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6200000036

第36章 《彼岸》、戏剧观及其他(2)

田:还有一个问题,在你创作的过程当中,当然不是抽象的思想,不管是心理的还是哲学的,这些是你对戏剧性的追求,怎样结合起来呢?

高:一个要从戏剧美学,戏剧自身的这种表演和呈现的形式,一种美学的思考,是吧。而且是跟戏剧自身的美学,而不是用哲学家的美学来诠释艺术现象,那是一个纯粹哲学思考。所以我写的那篇,那当然讲的是绘画。或者艺术家,包括小说的艺术也好,戏剧的潜能也好,在这个机制里头,就是从这门艺术的形式里头去找寻它的新鲜的创作冲动,找到新鲜的艺术表述,新鲜的艺术语言。这是更多讲的是这种艺术形式背后的东西,当然它不是纯粹的形式,不是一个纯粹形式主义的追求。因为这种表述的可能实际上表示出:你说什么和怎样说是联系在一起的,就是说形式和内容是联系的。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说得出这样那样说不出来的话来。对吧!才找到那样一种语言,一种呈现的方式,而且是有内容的。这个内容,换一种常规的语言说不出来。

这是一个方向,还有一个方向是思考。其实重要的、大的戏剧家都是有话可说的,都是他那个时代的思想家。易卜生是伟大的思想家,对现代社会的种种,他其实,我们很简单、只讲他的前阶段的现实主义阶段,他一生不断探索,到《培尔·金特》,包括《野鸭》,他也经历了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他有话说,他真有话说,而且每次有话说,都跟他的戏剧形式是联系在一起的。贝克特有话说,但是说的跟他的说法不太一样;热奈有话说,他说的话跟他说话的方式、呈现方式是联系在一起的;莎士比亚大有话说。我刚才说呈现的形式,那么这个诗意可以进来。一种现代的诗意可以进来,并且在舞台上得以呈现。而且现代人的思考也要进来。这个现代思考,当然已经不是布莱希特所谓意识形态的思考。布莱希特还是意识形态的思考,他的戏还是在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一种形式,他还要宣讲一种观点。所以现在我说,根本不宣传观点,呈现状态是不宣讲观点。换句话说,不以批判现实世界为目的。

田:你现在的戏剧追求是什么?

高:我现在的戏剧追求……现在更关心的问题就是思想。20世纪主要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泛马克思主义,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卷进去,这是主要的意识形态。另外一个就是老的人道主义。老的人道主义导致自由主义,比较倾向于右派的思想家里头。主要是两个大思潮,但知识分子最主要的思潮是马克思主义思潮。一个是泛意识形态,二就是社会批判。因为他认为现存社会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现存社会制度是不合理的,要批判这个资本主义社会,要唤起革命、对社会的批判,又把现存社会的生存条件认为是不合理的,已经一个先验的框架在那里。资本主义不存在一个价值批判问题,因为它是一个经济法则,现代社会的一个经济法则,无法抗拒的经济法则。你做善恶的批判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因此说,意识形态的框架要提供的乌托邦也是无法实现的,事实上也是无法实现的。

田:这一点,我和你讨论一下,就是说把它不作社会批判,包括老的人道主义。可是按内地现在的状况,有类似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东西,但是,也很少有人去揭露、去批判。现在,内地的戏剧处在一个非常迷茫的阶段……

高:所以我很难对话。为什么?岔开了,两道岔开了。我讲的不是一个,跟中国现代社会拖得太远,我现在基本是在西方当代社会思考,这么一个背景下。换句话说,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充分发展的情况下,除了意识形态的这种,还有没有别的思想,新鲜的思想。就是说,在老人道主义丢掉以后,马克思主义过去之后,欧洲思想界能不能再提出新问题来,这是我现在最关心的事情。我不满意普遍意识形态化的欧洲左派知识分子,这种用简单的,讲讲人道、人权那种空话,也是不解决问题的。怎么重新来认识“人”在当今社会生存的困境,种种的困境,怎么去认识,以及人性的复杂。所以我把文学,包括戏剧拉到这么一个根本来讨论,那就是不放前提。不放前提就是丢掉意识形态的框架,也丢掉哲学的框架。既不把文学变成政治的附庸,又不把它变成意识形态的解说,又不在哲学的框架下去宣讲什么道理;而是去真实地、尽可能贴近真实地认识人的生存状态,展示出来。展示出来,它是见证,文学和艺术是人生存的见证。这就是我的想法,最后落到底,这里有一个价值判断,最重要的价值判断,既不是伦理的,也不是政治的;(而是)真实与否,它是否真实地揭示了人的生存条件,这是一个最重要的价值判断。

