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5700000015

第15章 表演创作中组织行动的再界定

一、行动与动作的界定

我们对于表演艺术创作中的“行动”一词是再熟悉不过了,在表演的教与学、表演理论、表演实践等各个创作环节,行动的方法、规律、原则等都已耳熟能详,但同时,我们发现在现有的文字记录或是口传心授的过程中,“行动”与“动作”的使用常常是混淆的。生活中人们对二词的理解和文字用意肯定是区别开的,那么在表演艺术创作中,二者是否也有所区别呢?在这里我们试图通过学者及专家们的阐述,对“行动”与“动作”等进行一次再认识。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原译中的“动作”

法国18世纪最著名的体验派演员马丽·弗兰柯伊丝·杜麦尼尔这样阐述她对创作的理解:“剧场艺术的原则可归纳如下,在戏剧情境中我是谁?在每场戏里我是干什么的?我在什么地方?我已经做了些什么?现在我要做些什么?”我们可以理解,尊敬的杜麦尼尔女士提出的“做什么”就是指进行什么行动。她这段话,已经把60年后的斯氏“行动”说的要旨说明了。

斯氏“行动”学说的创建,使演员的表演艺术与戏剧导演艺术在创作方法论上具有了较明确的科学性,也使戏剧表、导演教学确立起合乎科学逻辑、顺序的教学法,具备了本质性相互认同的基础。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中斯氏说了这样一段话:

在舞台上需要动作。动作,活动——这就是戏剧艺术、演员艺术的基础。“戏剧”一词在古希腊文里的意思是“完成着的动作”。在拉丁文中它和actio相等,此字的词根act转为我们的字aKTNBHOCTb(活动),aKTep(动作者、演员),akT(行动)。所以,舞台上的戏剧便是在我们眼中完成着的动作,走上了舞台的演员便是动作着的人。

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中的“动作”与“行动”

中央戏剧学院梁伯龙教授在其著作《电视表演学》中强调在一切以演员自身为创作材料与工具,并以自身“化身”为人物形象的表演艺术中,如戏剧、电影和电视表演中,都是以行动作为它的基础。

他对斯氏的——“在舞台上需要动作。动作,活动——这就是戏剧艺术、演员艺术的基础……”

这段文字进行了如下的解释:

在舞台上需要动作……其中的“动作”一词亦有人译为行动。作为戏剧艺术特别是表演艺术专业上的一个术语,是同一外文词汇,如拉丁文的actio、英文的act、俄文的aKTNBHOCTb,在最初翻译时有人译为行动,有人译为动作,实际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都是指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为了使这一意义上的“动作”与一般的举手投足等形体动作相区别,本书一律采用“行动”一词。

上海戏剧学院胡导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初跟随前苏联戏剧表演导演列斯里、叶·康·列普柯芙斯卡娅等专家,在深入细致科学地研究了“斯氏体系”的同时,直接指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给戏剧艺术和表演艺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巨大的贡献之一,就是他的舞台行动说。胡导教授在著作《戏剧表演学》中写道:苏联专家列斯里1954年初来我们学院讲学时,通过译员和我们说了这么一句话:“表演艺术是动作的艺术”(这是当时译员孙维善先生把俄语意思译作了汉语“动作”),当时对这说法不很理解,可想到,演员在舞台上总是要用自己的身体做很多形体动作的,因而觉得似乎也对。不久,专家在中央戏剧学院他主持的导演训练班上检查学员阿甲的表演作业,阿甲先生在这作业上是做了很多形体动作的,可专家通过译员批评他“没有动作”,这一下把阿甲先生给弄糊涂了,不禁有些激动起来,我们听课的也有些不知所以……当然,以后人们还是逐渐理会到了在专家班上所说的汉语“动作”,实际上含义是我们汉语说的“行动”。因而,我们以后听几位苏联专家的讲学,或者阅读中国电影出版社的《演员自我修养》及有关斯氏的著作等等,都是把所译的“动作”当做“行动”来理解的。当然,也同样把这样概念的“动作”教给了学生们……可说实在,一直总觉得有些不合我们汉语的用语习惯。

