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9500000020

第20章 抗日战争时期周贻白的戏剧电影创作(3)

此次回无锡,冯云山又来到了周家,说是送还那本印谱,同时问了问《金丝雀》的演出情况。周贻白对他十分警惕,有时候到无锡的公共花园去散步喝茶,总觉得背后有特务跟着。于是他不再多出门,只在家里看书、写剧本,或者整理中国戏剧的历史资料。

1943年,他写了两个话剧剧本:《阳关三叠》和《连环计》。到上海送这两个剧本时,每次都来去匆匆。《阳关三叠》只看了一次排演,《连环计》只和唐槐秋共同排了一次——演员陈玉麟扮演剧中的吕布,一些身段是周贻白排的。由于此次需要排练,因此向冯云山说明要多耽搁四五天,但是正式上演时,他仍然没有看到。

1944年至1945年,日伪当局朝不保夕。然而,中国旅行剧团也举步维艰。唐槐秋把中旅的演员分到绿宝、美华、丽华三个戏馆演出,不再需要新剧本。周贻白则继续在无锡写了《云淡风轻》、《姊妹心》、《花蝴蝶》、《三星拱照》等现实题材的话剧,又为中实剧团写了话剧《天外天》。此外,还写了若干话剧或电影的“本事”,如《花蕊夫人》、《侠骨柔肠》、《水性杨花》、《海阔天空》、《火之洗礼》等。至于已上演的《绿窗红泪》、《金丝雀》、《阳关三叠》、《连环计》等话剧剧本,则已由世界书局出版。

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日本投降。在此前后,中旅和其他职业性的话剧团体大都走上了商业化戏剧的道路。战后,唐槐秋赖以生存的三个戏馆全都垮了,上海滩上到处纸醉金迷,严肃的话剧更加低迷。周贻白在1945年第6期的《朝雾》杂志上写了一篇论文,名《三十六种剧情的检讨》,其中涉及到这种情形:

中国的话剧,除开以前的文明新戏不算,从理论鼓吹,到舞台实践,总计不到二十年工夫。近年来居然发展到一地有十数团体,同时作职业表演。这情形不但是我们在民国十五六年初干话剧时不曾想到,就是在事变后一二年间,也没有做过这种期望。尤其是上海,那时大家都把这一隅之地比作一所孤岛。劫后烬余,关于一切事情都不免有筚路蓝缕之慨。复兴的急务当然谈不到话剧上去。

然而,不久的时间,上海的商业忽然呈现一种畸形的发展。于是,娱乐事业亦因之而获得苏生的机会。这期间话剧也好像出笼的商品一样,从纯艺术的立场,一步步向职业途径上迈进。赢利竞争的结果,因而造成今日剧团的繁兴与观众的攘夺。

话剧在上海固然是兴盛了,其光焰之烛照殊不亚于民国初年的文明新戏,不过,这种兴盛的现状却不一定是话剧本身的进步。而是,话剧在商业上有了相当价值,可以培育着使之源源生产,然后有人输以资本,才使其蔓延滋生地蓬勃起来。换一句话说,现在的话剧是企业家一种赚钱的工具,不管是剧本、导演、演员,乃至剧场的杂役,都只有一个目的,这目的就是利润的获得。至于戏剧的使命、剧本的意识、导演的修养、演员的技术,都用不着吹求。因为在企业家的眼中,只要卖座好,演期能够长久,便是好戏。反之,纵然你把上述种种说得入微尽妙,如果售座不佳,一切都是废话。因此,上海的话剧,与其说是为了戏剧,不如说是为了商业。同年,周贻白在《中国戏剧小史》中亦称:这一时期虽然剧团增多,但是因利益驱动。翻译的外国剧本“不惜点金成铁而去迎合一般观众”;大多数人的趋向“专向闹剧方面取材”;“一般聪明的剧作家虽有创作,亦必移其观点于卖座之盛衰”;“于是大鼓书、小调、皮黄剧、流行歌曲、色情舞蹈、刺激动作都一一表演于剧中”;“批评者亦复以卖座盛衰而作艺术之估价。”

这一点他是深有体会的。受新文化运动以来戏剧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受易卜生现实主义的“社会戏剧观”的影响,他比较重视戏剧的社会功能。如前所述,他创作历史题材的戏剧往往注重“去芜存精地注入新的生命”;现实题材则注重“处处吻合时势趣向,幕幕含有警世意味”,甚至认为这能够体现时代戏剧的演进。

1939年阿英的话剧《碧血花》上演后,他在11月11日的《大美晚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明末遗恨”——话剧与皮黄的比较观》。文中说:“中国之为异族宰割,固然不止一次,……而整个版图的变色,则为宋明两代,……悲怆之史实,在民族意义上说来,这不能不算是一种无可补偿的损失。”在旧剧中,“南宋之亡,不亡于朱仙镇班师,而亡于崖山殉主”,“当战不战,不和而和,直到把整个江山送于他人,方才瞑目”;明代亡国,亡于崇祯皇帝的“煤山殉国”,名人官员则“当死不死,不降而降,情愿缩着龟头,留下狗尾,把姓名挤入贰臣传,才算甘心”。

