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6200000037

第37章 夏云瑚与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的不了缘(1)

夏瑞春

夏云瑚既非导演又非演员,但是在20世纪中国戏剧及电影发展史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贡献。他从童年时代就自力更生,白手兴业,后来成就为一名文化事业家;一生当中竭尽全力资助和参与现代话剧、电影事业,以此贡献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笔者是夏云瑚的幼子,十八岁时不顾父亲的反对,携三十美元留学德国,攻读西方文学及思想史。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任教,一干就是四十年。退休后,抚今追昔,希望通过追溯父亲的奋斗史而进一步了解20世纪中国戏剧和电影的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我用的主要资料是家父20世纪50年代给组织写的自传、相关人士的回忆录、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本人青少年时代的记忆。

家父是三房独子。祖父辈一贫如洗,集中三兄弟全部经济力量给幺房娶了一门媳妇。父亲1903年出生于重庆,住在城外一个半乡镇叫“菜园坝”的地方。他七岁丧母,与祖母相依为命,依靠祖母洗衣服赚钱生活。初小一年级开始半工半读,课余在菜园及火柴厂做工,暑假则在江边打零工。十五岁才高小毕业,考入著名的“广益书院”。六年后中学毕业,考入“美孚洋行”,成为营业调查员,1922~1926年在重庆的美孚油栈工作。总公司对他的成就很满意,想调他去万县当华人总管,并答应他在短期内升任监督。但他不愿一生寄人篱下,竟辞去职务,与他的原配妻子合作开了一间家庭妇女实业社,专门生产绒线制品。这样,逐渐在商业界有了一点小名气。1926年,他和几个朋友开“渝冰公司”,除产冰外又兼造汽水,由此生意兴隆。父亲在这段时间虽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并没有成为企业家。

转捩点可能是新开设的“新川电影院”。这家电影院的经理李剑飞委托父亲在上海办理影片租赁事务。1929年,父亲和环球影片公司取得了联系,得到该公司在西南地区的影片代理发行权;后来又把重庆和成都所有的电影院组织起来联营,并统一租片和排片,这样就成立了“上江影片公司”。这个公司在管理上采用先进方法,譬如记账、按卖票收入情况承担租片租金等。父亲把经理的名义让给他在成都的拜兄,自己任副经理。因为业务关系,他本人常住在上海。当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役发生时,家父正在上海。

一、影人剧团

到此时为止,除了短期的家庭妇女实业社外,父亲的职位是经理,靠薪金过活。1937年,当重庆的国泰大戏院成立时,他只拿到2%的股份,大股东是赵巨旭(川康绥靖公署中将参议兼驻京代表)。父亲当然也还是上江影片公司的副经理。他选影片租赁,重视质量,而且以国产片为主,用外国片的收入补助租国产片。因此他认识了不少进步的电影工作者,尤其与“联华公司”的蔡楚生关系很好,“七七”抗战开始时,他们合办过一个刊物叫《民族的呼声》。“八一三”后,上海成立了十三个救亡演出队,一共有二百余名队员。但仍有一批电影工作者没有组织起来。面对上海沦陷在即的危急状态,他们自发地成立了“影人剧团”。一个演出队只有十来名队员,而“剧团”则有三十多人。在大疏散背景下,怎样去内地,经费何处来,都是自己不能解决的难题。于是蔡楚生想起了爱国且向往正义的四川好人夏云瑚,邀请他加入剧团。正如《上海滩风月女明星》所载,当时吴茵叫上白杨,他们一起去找夏云瑚帮忙。当时家父的情况不过是小康而已,但当此国难之际,义不容辞,自然是要尽力而为。