在这个价值判断上建立一个审美判断,这个审美是悲剧的、喜剧的、荒诞的、诗意的、幽默的……这是个人可以决定的。个人不能决定的是裁决这个社会的正义、伦理、道德或者说政治观念。但是作家可以给它一个审美的判断,他可以把一个喜剧变成闹剧,这已经有一个判断在里头了。他有价值判断是否真实地反映人的生存状态;他有一个非常主观、创造性的就是,他把生存状态以什么方式来呈现出来。当然这就涉及他呈现的形式在这儿是重要的,他的美学是重要的。这已经不是针对哪一个很具体的社会,哪一个很具体的社会环境来说。现在确实也很难跟国内进行对话,因为我讲的这个层次,现在没有条件来谈这个。就是国内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要超越这个。

田:根据我们的观察,大家议论的,在目前中国的状态下边,还是需要巴尔扎克这样的。

高:对了,还是需要巴尔扎克。

田:就戏剧来说,也还需要曹禺式的东西。曹禺也是关注人的生存困境的。

高:巴尔扎克这种状态,其实他不是批判现实主义,他是现实主义的。不要加那个定语,他只是把人生的众生相呈现给人们看。

田:我觉得中国话剧自身的精神萎靡了。精神萎靡是个什么状态呢?它,且不要说是战斗的,也不说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就像你说的最原动的,把创作当做一种生命也好。

高:把创作当做认知。创作的意义在哪里?是!它跟商业没有联系,跟市场没有联系。我的主张,它当然超越政治,超越意识形态,超越哲学框架,超越市场。它是非功利的。文学艺术归根到底是非功利的,这个才是真正最有价值的文学。但是它是人类认知社会的手段,对社会的认知,甚至说不能做到的事情它能做得到,这种认知留下一个人类的文化遗产。人类对社会的认知,最深刻的认知在哪里?在文学。

田:这个境界就是一个非常超逸的境界。我估计也许有人在做这个事情,但现在戏剧看不出来。

高:所以我就又提出一个,那天刘再复把这个观点做了很扼要的讲解。不以批判为前提;是以认识,而且这个认识总是在前人的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

田:在你看来,内地目前的这种戏剧传统,现实主义还需要吗?

高:需要的,现实主义是需要的。

田:但是不是那种虚伪的、浮夸的现实主义。

高:就是,认识现实总是需要的,而且这种认识是永远没有完结的。我提出一个东西代替黑格尔的那个提法,就是辩证法作为一个方法,包括认识的一个方法,它是以否定,实际上就是批判为前提。否定的否定认为是人的认识的一个发展的螺旋形的所谓再上升。我认为这是一个框架,是一个哲学框架。这个框架背后当然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把这个框架接过来,把这个辩证法接过来的有关,因为这个很符合马克思主义世界的解释,它以批判为前提,所以否定。我认为其实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地认知的过程,不是否定的否定;认识的方法是认识、再认识,它是不断地认识。而且这个认识总是在,不存在遗产的打倒和批判的问题,只不过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再去发现,再作新一步的认识。而且这个认识是无止境的,没有一个终极的真理。

田: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待传统问题。国内戏剧界有一种否定传统的情绪。在80年代的戏剧观念争论中,就蕴藏着这样的情绪,因此在争论中就有些盲目的东西。

高:我不否定传统,我当时就是说要重新研究戏曲,从戏曲里寻找新鲜的机制。其实中外戏剧里头,这个中心演员的身份是存在的,只不过意识到意识不到,突出没有突出。如果把它充分突出,把这个过程拉长,就会出现新的机制。它不是对前人的否定,而是再认识。而且这一个认识不是说到谁就可以终结了。

田:有的学者对你的“三重性”理论不大赞成。但我看你的书,看你的戏,觉得同你说的主张还是吻合的。我没看过你用你的理论导演的戏;如果看过表演,对你的理论会有更切实的、更充分的感受。不赞成你的主张的人,他们说得比较简单,比如拿狄德罗的表演理论来否定你。

高:我会把所有的发言都好好看看。

(忽然说到曹禺先生)

田:说到曹禺先生,记得1985年到上海,去看望他。他对我说:什么《报春花》、《救救她》……这样的社会问题剧,如此写下去是不行的,我看高行健是有希望的,他的戏有想法,有追求。有的人批《车站》,是没有道理的,给这个戏扣帽子。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是之有点顶不住了。让我去看,我看很好嘛!我就怕这样的戏瞎指挥,动不动就上纲。

高:曹禺一句话,《车站》才能演。世界性主题为什么不能演?当时我们就拿他这句话当做一个保护伞。

田:曹禺确实是个大家。有一段时间因为要写他的传,跟他接触较多,他对当时的戏剧创作倾向的批评是十分中肯的。当时的戏剧观讨论,如果能按照曹先生的意见,反对概念化的东西,就像你所说的,去掉意识形态的东西,就不会只在形式上下工夫了……