又说:在旧剧中,“朝代的兴废都只描写了一个帝王的下场”,“所谓‘《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真正的亡国惨状,在民间何止千百倍于此?”在这个意义上,清代末年“皮黄剧《明末遗恨》的意识并不正确”,而魏如晦(阿英)的话剧《碧血花》“以另一种姿态出现”,题材与名称虽亦作《明末遗恨》,“实际上他是另起炉灶,别出钳锤。同时,他又加上一段郑成功焚弃青衫决心复明的动人故事”,“郑成功那把宝剑的光芒,在观众的眼中是颇为辉耀的”。

周贻白本人创作的《朱仙镇》、《北地王》、《李香君》、《花木兰》等历史题材作品,一方面以查考历史故实为根据,另一方面便出自同样那种“另起炉灶,别出钳锤”的创作理念。

1941年10月,在话剧《绿窗红泪》的“自序”中,周贻白从中国戏剧演进的角度更加明确地谈到了他的戏剧观念:中国戏剧,素不侪于著述之林。以其托体近卑,仅能谐俗也。然而,元人杂剧以口语入曲,曾光烛一时。明清传奇承其余风,亦能继之争耀。宜其各有千秋矣!而《续文献通考》以《西厢记》、《琵琶记》列入经籍考,乃被目为怪诞不经,此则卫道者眼光衡文,非戏剧本身之过也。

中国戏剧之起源,或以为始于优孟假孙叔敖衣冠以讽庄王。虽不必即其正轨,而后世“弄参军”者,每借以行其谲谏,则其借题发挥,谈言微中,质亦有所自来。惜中国戏剧自草创至于成形,渐趋入歌舞之歧途而未觉,徒知作故事之传达,不复为意识之安排,其被屏于著述之林,良有以也。

中国话剧之兴起,历史尚浅,征诸往昔,虽宋元院本有不用一曲而纯以口语出之者,然今日之话剧决非由此发展而成。盖贩自舶来,依样模仿,参以己见,另具作风。以其无弦管之嗷嘈,具语言之真实,乃赐以嘉名,命为话剧。此民国十七年事也。当时新铡初试,观众尚觉寥寥,已而逐渐伸张,乃臻今日之全盛。方之民国初年之所谓“文明戏”固不可同日而语,即以之与历史悠长之“皮黄剧”相比较,亦有上下床之别。盖意境既殊,观众之感受各异,运命所趋,断难以口舌争也。

话剧既非专为形态之表达,则其所演之故事不过为剧作者借作发挥之题目而已。其间或讽劝、或箴规、或纠斥、或指示,必当有其中心所欲言者。若徒为观众娱目赏心而作,又何必费如许笔墨,而记此无足惊奇之故事乎?

因此,他撰写的现实题材的《绿窗红泪》、《金丝雀》等作品均带有“或讽劝、或箴规、或纠斥、或指示”的意识形态倾向和道德观念痕迹。

《绿窗红泪》写的是上海滩上的社会世象:一位富孀被情人掌握家产。女儿玉英成人后虽然精明,却陷入了新的爱情与财产的纠葛,再次被骗,终于自杀。周贻白在自序中称:“或谓本人编剧,故事每有所影射。射人乎?射事乎?固亦无人能道其实。……《绿窗红泪》一剧,有无其事不足深究,但姐弟争产,玉英被骗,皆常见之事;而彭福山、常振华亦常见之人(按:彭福山、常振华是剧中以爱情谋取女方家产的两代男人)。至若情夫冒为舅氏、家奴欺骗主人,则更属寻常矣。故曰:事有类于此者,中心有所欲言耳。”

1943年3月创作的《金丝雀》异曲同工,写一位歌舞明星在上海滩的不幸遭遇。其自序称:金丝雀,一自由翱翔之生物也。徒以羽毛茂美,鸣声宛转,遂为人视为玩物。罗而致之,笼而豢之,金碧其所居,丰华其所食,以为遇之至厚,当不复思及野食山岩、栖身林木之日矣。然而,昔人诗曰:“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鸟无粮天地宽。”金丝雀虽闭置一笼,难遂飞腾之志;豢之者但知赏其羽毛之茂美、鸣声之宛转,吾知其心必有其戚戚焉!