“八一三”前,白杨的薪金已达每月三百元,父亲当然不能在这上面比高低。他将目光放到剧团集体方面,答应给每人每月补助十元,另外承诺由他负责赴内地的路费及食宿。这样一行三十六人在9月23日搭上去南京的火车。战时交通非常不便,午前到站,半夜发车,大家站了一晚上终于到了南京。吴茵回忆说,当天日机连续轰炸,投弹达二百多枚,他们下榻的饭店后墙就有一枚炸弹落下,幸亏没有爆炸,否则就不会有“影人剧团”的下文了。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家父连夜找到一艘木船赶往芜湖,行李和人都上船后,船已被压得只比水高出一两寸了。大家前胸贴后背地站着到了芜湖,在那儿等候去武汉的轮船。家父为众人鼓气,自称为福将,跟着他会遇难呈祥。后来他们成功到达武汉,见了阳翰笙和田汉,后又换乘民生公司的船继续西进,中途在宜昌演过一次《放下你的鞭子》,10月5日安抵重庆。至此,家父已不名一文。对于他的妻子杨克纯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惊愕之余,她只有四处向亲朋借贷,帮助夏云瑚维持影人剧团的开销。这事阳翰笙先生(我称之“阳伯”)都记得,1979年5月见到他时,他告诉我,有一位刘大姨爹给了五千元。10月27日,剧团开始正式在国泰大戏院演出,由此才有收入,并逐渐自给自足。

在民生公司的民贵轮入川前,家父已经告诫过女演员,为避免军阀的搅扰,衣着要朴素,外出要结伴。同时全团又定下《生活守则》,其中一条是不单独参加社交活动。另外,所有十二位女士(十一名女演员及陈碧华女士)结拜为姐妹,互相照顾。因为有此措施,才顺利通过了第一道难关。当时很有几位出名女演员,如吴茵、白杨、杨露茜、刘莉影、严皇、周曼华(当时只有15岁)等。其中,白杨因《十字街头》演出成功而最有名。因此“影人剧团”到渝后,文化界开过数次欢迎会和记者招待会,报纸也大肆报道。在10月8日就发生了重庆市市长李宏坤请女演员陪舞的事件。

吴茵和陈白尘对此都有生动的回忆。据陈白尘说,剧团排演后,有市政府职员拿着市长的名片来到苍坪街的宿舍,请白杨吃饭。当时这叫对戏子下“条子”,她当然很气愤,立刻拒绝。市政府好像感觉到自己太轻率,晚上派了一名科长,穿着民国初年的礼服,头戴瓜皮帽,身着灰色软缎长袍,外罩黑马褂,足登黑色缎鞋,来找剧团负责人。当时由陈白尘接待。这位科长抽出十二份大红请帖来,请十二位姐妹去赴宴。陈以“生活守则”为理由,说必须全团活动。该科长说了一声“不识抬举”便扬长而去。当晚,大家找到夏云瑚,希望他能解决此事。家父出手不凡,竟很快办妥。第二天,李市长邀请全体团员赴宴。十二名女演员都不施脂粉,身穿阴丹士林布蓝色旗袍和男团员们一起赴宴,一共开了四席。陈白尘因不懂四川社会风俗,当市长夫人请女演员入内院时,他又紧张起来。但是她们一会儿就回来了。市长虽没有陪席,但过来敬酒,宴后又请大伙去书房谈话。他告诉大家,上演时票价不要太高,宣传会因此更广泛。话后他请大家在府内小舞厅跳舞,剧团团员同声拒绝。这个原本请白杨在欢送唐式遵军长上前线宴席陪宴暨陪舞的事,就不了了之,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

二、成都风波

从10月27日起,影人剧团在国泰大戏院上演了五十余场,剧目有《卢沟桥之战》、《沈阳之夜》、《流民三千万》、《汉奸》、《黑地狱》、《放下你的鞭子》、《醉生梦死》等。11月30日,剧团正式改为职业剧团。12月2日去成都,其在蓉的情形有郑国民先生的文章详细介绍。父亲带男女演员拜会各大报纸暨文化团体,并在“东林餐馆”招待新闻界。但成都市政府比重庆苛刻,本来预备12月5日前审查上演剧本和演职员名单,进行预演并制定监视取缔办法,但一直拖到14日才过了这第一道难关。剧团在“智育电影院”上演陈白尘编导的《卢沟桥之战》和陈白尘编剧、王献斋导演的独幕剧《沈阳之夜》,大受欢迎。四日后改演由陈凝秋(塞克)编剧、沈浮导演的《流民三千万》和施超导演的独幕剧《求婚》。当晚就遇到了第二道难关。