高:是,曹禺的思想是很开放的。

田:结果还是搞到形式主义上面去了,就是形式主义革新了,就搞成那样了。这是很深刻的经验教训。

同类推荐
  •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这是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中国南极科考历程及其昆仑站建站始末的纪实文学。《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受到《十月》杂志以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委托和支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记录并揭示了中国年纪科考历程及其惊世成就,堪称首部全面反映昆仑站建设始末的纪实文学。作者在亲自采访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人员后,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严谨而又生动的笔触对南极内陆考察的重大成就——格罗夫山地考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以及在冰穹A建立昆仑科考站,进行了客观的全景记录并深入解析。
  • 姜椿芳文集(第三卷)

    姜椿芳文集(第三卷)

    本书汇集姜椿芳已发表、出版的著译及部分未刊手稿,按照收录作品的专题和体裁,分为十卷。本卷主要收录有《俄罗斯问题》、《花园》、《列宁在十月》等9部作品。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上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上部)

    本套书详细记录了1901年到2013年间的106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及作品。本书作者悉心研读每部作品后,采用经典原文结合解析、鉴赏的手法将原著内容在短篇幅内完美呈现,并且每篇获奖作品中还记述了获奖原因、名家点评、作者生平事迹等,使读者观后可获得对获奖作者及作品的全面详尽的了解。本套书制作精美、内容品质上乘,也是收藏馈赠的佳品。
  •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妈妈,这个称呼太沉重。1986年,冬天。妇产医院的所有医生都在用一种惊愕的目光注视着母亲:没有一个人见到过母亲这样的孕妇——水肿,本不丰满的母亲像只玻璃熊一样坐在病房里,脆弱得如同一只只需轻轻一捅就会炸掉的气球。而她肚子里的那个我也已经九个月大,随时有做凶手的危险。母亲也是一位医生,不用别人多说,她对于自己的情况心知肚明。
  • 回回头看见爱

    回回头看见爱

    本书是我社“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之亲情卷。收录了近百篇短文,均为各种感人的亲情故事,对青少年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作者均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知名杂志的金牌签约作家,文笔细腻,描写真实,文章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平游记

    平游记

    这个世界谁能解开星络图,谁就有无限的财富和权力,为此各路身怀异术的高手齐聚永庆城......
  • 天国剑舞

    天国剑舞

    魂兽与人相处的世界,少年亚尔斯将为了光复帕尔萨斯昔日的荣耀而战,“杀我父母,屠我手足,我一定要你血债血偿。”和魂兽学院的小伙伴们一起战斗。
  • 少年天师

    少年天师

    世间妖魔纵横,陆寒奉命下山斩妖除魔之余,且猎艳四方。
  • 魔窟倩影

    魔窟倩影

    该书由几部惊险、传奇、纪实的中篇故事组成。该书的每一个故事都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刺激性、感人性。
  • 幻术师的崛起

    幻术师的崛起

    每一个幻想都有一个起点,每一个梦想都有一个基础,每一个理想都有一个目标。每一个帝国的覆灭,乃至每一个帝国的诞生,都只是一个理所应当。
  • 轮回之佛道之争

    轮回之佛道之争

    写点佛道之争的故事吧,开元3113年,庚子,四月,崇极观是崇极真人邓云山的衣钵,昔年神劫,崇极真人一手五股烈焰托天叉,威震八方。内外长老院玄机,处机,原机,洞凡。崇极观,主殿三清殿祭祀三清,商议大事,四御殿祭祀四御主传经讲法执事,雷神殿祭祀雷神,主戒律执法震,崇极殿主祭祀祖师,山神庙,祭祀山神,相传是崇极真人的坐骑三首烈焰豕,是一只变异三头猪精,四足有烈焰,崇极真人飞升之后,守护方外山数千年被后辈尊为方外山山神祭祀,卧龙谷司马洞天长老们居住,九龙潭待客之所,十方堂和若干别院接待外客,御书楼在靠近降尘峰,断魂崖主牢狱在御寒峰。
  • 拥抱黑暗吧

    拥抱黑暗吧

    本文只是讲述一个死后才发现自己很屌的杀手在次元中穿梭,之后不断找回记忆,重回自我并将无数妹纸收入水晶宫中的轻松故事(某神:这算不算狗血?)
  • 华丹神真上经

    华丹神真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火焚仙

    御火焚仙

    他本来是核电站的高级工程师,却因核电站的事故来到了异界大陆,当科研天才遇到神秘灵力,当现代科技遭遇异界文化,又将创造怎样的神奇,当昔日的废物站在天才之巅,善恶只在一念间,他将做出如何抉择。
  • 方块与糖的碰撞:sweet甜蜜

    方块与糖的碰撞:sweet甜蜜

    【方块与糖的碰撞!】Flee剧场:他第一次看见这个女孩,那般阳光开朗,深深吸引住他:她第一次看见这个男生,那般可(腹)爱(黑)帅气。他想靠近她,她想远离他,却发生了不一样的碰撞!Boon!两人奇迹般的融合,如方糖般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