这样,一直到1957年,专家格·尼·古里耶夫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讲座》的译文本出版,这书却把原文俄文aKTNBHOCTb全译作了“行动”。参与此书译述的译员之一,又和根据古里耶夫原文对全书进行校订的张守慎先生一起,在书中做了个注解:“在体系里有两个术语:‘行动’和‘动作’。前者回答:我如何做这个问题;后者是对行动的适应,回答我如何做的问题。目前通用的译法是把‘行动’译做‘动作’,而把‘动作’译作‘活动’。事实上,体系里所说的‘行动’就是日常生活里,乃至军事、政治和一般文学里所说的‘行动’,在俄文里这是一个词。比如,我们在生活里常说‘行动计划’,而斯氏就是要求‘角色的行动计划’。至于话剧舞台上常说的‘大动作’和‘小动作’,或是京戏舞台上所说的‘身段’、‘动作’,那并不是‘行动’本身,而是行动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这里译成‘行动’。”无疑,张守慎先生这译法是更适合我们汉语的用语习惯和能准确表达这个语词的内涵的。打这以后,戏剧界人士也逐渐在教学中、创作实践中与科学研讨中都更多地用起“行动”(而不是“动作”)来表达人物所做的事。

当然,人们现在还同样尊重中国电影出版社主持编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的郑雪莱等先生,在已出版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1-6卷中,在诸位先生有关斯氏学说的著译中仍用“动作”这一译词;而且当我这次去京向卧病的郑先生求教时,他仍告诫我用“动作”一词更确切,更准确,并非常恳切地希盼我仍用“动作”为好。雪莱先生这样坚韧、严谨的治学精神使我不得不感动,也使我不得不再考虑他给我的告诫。可怎么考虑,我总觉得张守慎先生提出的译法,正是我第一次听到“动作”这译词后,就一直忐忑在心中许久许久,而终于是他这注解把问题说清楚了的。

这里,我必须向郑先生致歉:为了行文上的统一,避免造成读者概念上的混乱,我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译文中所用“动作”都改成了“行动”。

我再说一句,这是必须向雪莱先生致歉的。

由此,还想及列斯里专家说的“表演艺术是动作的艺术”这话。当然,如果说,舞蹈是动作的艺术,这是完全合逻辑的;而把戏剧艺术,即使称作为“行动的艺术”,其内涵似乎也总由于用语逻辑上的含混而令人费解。

是否还是引用斯氏说的那句话“走上了舞台的演员便是行动着的人”作前提,我们的实践也告诉我们:演员的表演实际上就是作为人物在舞台情境中创造人物的行动过程。因此,列斯里专家说的那句话,是否应该说成是——“表演艺术是演员在舞台上创造人物行动过程的艺术”?

这里如此引用前辈们的阐述,是因为他们已经对“行动”与“动作”的含义和区别作了认真、翔实、科学的分析和结论,我们后辈在此为鉴,以运用到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去。由此,让我们再来明确这些在创作中常用的概念:行动——是斯坦尼体系的重要术语,是由意志产生的、具有一定目的的属于人类行为的活动,是心理和形体的结合,是内外部行动的统一。它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由意志产生,二是有一定的目的。是演员为完成既定目的而组织的一系列语言行动、心理行动、形体行动的总称。是角色在此时此地对规定情境的感觉和思维,是适应的反应过程。行动的目的永远是想要改变行动对象的运动方向。

动作——表演术语之一,这里所指的动作要区别于“行动”一词。“行动”是回答我如何做这个问题,比如,在生活里常说“行动计划”,斯氏体系中就强调“角色的行动计划”。“动作”是对行动的适应,回答我如何做的问题。正如话剧舞台上常说的“大动作”和“小动作”,或是京戏舞台上所说的“身段”、“动作”,那并不是“行动”本身,动作只是行动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组织行动的界定

1.组织行动的含义

组织行动是斯坦尼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演员通过组织可以为意志操作的行动,把握不为意志操作的心理,以行动联系演员内外部,实现以体验为基础的有意识行动,激起下意识的创造。

演员进行创作时的核心支柱就是组织行动,组织有目的的、可见的行动是获得角色感觉的主渠道。组织行动是演员应具备的基本的技术,也是高级的技巧。组织行动还包括组织自我行动、组织想象中的自我行动、组织角色行动、组织风格化的角色行动等等。