成都的警备司令严啸虎,平常人称“严老虎”,派马弁请白杨吃饭,被婉拒后又在第二天找了一个绰号“四川蝴蝶”的川剧演员当说客,但白杨一样拒绝。严啸虎当晚就派手下去“智育电影院”捣乱。在《流民三千万》演到第三幕中国人民赶出侵略者,朝阳高升时,便衣就吵起来,大叫这是替日本宣传、白杨是日本特务。严啸虎勒令影人剧团停演并在三日内离开成都。智育电影院被贴上封条,还派了武装士兵站岗。据沈浮回忆,他住在一位姓方的旅长家里。吴茵说女演员们住在王瓒绪军阀的小公馆处。王的岳父以前在上海明星公司工作过,与影人交好,因此要女儿请女演员回家住,要女婿向严啸虎施压。严妻知道后,也找他大吵大闹。警备司令的行径在成都引起公愤,社会舆论甚至一些高级军官都对他表示不满。据说他一次去某中学训话,整个过程中学生们都口中念念有词,念的是白杨。成都的名流如“五老七贤”也对严的行为表示不满。严认为是夏云瑚有意拆他的台,决定不顾损失与夏拼了。这样僵持了一段时期。这期间影人剧团只有开销没有收入,父亲的经济损失相当可观,上江影片公司也因此倒闭。后来经中间人调解,严啸虎不得不卖了个面子,定下一个苛刻的条件:剧团暨演员都必须改名。表面上他赢了这一回合。

影人剧团在1938年1月16日正式改名为“成都剧社”,在智育电影院公演《醉生梦死》,十天后改演陈白尘编剧、沈浮导演、白杨主演的《汉奸》。剧团度过这场风波后,差不多面目全非了。别人看到话剧有钱可赚,也要分一杯羹。因剧团成员每月只支取四十元零用钱,沙利文剧场就用二百元高薪聘去了一批演员和当时唯一的布景师——马瘦红。另一批演职人员则被“春熙大舞”聘走。原来的影人剧团一一分为三。留在成都剧社的成员,后来大多数都加入了昆仑公司,包括白杨、吴茵、刘莉影、严皇、燕群、谢添(天)、施超、高步霄、沈浮、梁笃生、熊淳、杨露茜等十来人。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刘莉影参加了《日出》的公演,在《雷雨》中本应由她扮演繁漪的,但在公演前一天被她丈夫田琛拉到沙利文剧场演同一角色,大家只好请病后初愈的燕群来顶替。当时是三个戏院同时公演同一出话剧。

关于《日出》及《雷雨》的演出,吴茵在给笔者的信中提起了一些轶事。因为演员太少,导演沈浮也要上台演戏。在《日出》中大家认为他高大的形象合适演潘经理这一角色。但他的声音不厚实,念台词习惯先轻后重。施超的习惯刚好和沈浮相反,是先重后轻。他们的绰号是“空前”和“绝后”。吴茵也提到《雷雨》的轶事。因为布景师被沙利文剧场聘走,吴茵“拍胸脯和陈碧华的弟弟陈震,他是学绘画,我也懂一点,连同没有走掉的木工同志,三个臭皮匠,半懂不懂,将景画出来,也算成功了,效果还不错。我扮鲁妈,出场演戏,入场就帮忙做效果,用竹扁滚黄豆做下雨声。或帮打灯光,趴在第三幕鲁贵窗下,等繁漪站在窗外开窗时,用手电向上照繁漪那张阴森可怕的脸,制造紧张空气。打完灯光,我又赶紧出场和四凤抱头痛哭了。回忆当时那种玩命的工作态度也还真有劲头。”这样生动的描写,只有亲历者才写得出来。《雷雨》是1938年3月公演的。当时三家剧社同时上演,轰动一时。成都剧社的公演最受欢迎,这当然和观众对白杨的爱慕有关,但最可敬的是这些不肯出卖自己理想的成员有着“玩命”的工作态度。4月,大家已经筋疲力尽,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在重庆演出两个多月后到达成都,成都剧社遂与其合并,阵容又充实起来。基本上“协会”还是分为两队,轮流排戏和演出。但是成都毕竟人口不多,观众有限,需要经常换戏,排戏和写剧本都困难,不能持久。后来白杨和赵丹等重要演员被派去重庆,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也就解散了。沈浮去了西北电影厂,别的人去了重庆参加中国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影摄影场。

