成了个知识非常渊博的学问家。

(19)这个姑娘叫许玉兰……她的衣服并不比别人多,可是别人都觉得她是这座城镇里衣服最多的时髦姑娘。她在大街上行走,使她的漂亮像穿过这座城镇的河流一样被人们所熟悉,在这里人们都叫她油条西施……

下面我们将上述诸例中带下划线的介词结构的分界情况、抽象格式及表达的意义整理如下:

分界情况抽象格式表达意义

(9’)在│劳改农场在+NP表示处所

(10’)在│困难年代在+NP表示时间

(11’)在│平常的日子││里在+NP+里表示时间

(12’)在│月台││上在+NP+上表示处所

(13’)在│他的伞││下在+NP+下表示处所

(14’)在│他的笔下在+NP+下表示处所

(15’)在│理论上在+NP+上表示范围

(16’)在│工作中在+VP+中表示范围

(17’)在她的呼唤下在+NP+VP+下表示条件

(18’)在汉斯眼里在+NP+里表示行为主体

(19’)在|这│里在+PRO+里表示处所,须借助上下文

(“NP”表示名词性成分;“VP”表示谓词性成分;“PRO”表示代词,下同。)

根据介词所带的直接成分,我们可将上述介词短语归纳成以下两种格式:

Ⅲ.A.在+NP

B.在+X+F(“X”表示任意成分;“F”表示方位词。)

一般而言,它们的结构层次应该如下:

Ⅳ.A.在│NP

B.在│X││F

或者将其转化为下面的层次结构图: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很难用上面的切分图式把(9)-(19)中各例的切分贯彻到底。特别是(17’)和(18’)更难用线性的图式标出来。对于(17’),我们可以先将介词框架“在……下”[2]提取出来,然后再进行层次切分,即

在她的呼唤下→在……下+她的呼唤

试比较:

(20)在灯光下,我抱着头读书。

例(20)中的介词结构“在灯光下”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直接进行切分,划出两层;而例(17’)中的介词结构“在她的呼唤下”不能运用层次分析法直接进行切分,必须通过结构成分的转化才可以切分,只能划出一个层次[3]。

例(18’)中的“在汉斯眼里”根本就不能进行结构上的切分,它已经成为一个整体,表达的意思是“在汉斯看来”,后续的小句已经包含着行为主体“汉斯”的一些主观性的评价。

试比较:

(21)在他的眼里,我却没有看到应该有的悲伤与愤怒。

例(21)的“在他的眼里”是可以切分的,以介词“在”的后面为切分点。

我们用对(9)-(19)各句中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所作的结构切分结果与IV进行对照,结果发现:

A.(9’)—(13’)的切分结果与IV基本一致;

B.(14’)—(18’)的切分结果与IV不一致;

C.(19’)的切分结果虽然与IV基本一致,但结构内成分“这”需要借助于篇章的上下文才能得到确认。

根据公式Ⅰ和Ⅱ,(9’)—(13’)中的各个介词结构在层次上没有发生取消分界或改变分界的变化,说明这些句子中的全句修饰语或者没有发生虚化或者虚化程度较小。(14’)—(18’)中的各个介词结构在层次上已经发生了取消分界或改变分界的变化,说明这些句子中的全句修饰语的虚化程度很高。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

D.(9’)—(13’)〉(14’)—(18’)(“〉”表示后者虚于前者,下同)

在(9’)—(13’)中的每一个介词结构的虚化程度肯定低于(14’)—(18’),即

在劳改农场

在困难年代

在平常的日子里

在月台上

在他的伞下〉在他的笔下/在理论上/在工作中/在她的呼唤下/在汉斯眼里

(“/”表示选择关系,下同)

E.由C可以推知,在相同形式的语言结构中,(9’)—(13’)中的介词结构的虚化程度肯定低于(14’)—(18’),即

在平常的日子里〉在汉斯眼里

在月台上〉在理论上

在他的伞下〉在他的笔下

在他的伞下〉在她的呼唤下

由此可见:“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这样的结构也存在着程度不等的虚化问题。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还发现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思考:

(一)(9’)—(13’)中的各个介词结构有没有语义虚化的问题?