(1)组织自我行动

组织自我行动是组织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培养“从自我出发”走向形象的创作意识而强调的,要求演员在创作时所组织的行动不是原始自我的,而是假定后的艺术层次的自我行动,是在艺术假定中去进行“我的”活生生的行动,以实现“我就是”,造成情绪、情感、体验等的真实。强调“从自我出发”是走向角色形象的创作途径。

这里所指的“自我”是假定后的艺术层次的自我,必先寻找出生活中“我的”真实目的,以造成真实的体验。组织自我行动的实质是对原始自我行动实用目的性在假定规定情境的再体验。

(2)组织想象中的自我行动

组织想象中的自我行动是组织自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演员缺少原始经验的积累和行动的依据时,就需要展开艺术的想象,体验想象中的情绪、情感等,使演员的自我行动得到充实。组织想象中的自我行动是对演员自身素质的拓展,是对本能的彻底恢复和保持,是对演员观念的彻底解放。

(3)组织角色行动

组织角色行动是演员根据剧本提供的规定情境,组织出角色的行动,但仍然不能脱离演员自身经验系统的参与,实现以演员的本能去感知,以角色的逻辑和习惯去行动,完成超角色的创造。

(4)组织风格化的角色行动

组织风格化的角色行动是演员为适应创作中的两个定向:演员远景定向、导演风格定向,依照剧作进行“既定角色”的创作,完成风格化的角色创造。创造角色的方法依然延续组织角色行动的创作方法,强调角色性格化的创造。

2.组织行动的规律

(1)从客观到主观再到客观认识的行为过程。

(2)行动具备三要素: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其中做什么是目的,为什么做是欲望、动机,怎么做是组织行动。

(3)两个和两个以上的任务同时进行时,要主辅平行进行完成任务。

(4)具备行动的链条:感觉、判断、行动。

感觉即感知,是指人直接接受客观刺激进行的主观反映。

判断是指规定情境发生变化开始到产生新的行动之前所进行的思索、辨别、决定等心理活动过程。判断要具备两个条件:产生评价、产生态度。

(5)具备交流的规律:交流是演员之间思想与情感的授受,是演员在表演时与对象之间思想、感情、意志、欲望、动作等相互传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交流有多种形式:

与想象中的对手交流。

与一个对手交流。

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手进行交流。

与自我交流(是指自我思想与情绪的交流),自我交流具备两种形态:一是思想占主导——表现在细致的内心活动,二是情绪占主导——表现在情绪化的外部动作。

与观众交流。

3.错误的组织行动

在舞台行动中常出现演员忽略过程直奔结果的表演状态,我们称其为错误的组织行动,诸如:

(1)组织具体动作——见事不见人。

(2)组织一连串的结果。

(3)组织情绪。

(4)组织形态。

(5)组织体验——单纯的自我思考、失去对象。

(6)组织调度等等。

同类推荐
  • 战争与和平(三)

    战争与和平(三)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尽了各种人情世态。书中共有五百五十九个人物,上至皇帝、王公、外交官、将领、贵族;下至地主、商人、农民、士兵,如此众多的人物,在最善于表现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的艺术大师的笔下,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视觉和色彩,男女主人公们以自己精神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独特性出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具有史诗的气魄,画面广阔,人物众多。书中既有俄国和西欧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又有故事情节的虚构;既写了金戈铁马、刀光血影的战斗,又写了安逸宁静的日常生活;既有慷慨激昂的议人论世,又有细腻婉约的抒情述怀。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泥塑(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泥塑(阅读中华国粹)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 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本书为青少年阅读类图书,按照不同主题选取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美文,选文兼顾古今中外,内容包括:理想、自由、爱国等,文章设计了“读点·点睛”、“作者介绍”、“佳句品读”、“赏析感悟”四个版块,帮助小学生读中悟写,从“愿读、会读”到“愿写、会写”。
  • 这样学习最有效

    这样学习最有效

    以“高效的学习方法,实用的学习技巧”为立足点,把学习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学习最有效》包括提高智力的方法以及各种学习方法和各科学习方法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
  • 求知力学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求知力学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热门推荐
  • 腹黑邪帝:纨绔五小姐