在这期间,家父加入了亚洲影片公司,负责发行苏联影片。他在自传里提到一件事:“剧团事件之后不久,我在成都上映苏联片《苏俄驱日战记》获得了空前的成就,继续上映《列宁》片也很好。在宣传时曾经画了一幅巨大的列宁油画像,挂在戏院门口。他(严啸虎)又告人说我宣传赤化,可是因为当时政治上不能正面反共,而且我持有中央放映执照,他无法给我定罪名。又曾想以托匪的帽子加诸于我(那时他们常用这顶帽子害人。经人告诉他,那帽子加在一个放映《列宁》影片的人头上是滑稽的),他又把我无办法。剧团解散后,我也离开了成都,经常住在重庆。”

同类推荐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本书是作者的杂文作品集。一、戏的梦二、书的梦三、画的梦四、石子——病期琐事五、乡里旧闻等。
  • 生命的呐喊

    生命的呐喊

    一部山野女子的奋斗史,一个女人的传奇人生,一部小人物在大时代的奋斗史。2010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美国中文报刊争相选载,国内数家报刊火热连载,北京电台将其制成有声读文,全文连播。
  • 反直觉思考

    反直觉思考

    为什么你制定计划的时候信心满满,最后却总是完不成?为什么我们明知概率极低,却依然喜欢买彩票?为什么每一个决定都符合逻辑,最终却没有得到好结果?为什么“天才少年”非常努力,大多数都没有成功?为什么“专家”总被看成“砖家”,却依然是权威?为什么最聪明的人会犯一些最低级的错误?我们的所有思考都基于大脑的“默认设置”,使用的是百万年进化形成的“自带软件”,这种思维模式就是直觉思维,是我们所迷信的因果、逻辑、秩序,但它已经不能适应这个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要想做决定、做选择的时候不犯错误,我们必须掌握反直觉的思考方法。
  • 2013年诗歌排行榜

    2013年诗歌排行榜

    编选了2013年发表在各类文学刊物及诗人博客上的优秀诗歌,全面展现了2013年中国诗歌创作成绩和美学风貌。在选编和评选过程中,编者坚持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良知。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评选出来,汇编成册。
热门推荐
  • 感恩做人 敬业做事

    感恩做人 敬业做事

    感恩是做人的根本,敬业是做事的根基;感恩做人、敬业做事,你的生活和工作将会大放异彩!本书针对职场人士感恩心与敬业精神的缺失,阐述了感恩做人、敬业做事内涵及相互关系,并结合职场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旨在帮助找出根由、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 兵祖

    兵祖

    飘渺出尘的剑法,霸道鬼绝的刀意,变化莫测的枪诀,在这个时代空前爆发。这个空前绝后的大世,惊世天才,镇世妖孽,层出不穷,群英汇聚,战意无穷。陆羽,一个炼器家族的弃子,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远古传承,从此便如彗星般迅速崛起,战尽天下,镇压四方。你是天才还是妖孽?号称骄阳还是大日?哦,对不起,看我一剑斩之!你是御姐还是萝莉?难道还是女王?哦,那更是对不起,统统都进我怀抱!聚玄,拓海,玄晶,三花,虚魂,人魂,地魂,天魂,神魂。且看他如何在这大世之中,感受天地韵律,直达巅峰神位,成就那万古无一的兵祖!功法等级:赤铜,白银,黄金,紫皇,通天。
  • 郑小歪de江湖故事