(二)D中的两个结果值得我们重视:“在他的笔下”和“在她的呼唤下”都存在着一定的虚化,那么在虚化的程度上二者有没有层级上的差别?

(三)“在这里”是否存在虚化?

(四)如果全句修饰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虚化,那么其内部能否构建虚化的连续统?

三、“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虚化的连续统一

关于“语法化”的程度问题,有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围构拟了一些语法化的程度等级。其中对我们研究全句修饰语位置上的“在”字介词结构的语义虚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一是,Diehl(1975)将广义的空间关系分出四个等级,其中“社会空间”的语法化程度最低,最高的是“逻辑空间”。四种空间关系都是以“自我”为参照点:

社会空间(我)〉物质空间(这里)〉时间空间(现在)〉逻辑空间(在这种情形下)

二是,Heine等人(1991)将语法化看做若干认知域之间的转移过程,他们把各个基本的认知域排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

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

这个等级的前半部分(由人到空间)是实词变为虚词的过程,后半部分(由空间到性质)是虚词进一步虚化的过程。

三是,Traugott(1982)将Halliday(1970)区分的三种语法功能排成一个语法化程度由低到高的等级:

概念功能〉篇章功能〉人际功能

四是,沈家煊(1994)在前人的基础上认为,在共时平面上可依据五条标准判定语法化程度:①与人有关的低于与人无关的;②表空间的语法成分是语法成分中虚化程度最低的;③三维(空间)低于一维(时间),一维低于零维(原因、方式等);④特殊低于一般,如“工具”(特殊)低于“方式”(一般);⑤与名词有关的低于与小句有关的,如介词低于连词。

综合以上的研究成果可知,不仅词语所表达的概念范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虚化,而且同一句法结构所表达的概念范畴也可能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虚化。全句修饰语位置上的“在”字介词结构因表示的概念不同,相互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化。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在”字介词结构语义虚化的等级序列:

处所〉时间〉范围〉条件〉行为主体

前四项属于概念功能,而“行为主体”所表现的是人际功能,故根据Traugott(1982)的观点其等级应该是最高的。依据这个顺序,我们可以看出:既然“在劳改农场”在线性排列顺序中居于“在困难年代”之前,那么它的虚化程度要低于后者。这样一来,我们前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处所〉时间〉范围〉条件〉行为主体”这个虚化等级序列中,我们并没有把“在这里”考虑进去。这是因为,“在这里”需要借助于篇章确认其语义所指,表示的是一种篇章功能。根据Traugott(1982)的排序,“在这里”在虚化等级序列中应该处于“条件”和“行为主体”之间。据此,我们可以将(9’)—(19’)各句的全句修饰语按虚化程度排列如下:

在劳改农场/在他的伞下/在月台上〉在困难年代/在平常的日子里〉在他的笔下〉在理论上〉在工作中〉在她的呼唤下〉在这里〉在汉斯眼里

同类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问题研究中的一部分,本书纵观宋代私学发展的整体状况,从宋代私学整体发展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 运用系统理论和实证分析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宋代私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办学人员和学生来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地域性差异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揭示宋代私学对宋代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后世私学发展的影响。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 和谐社会论纲

    和谐社会论纲

    本书为学术性专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亦成为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之后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如何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深化和谐社会理论,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提供可能的理论支撑,是我和我的学术朋友们近年来共同探讨的问题,这本《和谐社会论纲》就是我们思考的结晶。和谐社会理论理论内容博大精深,实践意义重大深远,我们的思考还是表层的、初步的,是谓"论纲"。如果它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能将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引向深入,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 我的帕夫雷什之梦

    我的帕夫雷什之梦

    体制问题有时候是政策问题。大的体制一般由国家来制定,小的一些体制则由我们自己根据地方上的实际情况制定。也就是说在国家既定的体制之下地方上仍然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探索、研究、确定和解决,即制定符合地方教育发展的体制,或者说存在着如何把国家好的体制变为符合基层实际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政策体制的问题。
热门推荐
  • 心跳加速