    腹黑邪帝:纨绔五小姐

    她,21世纪绝色杀手;她,端木王朝的嫡系废物九小姐。当她穿越成了她,这个世界又要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他,是江湖上人人闻之色变的邪帝,却偏偏找上了她,致使她烦不胜烦,却又毫无办法。plot1:“再跟着我,我可就不客气了!”“你想怎么不客气,都可以,我不会拒绝的”他邪魅一笑,“……不要脸。”她气结。plot2:“你到底喜欢我什么啊,我改还不行吗?”“我喜欢你的所有!你改吧~”“……”plot3:“……你给我放开!”“我不!”“你确定?”她挑眉,“确定!你别想甩开我然后跟别人走!”“我已经说过了,他是我的搭档。”她很无奈,“我不管,你要去,就必须带上我!”“……”她更无语了。本文一对一,绝对宠文。
  • 一世神武

    一世神武

    黄金大世将临,天骄争雄,诸王神战!被风眷顾的少年,战天骄,斩雄主,杀出无敌路,凝聚无敌势!这一世,我天纵神武;这一生,我不弱于人。几个有血有肉的少年;一段有笑有泪的故事。邀诸君共赏。
  • 携带空间闯官途

    携带空间闯官途

    大学生村官的叶九明在抗洪,意外获得随身空间。嘿嘿,以后去超市买东西直接放空间不用掏钱了!!太猥琐了,这个事情想想就行了,真不能干!!!不过怎么开发空间、利用空间让自己仕途更进一步呢?这个问题值得好好思考。
  • 我的异能最神奇

    我的异能最神奇

    王冲一觉醒来,发现世界乱套了。信仰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异能,大多数人都可以成为异能者,操控神奇强大的力量。学校里虽然还在教以前的知识,但是最重要的科目,都是和异能相关。人类居住的都市外,游荡着凶残的魔兽妖物,森林成为危险地带,海洋更是禁地!唯独不变的,是王冲自己,他依旧是班级里的学渣,老师嘴里的害群之马,同学眼里的屌丝……面对众人的嘲笑和轻视,王冲只是微微一笑,拉出辅助系统界面,摸着下巴喃喃自语:“我已经拥有了八神庵的苍炎、快银的速度、绿巨人的力量、火拳艾斯的烧烧果实能力……接下来,是兑换超人血统?还是超级赛亚人血统?”PS:本书正能量满满,你懂的!PS2:作者另有万定精品书(被和谐),质量保证,无脑残情节,请放心收藏!PS3:剧情不老套,看过的人都说好,不信请看书评区的催更评论!
  • 佛道经典大全

    佛道经典大全

    道家!佛家!典籍大全!!!!!!!!!!!
  • 世界悬案之谜

    世界悬案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礼仪教材:中学生礼仪(初中版)

    礼仪教材:中学生礼仪(初中版)

    本书依据《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要求、针对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编写,分为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礼仪、服饰礼仪四章,在学生养成文明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热心参与社交活动、与人友好交往的能力。校园礼仪重点:使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时能遵守相关的规则和要求;掌握在公开场合发言的礼仪;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礼仪。 家庭礼仪重点:使学生理解父母的操劳,家人的可贵,懂得感恩;掌握拜访接待的基本礼仪,可热情、大方地与他人交往;掌握与人交谈时的礼仪要求,能宽容、礼让他人。
  • 都市小邪道

    都市小邪道

    我可以邪,你不要邪,懂?在这里,我老大,明白?看一代都市邪道如何横扫六合,席卷八荒。一切尽在都市小邪道。
  • 快意军阀人生

    快意军阀人生

    谁说屌丝不能逆袭,笑看屌丝穿越,上演横刀立马,快意人生
  • 倚剑对酒歌

    倚剑对酒歌

    他只是扬州城内无依无靠的小乞丐,却突然有一天,开始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他们神通广大,飞天遁地,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不一样的世界,总会有不一样的故事。从以往小米清粥的奢望,到如今,他想与人平等地对视,小人物的故事总是那么波澜不惊,却又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