    郑小歪de江湖故事

    我叫郑小歪,不正也不歪,外号啤酒鸭,十来二十岁,从事着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职业.好吧,还是说点当今江湖的事儿.听说逍遥林要开武林大会,可门票却卖的特别贵.你说这些平日里视钱财如粪土的江湖豪侠们,上哪儿搞钱去?总不能因未参会被‘武林大黄页’除名,今后难以在江湖中立足吧?好在如今开放搞活,江湖人的思维也与时俱进了.看到没有,街口那几个正在推打摩托佬的少林派弟子,人家就是为了兜售方丈大师开光过的按摩保健梳.那可不,负离子按摩缓解疲劳,纯中药泡制更能健脑益智,才卖998元!施主,要不要来一把?再看这边广场上正带领大妈们大跳广场舞的年轻小道姑,没错,正是峨嵋派的菁英弟子!这群小姑娘合练‘温柔
  • 以武证道

    以武证道

    何为武,何为道,我即是武,我即是道,以武证道,以道证武,人阻杀人,天阻杀天,武道天途,以我为尊!
  • TFBOYS之雪氏三公主

    TFBOYS之雪氏三公主

    这是人气偶像TFBOYS与三位公主发生的故事,当公主遇上王子又会发生什么呢?也许会轰轰烈烈,也许会虐心,也许会欢喜冤家,但一定是青春的。他们碰擦出的火花我们来见证。
  • 冲喜世子妃:缠定药罐相公

    冲喜世子妃:缠定药罐相公

    一道谕令,将恣意江湖的她唤回商国国都,等待嫁与当朝王爷。可却遭逢——姐妹陷害、嫡母算计、公主仗势欺人……踹飞!惹了她统统踹飞!阴谋防不胜防,她被王爷退了婚不说,还得嫁给那被扣在商国为质且病入膏肓的周国世子去冲喜并监视!大婚之夜,新郎连堂都没拜就先晕了,还得她来照顾。疲惫劳苦她无所谓,只因这药罐子待她甚是贴心。可是,为什么那些人还来找他们的麻烦?甚至欺他是质子,辱他疾病不治?!她拍案而起,找死!她还偏要护着这药罐子,不许任何人伤害他!
  • 善途奇仙

    善途奇仙

    除魔卫道,除恶扬善,降恶为功,善满为德。功德加身,仙途漫漫,勿忘初衷,勿失本心。都市风云,重重阴谋,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且看获得奇遇的少年如何一路为善终得仙位!
  • 快穿之男配又怎样

    快穿之男配又怎样

    有时候主角就是很狗血,可是为什么听个歌都能穿越啊~O(≧口≦)O
  • 绝处逢生之一:民调局异闻录外篇

    绝处逢生之一:民调局异闻录外篇

    作为《民调局异闻录》的延续,这个专门侦破或神秘,或恐怖或超自然力量事件的组织中,继续以各路身怀绝技的奇能异士为主体,在“最不靠谱儿”的副局长——孙德胜的带领下,探询监狱里的百鬼夜行、古墓深处的神秘棺材、将军府邸的黄金密室等一系列骇人听闻,匪夷所思的案件……带领读者进入一段全新的探险之路!随着案情的深入,民调局中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渐渐浮出水面。到底是谁让民调局遭受人员重创?又是谁想致民调局于死地?孙德胜能否识破“敌人”的诡计?民调局又是否能够化险为夷?
  • 家族日记

    家族日记

    左心,左心,与心相左。这是被左安赐予的名字会给原本的自己带来怎样的不同。这里没有是与非对与错,没有人能够评判他们。在这个庞大家族里。‘情’这一字,似乎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