    心跳加速

    她是一个女生,可从来都认为自己是男的,直到有一天,他对男的心动,发觉了。终于爱上了,速度看起来吧!
  • 辰汐之恋

    辰汐之恋

    从开始的针锋相对,到后来的刻骨铭心……不知不觉中彼此都爱上了对方……①某妖孽戏谑的说道“我知道我长得帅,怎么?爱上我了?不如以身相许怎么样?”本来只是玩笑的一番话,可他却真的鬼使神差的爱上了她。②某妖孽媚眼微弯,薄薄的嘴唇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低身吻上了她的双唇。“你疯了?”她惊慌失措的推开他,条件反射般的给了他一个耳光……
  • 齐天传

    齐天传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滋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古来天高未难及,今且须赏齐天传。清白世界,条条道理,理不通,道不明,心有多高,欲与天齐,一切尽在齐天传。注:本书是全新演绎,切勿对号入座,如有误伤,还请回避!
  • 无心修罗:冷情杀手复仇记

    无心修罗:冷情杀手复仇记

    她,身负血海深仇。无奈穿越时空,只是为了追杀凶手。无意的闯入这陌生的世界,复仇是她唯一生存在世间的目的。为报仇,她化身修罗;为报仇,她冷心绝爱。他的出现,是她生命中的一缕春光,逐渐融化内心的坚冰。当她复仇有望,却发现命运与他们开了个大玩笑——当爱情和复仇敌对,当她与他站在相对的立场上,是他放下身外物,和她一起笑看风云?还是她放下仇恨,与他共同守护一片和平的土地?(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绝宠女配:误惹腹黑王爷

    绝宠女配:误惹腹黑王爷

    拍个戏都能穿越,穿越就算了,还没问清楚“相公”姓氏名谁有多少家产呢,就给人劫亲了。劫亲也不错,重点在于劫她的人长得真不错。小手勾勾,“帅哥,咱两合伙开家演艺娱乐公司怎么样?”某帅大手一捞,将某女扑倒在身下,吃干抹尽。“小颜儿,先给本王生个娃儿再说。”(简介弱爆,书名无能……告别懒癌,请放心入坑。)【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春江诡府

    春江诡府

    钱塘关家是当地最有名望的家族,而现在的当家人是关家的二少爷关翼虎,关翼虎年纪轻轻便是纵横商场和官场的奇才。关翼虎尚不到而立之年却已娶妻九房,而且八房和九房同时从上海远嫁到这个小镇。八房是上海最大黑帮青红帮帮主的妹妹,九房是上海市市长的外甥女,一黑一白出身的两个妙龄女子同时嫁给一个夫君。喜事降临关府的同时,诡异之事也同时出现,新婚当晚门口的石狮子眼睛流血,恐怖开始蔓延……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女神复仇联盟

    女神复仇联盟

    九千万年前,超文明时代最强黑暗战士因爱投入光明,后因发生内战,文明毁灭,时代结束。新世纪初期,手染无数至亲鲜血的夏楚汐,继承超文明战士的基因,如消失在光中的英雄所预言,沉睡的恶魔将带着毁灭的黑暗降临。总选举神九的背叛,被玷污的纯洁本质再现光明,传说中的超自然之能‘零’是否会救人类,跨越九千年的爱恨痴缠又能否拨开云雾。
  • 网游之无奈神魔

    网游之无奈神魔

    强者之路,道阻且长。群雄并起,何以无敌?这里的天使大多想堕落,去找不到堕落的路;这里的魔族为了人魔两族的生存与神族决战,最终却被人族所灭;谁是对,谁有错,看不清,道不明······
  • 我们如此美好

    我们如此美好

    世间只有遇见,是人生中最精彩纷呈、熠熠生辉的幸运。只因那时的我们,如此美好,如此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