同类推荐
  •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我生命的乐章

    我生命的乐章

    祖宾-梅塔,国人最熟悉的世界顶级指挥大师,扬名国际乐坛五十余载,4次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获得尼基什指环、维也纳爱乐乐团名誉指环、特拉维夫市名誉市民、在好莱坞星光大道接受授星仪式以及印度、意大利、法国颁授的勋衔等无数殊荣,与张艺谋合作世纪之作紫禁城版《图兰朵》,最先促成了三大男高音的合唱,对中国青年钢琴家郎朗的提携……他,年过七十高旬仍频繁活跃在国际乐坛的艺术大师首次披露他的人生哲学,音乐世界,个人感情,他和巴伦博伊姆及伊扎克.帕尔曼之间的真挚友谊,他对以色列承诺背后的故事。一个世界级的指挥家,一个和平的文化使者首次向公众揭幕他精彩人生背后的秘密,并特别为传记的中文版撰写了“我的中国情”篇章献给热爱他的广大中国乐迷们。传述自己精彩的人生经历和他面对的种种挑战,如同开启一扇通往艺术真谛的大门,为爱好音乐和向往艺术的人们提供出大师无穷的奥秘。
  •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据甲骨文记载,羌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被誉为“民族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给这个历史上本就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勤劳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抢救羌族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任务。 本书集中介绍了羌族的音乐、舞蹈、刺绣与建筑。共分五章:羌族概况,羌族音乐,羌族舞蹈,羌族刺绣与建筑,羌族民歌、歌舞谱例分析。
  •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以魔术为主题的饕餮盛宴,带你进入神奇的魔术世界领略百变缤纷的魔术传奇,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学会最吸引人最能提高人气的技巧。
  • 生肖物语:民俗图案中的十二生肖

    生肖物语:民俗图案中的十二生肖

    生肖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文化中赋比兴文学手法的巧妙应用。了解十二生肖文化,有助于我们进入中国民俗文化的玄妙之门。愿沈泓编著的《生肖物语》这本趣味盎然的书带着你走进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精彩世界。
热门推荐
  • 无限霸王

    无限霸王

    新书《小明修仙传》已上传,求包养。
  • 生生世世爱:千寻人间

    生生世世爱:千寻人间

    她,是世人眼中的狐媚妖孽。一心只想做他的唯一。他,是世间女子人人向往的绝世美男。他,为了心中所爱的她而不择手断……她,当两个深爱自己的男人一齐出现时该何去何从…他的利用,他的改变,又会让她有何举动。他的不死之身使他在悔恨中度过千年,也折磨千年……
  • 神话末时代

    神话末时代

    资源匮乏,巨兽横行,当人类面临灭绝之时,再次以嵌入术、转化术为始,开辟新型之路。只是魔粉渐少,嵌入文明的发达却突然衰落!没落的嵌入术家族子弟杜宇,拥有过时的武者天赋和和仙智天赋,虽不能骑兽御魔,遁天入海,却能识仙人之字,获无上之能,魔粉危机如何突破,文明如何继续发展,且看杜宇如何带领人类再次走向新的巅峰……
  • 屋塔房小妖猫

    屋塔房小妖猫

    花花公子李庆民在大街上奔跑,刚刚从美容院那里出来的他现在需要马上赶往咖啡厅,因为那里有一个美女在等待……
  • 唐宫情事

    唐宫情事

    他与她,本是伉俪情深,却奈何天不遂人愿,彷徨中要选择什么方式来结束?他与她,本是互生芥蒂,却巧合中情愫暗生,艰难中如何在风波中应对自如?他与她,冲破重重障碍,终于成就了另一段传奇,明明心有灵犀却为何又总是捅不破最后一层纱?如果注定要在无休止的争斗中斡旋,是甘心参与其中,还是抽身而退?写的是史,观的是情,悟的是人生。
  • 天启之旅

    天启之旅

    我叫作乐无忧,可是我的生活中却充满了倒霉事。于是,某天——我倒霉死了。神明也看不下去我的倒霉样子,把我扔到了异界。可是为什么这里一个人类都没有啊~!会喷火的龙人妹子,丢失了下巴的呆萌亡灵,因为猫爪太厚而常常犯错的猫女,还有神秘的由奥能构成身体的奥能法师,甚至是半人半鹿的自然之女,我的队友都是些什么不靠谱的家伙啊……尽管我们都是做一些简单的任务,但是麻烦却总是接踵而来……队伍呆萌却元气满满,不管爱情、亲情今天或者明天,面临种种危险和阻挠,唯一可以带领她们走出这重重黑暗的只有一个看起来色色的,智慧却过于常人的倒霉蛋乐无忧。PS:话说青山刚昌不会来找我要版权费吧。PPS:拜托多多推荐支持一下,谢谢~
  • 发展的思考

    发展的思考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了山西省柳林县在推进发展改革、转型跨越过程中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
  • 火焰与团扇

    火焰与团扇

    女主是宇智波泉奈,本文中的泉奈从一开始就是女的,恶搞一下艾斯筒子,文笔可能有一些渣,请多担待,不要看泉奈在原著中死得早,但其实也是很强的,大Boss斑爷的弟弟能若到哪去?可能会感觉苏一些,泉奈的眼睛在本文中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恢复,并进化成永恒万花筒写轮眼,但轮回眼是不可能的。啊啊啊,感觉有一点屌啊,嘛,自家闺女自家疼啦!
  • 混在盘龙的日子

    混在盘龙的日子

    穿越到盘龙世界,截胡乌特雷德的机缘,成为新的毁灭主宰!
  • 天玄四城

    天玄四城

    每个人都有爱有恨,有血有肉。在武侠的世界里,也有人生百态。豪情的人就要够豪,狂妄的人就要够狂。让我们踏上武侠这块宽广的土地,在刀光剑影中细细品尝个中滋味!